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8235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8235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
展开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一、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活动与探究1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时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迁移与应用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10 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100 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5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和5 s内物体的位移。(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
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1)基本思路: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把题中所给的情况弄清楚,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来源:学。科。网Z。X。X。K]
(2)一般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②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包括大小和方向);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④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运动学物理量——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动轨迹等。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活动与探究2
1.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时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2.在动力学问题中,怎样理解加速度的“桥梁作用”?
迁移与应用2
一个滑雪者如果以v0=20 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山坡,从冲坡开始计时至3.8 s末,雪橇速度变为零。如果雪橇与人的质量为m=80 kg,求滑雪者受到的阻力。(g取10 m/s2)
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1)基本思路:从物体的运动情况入手,应用运动学公式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进而求得所求力。
(2)一般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③根据相应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所受的力;⑤根据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出所需求解的力。
当堂检测
1.用30 N的水平外力F,拉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 kg的物体,力F作用3 s后消失。则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v=4.5 m/s,a=1.5 m/s2
B.v=7.5 m/s,a=1.5 m/s2[来源:学,科,网]
C.v=4.5 m/s,a=0
D.v=7.5 m/s,a=0
2.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其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
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行驶的汽车车顶上悬挂一小球,现发现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夹角θ。由此可知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向右加速,a=gsin θ
B.向左加速,a=gtan θ
C.向右减速,a=gtan θ[来源:学+科+网]
D.向左减速,a=gsin θ
4.质量m=20 kg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2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5.木块质量m=8 kg,在F=4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5 s的位移x=5 m。g取10 m/s2,求:
(1)木块与粗糙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在5 s后撤去F,木块还能滑行多远?
答案: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活动与探究1:答案:(1)确定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2)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应用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动的轨迹。
即:受力分析→求出合力求得a→根据运动情况可求得x、v0、v、t。
迁移与应用1:答案:30 m/s 75 m
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
Fcos θ-Ff=ma①
竖直方向:
FN+Fsin θ-mg=0②[来源:学§科§网Z§X§X§K]
又Ff=μFN③
联立①②③得:a=6 m/s2
5 s末的速度大小为:
v=at=6×5 m/s=30 m/s
5 s内的位移为:
x=at2=×6×52 m=75 m。
活动与探究2:1.答案:分析运动情况物体的受力情况。
2.答案:加速度是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联系的桥梁,即由受力情况求合力F合=ma,根据x=v0t+at2,v=v0+at,v2-v=2ax可求运动情况;反过来,根据运动情况可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进而分析受力情况。无论哪一类动力学问题,都需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加速度这个桥梁。所以,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确定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迁移与应用2:答案:20.8 N
解析:可先分析滑雪者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初速度为20 m/s,末速度为零,运动时间为3.8 s,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加速度a。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已知的加速度a,求出物体受到的阻力。
如图建立坐标系,以v0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并将重力进行分解。
G1=Gsin 30°
G2=Gcos 30°
在x轴方向上,F3为滑雪者受到的阻力大小;在y方向上,因为滑雪者的运动状态没有变化,所以重力的一个分力G2等于斜坡的支持力FN,即G2=FN
沿x轴方向可建立方程
-F3-G1=ma①[来源:Z_xx_k.Com]
又a=②
得a= m/s2≈-5.26 m/s2
其中“-”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又因为G1=mgsin 30°
所以F3=-G1-ma=20.8 N,方向沿斜面向下。
【当堂检测】
1.C 2.C 3.BC
4.答案:0.2
5.答案:(1)0.01 (2)20 m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体的瞬时状态,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体的瞬时状态,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