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2章节同步练习(全册)
高中地理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习题,共6页。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后篇巩固探究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完成第1~2题。1.三个城市中,最后形成的是( ) A.A城市 B.B城市C.C城市 D.B和C城市2.城市B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水运条件 B.雄厚的农业基础C.丰富的煤、铁资源 D.悠久的历史解析图1为两河交汇处,且位于黄河下游地区,所以A城市最早形成。图2为英国工业区,B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自然资源,即丰富的煤、铁资源。图3是移民开发建城,最后形成;从图中可以看出,C城是休斯敦,重要的工业部门有航天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答案1.C 2.C读我国城市分布表,完成第3~4题。经度范围80°以西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35°城市数3161111436914212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率(%)0.452.401.6517.0955.3221.291.80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城市数6429917712115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率(%)9.5944.8326.5418.140.150.75 3.我国130°E以东和90°E以西城市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130°E以东面积范围小 ②130°E以东冬天太冷 ③90°E以西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④90°E以西自然条件差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城市区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有( )①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而建 ②青藏高原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区 ③西北地区城市多建在绿洲上 ④北方城市位于铁路、公路沿线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130°E以东面积范围小,90°E以西自然条件差。第4题,考查城市区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因素,北方城市位于铁路、公路沿线属社会经济因素。答案3.D 4.C导学号46404018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完成第5~6题。5.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D.水陆交通便利6.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解析第5题,从图中城市风貌可以看出,东京城靠近河流,有桥梁连接两岸,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城市形成。第6题,东京城是北宋的都城,故以行政功能为主。答案5.D 6.A7.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是促进该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形成于河流交汇处,而不是位于铁矿区或者煤矿区,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所以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河流而不是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答案B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完成第8~9题。8.关于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个地点B.书店服务范围小,因为所售商品的等级低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9.根据商业布局的区位原则,下列各点应布局书店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书店与书亭相比较,书店的等级高,服务范围大,职能全,数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远;而书亭正好相反。对于书店的布局,应考虑其他书店的服务范围以及交通状况,通过比较可知,选择在①点更适合。答案8.D 9.A都市圈是城市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呈现的空间结构模式。下列两图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湘中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10.对两都市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是“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发展模式B.湘中都市圈是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C.交通是连接城市的发展轴D.两都市圈都有成熟的城市体系11.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 )A.城市职能更全 B.服务范围更广C.城市问题较少 D.交通更发达解析第10题,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以上海为中心,和周边等级不同的城市形成“中心城市+周边城市”模式,是一种成熟的城市体系,故A项正确。湘中都市圈中长沙、株洲和湘潭等级最高,形成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等级体系不明确,城市体系不成熟,故B项正确,D项错误。两都市圈都是以铁路和公路为发展轴,C项正确。第11题,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等级低,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交通不便,但城市环境问题没有长江三角洲明显,存在问题较少,故C项正确。答案10.D 11.C下图示意相同级别城镇的服务范围。读图,完成第12~13题。12.下列关于李军购物地的选择正确的是( )A.只选择A地 B.只选择B地C.可能选择B地 D.一般选择B地13.下列关于中心地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地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城市附近的小城镇等地区B.一个城市形成以后,其服务范围是不会发生变化的C.同一级别的城市一定具有相同的服务范围D.现实中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形态都呈正六边形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李军家位于A中心地服务范围和B中心地服务范围重合处,故他既可能去A地购物,也可能去B地购物,但一般会去距离更近一些的A地购物。第13题,城市形成以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服务范围会扩大;由图可知,同一级别的城市,服务范围也有可能不同;现实中城市服务范围的形态都是不规则的形状。答案12.C 13.A读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第14~15题。14.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水源 B.交通 C.地形 D.能源15.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该区域包含10个城市等级B.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C.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吴忠市的服务范围解析第14题,该区域降水较少,受水源影响城市多沿黄河分布。第15题,银川为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等级最高,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从图例可知,该区域城市分为三级,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吴忠市的等级高于青铜峡市,因而吴忠市的服务范围包含青铜峡市。答案14.A 15.C16.(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材料二 “成渝经济区”作为人口超过1亿的区域大市场,是中西部市场化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总面积18万平方千米。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成渝经济区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十大城市群第六位。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2)成渝城市群中,级别最高、服务范围最大的两个城市是 、 。 (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解析第(1)题,从图中三个经济圈可看出我国城市群的集中分布地区。城市群的自然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及位置等。第(2)题,成都和重庆是省级行政中心,级别最高。第(3)题,运用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即可。答案(1)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低;(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河流、湖泊较多,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水源和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2)成都 重庆(3)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化程度高;交通便利(交通条件改善较多,方式多样);国家政策支持;世界产业转移带动城市的发展。17.读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1)政府在圩田上规划一个居民点体系,该居民点体系共由A、B、C三级居民点构成,其中最高等级的是 ,最低等级的是 。 (2)A、B、C三级居民点中,数量最多的是 ,服务范围最广的是 。 (3)下列是A、B、C三级居民点的部门组合,把居民点字母填在相应组合后的括号里。①生活用品、烟草、报刊、饮食店、加油站、邮局等( )②纺织品、家具、钟表、书刊、医院、中学、剧场等( )③百货商场、医院、珠宝店、大学、旅游公司等( )(4)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空间位置时,充分考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 ,高级居民点布局在低级居民点的 ,原因是什么? 解析由图可知A级居民点数量最少,C级居民点数量最多。在城市等级体系中,一定区域内,高等级城市的数量少,服务范围大,提供服务级别高,相互之间的距离远;低等级的城市正好相反。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遵循的是六边形嵌套理论,体现在低一级的城市都位于高一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六个角上。答案(1)A C(2)C A(3)C B A(4)相当 中央 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圩田上的居民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训练2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训练2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