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三 汽化和液化》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8186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第三节《三 汽化和液化》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8186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一章第一节《一 物态变化 温度》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第一章第二节《二 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第一章第四节《四 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第一章第五节《五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第二章第一节《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汽化和液化优质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与技能
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4、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5、会查沸点表。
6、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对沸腾前、后气泡的观察形成认真、细心的品质。
4.通过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沸腾的条件。
液化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
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魔术表演:消失的液体
将液体装在在透明塑料袋中,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奇迹发生了,液体不见了,而塑料袋变鼓了。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奇迹又发生了,液体又回来了,而塑料袋变瘪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解开魔术神秘的面纱。
其实,这种液体是酒精,在密闭的塑料袋中,酒精并没有消失,从塑料袋变鼓了,说明: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我们看不见的气态酒精,随后降温,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二、新课教学
(一)、汽化
1、汽化概念
首先我们 来看一段视频。回答问题。
(1)、晒在阳光下的湿红领巾、露珠会边干,水到哪去了?
(2)、电热壶中的开水越烧越少,水到哪去了?
它们由水变成了水蒸气。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现象,有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蒸发,一种是沸腾,我们首先来学习蒸发。
2、蒸发
请同学们例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蒸发例子
回答1:例: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衣服晾干等。
(1)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湿衣服怎样才能干的更快?
学生回答总结:增高温度、增大表面积、增大空气流速
(2)蒸发需要吸热:
酒精擦在手背上,这个过程发生什么物态变化?手有何感觉?说明什么
蒸发,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吸收热量,使皮肤感到凉。
归纳总结: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所以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例题: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地把手烘干,利用了哪几种因素加快水分的蒸发?
3、沸腾
在家里经常烧开水,那么同学们你们都是怎来判断开水已经烧开了呀?但水沸腾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1)探究水沸腾实验
归纳总结: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沸点),继续吸热
沸点
概念:物理学中,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是不同的。
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表,练习查表回答问题。
提问1:食用油的沸点;谁的沸点最高?最低?
提问2: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提问3:南极的最低气温约为-94.5摄氏度,酒精温度计在南极还能否正常使用?
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
例题: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沸腾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无论什么条件下,水沸腾的温度一定是100℃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4、液化
用水壶烧水时,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一起来探究。
学生实验:我们拿一干净玻璃片,倒置在沸腾的白气上方,可以发现,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凝结成了小水珠,我们平时烧水看到的“白气”就是这些小水珠形成的。
归纳总结: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在什么条件下水蒸气能变成小水珠呢?
回答: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发生液化现象.不仅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使其液化.
使气体液化是否只有降低温度一种办法?
教师演示实验: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让学生注意观察有没有液体出现。
实验结论: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归纳总结:降低气体的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两者兼用,气体液化时要吸热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学生交流
【课堂练习】
1、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
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 )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
3、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
4、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用的液体氢氧燃料,采用的原理是( )
A.蒸发吸热 B.热胀冷缩 C.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D.液化放热
【板书设计】 三 汽化和液化
汽化
蒸发: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通速度
蒸发吸热
4、沸腾: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沸点:在液体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液体的沸点
6、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二、液化方式:(1)降低温度(2)压缩气体的体积
液化放热蒸发
沸腾
异
发生地点
仅在表面
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只在一定温度(沸点)时发生[来源:Z。xx。k.Cm]
汽化速度
缓慢的汽化
剧烈的汽化[来源:学,科,网Z,X,X,K]
同
由液态变为气态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三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三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汽化,液化,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汽化和液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汽化和液化教案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难点,教具准备,教与学互动设计,探究名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