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5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5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5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l—35.5 Cu—64一.选择题(6分每个,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易溶性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 由于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弱电解质【答案】B【详解】A. HCl是强电解质,但属于共价化合物,A项错误;
B. 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因此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B项正确;C.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的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反之导电能力越弱,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硫酸钡是强电解质,难溶于水,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CH3COOH为弱电解质,易溶于水,当乙酸浓度比较大时,离子的浓度大,导电能力强,C项错误;
D. 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与溶解度、导电性、化合物类型的关系,注意明确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导电性、化合物类型没有必然关系。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3O++CO32-B. 泡沫灭火器的原理:Al3++3HCO3- Al(OH)3↓+3CO2↑C. NH4Cl溶于D2O中:NH4++D2ONH3·D2O+H+D. Na2S显碱性原因:S2-+2H2OH2S+2OH-【答案】A【详解】A.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3O++CO32-,A项正确;
B.泡沫灭火器的原理:Al3++3HCO3- = Al(OH)3↓+3CO2↑,不是可逆反应,B项错误;C.NH4Cl溶于D2O中发生水解的离子反应为:NH4++D2O⇌NH3•HDO+D+,C项错误;
D.Na2S显碱性原因主要是硫离子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分步的不能合并,其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 D项错误;
答案选A。【点睛】A项是易错点,学生需要掌握酸式盐电离与水解的实质。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有机物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其分子式为C8H10O3B. 有两种含氧官能团C.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答案】A【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C8H12O3,故A错误;B.含有羧基、羟基两种含氧官能团,故B正确;C.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正确;D.含有羧基、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可制得苯酚,并得到碳酸钠B. 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可制得溴苯C. 将卤代烃滴入AgNO3溶液中,根据生成沉淀颜色可以判断卤素原子种类D. 将光亮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变黑,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能恢复成原来的颜色【答案】D【详解】A.因为苯酚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二氧化碳和苯酚钠水溶液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故A错误;B.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苯和溴水不反应,故B错误;C.将卤代烃中不含自由移动的卤离子,所以不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应该先用NaOH水溶液或醇溶液加热制取自由移动的卤离子,然后加入硝酸中和未反应的NaOH,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根据沉淀颜色确定卤代烃中含有卤颜色,故C错误;D.Cu和氧气加热生成黑色的CuO,乙醇和Cu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从而铜丝能恢复成原来的颜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D。5.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6种 B. 7种 C. 8种 D. 9种【答案】C【详解】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CH3CH2CH2CH2CH2Cl;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CH3CH(CH3)CH2CH2Cl;CH3CH(CH3)CHClCH3;CH3CCl(CH3)CH2CH3;CH2ClCH(CH3)CH2CH3;主链有3个碳原子:CH3C(CH3)2CH2Cl;共有8种情况。答案选C。【点睛】判断和书写烷烃的氯代物的异构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做:(1)先确定烷烃的碳链异构,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2)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3)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4)对于多氯代烷的同分异构体,遵循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先将几个氯原子集中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后分散去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6.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和甲烷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B.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C. 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乙酸能与钠产生氢气,而乙醇不可以【答案】A【解析】A乙烯与氯气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甲烷与氯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聚乙烯不能使溴水褪色,C选项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选项乙醇可以跟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答案选A考点:考查有机物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点。7.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制备三溴苯酚B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C向酒精和醋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D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答案】B【详解】A. 应向少量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制备三溴苯酚,A项错误;B. 甲酸钠中含有醛基,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生成红色沉淀Cu2O,B项正确;C. 酒精和醋酸都含有-OH,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无法确定酒精中是否混有醋酸,C项错误;D.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应先加硝酸酸化,否则生成AgOH影响实验现象,D项错误;答案选B。8.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B. X和Z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C. X、Y和Z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 X苯环上一氯代物有3种,Y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答案】D【详解】A. X和Z含有酚羟基,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Y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B. X和Z都含有酚羟基,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不会放出CO2,故错误;C.苯环和碳碳双键都是平面结构,但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则是立体结构,所以 X、Y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但Z不可能共平面,故错误;D. X苯环有对称性,苯环一氯代物有3种,Y苯环上的有氢原子的碳原子标记为1、2、3、4、5,则其二氯代物可能1、2或 1、3或 1、4或 1、5,或2、3或2、4.共有6种。故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常见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如苯环上有AAA型有3种,AAB型有6种,ABC型有10种结构。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9.某芳香烃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1)芳香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2)A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3)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一定条件下,由A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C8H8 (2). 苯乙烯 (3). +Br2 (4). 加成反应 (5). (6). 【分析】(1)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依次求出碳原子的个数和氢原子的个数,求出A的分子式;结合分子式求出该分子的不饱和度,据此得出其结构简式;(2)根据A的结构简式写出与溴的四氯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中C原子数目不变,产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据此求出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进一步确定生成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据此解答。【详解】(1)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则分子中碳原子数目为=8,故氢原子数目为=8,故A的分子式为C8H8,其不饱和度为;=5,A分子中含有苯环,则还含有1故碳碳双键,故A的结构简式为,名称为苯乙烯,故答案为:C8H8;苯乙烯;(2)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其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中C原子数目不变,产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则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8,故生成物的分子式为C8H16,A中苯环、碳碳双键都发生加成反应,故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4)在一定条件下,由A中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10.有一种新型药物,具有血管扩张活性的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用于合成该药物的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1)G物质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乙二酸二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⑤变化过程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5)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6)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Ⅰ. X取代基连接在苯环上; Ⅱ. 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答案】(1). 羧基、醚键 (2). C2H5OOCCOOC2H5 (3). (4). 消去反应 (5). (6). 13【分析】由已知,结合流程可得,有机物A在浓硫酸作用下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在AlCl3条件下生成C;在乙酸钠作用下与乙二酸二乙酯生成D;与H2加成生成E;对比E、G的结构简式,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F为,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根据G的结构简式可得,G的含氧官能团是羧基、醚键;(2)乙二酸二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2H5OOCCOOC2H5;(3)有机物A在浓硫酸作用下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故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4)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F为,故⑤变化过程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为:。(6)C的结构简式为,X其分子式为:C8H7O2X,不饱和度为5,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含有羧基,X取代基连接在苯环上,则除苯环和-COOH以外,还有1个碳原子,①若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则取代基结构可以是-X和-CH2COOH,分别位于邻间对位,共3种;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则取代基结构为-X、-CH3和-COOH,分别设为A、B、C基团,则可先固定一种基团,如固定基团A,则当B处于A的邻位时,C可以有四种位置(除A、B以外的四个位置都可以);当B处于A的间位时,C可以有四种位置(除A、B以外的四个位置都可以);B处于A的对位时,C可以有两种位置(两边对称,所以是4/2 = 2种),所以一共是4+4+2=10种同分异构体,故总共有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3+10=13种。【点睛】同分异构体的确定是本题的难点,若苯环上有三个不同的取代基(—X、—Y和—Z),则解题时若先将—X排在苯环上,再同时移动—Y、—Z,易使思维混乱无序。若先排定—X、—Y,得3种结构:再逐个插入—Z,思维就有序顺畅了。①②③三式分别有4种、4种、2种不同位置。11.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酯E和高分子化合物H的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2)写出以下物质的官能团名称:B__________,D_____________。(3)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环状酯E与NaOH水溶液共热,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CH2BrCH2Br (2). OHCCHO (3). 羟基 (4). 羧基 (5) . (6). (7). 【解析】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A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B被氧气氧化生成C,C的结构简式为:OHC-CHO,C被氧气氧化生成D,D的结构简式为:HOOC-COOH,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是环状酯,则E乙二酸乙二酯;A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F的结构简式为:HC≡CH,F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为氯乙烯,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H为聚氯乙烯。则:(1)A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C的结构简式为:OHCCHO;(2) HOCH2CH2OH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HOOC-COOH的官能团名称为:羧基;(3)A→B的化学方程式为:;G→H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环状酯E(乙二酸乙二酯)与NaOH水溶液共热,则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纯度,若烧碱中含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1)将准确称取的4.3 g烧碱样品配成250 mL待测液,需要的主要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10.00 mL待测液,用_____________式滴定管量取。(3)用0.200 0 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4)根据下列数据,烧碱纯度为_____________(以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滴定次数待测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第一次10.000.5020.40第二次10.004.0024.10 (5)以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判断下列操作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无影响”或“无法判断”)①读数: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_____________;②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_____________;③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天平 (2). 碱 (3).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4). 93.02% (5). 偏小 (6). 偏大 (7). 无影响【分析】(1)依据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时的操作步骤所需的仪器作答;(2)待测液为氢氧化钠,显碱性;(3)依据正确的操作步骤作答;(4)先计算出标准盐酸的体积,依据 c(测) = ,最后计算出烧碱的质量,得出纯度;(5)依据操作不当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判断误差,结合c(测) = 来分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详解】(1)配成250mL的待测液,需要的仪器除小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天平等;(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取10.00mL待测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来量取,故答案为:碱;(3)用0.2000mol/L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停地振荡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两次实验中消耗盐酸的体积是20.40 mL -0.50 mL =19.90mL、24.10 mL -4.00 mL =20.10mL,则消耗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是=20.00 mL,则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是=0.4000mol/L,故样品中m(NaOH)=0.4000mol/L×0.250L×40g/mol=4.0g,则烧碱的纯度为:×100%=93.02%;(5)①读数: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会导致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最后使测定的氢氧化钠的浓度偏小,导致最终结果偏小;②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使待测液浓度偏大,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最后使测定的氢氧化钠的浓度偏大,导致最终结果偏大;③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对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无影响,测定的浓度无影响,因此最后对最终结果也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