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实验班) 试卷
展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实验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I卷(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数目,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②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 6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3.5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④ 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⑤ 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⑥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A.①②⑤ B.②④ C.②⑤ D.③⑥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Δ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MgBr2>MgCl2>MgF2
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I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I2(s)+Cl2(g)=MgCl2(s)+I2(g)
ΔH= -277 kJ·mol-1
11.向一个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g)和H2O(g),一定条件下使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结论
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c点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c点达到平衡状态
D.Δt1=Δt2时,H2的产率:a~b段大于b~c段
12.已知一定温度下,X(g)+2Y(g) mZ(g);ΔH =-akJ/mol(a>0)现有甲、乙两
容积相等且固定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molX和2molY,达
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 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2molX和4molY,达平衡状态时,放出
热量ckJ,且2b < c,则下列各值关系正确的是( )
A.a = b B.2a < c
C.m > 3 D.m < 3
1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甲表示200 ℃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200 ℃、100 ℃下平衡时C的体积
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mol·L-1·min-1
B.若在图甲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此时v正> v逆
C.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zC(g)的ΔHv正
恒温,t1时再充入O3
18.如图,甲容器有一个移动活塞,能使容器保持恒压。起始时,关闭活塞K,向甲中充入2mol SO2、1mol O2,向乙中充入4 mol SO2、2 mol O2。甲、乙的体积都为1 L(连通管体积忽略不计)。保持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2SO2(g)+O2(g)2SO3(g)。达平衡时,甲的体积为0.8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小于60%
B.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C.打开K后一段时间,再次达到平衡,甲的体积为1.4 L
D.平衡后向甲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和3 mol SO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9.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反应:Z(?)+W(?) X(g)+Y(?) ,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Z和W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个是为气态
B. 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C. 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刻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
D. 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0.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的值为10-2.294
D.30 ℃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0,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若温度升高,K 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点。从起点开始首次达到平衡时,以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3)d点对应NO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8 mol·L-1,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8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V L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A、2n mol B,发生反应:A(g)+2B(g)2C(g) ΔHK=0.9,平衡要逆向移动,使二氧化氮的浓度降低,所以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0.8 mol·L-1(2分)
22.(8分)(1)BC(2分) (2) vx2/n(1-x)3(1分) (3)①升温或增大C的浓度(1分) 使用催化剂(1分) ②逆反应(1分)
③(2分)
23. (10分)
(1)①0.03 mol·L-1·min-1 (2分) ②K=c(N2) c(CO2)/ c2(NO) (1分) ③< (2分)
(2)①NO(g)+NO2(g)+2NH3(g)=2N2(g)+3H2O(g) ΔH=-455.2 kJ·mol-1 (3分)
②Mn (1分) 200℃(1分)
24.(12分) (1)光照 C7H8O
(2)
(3) +2H2O
(4)
(5)4
(6)
25. (10分) (1) +247 (2分) A(1分) (2) 劣于(1分) 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2分) AD(2分) pc(CO2)、pb(CO2)、pa(CO2) (2分)
26.(12分) +114(2分) ①22(2分) 0.02(2分) ②及时移去产物(1分) 改进催化剂(1分)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1分)) ③大于(1分) 1.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