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秋新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练: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作业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秋新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练: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作业1第1页
    2019秋新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练: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作业1第2页
    2019秋新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练: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作业1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秋新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练: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作业1

    展开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运动形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垂直运动常形成裂谷和海洋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D.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一般出现在盆地或谷地内以近年在我国云南元谋发现的最为典型,金沙江支流龙川江西侧有广泛分布。读下图,回答3~4题。3.元谋土林形态的成因是(  )A.流水的沉积作用B.流水的侵蚀作用C.风力的沉积作用D.风力的侵蚀作用4.云南省还有一种与土林成因类似的荒漠化类型是(  )A.沙漠化   B.盐碱化C.石漠化   D.红漠化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的地表形态形成不仅有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也十分强烈,下图为三种地貌示意图。完成4~5题。4.关于图中三种地貌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流水作用而形成   B.都以外力作用为主C.都位于河流的中游   D.都以沉积作用为主5.关于P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从上游到下游递增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C.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D.土壤一般比较贫瘠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洋怪石“女王头”。读图回答6~7题。6.“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喷出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岩浆侵入作用7.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读某学生绘制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某处化石照片回答89题。8.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变质岩乙为岩浆岩B.丙表示岩浆表示变质作用C.表示重熔再生表示冷凝作用D.表示外力作用表示变质作用9.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A.岩浆岩   B.变质岩C.沉积岩   D.花岗岩下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数字序号表示地质作用,a、b、c、d表示岩石类型。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数字序号可以表示火山喷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原生金刚石是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下结晶而成的,主要储存在金伯利岩中。图中能表示金伯利岩的是(  )A.a  B.b  C.c  D.d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地貌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溶洞——aB.裂谷——bC.瀑布——cD.沙丘——d13.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A.a   B.bC.c   D.d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分析完成14~15题。14.该小组选择的地形区中,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 ②内蒙古高原 ③黄土高原 ④华北平原 ⑤长江三峡 ⑥海南岛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③⑤       D.①②⑥15.该小组对地形区进行“微观”研究,下列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上的冰斗——地壳运动B.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沙丘——风力搬运C.雅丹地貌——风力沉积D.海南岛“南天一柱”——海浪侵蚀二、综合题16.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三大类岩石:a________岩,b________岩,c__________岩,d________岩。(2)把图中数字与其对应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用直线连接起来。         固结成岩         上升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17.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A、B、C、D代表的岩石种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由H→M和由E到D、到A的循环过程其能量来源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趋势有何不同?(3)在下列哪一个地点考查最有可能看到与A处相同的地貌形态和相同的岩石种类(  )A.黄山、泰山   B.乞力马扎罗山C.阿尔卑斯山   D.大分水岭(4)下列现象或事物与H、P、Q、J联系正确的是(  )A.安第斯山——H   B.金沙江峡谷——PC.大理岩——Q   D.五大湖形成——J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垂直运动形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裂谷和海洋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起主导作用。答案:D3.解析:结合题干信息此地貌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育在南方盆地或谷地内。所以可以判断土林的形成过程,盆地和谷地因地势低,沉积物多,后被流水侵蚀成柱状。答案:B4.解析: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石漠化和土林的形成过程类似。答案:C4.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M、N、P均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M位于河流中游地区,N位于河流入海口,P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地区。答案:C5.解析:冲积扇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在我国多位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较少。一般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答案:B6.解析:本题要注意题干问的是“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石灰岩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答案:C7.解析:“女王头”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答案:A8.解析:该学生绘制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乙、丙分别是岩浆岩、变质岩和岩浆。这样可以推知④表示外力作用表示变质作用。答案:D9.解析:只有沉积岩中可能存在化石。答案:C10.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序号①~⑥依次表示岩浆的侵入、岩浆的喷出、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故B选项正确。答案:B11.解析:由“原生金刚石是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下结晶而成的”可知,原生金刚石属于变质岩;图中a为侵入岩,b为喷出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故选D。答案:D12.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答案:A13.解析: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答案:B14.解析: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D15.解析:冰斗是冰川侵蚀地貌,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海南岛“南天一柱”是海浪侵蚀形成的。答案:D二、综合题16.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a、b、c、d分别为喷出型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第(2)题从图中可知①为上升冷却凝固;②为固结成岩;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答案:(1)喷出型岩浆 侵入型岩浆 变质 沉积(2)①——上升冷却凝固;②——固结成岩;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17.解析:依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的规律正确认读图中各支箭头和方框所代表的地质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中H、M为外力作用过程,P、Q、J均为内力作用过程。G处为地幔,E处来源于地幔应为岩浆,D和A均为岩浆岩类,C、B分别为沉积岩和变质岩。A处上方为火山锥,由火山喷发而成,安第斯山为内力作用而成;金沙江峡谷为流水侵蚀而成,P代表内力作用;大理岩为变质岩,而Q代表变质作用;五大湖为冰川侵蚀而成,丁为岩浆活动。答案:(1)喷出岩 变质岩 沉积岩 侵入岩(2)H→M为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其作用结果是使地表趋向平坦;由E到D、到A为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使地表变得不平。(3)B(4)C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