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基本应用
展开牛顿运动定律基本应用
两类动力学问题
重难点 | 题型 | 分值 | |
重点 | 求解加速度 | 选择 计算 | 12-16分 |
难点 | 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 |
两类动力学问题
1.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初始条件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速度、位移或运动时间。
2.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某些未知力。
求解以上两类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可用如下所示的框图来表示:
第一类 第二类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其中有四个矢量v0、v、a、x,一个标量t。在动力学公式中有三个物理量,其中有两个矢量F、a,一个标量m。运动学和动力学中公共的物理量是加速度a。在处理力和运动的两类基本问题时,不论由力确定运动还是由运动确定力,关键在于加速度a,a是联结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桥梁。
如图所示,航空母舰上的起飞跑道由长度为l1=1.6×102 m的水平跑道和长度为l2=20 m的倾斜跑道两部分组成。水平跑道与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h=4.0m。一架质量为m=2.0×104 kg的飞机,其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F=1.2×105 N,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在运动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飞机重力的0.1倍。假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飞机质量视为不变并可看成质点,取g=10 m/s2。
(1)求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时间及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2)为了使飞机在倾斜跑道的末端达到起飞速度100 m/s,外界还需要在整个水平跑道对飞机施加助推力,求助推力F推的大小。
答案:(1)8. 0 s 41. 5 m/s (2)5. 2×105 N
解析:(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1、末速度大小为v1,运动时间为t1,有
F合=F-Ff=ma1①
v-v=2a1l1②
v1=a1t1③
注意到v0=0,Ff=0. 1mg,代入已知数据可得
a1=5. 0 m/s2,v1=40 m/s,t1=8. 0 s④
飞机在倾斜跑道上运动时,沿倾斜跑道受到推力、阻力与重力沿斜面分力作用,设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a2、末速度大小为v2,沿斜面方向有
F合′=F-Ff-mgsin α=ma2⑤
mgsin α=mg⑥
v-v=2a2l2⑦
注意到v1=40 m/s,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2=3. 0 m/s2,
v2= m/s=41. 5 m/s⑧
(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助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1′、末速度大小为v1′,有
F合″=F推+F-Ff=ma1′⑨
v1′2-v=2a1′l1⑩
飞机在倾斜跑道上运动时,沿倾斜跑道受到推力、阻力与重力沿斜面分力作用没有变化,加速度大小仍有
a2′=3. 0 m/s2
v2′2-v1′2=2a2′l2
根据题意,v2′=100 m/s,代入数据解得F推=5. 2×105 N。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答题时间:30分钟)
1. 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
A. a和v都始终增大
B. 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 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D. 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
2. 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 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C. 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 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3. 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 tanθ和 B. (-1)tanθ和
C. tanθ和 D. (-1)tanθ和
4. 如图所示,一质量m=0. 4 kg的小物块,以v0=2 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 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L=10 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
1. C 解析:质点在多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时,其中一个力必与其余各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当该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质点所受合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当该力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大小的过程中,质点所受合力方向仍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质点沿原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C正确。
2. C 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受力分析。设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加恒力F前:mgsinθ-μmgcosθ=ma,①
加恒力F后,设加速度为a′,则:
(F+mg)sinθ-μ(F+mg)cosθ=ma′。②
由①②得:a′=a+。③
又由①式可知:sinθ-μcosθ>0,则>0。④
由③④得a′>a。因此选项C正确。
3. D 解析:对物块上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根据运动规律可得v2=2a·,()2=2a·,联立可得μ=(-1)tanθ,h=。故D项正确。
4. 答案:(1)3 m/s2 8 m/s'(2)30° N
解析:(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
由运动学公式得
L=v0t+at2①
v=v0+at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a=3 m/s2③
v=8 m/s④
(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FN,所受摩擦力为Ff,拉力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α-mgsinθ-Ff=ma⑤
Fsinα+FN-mgcosθ=0⑥
又Ff=μFN⑦
联立⑤⑥⑦式得
F=⑧
由数学知识得
cosα+sinα=sin(60°+α)⑨
由⑧⑨式可知对应F最小时与斜面间的夹角
α=30°⑩
联立③⑧⑩式,代入数据得F的最小值为
Fmin=N。⑪
解密超重和失重
重难点 | 题型 | 分值 | |
重点 |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 选择 计算 | 4-6分 |
难点 | 超重和失重综合应用 |
超重和失重
1. 实重和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视重:测力计所指示的数值。
2. 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比较
| 超重现象 | 失重现象 | 完全失重 |
概念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 |
产生 条件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a=g |
列原 理式 | F-mg=ma F=m(g+a) | mg-F=ma F=m(g-a) | mg-F=mg F=0 |
运动 状态 | 加速上升、 减速下降 | 加速下降、 减速上升 | 无阻力的抛体运动情况;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 |
注意:无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的实际重力都没有变化。
3.超重和失重的判定
从受力的 角度判断 |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从加速度的 角度判断 |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a=g)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从速度变化的角度判断 | 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
关于各项体育运动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B. 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平衡状态
D. 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答案:CD
解析: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同样也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B错误;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平衡状态,C正确;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时,只受重力,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t3时刻物体上升到最高点
B. t2~t3时间内,物体在下落
C. 0~t3时间内,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D. t2~t3时间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AD
解析:由速度图像可知,在0~t3内速度始终大于零,表明这段时间内物体一直在上升,t3时刻速度为零,停止上升,高度达到最高,A正确、B错误。0~t2时间内,物体加速上升,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而在t2~t3时间内,物体减速上升,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火箭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D正确。
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如图4所示的v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 在5~10 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B. 在0~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 在10~20 s内,该同学所受的支持力减小
D. 在20~2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在5~10 s内,电梯匀速上升,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A正确;在0~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错误;在20~2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D错误;在10~20 s内,电梯减速上升,且加速度大小a=0. 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支持力向上且大小不变,C错误。
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从受力的 角度判断 |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从加速度的 角度判断 |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a=g)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从速度变化的角度判断 | 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
(答题时间:25分钟)
1.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 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
C. 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2. 如图,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A. 加速下降 B. 加速上升 C. 减速上升 D. 减速下降
3.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 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 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 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4.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2和图3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启动时的加速度
B. 根据图1和图2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
C. 根据图1和图5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
D. 根据图4和图5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启动时的加速度
5. 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连接一个小球,用手托起小球,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则迅速放手后( )
A. 小球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B. 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加速度为零
C.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加速度小于g D. 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大于g
1. A 解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二者运动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选项A正确,B、C、D错误。
2. BD 解析: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箱顶向下的压力。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表明系统处于超重状态,有向上的加速度,属于超重,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选项B、D正确。
3. D 解析:手托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一定先做加速运动,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而后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上升,选项A、B错误。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二者分离,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重力加速度;要使手和物体分离,手向下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物体向下的加速度,即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D正确。
4. C 解析:由图1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47 kg,根据图1、图2可估算出电梯向上启动时的加速度,根据图1、图5可估算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而根据图2与图3和图4与图5无法估算加速度,C正确。
5. D 答案:解析:迅速放手后,小球竖直向下的重力不变,弹簧弹力先竖直向下,大小逐渐减小,后竖直向上,大小逐渐增大,所以小球的合力时刻在变,小球不做匀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不为零,选项B错误;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合外力与刚放手时的合外力等大反向,所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合外力大于其重力,加速度应大于g,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也肯定大于g,选项C错误,D正确。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优质导学案,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优质学案,共2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基本应用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优秀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