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解析版
展开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过程的先后:怀孕→受精→分娩 B.从受精卵到胎儿先后经过的场所:输卵管→阴道→子宫 C.胎儿形成的顺序是:受精卵→胚胎→胚泡→胎儿 D.胎儿排出体内产生废物的途径:胎儿→脐带→胎盘→母体2.如图是人体生长发育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身体的生长发育仅受性激素等激素的调节 B.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 C.青春期神经系统发育最快,是增长才干的关键期 D.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总是一致3.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胃、口腔、小肠 B.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预防佝偻病 C.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 D.消化道中既没有消化又没有吸收功能的器官只有食道4.如图是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是小肠内表面皱襞上的绒毛状突起,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图中6所示的结构是肠腺,它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营养物质中的麦芽糖、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5.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最终消化产物及对应消化液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唾液、胃液、肠液 B.蛋白质﹣﹣氨基酸﹣﹣胆汁、胃液、肠液、胰液 C.脂肪﹣﹣甘油+脂肪酸﹣﹣胆汁、肠液、胰液 D.以上都不正确6.如图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 B.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 C.设置重复组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测量出来的热量就是食物中所含的全部能量7.如图是中国的“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适当多摄取哪类营养物质?即宝塔中哪几层的食物?早、午、晚三餐摄入的能量比最好的是下列哪项( )A.脂肪,Ⅴ和Ⅲ,0:6:4 B.蛋白质,Ⅲ和Ⅳ,3:4:3 C.糖类,Ⅰ和Ⅳ,4:4:2 D.维生素,Ⅰ和Ⅱ,2:3:5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每时每刻都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进入肺的过程: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吸气时,肋间肌舒张,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 C.测量胸围差应该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D.我们吸入的氧气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9.下列对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呼吸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 B.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呼吸道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可温暖血液 D.呼吸道以骨或软骨做支架,可以保持空气的畅通10.人在呼吸时,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缩小导致呼气。下列哪种组合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11.为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 B.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吸气时应用手捏紧B处,呼气时用手捏紧C处 D.设置乙瓶的目的是形成对照12.如图中,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胸廓扩大 B.图甲曲线ce段表示呼气肺内气压增大 C.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13.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 B.BC 段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C.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 D.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14.用五点取样法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下列抽取样本的方法(深色表示取样的位置)正确的是( )15.2019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下,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明显下降。下列关于空气污染和防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放鞭炮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 B.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 D.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对环境没有危害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5分)16.(7分)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 (填序号)。(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 ] 是人类的祖先。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3)人猿分界的标志是 。(4)图二中表示人手的是 (填字母),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5)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 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6)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 。17.(7分)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人体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对认知自我,健康生活有重要作用。(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图中的[ ] ,其产生的生殖细胞是 。(2)人体生命发育的起点是 ,由卵细胞与精子在[ ] 结合形成,然后边分裂边移动,最终附着在[ ] 的内膜上,进行胚胎发育。(3)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①脐带和[ ] 从母体获得。胎儿发育成熟后由阴道产出。(4)器官[④]的生理功能除了产生卵细胞外,还有分泌 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18.(7分)如图所示,图一是平衡膳食宝塔,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三是营养物质消化过程图,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图一的 (填字母)层含量最多,这类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图三中的X,则X为 。(2)无机盐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若饮食中长期缺铁会患 。(3)图一的B、C层食物富含钙和蛋白质,是青少年发育不可缺少的,图三中的五种消化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是 (填数字)。(4)图三中的消化液[③] 不含消化酶,它是由图二中的[ ] 分泌的。(5)感冒时吃的胶囊往往是用淀粉做成,主要原因是避免对图二[ ] 产生刺激。19.(7分)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呼吸系统是由图一中的[ ] 和[ ] 组成。(2)图(二)中的a代表的气体是 ,与a、b两种物质的交换相适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具有的特点是 .(3)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d方向进出肺泡,在这个生理过程中它是通过 实现的。(4)当图二中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 应处于收缩状态。肺内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20.(7分)实验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实验过程如题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两组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 。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其目的是 。(3)滴加碘液后,预测两支试管的颜色变化是:试管① ;试管② 。试管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可得出的结论是: 。(5)该实验“37℃水浴”是为了模拟 。(6)如果继续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则可另外设置一支试管,在该试管中加入馒头的状态应该是 ,其他条件与试管②相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解:A、生殖过程的先后:受精→怀孕→分娩,A错误;B、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发育成熟从阴道产出,叫分娩,可见从受精卵到胎儿先后经过的场所:输卵管→子宫→阴道,B错误;C、胎儿形成的顺序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C错误;D、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D正确。故选:D。2.解:A、身体的生长发育不但受性激素激素的调节,还受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A错误;B、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B正确;C、神经系统从一出生就迅速发育,到青春期就趋于平稳,而是功能增强,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C错误;D、神经系统从一出生就迅速发育,到青春期就趋于平稳,而是功能增强;生殖系统是童年时期几乎是停滞状态,到青春期迅速发育。D错误。故选:B。3.解:A、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和小肠,最终在小肠内分别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A错误;B、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患者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佝偻病患者是由于体内缺乏钙引起的,因此要多补充含钙的食物,B错误;C、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易溶于水,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C正确;D、在消化道中,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的结构是咽、食道、肛门,D错误。故选:C。4.解:A、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7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A正确;B、在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内分布着一些小腺体肠腺和胃腺,其中肠腺位于小肠内,能分泌肠液,肠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进行消化,B正确;C、图中[1]小肠绒毛壁、[2]毛细血管壁、[3]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C正确;D、营养物质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D错误。故选:D。5.解:A、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小肠中的肠液、胰液和胆汁,唾液中只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能够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因此不能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胃液,A错误;B、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所以胆汁不能消化蛋白质,B错误;C、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D、根据解析可知,C说法正确,D错误。故选:C。6.解: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每克食物完全氧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热价,A正确。B、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B正确。C、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C正确。D、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的能量能被水吸收,水在加热时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就可以推算出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的能量,食物燃烧时散失的热量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低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D错误。故选:D。7.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多食用“平衡膳食宝塔”中,Ⅲ和Ⅳ食物。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故选:B。8.解: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空气进入肺的过程: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错误;B、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B错误;C、测量胸围差应该测量三次,求最大值,C错误;D、吸气时,肺内气压降低,肺泡鼓起,气体进入肺泡。肺泡中氧的浓度高于周围血液,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完成肺泡里的气体交换,D正确。故选:D。9.解: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正确;B、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错误;C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正确。故选:B。10.解:图甲和丁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图乙和丙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故选:B。11.解:ACD、吸气时,打开开关B,关闭开关C;呼气时,打开开关C,关闭开关B.结果发现乙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呼出的气体成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AC错误;B正确;D、甲瓶的目的是形成对照,D错误。故选:B。12.解:A、图甲曲线ab段时,是吸气结束的瞬间,胸廓扩大,A错误;B、图甲曲线bd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表示呼气,de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表示吸气,B错误;C、图甲曲线ab段时,是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收缩下降,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C正确;D、图甲曲线de段时,表示吸气,膈肌由A到B变化,D错误。故选:C。13.解:A、AB段肺容量变大,表示吸气过程,A正确;B、BC段肺容量变小,表示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B错误;C、AD段曲线表示在10秒内呼吸3次,可见该同学在一分钟内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C错误;D、据图可见14秒左右:该同学肺容量最大要大于4升,D错误。故选:A。14.解:在显微镜计数时,通常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检测。五点取样法,是在测量范围内选取五个有代表性的点。例如首先选取中心点,然后从中心点到四个角连线的中点作为四个点,共五个点,观察每个点的尘埃粒子数,算出平均值,这就代表了测量范围内的平均尘埃粒子数。故选:B。15.解:A、禁放鞭炮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减轻大气污染,A正确;B、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正确;C、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C正确;D、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癌症。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D错误。故选:D。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5分)16.解:(1)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图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④②①③⑥⑤.(2)由以上分析可知:④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3)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4)图二中人的手是 B,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 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5)黑猩猩的头骨是 A,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6)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故答案为:(1)④②①③⑥⑤;(2)④森林古猿;森林大量消失;(3)直立行走;(4)B;(5)脑容量;(6)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17.解:(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图中的④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人体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由卵细胞与精子在⑤输卵管结合形成,然后边分裂边移动,最终附着在③子宫的内膜上,进行胚胎发育。(3)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①脐带和②胎盘从母体获得。胎儿发育成熟后 由阴道产出。(4)④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进入青春期,在性激素的调节作用下,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分别出现胡须、阴毛等第二性征。故答案为:(1)④卵巢;卵细胞(2)受精卵;⑤输卵管;③子宫(3)②胎盘(4)雌性激素18.解:(1)如图可知,平衡膳食宝塔”的E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2)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会患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3)图一的B、C层食物富含钙和蛋白质,是青少年发育不可缺少的。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图三中的五种消化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是②是胃液、④⑤肠液和胰液。(4)肝脏能够分泌胆汁,并将其储存在胆囊内。所以图三中的消化液③是由图二中的1肝脏分泌的,储存部位是胆囊。(5)X的消化起点是口腔,为淀粉的消化示意图,胃中只含有胃液,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只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根据这一原理,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包裹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这样药物可随胶囊进入小肠而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用。图二中2是胃。故答案为:(1)E;葡萄糖;(2)缺铁性贫血;(3)②④⑤;(4)胆汁;1肝脏;(5)2胃19.解:(1)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构成。(2)(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在肺泡内,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毛细血管5汇合而成的肺静脉血管内流动脉血。(4)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肺泡,即完成吸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故答案为:(1)1肺;2呼吸道;(2)二氧化碳;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气体扩散;(4)膈肌;小于。20.解:(1)由图可知,某生物兴趣小组做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他们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2)1号试管与2号试管都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不同的是第二步骤加入的物质,1号试管是清水,2号试管是等量的唾液,其变量是唾液。两组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目的是为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1号试管是清水,10分钟后,冷却,滴加稀碘液,振荡试管,变蓝色。说明了试管内的馒头没有被消化。由于2号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1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遇碘变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4)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变量是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能消化淀粉,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5)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在该温度下,消化酶的活性最高,因此将实验装置置于37℃温度环境下是为了模拟人体内的口腔温度。(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如果继续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对照试验。则可另外设置一支试管,在该试管中加入馒头的状态应该是馒头块,其他条件与试管②相同。故答案为:(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2)唾液;对照实验;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变蓝;不变蓝;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4)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5)人体内的口腔温度(6)馒头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