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第Ⅰ卷:非选择题(14×3分=42分)
1.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
A. 碳水化合物 B. 碳氢化合物 C. 氢气 D. 醇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压缩天然气指压缩到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不大于25MPa的气态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液化石油气是由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的烷烃等碳氢化合物。
【详解】A.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都属于烃类物质,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而碳水化合物含C、H、O三种元素,A项错误;
B.烃类物质均是碳氢化合物,因此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都属于烃类,B项正确;
C.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不含氢气,C项错误;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都属于烃类物质,不含氧元素,而醇类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项错误;
答案应选B。
2.下列各项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 NO3- B. -Cl C. -CHO D. -N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从结构上看含有未成对电子,不显电性,不能稳定存在;根是指电解质由于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而解离的部分。从结构上看一般不含未成对电子,显电性,大多可以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稳定存在。
【详解】A. NO3-为硝酸根,不属于官能团;
B. –Cl为氯原子,属于官能团;
C. –CHO为醛基,属于官能团;
D. -NO2为硝基,属于官能团;
答案应选A。
3.下列各组内的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和
B. 和
C. HO-CH2CH2OH和
D. 和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详解】A. 和均为烷烃,相差2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A项正确;
B. 为环烷烃、为烯烃,不属于同一类物质,不属于同系物,B项错误;
C. HO-CH2CH2OH为二元醇、为一元醇,官能团的个数不同,不属于同系物,C项错误;
D. 和的分子式均为C7H14,属于同分异构体而非同系物,D项错误;
答案应选A。
【点睛】在分析同系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均相同
2、必须属于同一类物质
3、所含碳原子个数不同,结构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
4.我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坚决立场是支持“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下。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化学式为C19H26O3
B. 该化合物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C. 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醇类
D. 从元素组成上看,它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从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20H24O3, 从有机物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可知其能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酚羟基可发生氧化、取代反应,属于酚类,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水。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20H24O3,A项错误;
B.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酚羟基可发生氧化,因此该有机物不单能发生取代反应,B项错误;
C.羟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属于酚类,C项错误;
D.分子中只含有C、H、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水, D项正确;
答案应选D。
5.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按任意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
A. C2H2、C2H4 B. C2H4、C4H6
C. C2H6、C3H6 D. C6H6、C2H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烃的混合物中,若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任意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恒定,则混合物的化学式的最简式相同,A、最简式分别是CH、CH2,故错误;B、最简式分别是CH2、C2H3,故错误;C、最简式分别是CH3、CH2,故错误;D、最简式分别是CH、CH,故正确。
考点:考查有机物燃烧确定组成等知识。
6.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 面上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共线、共面分析判断,注意单键可以旋转。
详解:①丙烯CH2=CH-CH3中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①错误;
②乙烯具有平面型结构,CH2=CHCl看作是一个氯原子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②正确;
③苯是平面结构,溴苯看作是一个溴原子取代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③正确;
④甲苯中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④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注意已有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
7.将溴水分别与酒精、己烯、己烷和四氯化碳四种试剂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现象与所加试剂不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与溴水混合试剂
酒精
己烯
己烷
四氯化碳
现象
【答案】A
【解析】
A.酒精与溴水混合不分层,现象不合理,选项A选;B.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分层后水在上层,现象合理,选项B不选;C.己烷与溴水混合发生萃取,水在下层,现象合理,选项C不选;D.四氯化碳与溴水混合发生萃取,水在上层,现象合理,选项D不选。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及萃取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将溴水分别与酒精、己烯、己烷和四氯化碳四种试剂混合的现象为:不分层、溴水褪色且分层后上层为无色、分层下层为无色、分层后上层为无色,以此来解答。
8.下列分子式只代表一种物质的是( )
A. C2H4Br2 B. C8H10 C. CH2Cl2 D. C4H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题目中所给分子式,判断该分子式中的不饱和度,从而确定其所含的官能团种类,找出该分子式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如无法找出,则说明该分子式只代表一种物质。
【详解】A. 1,2-二溴乙烷、1,1-二溴乙烷的分子式均为C2H4Br2,不能表示一种物质,A项错误;
B. 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分子式均为C8H10,不能表示一种物质,B项错误;
C. CH2Cl2只能表示二氯甲烷,无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
D. 1-丁炔、2-丁炔、1,3-丁二烯、环丁烯的分子式均为C4H6,不能表示一种物质,D项错误;
答案应选C。
9. 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如使产生的水蒸气(相同状况)的体积相等,则所需三种气体的质量比是( )
A. 8: 11: 14 B. 4: 22: 7
C. 1: 2: 1 D. 2: 1: 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所需三种气体的质量分别是a、b、c。三种气体的化学式分别是CH4、C3H8、C2H4,由于生成的水蒸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解得a:b:c=8:11:14,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燃烧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原子守恒,然后依据烃分子的化学式,直接列式计算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0.有①甲烷、②乙烯、③苯、④聚乙烯、⑤丙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其中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 ②④⑤⑧ B. ②⑤⑧ C. ②④⑤⑦ D. ②④⑤⑦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中应含有不饱和键,甲烷、苯、聚乙烯、环己烷既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邻二甲苯只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所以只有②④⑤⑧符合题意,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与高锰酸钾、溴水反应的判断
11. 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
A. 苯的硝化反应 B. 银镜反应实验
C. 乙酸乙酯水解 D. 由乙醇制乙烯
【答案】D
【解析】
A、B、C选项反应的温度都低于100摄氏度,只有D 选项反应温度要求是170°,水浴加热达不到此温度,因为水的沸点是100°,所以选D。
12.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答案】D
【解析】
只有醇类才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根据碳链异构,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3种),然后用羟基取代这些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的氢原子,就可以得出这样的醇,共有8种。
【考点定位】 同分异构、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
1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钠与足量丙三醇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6.02×1023
B.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共价键数为8×6.02×1023
C. 标准状况下,5.6L甲醛所含的电子数为4×6.02×1023
D. 100mL 1mol·L-1醋酸溶液中,H+的个数为0.1×6.02×102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1个电子,则2.3g钠只能失去0.1mol电子,A不正确;标准状况下,乙醇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B不正确;标准状况下,5.6L甲醛的物质的量是0.25mol,甲醛含有1×2+6+8=16个电子,所以0.25mol甲醛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4mol,C正确;D中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14. A、B、C、D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水解得B和C,B氧化可以得到C或D,D氧化也得到C。若M(X)表示X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是
A. M(A)="M(B)+M(C) " B. 2M(D)=M(B)+M(C)
C. M(B)<M(D)<M(C) D. M(D)<M(B)<M(C)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A、B、C、D都是含C、H、O的单官能团化合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A+H2O→B+C,B→C或D,DC,由此可见A为酯、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A分子所含碳原子数为B或C或D的2倍,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M(D)<M(B)<M(C)。A、A为酯、B为醇、C为羧酸,都是单官能团化合物,由A+H2O→B+C,故M(A)+18=M(B)+M(C),故A错误;B、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故有2M(D)=M(B)-2+M(C)-16,即2M(D)=M(B)+M(C)-18,故B错误;C、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M(D)<M(B)<M(C),故C错误;D、由C中分析可知,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M(D)<M(B)<M(C),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推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醇、醛、酸、酯的相互转化关系等知识,难度中等,培养学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A能够水解说明这种化合物是酯类化合物,又因为B可转化成C,说明B和C的含碳数是相同的。本题的突破口为B→C或D,DC ,说明B为醇、D为醛、C为羧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58分)
15.(1)按系统命名法填写下面有机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2,6二甲基4乙基辛烷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 mol该烃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________mol。
(3)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1对共用电子对。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分子式为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________。
②符合该条件的单烯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
(4) 分子式为________,按碳的骨架分,该有机物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环状化合物 b. 脂环烃 c. 芳香化合物 d. 苯的同系物
(5)2,2二甲基丙烷的习惯命名为________。
【答案】 (1). 3,4二甲基庚烷 (2). (3). 18.5 (4). n-1 (5). CnH2n (6). C10H20 (7). ab (8). 新戊烷
【解析】
【分析】
有机物的命名一共有两种方法,分别为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其中习惯命名法是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的,碳原子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存在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来区别。系统命名法是利用选链、编号的方式来进行命名的,以烷烃为例:先选定分子中最长的链作为主链,按主链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支链上的位置,并在数字和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若计算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需将碳原子和氢原子所具有的最外层电子数计算出来,用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总数减去氢原子消耗的电子数就是碳碳键中的电子总数,因每两个电子成一条碳碳键,因此碳碳键数==n-1。
【详解】(1)对有机物进行系统命名时应先找主链:,再从邻近取代基的一侧开始编号,即从左往右开始编号,因此命名为:3,4二甲基庚烷;
(2)2,6二甲基4乙基辛烷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该烃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2C12H26+37O224CO2+26H2O,因此当1 mol烃完全燃烧时,所需消耗氧气为18.5mol。
(3) ①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n-1;
②单烯烃中含一条碳碳双键,因此少两个氢原子,故其分子式为CnH2n;
(4) 分子式为C10H20,按碳的骨架分,该有机物为环状的碳氢化合物,属于环状化合物、脂环烃,因不含苯环,因此不属芳香化合物、苯的同系物。
(5)2,2二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因此其习惯命名为新戊烷。
16.(1)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
填写下列空白:
①试管A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C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2~3 min后,在B中的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功能的仪器有_____(填字母)。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a.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b.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c.在55~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d.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e.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净硝基苯。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合酸时,操作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d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d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Br2+HBr (2). 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 (3). Ag++Br-===AgBr↓ (4). 在溶液底部有无色油状液体 (5). D、E、F (6). 先将浓HNO3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H2SO4,并及时搅拌 (7). 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 (8). 分液漏斗
【解析】
【分析】
该实验是实验室用苯和液溴制取溴苯。该反应的原理是:+Br2+HBr。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需证明取代产物溴化氢的存在。因此,需在C中加入CCl4,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方便对溴化氢的检验。将气体逐一通过石蕊试液和硝酸银溶液,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产生的HBr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实验室制硝基苯的原理为:。反应完毕后,为除去混合酸,提纯硝基苯的实验操作顺序为:先水洗去大量的酸液,再用10% NaOH溶液中和剩下的酸,然后继续水洗反应生成的盐和多余的碱,而后用干燥剂进行吸水干燥,最后通过蒸馏的方式除去苯,获得纯度较高的硝基苯。
【详解】①试管A发生的是苯的溴代反应,因此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Br2+HBr。
②由于反应放热,使产物中可能混有溴蒸气,为避免干扰后续实验,试管C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除去混合气中的溴。
由于苯与溴的反应为取代,故混和气中的主要成分为HBr ,因此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Br-===AgBr↓ 。
③反应2~3 min后,所产生溴苯将从装置小口中缓缓流入B中,因此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溶液底部有无色油状液体。
④在上述整套装置中,D、E装置中玻璃导管口在液面以上、F中倒扣的漏斗与液面相切,都是为了防倒吸,因此有防倒吸功能的仪器有D、E、F。
(2)
①将浓H2SO4和浓HNO3混合时,应注意先将浓HNO3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H2SO4,并及时搅拌,防止迸溅。
②步骤d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
③步骤d中利用硝基苯为有机物,难溶解于洗涤液中,利用分液漏斗分离粗产品和洗涤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制溴苯、硝基苯的实验。溴苯制备的实验中应注意实验中虽加入的是铁,但对反应起催化作用的是溴化铁。为了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需检验取代产物溴化氢的存在。检验溴化氢时可利用AgNO3溶液检验溴离子或通过石蕊试液检验气体的酸性。需注意HBr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故需防倒吸。在制硝基苯的实验中,需注意在加入试剂时应将密度大的试剂加入到密度小的试剂中。
17.有机物A、B、C、D、E、F、G相互关系如图所示。5.2 g F能与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0.1 mol F还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放出2.24 L H2。D的分子式为C3H3O2Na,E的分子中含有羧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O—CH2CH2CH2—OH (2). HOOC—CH2—COOH (3). 消去反应 (4). 取代(水解)反应 (5). Br—CH2CH2—COOH+2NaOH CH2===CH—COONa+NaBr+2H2O (6). CH2===CH—COOCH2CH2CH2Br+H2OCH2===CH—COOH+BrCH2CH2CH2OH
【解析】
【分析】
由A的分子式可计算其不饱和度==2,且A能发生水解反应,这说明A含有酯基,根据其不饱和度知,A中还含有1个碳碳双键。A水解生成B、C,C能发生氧化反应,则C中含有醇羟基,B为羧酸,C氧化得E,E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D,D的分子式为C3H3O2Na,D酸化得B,则B、C中碳原子个数相等为3,E能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则C、E中含有-Br,D酸化得到B,所以B、D中含有碳碳双键,则B为CH2=CHCOOH、D为CH2=CHCOONa。A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和G,由于D为CH2=CHCOONa,G为醇。由于G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且 0.1 mol F还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放出2.24 L H2,说明F中含有两个羧基,因此G中含有两个醇羟基。5.2g F能与100mL 1mol/L 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所以F的摩尔质量为==104g•mol-1,则F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根据转化关系可知,G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OH,C为BrCH2CH2CH2OH,E为BrCH2CH2COOH,A为CH2=CHCOOCH2CH2CH2Br,以此解题:
【详解】(1)通过上述分析知,G:HO—CH2CH2CH2—OH ;F:HOOC—CH2—COOH ;
(2)①的反应原理为,为消去反应;④的反应原理为:
,为取代反应;
(3)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CH—COOCH2CH2CH2Br+H2OCH2===CH—COOH+BrCH2CH2CH2OH。
【点睛】本题为有机推断,涉及到了酯的水解、醇的氧化、卤代烃的消去等关键反应。解决此题的关键是C可通过氧化、消去、酸化后生成B,说明C、B具有相同的碳原子个数。又由于C可在氢氧化钠,加热的条件下生成G,说明G与D、C、B具有相同的碳原子个数,因此将C中的溴原子水解后就可以得到G。
18.某烃A 0.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试回答:
(1)烃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充分燃烧后,生成B、C各3 mol,则有________g的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
(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烃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A少两个碳原子的A的烯烃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种(不含顺反异构),其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C6H12 (2). 42 (3). 100.8 (4). 3,3-二甲基-1-丁烯 (5). (6). 3 (7). CH3CH2CH=CH2
【解析】
【分析】
烃含有C、H两种元素,0.2mol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2、H2O各1.2mol,所以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是6、12,因此烃A的分子式为C6H12。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存在碳碳双键,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2,2二甲基丁烷,说明烃A结构简式是,以此解题。
【详解】(1)烃含有C、H两种元素,0.2mol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即生成CO2、H2O各1.2mol,所以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是6、12,因此烃A的分子式为C6H12;
(2)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质的量均是3mol,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的物质的量是0.5mol,质量是0.5mol×84g/mol=42g。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3mol+3mol÷2=4.5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5mol×22.4L/mol=100.8L;
(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存在碳碳双键,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2,2二甲基丁烷,说明烃A结构简式是,它的名称是3,3-二甲基-1-丁烯;
(4)比烃A少2个碳原子的烃的分子式为C4H8,该烯烃类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有1-丁烯、2-丁烯、2-甲基-1-丙烯,共计有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2。
【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计算能力的锻炼。解决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以及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