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西省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展开
山西省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考查时间:90分钟 考查内容:选修四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 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2每小题2分,13-20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使环境温度升高 B.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已知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的能量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氮气和氧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放热反应B. 1molNO分子被拆成原子要放出630kJ能量C. 1molN2(g)和1mol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NO(g)时吸收183kJ能量D.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2和O2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O3.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的水溶液中,能表示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水体积V的关系是( )4. 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ˉ1B. 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 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D. 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5.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实验事实热化学方程式评价A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1,将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2SO4(aq)+Ba(OH)2(aq)
═BaSO4(s)+2H2O(l)
△H=-114.6 kJ•mol-1正确B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
△H=-57.3kJ•mol-1不正确;因为醋酸状态为“aq”,而不是“l”.C160 g SO3气体与适量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2SO4,放出热量260.6 kJSO3(g)+H2O(l)═H2SO4(aq)
△H=-130.3 kJ•mol-1不正确;因为反应热为△H=-260.6kJ•mol-1D已知25℃、101 kPa下,120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935.1 kJC(s)+O2(g)═CO2(g)
△H=-393.51 kJ•mol-1不正确;同素异形体要注名称:C(石墨)6. 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A图表示Fe2O3(s)+3CO(g)=2Fe(s)+3CO2(g) △H1=+26.7kJ/mol反应的能量变化B .B图表示碳的燃烧热C .C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1+V2=60mL)D .D图己知稳定性顺序:B<A<C,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7. 在容积固定的2 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A(g)+2B(g) 2C(g)以B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v的单位为mol·(L·s) -1 ,则图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A.B浓度的减少B.B浓度的增加C.C物质的量增加D.B物质的量减少8. 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 (g)⇌cC(g)△H=﹣Q kJ•mol﹣1(Q>0).12s 时达到平衡,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12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B.12S后,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C .化学计量数之比b:c=1:2D .12s内,A和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Q kJ9. 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s)+4F(g)=G(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580230平衡常数值5×10421.9×10-5A.上述反应是熵增反应B.25°C时反应G(9) ⇌E(s)+4F(g)的平衡常数值是0.5C.在80°C时测得某时刻F、G浓度均为0.5mol.L-1,则此时(正)>v(逆)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G(g),达新平衡时,G的体积百分含量将增大10.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 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和缓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mL3mol/L的X溶液 B.20mL2mol/L的X溶液C.10mL4mol/L的X溶液 D.10mL2mol/L的X溶液1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7的溶液B. c(H+)=c(OH-)=10-6mol/L溶液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12. 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在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D.纯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13. 如图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T1>T2,b点处NO2转化率最大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小C.图丙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图表明催化剂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D.图丁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14.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2 kJ•mol-1则Q1、Q2的关系为(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15.在一个定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的某一时间SO2、O2和SO3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05 mol·L-1和0.3 mol·L-1。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正确的是 ( )A.c(SO2)=0.35 mol·L-1 c(SO3)=0.35 mol·L-1 B.c(O2)=0.2 mol·L-1C.c(SO2)+c(SO3)=0.15 mol·L-1 D.c(SO3)+c(O2)=0.3 mol·L-116.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 . ①④ C.②③ D.③④17. 下列酸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A. H2SO4 B. H2SO3 C. CH3COOH D. HNO318.I2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I2(aq)+I-(aq)⇋I(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浓度c(I)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 ⇋ I(aq)的ΔH>0B.若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I-的逆反应速率分别为v1、v2,则v1>v2C.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向混合溶液中加入KI固体,平衡向右移动D.状态D时,v正=v逆19.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T2>T3B.正反应速率:v(a)>v(c) v(b)>v(d)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20.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减小 B.BaO量不变 C.氧气压强不变 D.BaO2量减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21.(14分)现有常温下c(H+)=0.01mol/L的盐酸和c(H+)=0.01mol/L的醋酸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
A. c(H+) B. c(H+)/ c(CH3COOH)
C. c(H+)·c(OH-) D. c(OH-)/ c(H+)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 pH(乙)( 填“>”、“<”或“=”)。
(4)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 V(乙)( 填“>”、“<”或“=”)。
(5)已知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电离平衡常数K11.8×10-54.3×10-73.0×10-8K2——5.6×10-11——下列四种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
A. HCO3- B. CO32- C. ClO- D. CH3COO-请写出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共13分)在2L密闭容器,800℃时发生如下反应:2CuO(s)+CO(g) Cu2O(s)+CO2(g), n(Cu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min)012345n(CuO)(mol)0.0800.0600.0400.0200.0200.020(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已知:K(400℃)>K(350℃),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2)如图中表示Cu2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选填“A”或“B”)800℃时,0~3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CO2)= 。(3)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CO)=v(C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CO)=v正(C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能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增加CuO的量 B.适当升高温度C.及时移去CO2 D.增大CO的浓度E.选择高效催化剂 F.增大压强(5)已知2CO(g) ⇋CO2(g)+C(s) ΔH<0,T=980 K时ΔH-TΔS=0。当体系温度低于980 K时,估计ΔH-TΔS________(填“>”“<”或“=”)0。23.(共10分)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 (CH2)6N4H+与1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I:称取样品1.500g。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1)根据步骤Ⅲ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25.001.0221.03225.002.0021.99325.000.2020.20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01·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24.(共15分)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3(g)==SiH2Cl2(g)+ SiCl4(g) ΔH1=48 kJ·mol−13SiH2Cl2(g)==SiH4(g)+2SiHCl3 (g) ΔH2=−30 kJ·mol−1则反应4SiHCl3(g)==SiH4(g)+ 3SiCl4(g)的ΔH=__________ kJ·mol−1。(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①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②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____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