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一、单选题
1.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H2CO3 B. NaHCO3 C. P2O5 D. KOH
2.化学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石蕊溶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图像,则X可能是( )
A. 稀盐酸 B. 蒸馏水 C. 石灰水 D. 食盐水
3.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硫粉 C. 浓盐酸 D. 碳酸氢铵
4.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5.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使质量增加的是( )
A. 浓硫酸 B. 氯化钠 C. 烧碱 D. 浓盐酸
6.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7.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 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 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 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 苹果汁:2.9~3.3 B. 葡萄汁:3.5~4.5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
9.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现将20 g 20%的NaOH溶液与20 g 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混合物呈现( )
A. 蓝色 B. 紫色 C. 红色 D. 无色
10.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 )
A. 醋(pH=2.1) B. 酒(pH=7.0) C. 酱油(pH=4.4) D. 皮蛋(pH=10.1)
1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B.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12.下列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
A. 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B. 用铅笔芯的粉末开启生锈的锁
C. 发现厨房中的液化石油气泄漏,马上打开排气扇进行通风
D.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 ②③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14.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 Mg→MgO B. H2SO4→HCl C. KNO3→Ca(NO3)2 D. Na2CO3→NaOH
15.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二、填空题
16.________和________生成___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17.如图表示的是向盛有10 mL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相同浓度)后,溶液pH的变化曲线。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
(1)甲是________溶液;
(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指示剂除外);
(4)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用语:
18.实验室中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产生的气体D是(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_。
(2)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滤液F呈蓝色,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
(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19.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0.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A项,H2CO3是由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正确;B项,NaH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错误;C项,P2O5是由磷、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错误;D项,KOH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错误。
2.【答案】A
【解析】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色,可以据此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酸碱性来解答即可。A项,稀盐酸呈酸性,所以能使石蕊变红,正确;B项,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错误;C项,石灰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错误;D项,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错误。
3.【答案】A
【解析】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质量会增加;硫粉在空气中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质量不变;浓盐酸在空气中易挥发导致质量减少;碳酸氢铵在空气中易发生分解,质量会减少。
4.【答案】C
【解析】现象是看到的,明显的现象,通过感官器官所获取的信息,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所以会出现固体受潮,逐渐溶解,故A合理;氢氧化钠属于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B合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现象是无明显现象,有氯化钠生成不是现象,故C不合理;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D合理。
5.【答案】C
【解析】A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B项,氯化钠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不变,错误;C项,烧碱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正确;D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错误。
6.【答案】D
【解析】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如果是中性溶液,润湿对结果无影响,如果是酸性溶液,润湿会使酸性减弱,从而pH变大,如果是碱性溶液,润湿会使碱性减弱,从而pH变小。
7.【答案】B
【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物质酸碱性的能力。A项苹果汁显酸性;B项,葡萄汁显酸性;C项,牛奶显酸性;D项,鸡蛋清显碱性。故选D。
9.【答案】A
【解析】2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克20%的硫酸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均为20 g×20%=4 g。
反应中消耗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
可知,98份质量的硫酸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2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克20%的硫酸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最终混合后的液体呈蓝色。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碱性物质的pH大于7。A项,醋(pH=2.1),pH小于7,显酸性,错误;B项,酒(pH=7.0),pH等于7,显中性,错误;C项,酱油(pH=4.4),pH小于7,显酸性,错误;D项,皮蛋(pH=10.1),pH大于7,显碱性,正确。
11.【答案】A
【解析】A项,淀粉遇碘变蓝色;B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项,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D项,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12.【答案】C
【解析】A项,因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B项,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可以用铅笔芯的粉末开启生锈的锁;C项,发现厨房中的液化石油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进行通风,因为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D项,因为醋酸能和碳酸盐、碱等物质反应,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13.【答案】C
【解析】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氧气和氮气;氢气和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一旦混有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因此要在点燃前验纯;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低,硬度更大;氢氧化钠固体潮解与水蒸气有关,其变质是因为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2所致;干冰升华吸热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隔绝空气,这些都利于灭火;二氧化碳不是气体污染物。
14.【答案】C
【解析】A项,镁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镁,可以一步实现;B项,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可以一步实现;C项,硝酸钾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硝酸钙;D项,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一步实现。
15.【答案】B
【解析】酸奶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显酸性,pH小于7;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的pH=7,所以pH由小到大为酸奶、食盐水、肥皂水。
16.【答案】酸 碱 盐 H+ OH-
【解析】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7.【答案】(1)NaOH (2)9 (3)H+、Cl-、Na+ (4)H2O Na+ Cl-
【解析】(1)由图示可知原甲溶液pH>7,显碱性,加入乙溶液后溶液pH逐渐减小直至pH<7,所以可以断定甲乙溶液;
(2)再由图示可知当加入乙的量为9 mL时,溶液pH=7;
(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应该包括生成的物质和剩余的物质。
(4)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
18.【答案】(1)CO2
(2)Na2CO3、Cu CaCl2 CaCl2和Na2CO3会发生反应
(3)HCl、CuCl2
(4)CuO+2HCl===CuCl2+H2O或Cu(OH)2+2HCl===CuCl2+2H2O
【解析】碳酸盐遇酸化气,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氧化铜反应生成盐和水,还可以与碱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盐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19.【答案】酸 中 红 酸性或中性
(1)OH- CuCl2(答案合理即可) 2NaOH+CuCl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
(2)产生气泡 Zn+2HCl===ZnCl2+H2↑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时有三种可能:①酸和碱恰好中和,pH=7,②酸有剩余,pH<7,③碱有剩余,pH>7;使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H+,使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OH-;呈酸性的溶液加入活泼金属,可产生氢气或加入Na2CO3溶液可产生CO2进行检验。
20.【答案】气泡 Mg+H2SO4===MgSO4+H2↑
[得出结论]镁条长度
[做出猜想]Mg+2H2O===Mg(OH)2+H2↑
[实验验证2]没有气泡产生 消失 不消失 Ag+
【解析】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
[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
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实验验证2]A项,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消失。
B项,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则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
C项,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A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Ba—137,5~7,0~3,5~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