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展开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照片,或者各种图像等,在教室里展览交流。
导入新课
通过对图片展览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图片显示的景观显著不同。那么这种差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
师
我们也应注意到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下面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探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科技条件下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
板书:
五、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师
(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首先大家一起总体描述一下,长江中下游流域与农业发展相关的自然条件如何?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沼泽广布、土质黏重、气候优越。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自然条件对长江中下游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探究:同学们共同探讨)
生
(学生回答教师简要总结)略。
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一起来填下列表格。(教师出示下面的空表)
板书:
师
不仅仅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动态的影响,可以说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都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所以请大家看有关学者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论述,请同学阅读教材中的“阅读”,填写下表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阅读和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填表教师评价,然后出示参考答案。)
师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强度是变化的,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也是变化的,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知识拓展】
师
西部开发是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借鉴区域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目前的区域发展阶段,依据我国的国情如何更好地进行西部开发。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
1.西部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西部地区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和西北五省(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组成。南北跨越28个纬度,东西横贯37个经度,总面积5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57%。
2.西部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1)地形复杂。西部几乎占据了中国的第一、二级阶梯。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以及众多的山脉,东西走向的天山、昆仑山、秦岭、西北走向的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众多的地貌类型是形成西部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和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基础。
(2)气候多样。主要包括三大自然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局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区。
(3)地广人稀。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总面积540平方千米,占全国的55%。其中新疆、西藏、青海和四川的面积居全国前五位。西部人口相对稀少。总人口约27350万,人口密度为51.8人每平方千米,远低于全国水平。
(4)边境漫长。广大的西部地区有我国漫长的陆地边境线,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为邻。陆地边境线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50%以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3.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区位评价。西部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闭塞的状态,这是其发展的劣势,但是,西部地区陆地边境漫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资源评价。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总体上是丰富的,在矿产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均有优势,但是水资源的缺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随着西部开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所以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以便有效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
(3)生态评价。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开发西部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以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4)基础评价。西部地区基础薄弱,因此西部开发的先导工程是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西部开发的方向与具体策略
(1)西部开发的方向:生态建设放在核心位置。西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的源头,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的脆弱的生态环境。西部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存的长治久安,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沙漠化、资源枯竭、水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环境恶化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不仅极大地制约西部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天然林的保护、沙漠化的防治可以减轻东、中部洪涝灾害和风沙危害的程度,水污染的防治可以为流域中下游的水质提供保障,合理的西部生态环境保护还可以减轻东、中部地区受风沙危害的程度,为东、中部地区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所以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基础建设放在第二位。产业结构调整放在第三位。
(2)西部开发的具体策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依据当地地理、气候、资源等条件逐步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5.西部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西部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因为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会对西部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以下影响:水土流失;对原始植被的破坏,以及被破坏的原始植被难以恢复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有些资源开发会造成环境污染,如煤炭的开采、有色金属的开采与冶炼等。
(2)西部开发如何保护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
发展节水农业。治理水污染。
(3)西部开发如何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6.西部开发的几项标志性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师
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是:加快西部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西部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应该是全面的,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的位置,生态环境建设、普及科学教育、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特色旅游、发展交通通信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下面我们用几个例题来分析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问题。(教师出投影例题。)
课件展示:
【例题剖析】
1.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2.西部开发的先导工程应该是()
A.资源开发,建设新基地
B.更新设备,改造老工业
C.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D.培养人才,提高技术水平
3.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请列举陕西省境内的历史文化遗迹(至少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强基础设施是实施西部大开发重点工作之一,请列举“九五”期间西部地区三大铁路建设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6.江泽民同志强调西部大开发“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实出位置”,原因何在?
生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作相应提示、评价)略。
(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A2.C
3.半坡遗址、秦陵及兵马俑、昭陵、乾陵、大雁塔、华清池、西安事变旧址等
4.南疆铁路、南昆铁路、宝中铁路
5.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要保护生态环境。因为该地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再想恢复会非常困难。
6.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资源十分珍贵;随着西部开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可有效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师
课后请同学们做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作业。
课堂小结
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尽相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机,因而关心时事,关注社会,把握机遇,促进发展是我们未来建设者睿智的选择。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课时
一、区域
(一)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层的空间单位。
(二)特征
1.具有面积、形状、边界等区位特征。
2.内部性质相对稳定。
3.具有不同的级别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
三、探究:地理环境与民居
(一)北方与南方民居建筑的差异
(二)产生南北方建筑差异的自然原因
四、探究:江苏沿江开发的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开发条件
(三)发展方向
第三课时
五、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探究我国西部开发的条件与方向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等地区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内容与过程:1.全班依据同学们的个性与兴趣进行分组。
2.分组制订活动计划,建议设计如下表格,也可以进行自己个性化的设计: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形成考察结果。
4.小组自主选择考察成果的交流方式:例如论文报告、图片展览、探险日记、板报等。
5.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开发早期
农业社会
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开发早期
落后
阻碍农业发展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使用船只、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劳力丰富气候优越
河流成为交通通道,土壤适宜耕种,水稻大面积种植,精耕细作
成为我国粮食、蚕桑、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
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
人口、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且零碎
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
全国粮仓以及棉花生产的地位日益下降
区域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特点
区位特点
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发展
单一自然资源优势或交通便利等
基本上是协调的
成长阶段
经济增长点或城镇由点向面发展
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复杂
显现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萎缩
资源耗竭,区域集聚力减弱
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环境特征
区域发展特点
地理环境特征
区域发展特点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
备注补充:
备注补充: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开发早期
落后
阻碍农业发展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使用船只、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劳力丰富气候优越
河流成为交通通道,土壤适宜耕种,水稻大面积种植,精耕细作
成为我国粮食、蚕桑、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
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
人口、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且零碎
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
全国粮仓以及棉花生产的地位日益下降
序号
目的地
小组成员主要分工
计划到达时间
交通工具选择
主要考察内容与时间
主要考察方法与预期的考察成果
生活必需品
经费预算
1
2
3
……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