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展开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检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1.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18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8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通过粒子加速器进行实验,获得了一种罕见的原子。对于和,下列有关数目不相同的是( )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2.人体所需元素中,有一种对人类智力起重要作用的主族元素R。已知R元素处于第五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则R元素的名称为( )
A.氟 B.氯 C.溴 D.碘
3.化学家维勒在制备氰酸铵()时得到结晶物尿素[],这一发现打破了当时化学界流行的“不能通过人工方法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命力论”。氰酸铵和尿素两种物质互为( )
A.同种物质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 D.同素异形体
4.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清莲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已知铟(In)的原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n为长周期元素 B.In易导电导热
C.In在反应中易得电子 D.结构示意图中X=49
5.木薯粉(主要成分是淀粉)、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料酒(有效成分为乙醇)、食醋(有效成分为乙酸)等都是厨房常备的物品,它们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对应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木薯粉 B.食盐 C.料酒 D.食醋
6.下列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
A.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
C.羟基的电子式: D.的结构示意图:
7.锂不仅在军事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民用工业也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已知,锂的核电荷数为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锂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B.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C.锂是第二周期IA族元素 D.LiOH的碱性比NaOH强
8.关于甲烷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B.甲烷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 molCH4完全燃烧需要消耗2molO2
D.甲烷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会使氯水褪色
9.关于乙烯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以用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制取乙醇
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KMnO4溶液褪色,两者反应原理相同
C.通过燃烧的方法可鉴别甲烷和乙烯
D.1mol乙烯发生加聚反应能生成1mol聚乙烯
10.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C.不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气体
D.一定条件下,能与足量新制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1.“得芯者得天下”,华为麒麟芯片的制备要用到高纯硅,下图是由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的流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焦炭作氧化剂 B.②③都是置换反应
C.流程中H2和HCl均可循环利用 D.Si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12.某同学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对家里管道进行疏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疏通剂的保存方法为“密封保存”
B.疏通原理是利用NaOH腐蚀性和产生的气体冲开堵塞物
C.疏通反应为:
D.一瓶疏通剂可产生氢气67.2L
13.“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备CO2
B.钠与冷水剧烈反应,铝与沸水几乎不反应
C.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D.相同条件下CH4比SiH4更稳定
14.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动机工作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生成2mol NO(g)时吸收183kJ热量
C.1mol气态氮原子结合生成N2(g)时,能放出945kJ的热量
D.从图中数据可知O2比N2更稳定
15.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点最高
B.原子半径:Z>W>X>Y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X
D.简单离子的还原性:
16.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凯库勒式”和“鲍林式”,但后者更符合苯的实际结构,下列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凯库勒式 鲍林式
A.苯的邻位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苯可以和3mol氢气加成 D.苯的二氯取代物只有3种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 将钠粒分别放入乙醇和水中,观察现象 |
B | 制备硝基苯 | 将苯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并保持55℃~60℃的温度 |
C | 检验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乙酸,观察现象 |
D | 除去乙烯中的二氧化硫 | 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18.某兴趣小组设计图甲装置用于制备一定量的乙酸乙酯,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增加甲中烧瓶上方的导管长度,可减少原料的损失
B.反应前,甲中烧瓶内先加入少量浓硫酸,后加入适量冰酸醋和乙醇
C.甲中接收装置可以替换成乙或丙
D.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吸收乙酸乙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
19.(14分)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具有如下特征:
元素 | 特征 |
X | 常温下,有X2、X3型两种气体单质存在 |
Y | 其原子内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0∶1 |
Z | 其单质有“国防金属”的美誉 |
W | 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4 |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X、W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更稳定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 。
(3)Y和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序号)。
a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Y>Z b.最高化合价:Z>Y c.失电子能力:Y>Z
(4)WX2与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化合物Y2X2与WX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0.(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试剂,设计实验比较硫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回答下列问题:(已知:)
A B C D E F
(1)仪器a的名称为
(2)浓盐酸在A装置的反应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 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装置连接顺序为A- -C-D
(4)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E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中的试剂是
(6)从实验可知非金属性:硫 氯(填“>”或“<”)
21.(14分)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乙醇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实验操作流程:点燃酒精灯,加热片刻后,再间歇性地挤压气囊鼓入空气。
(1)A中铜丝的作用为 ,反应时铜丝的颜色变化为
(2)B中蒸馏水的主要作用为
(3)一段时间后B中收集到一种新物质,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乙醇的部分化学键(如右图所示)发生了断裂,断裂的化学键序号为
(4)停止加热,继续鼓入空气,A处的反应仍能继续,原因是
(5)该实验说明了乙醇具有 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2.(14分)M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含结晶水的化合物,为了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请回答相关问题:
已知:固体A和混合气体E的成分均为氧化物
(1)写出固体N的一种用途
(2)溶液C中所含的阳离子 (填离子符号)
(3)混合气体E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试剂X的作用是 ,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填序号)
a. b.NaOH
若所选的上述试剂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则实验中试剂X的体积应大于 mL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4分,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8题每题3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B | C | B | B | D | D | C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答案 | A | D | A | B | C | C | A | A |
|
|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均为2分)
19.(14分)
(1)第2周期第VIA族
(2)H2O 氧原子的半径比较小,与氢形成的键更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Na(1分) a、c
(4)或
(5)(方程式2分,单线桥1分)
20.(14分)
(1)分液漏斗
(2)还原
(3)F、E、B(或F、E、B)
(4)
(5)除去氯化氢气体 氢氧化钠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6)<
21.(14分)
(1)催化剂 红黑交替(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收集生成的乙醛,防止其挥发到空气中产生污染
(3)(或CuO与乙醇反应) ④⑤
(4)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5)还原
22.(14分)
(1)作涂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Fe3+、H+
(3)CO、CO2
(4)将Fe2+氧化成Fe3+ a 50/a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