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精品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
二、教学理念
尊重个性,和谐共生,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而非扁平化的知识点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和责任感而非仅仅是“应试能力”。用“展示”代替“说教”,让学生“体会”而非“记住”。
三、教材分析
本课书是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最后一个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的最后一课,前面五个单元介绍了各种文明以及文明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融合,最后一个单元则介绍这些文明的产物是如何被传承的以及现状。
本课与前一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互为补充,前一课里,学生学习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这一课则学习具体哪些文化需要传承,两课书被安排在教材的最末,把历史拉回到现实,让历史不再空中楼阁。
本课书一共三个子目,前两个子目介绍了文化保护和利用的一些情况和规则,最后一个子目简略写了世界各国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把文化遗产的概念加以扩张
四、学情分析
高中生对“保护文化遗产”这样的题目都有些基本的理解和认同,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国际公约是他们的知识盲区,另外具体何谓“文化遗产”学生也是模糊不清的,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危机,有些同学有所了解,有些同学从未关注。
所以这一课的设计是着重让学生对“保护文化遗产”的理解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
五、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清晰的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其意义的认识
让学生感受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以及其面临的各种挑战,了解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遗产保护本事是一门非常艰深的学问,本课的重点不应该放在“保护方法”上,而是“保护的必要性”上。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七、教学设计思路
问题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史料教学,当堂探究和分组讨论
本课设计微调子目顺序,按照“认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私人——国家——国际)”的逻辑顺序展开
(一课时)
八、评价目标
A层 学生能够按时间顺序排列出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了解其内容的侧重点与局限性。
B层 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背后的美学观点。
C层 学生能够有意识反思历史,综合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背景加深对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的认识。从历史过往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科学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
九、新课流程
1.导入
课前预热时循环播放播放“文物戏精大会”,让学生提前进入情境。
正式上课,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先展示长城和埃及金字塔图片,让学生对本堂课内容有一个直观认识,进而提问:这些文化遗产从一建成就是现在这样从没变化过吗?
展示天安门今昔对比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任何伟大的文化遗产都是需要不断维护修缮的”这一结论。
2.问题铺垫:文化遗产受到那些威胁?
继续图片展示一些大名鼎鼎的文化遗产,它们的过去和现在:
图片一 圆明园 今昔对比
图片二 雅典卫城 今昔对比
提问:是什么造成这些著名的文化遗产现在仅存断垣残壁?
-战争摧毁、时光侵蚀
那在总体和平的现代社会,文化遗产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呢?——视频(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通过地图明确叙利亚连接亚洲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重要性和繁荣的必然,简要叙述其历史以及古城今昔对比的图片,多冲刺激,加重“毁灭古城”对学生的震撼。
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威胁文化遗产的因素?
-恐怖袭击、宗教冲突
3.小组合作:
①找出人类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先后做出过哪些努力?
私人保护——国家保护——国际保护
② 思考:这些保护措施分别有哪些局限?
材料一:故宫博物院藏品和梵蒂冈博物馆藏品分析
材料二: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 《古物保存法》的先进理念和不了了之的结局。
材料三:现代国内文物修复人才紧缺的新闻报道
材料四:《威尼斯宪章》节选——
ARTICLE 12. Replacements of missing parts must integrate harmoniously with the whole, but at the same time must be 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original so that restoration does not falsify the artistic or historic evidence.
12 补足缺失的部分,必须保持整体的和谐一致,但在同时,又必须使补足的部分跟原来部分明显地区别,防止补足部分使原有的艺术和历史见证失去真实性。
ARTICLE 13. Additions cannot be allowed except in so far as they do not detract from the interesting parts of the building, its traditional setting, the balance of its composit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its surroundings.
13 不允许有所添加,除非它们不致于损伤建筑物的有关部分,它的传统布局,它的构图的均衡和它跟传统环境的关系。
材料五:视频:《我在故宫修文物》——修旧如旧
关键词提示:主观好恶、战争、国力、人才培养、科技水平、主流文化
引导学生简单评价《威尼斯宪章》——原真性原则、忽略了木建筑的修缮诉求——>《奈良宣言》补充
③ 以时间轴形式串联各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立法
4.引导学生明确“文化遗产”的概念,从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识
-古迹、建筑群、遗址
5.思考: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文化遗产
图片一:昆曲;图片二:相声;图片三:皮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教材,找出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文件
6.课堂小结:本课介绍了文化遗产的分类,明确了文化遗产的概念,梳理了历史上不同力量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努力成果和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各种困境,通过大量文化遗产的图像视频资料的欣赏解读,感受文化遗产对全人类的重要意义。
7.思考:艺术之于人类意味着什么?让人脱离野兽的力量又是什么?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作业
A层 列时间轴:按时间顺序排列出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了解其内容的侧重点与局限性。
B层 自由选择两个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两类),深入了解并撰写简介。
C层 学生能够说出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背后的美学观点,并尝试对某一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加以整理并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十二、教学设计评价
考察教师是否把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发展脉络完整讲述。
考察课程中选取的资料是否恰切,是否严谨。
考察学生是否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不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每个人都该尽己所能的责任。
十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偏重于感悟而非知识点,所以选择了多段视频和许多图像资料。几段视频各有侧重,导入视频用于激发学生兴趣,迅速进入课堂情境,恐怖组织的视频让学生受到伟大文物被人为破坏的冲击,进而意识到每一件经历岁月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都是历史的侥幸,我们今天得以见到,使我们每一个人的幸运,而同时,它们也是无比脆弱的,可能在任何意外中土崩瓦解,所以,我们更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因为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体会感悟,所以本课设计总体节奏较慢,“实用性”不够突出。
另外,文遗产保护本身是技术含量非常高且交叉较多学科专业知识的领域,其中涉及的历史学、考古学、政治经济学、建筑学、化学、国际关系学等多方面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过于艰深,所以本课只能浅尝辄止,以“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为主。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共11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共7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