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1章第1节 植物的生殖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8081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1章第1节 植物的生殖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8081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全套授课教案
初中生物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过程
课题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的生殖现象,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并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类型。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的生殖现象,归纳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二、教学难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说出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奏着绵延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探究,明确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植物的生殖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设计思路
情境引入—探究新知(观察、讨论、归纳、演示、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创新应用—巩固练习—课后探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里或者校园、小区所种植的主要植物种类,以及种植的方式。
2.教师准备课件、组织培养的视频、嫁接和扦插的实物。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展示“新闻回顾”:2014合肥春季赏花攻略——2月底和3月初,大蜀山的迎春花和西扩景区的梅花都值得一看。预计3月底,市民就可以来这里观看樱花似雪的美景了。与樱花林“一桥之隔”的是桃花岛。岛上有数千棵碧桃及其他果桃,四周种植了柳树。还有一些经过( )的品种,一棵树上能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也能在3月底前往欣赏。
提出问题:一棵树上能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要经过( )的处理呢?
观察、思考:一棵树上能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要经过嫁接的方法。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有性生殖】
出示图片:桃树和玉米繁殖后代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并完成图7-1的概念图。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关键词。
思考:桃树和玉米繁殖后代有哪些共同之处?
阅读教材P3并完成图7-1的概念图。
归纳:有性生殖的概念。
从常见的植物有性生殖实例入手,通过图片展示、观察与思考来归纳植物的有性生殖特点。
【无性生殖】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4“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和“马铃薯块茎发育、移栽”示意图,思考: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关键词。
观察、思考、讨论并回答:
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的共性,植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的意义。
归纳:无性生殖的概念。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演示来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使学生一目了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语言描述,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无性生殖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无性生殖方式有哪些优点?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关键词。
教师展示嫁接步骤示意图,强调嫁接成活的关键点。
教师提供扦插和嫁接的实物材料。
思考、讨论并回答:
无性生殖方式的优点,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举例(说出课前调查自己家里、校园或小区所种植的主要植物种类是否有无性生殖的方式)。
学生动手尝试扦插和嫁接(可多人配合)。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培养动手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完善表格(见板书设计)。
完善表格。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
创新应用
教师展示资料:珍稀濒危植物在自然环境下都有结实率低等特征,加上动物取食未成熟的地表种子,以及埋藏于地下的种子易于腐烂等特点,致使珍稀树种种子的自然繁殖能力极弱,种群数量日趋减少。且种子萌发的幼苗遗传性状不稳定,苗木良莠不齐,生产力低等诸多缺点,利用种子萌发的幼苗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提出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对珍稀植物进行快速繁殖呢?
板书:组织培养
播放组织培养视频。
思考:对珍稀植物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
观看视频。
组织培养虽然属于“科学·技术·社会”部分,但为了让学生认识组织培养是人类创造的又一种繁殖植物的新方法,故设计“创新应用”环节,这一安排既让学生认识了当前生物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又打开了学生认识植物生殖的新视野,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的兴趣。
巩固练习
PPT展示练习题。
完成练习题。
检验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后探究
参考教材第P7,课后亲自动手,尝试简易的扦插和嫁接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课后一些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的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P6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概念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遗传特性
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举例
植物用种子繁殖
嫁接、扦插、组织培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植物的生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19章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 植物的生殖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悟学指引,活动成果展示,学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