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省上高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 试卷
展开江西省上高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HClO中所含H—Cl键的数目为NAB. 8.8g乙酸乙酯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4NAC. 1.2gC与0.1molCO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生成的CO分子数为0.1NAD. 标准状况下,1L0.1mol·L-1HCl溶液中滴加氨水至pH=7,溶液中的数目为0.1NA【答案】B【解析】【分析】HClO中连键方式:H-O-Cl,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8.8g为0.1mol,C+CO22CO,1.2gC为0.1mol,0.1molCO2生成0.2molCO,常温时,pH=7为中性,标准状况下pH=7为酸性,即c(H+)>c(O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c(Cl-)> c(), n(Cl-)=0.1mol,的数目小于0.1NA。【详解】A. HClO中连键方式:H-O-Cl,不存在H—Cl,A错误;B. 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8.8g为0.1mol,一个分子中含4个碳原子,碳原子数为0.4NA,B正确;C. C+CO22CO,1.2gC为0.1mol,0.1molCO2生成0.2molCO,即0.2NA,C错误;D. 常温时,pH=7为中性,标准状况下pH=7为酸性,即c(H+)>c(O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c(Cl-)> c(), n(Cl-)=0.1mol,的数目小于0.1NA,D错误。答案为B。【点睛】HClO中连键方式:H-O-Cl,不存在H—Cl,容易理解错误。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 + 6H+ =2S↓ +3H2O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2HCO3-C. 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Fe+2NO3-+8H+═3Fe2++2NO↑+4H2OD. 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 Cu(OH)2↓+2NH4+【答案】C【解析】【分析】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S的化合价一部分升高,一部分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Fe与硝酸反应,n(Fe)∶n(HNO3)=1∶2,恰好生成Fe2+,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Cu2++4NH3·H2O == [Cu(NH3)4]2+ +4H2O。【详解】A.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S的化合价一部分升高,一部分降低,A错误;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有固体析出,B错误;C. 当n(Fe):n(HNO3)=1:4时,Fe+NO3-+4H+═Fe3++NO↑+2H2O,再增加1倍的Fe时,2Fe3++Fe=3Fe2+,铁过量,故C正确;D.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Cu2++4NH3·H2O == [Cu(NH3)4]2+ +4H2O,D错误;答案为C。【点睛】本题B、C、D选项难度较大,要考虑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C先进行酸过量,再转化为题目比例,比较容易理解,D氨水过量时生成铜的配合物。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100mol·L-1氨水用量筒量取10.0mL5.00mol·L-1氨水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转移至500 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SO2的还原性向盛有2mLH2S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SO2,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C制取并纯化溴苯向FeBr3固体中慢慢加入Br2的苯溶液,充分反应后经水洗、Na2SO3溶液洗、水洗、分液、干燥,然后蒸馏D比较两种黑色固体FeS和CuS的溶度积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2S溶液,观察沉淀颜色【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H2S与SO2反应,SO2表现氧化性;提纯净化溴苯的步骤如下:水洗、碱洗、水洗、蒸馏、干燥;两种沉淀颜色相同,无法在同一溶液中进行比较。【详解】A. 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10mL5mol/L=c500mL,c=0.1mol/L,A正确;B. H2S与SO2反应,SO2表现氧化性,B错误;C.提纯净化溴苯的步骤如下:水洗、碱洗、水洗、蒸馏、干燥,C错误;D. 两种沉淀颜色相同,无法在同一溶液中进行比较,D错误;答案A。4.常温下,A是由X和Y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气体,X的原子序数小于Y,甲、乙、丙分别是X、Y、Z元素对应的单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它们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Y、Z三种元素能组成离子化合物B. 反应②为化合反应,反应③为置换反应C. 常温常压下,Z的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为同族最高D. 原子半径:Y>Z>X【答案】A【解析】【分析】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为O元素,A是由X和Y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气体,X的原子序数小于Y,A可燃,可确定X为H,Y为C,A为碳原子数小于4的烃,B为二氧化碳,D为水。【详解】A.C、H、O三种元素不能组成离子化合物,A错误;B. ②为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反应③为水与碳在高温时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置换反应,B正确;C.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氢键,作用力较大,熔沸点比同族倾化物较高,C正确;D.原子半径:C>O>H,D正确;答案为A。5.抗结肠炎药物Y结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该有机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B. 1mol该有机物可以和2molNaOH发生反应C. 该有机物可以发生缩聚反应D. 该有机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分析】该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为:酚羟基、氨基、羧基,氨基可以与酸反应,羧基可以与碱反应,酚羟基易被氧化,也可与碱反应;氨基、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详解】A. 该有机物含有氨基、羧基,氨基可以与酸反应,羧基可以与碱反应,A正确;B.1mol该有机物含1mol酚羟基、1mol羧基,与2molNaOH发生反应,正确;C. 氨基、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C正确;D. 酚羟基易被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答案为D。【点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由官能团决定,苯环与羟基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6.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对于该温度下pH=l1的氨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该溶液中加入同温同体积pH=1的盐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B. 温度降低至25℃,该氨水溶液中H2O电离出的H+浓度小于10-11mol/LC. 该氨水溶液中加入NH4Cl溶液,NH3·H2O的电离能力增强D. 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硫酸,得到的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4HSO4(aq)NH4+(aq)+H+(aq)+SO42-(aq)【答案】B【解析】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对于该温度下pH=l1的氨水,c(H+)=10-11mol/L,c(OH-)==0.1mol/L,氨水是弱碱不完全电离,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1mol/L。A. 向该溶液中加入同温同体积pH=1的盐酸,氨水过量,反应后溶液呈碱性,选项A错误;B. 100℃时,pH=l1的氨水中H2O电离出的H+浓度等于10-11mol/L,温度降低至25℃,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减小,则该氨水溶液中H2O电离出的H+浓度小于10-11mol/L,选项B正确;C. 该氨水溶液中加入NH4Cl溶液,铵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NH3·H2O的电离能力减弱,选项C错误;D. 硫酸铵是强酸的酸式盐,是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NH4HSO4=NH4+ +H++SO42-,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的计算及水的离子积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两点:1、无论在任何温度下,都存在pH=-lgc(H+),c(H+)=10-pH;2、温度变,Kw变,c(OH-)=,在计算c(OH-)时要注意Kw的改变。7.硫化氢毒性很大,俗称“一口闷”,工业废水中的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会以硫化氢的形式逸出。某课外小组以碘量法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Ⅰ.取样、吹气、固硫连接装置,打开氮气源,检查装置气密性。移取一定体积1mol·L-1乙酸锌溶液于两支吸收管中,取200mL水样于反应瓶中,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移取10mL盐酸于反应瓶中,水浴加热,继续通入氮气。已知乙酸锌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锌沉淀(硫化氢被完全吸收)。Ⅱ.滴定关闭气源,往两个吸收管中各加入0.010mol·L-1的碘标准溶液100mL(过量),再加入盐酸5mL,静置。加入淀粉指示液,用0.010mol·L-1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两支吸收管中的液体进行滴定。(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能高于8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碘标准溶液时,吸收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使用两个吸收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只使用一个吸收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4)该200mL水样经吹气、固硫后,滴定操作时共消耗160mLNa2S2O3溶液,则废水中硫的含量为________mg·L-1。(5)实验室常用FeS固体与酸反应制取H2S。实验室制取H2S时,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性质和反应条件分析,下列发生装置中可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6)将二氧化氯溶液加入硫化氢溶液中,然后加入少量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二氧化氯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答案】 (1). 温度太高,硫化氢逸出速率过快,导致不能被完全吸收(或其他合理答案) (2). ZnS+I2=ZnI2+S (3). 保证硫化氢被完全吸收 (4). 低 (5). 192 (6). bc (7). 5H2S+8ClO2+4H2O=18H++5SO42-+8Cl-【解析】【分析】硫化氢在反应瓶中制取,开始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水浴加热及充入氮气目的为排净反应瓶中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在吸收液中被完全吸收。在吸收管中发生:ZnS+I2=ZnI2+S,剩余的碘单质发生:。【详解】(1)水浴加热温度过高,产生的气体流速过快,导致不能被完全吸收,答案为:温度太高,硫化氢逸出速率过快,导致不能被完全吸收(或其他合理答案);(2)在吸收管中发生:ZnS+I2=ZnI2+S;(3)使用两个吸收管的原因是:产生气体流速过快时,下一个吸收管能够吸收硫化氢气体,保证硫化氢被完全吸收;只使用一个,可能到硫化氢气体不能被完全吸收,结果偏低;(4)0.16L0.010mol/L:n(I2)=2:1,求得,剩余n(I2)=0.0008mol,共有碘单质:0.1L0.010mol/L2=0.002mol,ZnS+I2=ZnI2+S,此反应消耗单质碘:0.0012mol,则n(S2-)=0.0012mol,废水中硫的含量=0.0012mol32g/mol/0.2L=192mg/L;(5)FeS固体不溶于水,从节约环保的角度分析可用启普发生器或类似的装置,或可控的反应装置,故答案为:bc;(6)反应中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生成BaSO4,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5H2S+8ClO2+4H2O=18H++5SO42-+8Cl-。8.三盐基硫酸铅(3PbO·PbSO4·H2O)简称“三盐”,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热稳定性能优良,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三盐”是由可溶性铅盐中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铅,再加氢氧化钠而制得。以100.0吨铅泥(主要成分为PbO、Pb及PbSO4等)为原料制备三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1)Ksp(PbSO4)=1.82×10-8,Ksp(PbCO3)=1.46×10-13;(2)铅与冷盐酸、冷硫酸几乎不起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步骤①“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过滤1”后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3)步骤③“酸溶”,最适合选用的酸为___________,为提高酸溶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一条)(4)若步骤④“沉铅”后的滤液中c(Pb2+)=1.82×10-5mol·L-1,则此时c(SO42-)=_________ mol·L-1(5)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分析该流程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步骤⑥“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PbSO4+Na2CO3=PbCO3+Na2SO4 (2). Pb PbO PbCO3 (3). HNO3 (4). 适当升温(适当增加硝酸浓度、减小滤渣颗粒大小等合理答案均可) (5). 1×10-3 (6). 滤液2(HNO3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7). 4PbSO4+6NaOH3PbO·PbSO4·H2O+3Na2SO4+2H2O【解析】【详解】(1)由于PbSO4溶解度较大,又不溶于稀酸,而PbCO3溶解度小,能溶于稀酸,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加入碳酸钠将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2)经步骤①将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后,滤渣的主要成分为Pb PbO PbCO3;(3)由于铅与冷盐酸、冷硫酸几乎不起作用,所以用硝酸溶解铅及其化合物,且能生成可溶性铅盐,为提高溶解速率,可适当提高温度,适当增加硝酸浓度、减小滤渣颗粒大小等;(4)根据Ksp(PbSO4)=1.82×10-8,若滤液中c(Pb2+)=1.82×10-5mol·L-1,则此时c(SO42-)= ;(5)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分析该流程的优点为滤液2(HNO3溶液)可以循环利用,节约原料,降低成本;(6)根据题目叙述,结合转化关系,则步骤⑥“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4PbSO4+6NaOH3PbO·PbSO4·H2O+3Na2SO4+2H2O。9.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H1=-49.58kJ·mol-1反应Ⅱ:CO2(g)+H2(g)CO(g)+H2O(g) △H2反应Ⅲ:CO(g)+2H2(g)CH3OH(g) △H3=-90.77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Ⅱ的△H2=______________。(2)反应Ⅲ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 (填“较低温度”、“ 较高温度”或“任何温度”)(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Ⅰ,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C.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1 D.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4)对于反应Ⅰ,不同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A.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M1B.温度低于250 ℃时,随温度升高甲醇的产率增大C.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D.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CO2的转化率(5)若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发生反应Ⅰ,25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若要进一步提高甲醇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6)下图是电解Na2CO3溶液的装置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41.19kJ·mol-1 (2). 较低温度 (3). BD (4). ABD (5). 0.148(或者) (6). 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7). 2H++2e-==H2↑或2H2O+2e-==H2↑+2OH-【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与过程无关,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H2=△H1-△H3=+41.19kJ/mol;△G==△H-T△S,T为温度,△G<0,可自发进行,反应Ⅲ:△H<0, △S<0,较低温度可自发进行;平衡状态的判断,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本题中ρ=m/V,质量与体积均不变,密度自始至终不变,不可做为判断依据;M=m/n,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减少,可做判断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平衡时的比例不一定为1:3:1:1,不可以;只要平衡则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可以;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既要考虑反应时的产量,又要考虑反应的速率;,250℃时转化率为50%;电解池中阳极失电子,溶液中为水提供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产生的氢离子和钠离子向阴极区域移动,而阴极附近的水提供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详解】(1)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与过程无关,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H2=△H1-△H3=+41.19kJ/mol;(2)△G==△H-T△S,T为温度,△G<0,可自发进行,反应Ⅲ:△H<0, △S<0,较低温度可自发进行;(3)平衡状态的判断,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本题中ρ=m/V,质量与体积均不变,密度自始至终不变,不可做为判断依据;M=m/n,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减少,可做判断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平衡时的比例不一定为1:3:1:1,不可以;只要平衡则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可以;答案为:BD;(4)A.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对平衡的限度无影响,A错误;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产率提高,B正确;C.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变小,C错误;D. 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催化效率最高时,D错误;答案为ABD ; (5) CO2 + 3H2CH3OH + H2O 250℃时转化率为50% 初始量:1 3 反应量:0.5 1.5 0.5 0.5平衡: 0.5 1.5 0.5 0.5,K=0.148;提高甲醇的体积分数为: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6) 电解池中阳极失电子,溶液中为水提供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产生的氢离子和钠离子向阴极区域移动,而阴极附近的水提供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2H++2e-==H2↑或2H2O+2e-==H2↑+2OH-【点睛】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还可以为延伸出的依据,需要具体分析,本题中ρ=m/V,质量与体积均不变,密度自始至终不变,不可做为判断依据;M=m/n,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减少,可做判断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平衡时的比例不一定为1:3:1:1;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则可以。10.有机物F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1)D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步骤Ⅵ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2)步骤Ⅰ的反应试剂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满足括号中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6︰2︰2︰1︰1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依据题中信息,完成以为原料制取的合成路线图_________。(无机试剂一定要选银氨溶液,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图示例如下:。【答案】 (1). 对甲基苯酚钠或4-甲基苯酚钠 (2). CH3CHClCOOH (3). 取代(或酯化)反应 (4). Cl2 (5). 光照 (6). C6H5-CH2Cl + NaOH C6H5-CH2OH + NaCl (7). 15 (8). (9).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的化学式,以及合成路线,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名称为甲苯,C和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则C和E的结构简式为、,根据流程图,E的结构简式为,C的结构简式为,根据B生成C的条件,反应III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因此反应I的条件是Cl2和光照;(3)根据(2)的分析,反应方程式为:C6H5-CH2Cl + NaOHC6H5-CH2OH + NaCl;(4)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说明是甲酸某酯,苯环上一个酚羟基、一个侧链,邻间对3种;侧链有:、、、、5种,共15种,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5)根据信息i,先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2CHCOOH,然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2CClCOOH,步骤是:。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合成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