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重庆市璧山大路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重庆市璧山大路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Fe-56 Br-80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说法或应用正确的是( )
A. 皂化反应指酯类物质发生碱性水解
B. 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苯酚,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
D.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答案】D
【解析】A项,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A错误;B项,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而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是无机物,B错误。C项,苯酚,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C错误;D项,煤经气化和液化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可变为清洁能源,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相关知识,题目较简单,A、D两项为易错点,注意对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是解题关键。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 三元轴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烷烃的正确命名是2-甲基-3-丙基戊烷
【答案】B
【解析】A项,2-甲基丁烷分子中含有5个C,也称异戊烷,A错误;B项,由三元轴烯的结构可得分子式为C6H6,而结构与苯不同,故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C项,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共4种,C错误;D项,烷烃的正确命名是2-甲基-3-乙基己烷,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命名等,对于同分异构体,要抓住概念进行判断并掌握一定的书写方法,如:可以记住-C3H7有2种、-C4H9有4种、-C5H11有8种;对于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归纳如下:①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③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④连接符号用错。
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
A. 甲苯 B. 硝基苯 C. 2—甲基丙烷 D. 2—甲基丙烯
【答案】C
【详解】A.苯为平面结构,甲苯中甲基碳原子处于苯中H原子位置,所有碳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A不符合;B.苯为平面结构,硝基苯中所有碳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B不符合;C.2-甲基丙烷中,3个甲基处于2号碳原子四面体的顶点位置,2号碳原子处于该四面体内部,所以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符合;D.乙烯为平面结构,2-甲基丙烯中2个甲基的碳原子处于乙烯中H原子位置,所有碳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D不符合;故答案为C。
【点睛】确定分子中共面的原子个数的技巧:(1)三键原子和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共直线(联想乙炔的结构),苯环上处于对位的2个碳原子和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共直线;(2)任意三个原子一定共平面;(3)双键原子和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共平面(联想乙烯的结构),苯环碳原子和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共平面(联想苯的结构);(4)分子中出现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5)单键可以旋转;(6)注意“可能”“最多”“最少”“所有原子”“碳原子”等限制条件。
4. 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 )
A. 2-甲基-4-乙基戊烷 B. 2,3-二乙基-1-戊烯
C. 2-甲基-3-丁炔 D. 对二甲苯
【答案】B
【解析】先根据名称写出相应的碳骨架结构,再用系统命名法正确命名并与已知名称对照。
5.下列有机物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存在
B. 用酸性KMnO4溶液直接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否得到乙烯
C. 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甲烷与苯
D. 用新制CaO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分
【答案】C
【解析】A、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冷却后,要先用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检验卤原子存在,故A错误;D、乙醇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C、甲烷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而乙炔燃烧时冒黑烟,现象不同,故C正确;D、用新制CaO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分,没有现象,无法判断,故D错误.故选C.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
6. 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A. CH3-CH=CH-CHO B. HOCH2-CH2-CH=CH-CHO
C. CH3---CH3 D. HOCH2--CH2-CHO
【答案】B
【解析】A.CH3-CH=CH-CHO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错误;B.HOCH2-CH2-CH=CH-CHO含有醇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由于羟基连接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因此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符合题意,正确;C.CH3---CH3只含有醇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由于羟基连接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还原反应,错误;D.HOCH2--CH2-CHO含有醇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由于羟基连接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羰基、醛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化学反应类型的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7. 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 最多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只可能有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 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答案】A
【解析】A、分子中存在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正确,选A;B、甲基碳原子处于碳碳双键平面内,碳碳三键的直线结构处于苯环的平面内,碳碳双键平面和苯环的平面,可以通过碳碳单键的旋转,使2个平面重合,所有最多有11个碳原子共面,最少有9个碳原子共面,错误,不选B;C、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两个基团处于苯环的对位位置,碳碳三键为直线结构,连接苯环的碳碳双键的碳原子处于苯中氢原子位置,所以有5个碳原子共线,,错误,不选C;D、分析如C,错误,不选D。
考点:常见有机物的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关键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注意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平面结构,乙炔直线型,苯的平面结构分析,其它有机物的共线共面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注意碳碳单键可以旋转。
8.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分子式为C10H16,结构为:,用一个氯原子与一个溴原子取代后形成的二元取代物数目为( )
A. 8 B. 7 C. 6 D. 5
【答案】B
【解析】金刚烷中用一个氯原子与一个溴原子取代后形成的二元取代物数目有(●为溴原子可能的位置,下同),共7种,故选B。
考点:考查了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的相关知识。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 1 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氯气 5mol
C. 溴水遇到乙醛溶液出现褪色现象,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
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与溴水不反应,可将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二者原理不同,故A正确;B.1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消耗氯气1mol,生成1mol 1,2-二氯乙烷,1mol 1,2-二氯乙烷与4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mol六氯乙烷,故共消耗氯气5mol,故B正确;C.溴水具有氧化性,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遇到乙醛溶液溴水褪色,则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D.与均为2,2-二氯丙烷,则为同一物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D。
10. 由甲酸甲酯、葡萄糖、乙醛、丙酸四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已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54% B. 63% C. 9% D. 12%
【答案】C
【解析】甲酸甲酯为C2H4O2,葡萄糖为C6H12O6,乙醛为C2H4O,丙酸为C3H6O3,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数目之比为1:2,故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6:1,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7%,则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37%=63%,故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63%×=9%。
考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中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Ⅰ.试剂:① KMnO4/H+ ② NaOH溶液 ③ 饱和Na2CO3溶液 ④ H2O ⑤ Na ⑥ Br2/H2O ⑦ Br2/CCl4
Ⅱ.装置:
选项
物质
试剂
装置
A
C2H6(C2H4)
⑥
①
B
苯(苯酚)
①
③
C
CH3COOC2H5(CH3COOH)
③
②
D
甲苯(二甲苯)
①
③
【答案】A
【解析】A项,C2H4与溴水反应,而C2H6不能,利用洗气装置可除杂,选择试剂为⑥,分离装置为①,A正确;B项,苯酚被氧化后的产物能溶于苯,无法分液,可利用NaOH来除杂,应选试剂为②,分离装置为③,B错误;C项,CH3COOH与碳酸钠反应,所得水溶液与乙酸乙酯分层,可利用分液实现除杂,则选择试剂为③,分离装置为③,C错误;D项,甲苯、二甲苯均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利用二者沸点不同,可直接分馏除杂,选择装置为④,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混合物除杂问题,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明确除杂的原则:①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③易分: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12.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它属于①芳香族化合物 ②脂肪族化合物 ③有机羧酸 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⑤芳香烃
A. ③⑤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①含有苯环的有机物是芳香族化合物,该物质中含有苯环,所以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正确;
②脂肪族化合物是链状烃类(开链烃类)及除芳香族化合物以外的环状烃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故错误;
③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物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④含有羧基的有机物是有机羧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属于有机羧酸,故正确;
⑤只含C、H元素且含有苯环的烃是芳香烃,该物质中还含有O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基本概念,为高频考点,明确概念内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这些概念关键词,题目难度不大.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B. 将1mol明矾晶体完全溶于水制成胶体,其中所含胶体微粒数目为NA
C. 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羟基,但是电离常数不同,这主要是基团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的
D. 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答案】B
【解析】A.聚合物的单体是CH3CH=CH2和CH2=CH2,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正确;B.胶体微粒是多个分子的结合体,无法判断数目,错误;C.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羟基,但是电离常数不同,这主要是基团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的,正确;D.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含氢量越高,耗氧量越高,甲烷、乙烯、1,3-丁二烯的含氢量逐渐减小,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少,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单体的判断、有机物燃烧的规律、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胶体
【名师点晴】烃燃烧时,决定消耗O2量的因素有:在等物质的量时,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多,O2消耗越多(芳烃有例外)。在等质量时,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分配的氢原子越多,O2消耗越多;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①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链闭合即可;②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
14.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
A. ①②③⑤ B. ④⑥⑦⑧
C. ①④⑥⑦ D. ②③⑤⑧
【答案】C
【解析】②③⑧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甲苯和溴水不反应,但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15. 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B.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7 mol NaOH反应
C.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7molH2反应
D. 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C
【解析】A.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含有羟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正确;B.1mol该物质含有2mol酯基,1mol酚羟基,1mol羧基,1mol氯原子,水解生成2mol酚羟基最多可与7mol NaOH反应,正确;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4molH2反应,酯基和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错误;D.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易错点为B,注意酯基的水解产物。如果水解生成的羟基连接在苯环上,酚羟基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6.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 )
A. 14种 B. 8种 C. 18种 D. 16种
【答案】D
【解析】有机物甲的分子式应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则有机物甲为酯。由于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说明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因为酸比醇少一个C原子,说明水解后得到的羧酸含有4个C原子,而得到的醇含有5个C原子,含有5个C原子的醇的有8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H2OH,CH3CH2CH2CH(OH)CH3,CH3CH2CH(OH)CH2CH3;CH3CH2CH(CH3)CH2OH,CH3CH2C(OH)(CH3)CH3,CH3CH(OH)CH(CH3)CH3,CH2(OH)CH2CH(CH3)CH3;CH3C(CH3)2CH2OH;含有4个C原子的羧酸有2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所以有机物甲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2×8=16,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酯的水解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酯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相应的酸和醇,若羧酸比醇分子少一个碳原子,则二者的相等分子质量相等;将酯分子中碳原子按照该规律分开,分别判断得到的羧基、醇的同分异构体(包括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的种类,二者的乘积就是该酯可能的结构的种类。在有机物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的种类有卤代烃、酯、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水解反应是它们合成的逆反应,掌握合成规律,是了解水解产物的关键。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17.(1)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 B.12C60和石墨
C.和 D.35Cl和37Cl E.乙醇和乙二醇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⑤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____。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H3CH(CH3)C(CH3)2(CH2)2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3,4-二甲基-4-乙基庚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2-甲基-2-丁烯:_________________;
E.2,4,6-三硝基苯酚: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D (2). A (3). B (4). C (5). E (6). 2,3-二甲基戊烷 (7). 2,3,3-三甲基己烷 (8). CH3CH2CH(CH3)(CH3)C(C2H5)(CH2)2CH3 (9). (CH3)2C=CHCH3 (10).
【解析】(1)A项,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B项,C60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和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35Cl和37Cl质子数都为17,中子数不同,是氯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E项,乙醇和乙二醇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都属于醇类有机物。综上分析,①互为同位素的为D;②互为同系物的为A;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为B;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为C;⑤选E。
(2)A.根据系统命名法,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编号从左边开始,在2、3号C各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B.根据系统命名法,该有机物的最长碳链含有6个C,主链为己烷,编号从左边开始,在2、3号C各含有一个甲基、两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3,3-三甲基己烷;C.3,4-二甲基-4-乙基庚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3)(CH3)C(C2H5)(CH2)2CH3;D.2-甲基-2-丁烯,主链是丁烯,碳碳双键在2号、3号碳原子上,从碳碳双键最近一端编号,2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结构简式:(CH3)2C=CHCH3;E.2,4,6-三硝基苯酚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的判断、烷烃的命名和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一般。注意掌握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等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掌握烷烃的命名方法和原则。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同系物指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烷烃命名原则为: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果取代基不同,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18. 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
(3)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青蒿素分子式的装置。
①按上述所给的测试信息。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__________(每个装置限用一次)。
②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青蒿素样品的质量为28.2 g。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试验,称得A管增重66 g,B管增重19.8 g,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_____________。
④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与青蒿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乙醇
B.乙酸
C.葡萄糖
D.乙酸乙酯
【答案】(1)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2)漏斗;蒸馏;重结晶;
(3)①DCEBA;②在装置A后加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A的装置;
③C15H22O5;④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4)D;
【解析】(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故答案为: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操作Ⅰ是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操作Ⅱ蒸馏;操作Ⅲ重结晶,故答案为:漏斗;蒸馏;重结晶;
(3)①通过双氧水的分解制取氧气,用浓硫酸干燥后与该有机物反应,生成的水用无水氯化钙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用碱石灰吸收,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DCEBA,故答案为:DCEBA;
②装置最后面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改进方法为:在装置A后加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A的装置,故答案为:在装置A后加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A的装置;
③由数据可知 m(H2O)=19.8g,所以n(H2O)=1.1mol,m(CO2)=66g,所以 n(CO2)=1.5mol,所以青蒿素中氧原子的质量为m(O)=28.2-(2.2×1)-(1.5×12)=6g,所以n(O)=0.5mol,N(C):N(H):N(o)=1.5:2.2:0.5=15:22:5,所以C15H22O5,故答案为:C15H22O5;
④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故答案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4)由于酯能溶于水,能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并消耗氢氧化钠结合题意可知,青蒿素中含有酯基,故选D。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的相关知识。
19.某高聚物的单体A(C11H12O2)可发生以下变化:
已知: C的烃基部分被取代生成的一氯代物D有两种;F的分子式为C7H8O,含有苯环,但与FeCl3溶液不显色。请回答:
(1)F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A生成B和F的反应类型为(选填序号)________。
①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水解反应 ④消去反应
(3)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式为C7H8O,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除F外还有____________种。
(5)写出下列方程式
①由A生成B和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聚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OH ; (2) ②③;(3)CH2=C(CH3)COOH(4) 4种
(5)①+H2O+
②+H2③n
【解析】F的分子式为C7H8O,含有苯环,但与FeCl3溶液不显色,说明F不含酚羟基,F能连续发生氧化反应,说明F含有醇羟基,故F为,则G为,H为.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F与B,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含有1个酯基,故B的分子式为C4H6O2,含有1个羧基,A的不饱和度为(2×11+2-12)/2=6,则B分子中还存在碳碳双键,B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的烃基部分被取代生成的一氯代物D有两种,则C为(CH3)2CHCOOH,B为CH2=C(CH3)COOH,故A为,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为,C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为(CH3)2CHCOONa,C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为(CH3)2CH(Cl)COOH或ClCH2CH(CH3)COOH,
(1)F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结构简式是:-OH,故答案为:-OH,故答案为:-OH;
(2)由A生成B和F发生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②③,故答案为:②③;
(3)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是CH2=C(CH3)COOH,故答案为:CH2=C(CH3)COOH;
(4)分子式为C7H8O,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除F(),可以有一个侧链为-OCH3,可以有2个侧链为-OH、-CH3,有邻、间、对三种位置,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答案为:4;
(5)①由A生成B和F的方程式为:②B→C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CH3)COOH+H2(CH3)2CHCOOH;
③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聚物的方程式为:n
,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20. 聚乙烯醇肉桂酸酯(A)可用于光刻工艺中做抗腐蚀涂层.下面是一种合成该有机物的路线:
已知:RCHO+R′CH2COOH
请回答:
(1)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_,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分子式为C7H8O,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①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4种峰
(5)F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并写出它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H3COOHCH3COO-+H+ (2)加聚反应;碳碳双键、酯基;(3);
(4); (5)苯甲醛;;
(6);
【解析】根据合成路线可知,CH≡CH与乙酸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B发生加聚反应得到,所以B为CH2=CHOOCCH3,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反应生成CH3COOH和C为,E氧化得苯甲醛,E的分子式为C7H8O,所以E为苯甲醇,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苯甲醛与乙酸反应生成D为,C、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为。
(1)乙酸是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答案为:CH3COOHCH3COO-+H+;
(2)反应①CH2=CHOOCCH3发生加聚反应生成,CH2=CHOOCCH3中所含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酯基,故答案为:加聚反应;碳碳双键、酯基;
(3)反应②是与NaOH水溶液共热反应生成CH3COOH和,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E的分子式为C7H8O,①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②核磁共振氢谱有4种峰,则说明E中有四种氢原子,则满足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5)是苯甲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苯甲醛;;
(6)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为高考热点内容,题目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有机物的推断及合成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进行推断及合成时,可以从一种的信息及物质的分子结构,结合反应类型,进行顺推或逆推,判断出未知物质的结构。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卤代烃、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羰基;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有卤代烃、醇。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醛基;可能是醛类物质、甲酸、甲酸形成的酯、葡萄糖;遇氯化铁溶液变紫色,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