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练习卷:物质的构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344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练习卷:物质的构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344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练习卷:物质的构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344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练习卷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练习卷:物质的构成
展开物质的构成考点一:分子与原子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2.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4.用分子观点解释“物体受热膨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不停地运动 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6.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金属铜 C.金刚石 D.氨气8.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糖是甜的,醋是酸的:分子不同,性质不同C.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9.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_____________的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地认识、改造和__________物质。10.科学家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 。(2)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3)在课堂上,魏老师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所示),发现盛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 。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 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加5滴酚酞水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浓氨水,会出现_____色;(2) 按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溶液变色。贝贝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假设1 空气中的氮气使酚酞溶液变色假设2 空气中的氧气使酚酞溶液变色假设3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使酚酞溶液变色假设4 浓氨水中的水分子运动使酚酞溶液变色你认为假设_____________不能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3) 为了验证剩下几种假设的正确性,小马同学增加了烧杯B作对比实验,烧杯B能够否定假设______的合理性。考点二:原子的结构1.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那么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正确的是( )A.38,88 B.38,38 C.38,50 D.50,382.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A. B. C. D.3.在化学上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较大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硫原子 和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____________。考点三:元素1.下列元素符号或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NA B.mn C.Ba D.cO2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等。这里的碘、铁、钙等应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3.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氢气 ③表示1个氢原子 ④表示1个氢分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制作包子的主料有:瘦肉,面粉、小磨香油、食盐等,其中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的构成粒子为_________(填化学符号)。5.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氯原子_______; ②氨气分子________;③3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 ④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⑤人体缺乏________元素,易得贫血症。6.镓是一种放在手心就会熔化的金属,图①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②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镓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2)A、B、C三种微粒所属元素中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A”、“B”或“C”),则镓离子与B粒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3)镓和C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分子”“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4)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7.A、B、C、D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B可用于光合作用,A→D放热反应。(1)B在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_。(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8.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 18,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2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有机物中必含的元素;C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原子序数为11;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单质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写出B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写出最简单的有机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2的水溶液呈________ (选填“中性”“酸性”或“碱性")。(2)D+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D+和一个C2-的质子数之差等于________。(3)从A~E五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类别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酸________;碱 ________;盐______ 。 (4)B和E两种元素可形成BE2,BE2与足量的C2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EC2和BC2两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考点四:综合考查1.空气中含有的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CO2 B.O2 C.N2 D.Ne2.物质的分类标准很多。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甲烷、酒精、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B.氮气、氦气、氩气都属于稀有气体C.金刚石、黄铜、水银都属于金属材料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3.如图所示,将滴在酚酞溶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退氨水变红色)(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____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4.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那么(1)每100毫升空气中有氧气多少毫升?(2)氧气的密度大约为1.4g/ml请计算100毫升空气中有氧气多少克?(m=pv) 参考答案考点一:分子与原子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答案】B2.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4.用分子观点解释“物体受热膨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不停地运动 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答案】A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答案】C6.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答案】B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金属铜 C.金刚石 D.氨气【答案】D8.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糖是甜的,醋是酸的:分子不同,性质不同C.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答案】D9.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_____________的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地认识、改造和__________物质。【答案】原子 分子 变化规律 应用10.科学家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 。(2)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3)在课堂上,魏老师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所示),发现盛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 。【答案】分子很小 A中液体颜色逐渐变红 B中无明显现象 分子在做不断的运动。氨水中氨气分子运动到A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对照实验法 空气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大于液态物质分子间间隔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 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加5滴酚酞水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浓氨水,会出现_____色;(2) 按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溶液变色。贝贝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假设1 空气中的氮气使酚酞溶液变色假设2 空气中的氧气使酚酞溶液变色假设3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使酚酞溶液变色假设4 浓氨水中的水分子运动使酚酞溶液变色你认为假设_____________不能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3) 为了验证剩下几种假设的正确性,小马同学增加了烧杯B作对比实验,烧杯B能够否定假设______的合理性。【答案】红 4 酚酞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1、2考点二:原子的结构1.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那么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正确的是( )A.38,88 B.38,38 C.38,50 D.50,38【答案】C2.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A. B. C. D.【答案】A3.在化学上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较大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硫原子 和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____________。【答案】都电离产生氢离子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考点三:元素1.下列元素符号或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NA B.mn C.Ba D.cO2【答案】C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等。这里的碘、铁、钙等应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答案】C3.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氢气 ③表示1个氢原子 ④表示1个氢分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4.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制作包子的主料有:瘦肉,面粉、小磨香油、食盐等,其中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的构成粒子为_________(填化学符号)。【答案】糖类;Na+、Cl﹣。5.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氯原子_______; ②氨气分子________;③3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 ④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⑤人体缺乏________元素,易得贫血症。【答案】2Cl NH3 3CO32- SiO2 Fe(或Co) 6.镓是一种放在手心就会熔化的金属,图①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②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镓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2)A、B、C三种微粒所属元素中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A”、“B”或“C”),则镓离子与B粒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3)镓和C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分子”“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4)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答案】4 A Ga2S3 离子 S2﹣7.A、B、C、D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B可用于光合作用,A→D放热反应。(1)B在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_。(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答案】灭火等 CaCO3 CaO+ H2O= Ca(OH)2 化合反应8.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 18,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2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有机物中必含的元素;C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原子序数为11;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单质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写出B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写出最简单的有机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2的水溶液呈________ (选填“中性”“酸性”或“碱性")。(2)D+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D+和一个C2-的质子数之差等于________。(3)从A~E五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类别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酸________;碱 ________;盐______ 。 (4)B和E两种元素可形成BE2,BE2与足量的C2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EC2和BC2两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还原性(或可燃性) C CH4 酸性 3 H2SO4(或H2CO3) NaOH Na2SO4(或Na2CO3) CS2+3O2 2SO2+CO2 考点四:综合考查1.空气中含有的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CO2 B.O2 C.N2 D.Ne【答案】A2.物质的分类标准很多。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甲烷、酒精、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B.氮气、氦气、氩气都属于稀有气体C.金刚石、黄铜、水银都属于金属材料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答案】A3.如图所示,将滴在酚酞溶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退氨水变红色)(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____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答案】胶头滴管 滤纸上的酚酞自右向左依次变红(合理即可) 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合理即可)4.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那么(1)每100毫升空气中有氧气多少毫升?(2)氧气的密度大约为1.4g/ml请计算100毫升空气中有氧气多少克?(m=pv)【答案】(1)每100毫升空气中有氧气20mL;(2)100毫升空气中有氧气2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