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 3.8《兰亭集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 3.8《兰亭集序》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共3页。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 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    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不同于上一段的,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步骤,教学要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德育渗透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