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B.自身化学性质不变
C.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D.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到高炉中进行冶炼,得到的产物是( )
A.钢 B.生铁 C.纯铁 D.锰钢
3.金属钨广泛用于制造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这是因为钨能导电且( )
A.密度大 B.硬度大 C.熔点高 D.延展性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B.焊锡(主要含锡、铅)的熔点比锡低,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结果一定偏小
D.50.0g 10.0%的氯化钠溶液要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加入5g 氯化钠溶解即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性质和质量不变
B.农业生产中把漫灌改为喷灌,是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之一
C.在铁制品表面涂铝粉可以防止铁生锈,是因为铝比铁化学性质稳定
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7.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
A.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了更粗的保险丝
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
D.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
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2CO3 KCl HCl B.Na2SO4 BaCl2 HCl
C.CuSO4 NaCl KNO3 D.Na2SO4 KCl MgCl2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A.A B.B C.C D.D
10.分别把X、Y、Z三种金属加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无现象。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Y>X>Z B.X>Y>Z C.X>Z>Y D.Z>Y>X
11.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加入6.5g表面锈蚀的铁钉,同时向右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指针偏转的情况可能是 ( )
A.始终向左偏转B.不发生偏转
C.始终向右偏转D.最初向左偏转,然后向右偏转
12.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Al、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含有 Ag,可能含有铜
C.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液体中一定存在三种金属单质
D.滤液中一定含有 Cu(NO3)2,一定不含 AgNO3,不一定含有 Al(NO3)3
13.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区分石灰石和生石灰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颜色区别铜片和铝片 D.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1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①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5.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2种 B.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C.溶液A的质量大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二、填空题
16.请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回答:
(1)在镁、铜、锌三种金属中,不能与FeSO4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2)要验证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选择了Al片、CuSO4溶液,还应选择的一种物质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
①实验中玻璃管里固体粉末的颜色变化是 ,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验中应先 ,再 ;防止 .
②该装置有何不妥? ,应怎样改进 .
18.某同学取一块表面完全锈蚀的生铁片进行了以下探究:
(1)实验:
(2)表达: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取2枚未生锈的铁钉,A部分浸入蒸馏水 、 B部分浸入盐水,生锈较快的是___。(填”A”或”B”)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3)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20.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FeS)冶炼锌,主要流程如下:
(1)焙烧炉中,ZnS转化为ZnO。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S+□_______□Zn+□SO2
(2)酸浸槽中,硫酸与锌焙砂反应得到用于电解的酸浸液。反应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3)酸浸渣的主要成分是铁酸锌(ZnFe2O4,其中Fe为+3价)。底吹炉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① 3ZnFe2O4+C2Fe3O4+3ZnO+CO↑ ② ZnFe2O4+CO2FeO+ZnO+CO2
③ ZnO+COZn(蒸气)+ CO2]
反应①~③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
(4)最终可以获得锌的设备有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
现象是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酒精灯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2.下图是某实验中各物质间的变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小题:
(1)写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C的化学式是____。
(3)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写化学式)。
23.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 ; B________ ;C________ ; D________ ; E________ 。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过氧化氢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
五、计算题
24.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试求:
(1)m的值。
(2)实验过程中第多少次稀盐酸过量。
(3)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用一干冷的玻璃片置于试管口上方。
___________
固体中含有水。
②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___色。
固体中含有Fe2O3。
③
收集步骤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____________。
有爆鸣声。
固体中含有
_________。
④
将上面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有黑色固体。
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详解】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A错误;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B错误;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解析】
【详解】
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的条件下,利用铁矿石中有效成分氧化铁Fe2O3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此时的铁中含有其他一些杂质,属于生铁。故选B。
3.C
【解析】能制造灯丝的金属必需具有的性质是导电性好,熔点高,耐高温,与密度、硬度、延展性无关。
4.C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不能与氯化银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工业上制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5.B
【解析】A、洗洁精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够溶解油污,原理不相同,错误;B、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组成它的金属的熔点,硬度大于组成它的金属;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的熔点低,钢的硬度比铁大,正确;C、pH试纸用水润湿以后,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相当于把待测液给稀释了,如果待测液呈酸性,则测出的pH偏大,如果待测液呈碱性,则测出的pH偏小,如果待测液呈中性,则pH不变。错误;D、50.0g 10.0%的氯化钠溶液要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设需要再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x,(50g+x)×20%=50g×10%+x,x≈11.1g,错误。故选B。
6.D
【解析】A.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错误;B. 农业生产中把漫灌改为喷灌,是节约用水的措施之一,错误;C. 在铁制品表面涂铝粉可以防止铁生锈,是因为在常温下,铝与氧气发生反应,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其化学性质比铁化学性质活泼,错误;D.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二者的体积比为2:1,正确。故选D。
7.D
【解析】试题分析: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不能换用更粗的保险丝,防止失去作用;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防止爆炸;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防止爆炸;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将静电导出。故选D.
考点:化学与生活
8.AD
【解析】
试题分析:B中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共存;C中硫酸铜是蓝色的溶液。故选AD。
考点:物质的共存
9.C
【解析】A、铁镁的活动性比氢强,故可以与酸反应,由于二者的活泼性不同,冒出气泡的剧烈程度不同,铜在氢的后面,故铜不与酸反应,故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铁、镁和铜,正确;
B、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用燃烧的方法鉴别,正确;
C、稀盐酸可以除去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氯化钠杂质,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的二氧化锰可以通过过滤回收,正确。故选C。
【点睛】
除杂时,通常所选试剂能与杂质反应,不与主体物质反应,整个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也不能生成新杂质;
10.A
【解析】A、把X、Y、Z三种金属加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无现象,说明Z最不活泼,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析出,说明Y比X活泼,故选A。
11.AD
【解析】由于锌的活泼性比铁强,产生氢气的速度比铁快,所以刚开始时指针应该左偏.而最终天平的偏转情况则取决于铁钉中纯铁质量的多少.若铁的质量为5.6克,则左右盘最终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天平最终平衡;若铁的质量>5.6克,则左盘产生的氢气比右盘多,天平最终右偏;铁的质量<5.6克,则左盘产生的氢气比右盘少,天平仍然左偏.因此答案A、D符合题意.
12.B
【解析】
【分析】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Al>Cu>Ag,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Al、Cu 的混合粉末后,铝先于硝酸银反应。当铝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
【详解】
A、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完全参加反应了,即滤渣中没有铝,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选项错误;
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和铜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银;由分析可知,铝全部参加反应,铜有可能部分参加反应,选项正确;
C、由分析可知,滤液中含有硝酸铝与硝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小于铝,所以铁只能与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即液体中只存在铁、铜两种金属单质,选项错误;
D、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和铜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则滤液里一定同时存在Cu(NO3)2和Al(NO3)3,上述现象并不能说明AgNO3全部参加反应,所以滤液里还有可能有AgNO3,选项错误,故选B。
13.B
【解析】
【详解】
A. 石灰石不溶于水,和水混合无明显现象,生石灰和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选项正确;
B. 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C. 铜片是紫红色金属,铝是银白色金属,能用颜色区别铜片和铝片,选项正确;
D. 水和二氧化锰混合无明显现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有气泡产生,用二氧化锰能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选项正确。故选B。
14.B
【解析】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有两种情况:第一锌过量,这时滤渣中不仅有过量的锌,还有生成的铁和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滤渣中含有铁,则一定含有置换出来的铜。①滤渣中不一定含有锌可能是铁和铜,故①错误;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铜,可能含有锌故②错;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不一定变成浅绿色,因为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锌,如果有锌,锌可能与硫酸亚铁反映应了;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⑤滤液的颜色可能为浅绿色;故选B。
15.B
【解析】A黄铜渣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锌、氧化锌都反应生成硫酸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滤液A中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三种溶质;B. Ⅰ、Ⅱ中的操作目的都是将溶液与固体分离,均包含过滤;C.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参加反应的的硫酸铜的质量小于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 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D. 溶液C是析出晶体得到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同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B;选B
点睛:同种溶质、同种溶剂、同种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16.(1)铜 (2)银片 2Al+3CuSO4== Al2(SO4)3+3Cu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位于前面的金属 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在镁、铜、锌三种金属中,不能与FeSO4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铜
(2)要探究金属的活动性,若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原理,可选择“两盐溶液一金属”或“两金属一盐溶液”; 要验证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选择了Al片、CuSO4溶液,还应选择的一种物质是银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 Al2(SO4)3+3Cu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17.①红色粉末逐渐变黑;3CO+Fe2O3==2Fe+3CO2;CO2+Ca(OH)2=CaCO3↓+H2O;通入一氧化碳;点燃酒精灯加热;发生爆炸;②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将尾气点燃.
18. 玻片上有水雾 黄 点燃 铁(或Fe) 炭(或碳,或C) Fe+2HCl==FeCl2+H2↑ Fe2O3+6HCl==2FeCl3+3H2O(顺序可颠倒) B
【解析】(1)实验:
(2)表达: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19.(1)3CO+Fe2O3高温 2Fe+3CO2 ;(2)燃烧多余的CO(或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3)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解析】
试题分析:(1)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将氧化铁还原成铁和二氧化碳,注意不标出气体符号;(2)由于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多余的CO;(3)由于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0.(1)2ZnS+3O22ZnO+2SO2(2)硫酸与锌焙砂充分接触,提高反应转化率 (3)C、Fe、Zn
(4)电解槽、底吹炉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配平,(1)ZnS转化为Z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ZnS+3O2高温2ZnO+2SO2;(2)反应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硫酸与锌焙砂充分接触,提高反应转化率;(3)根据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③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C、Fe、Zn;(4)最终可以获得锌的设备有电解槽、底吹炉。
考点:工艺流程图
视频
【答案】(1)充分消耗O2 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烧杯中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气体体积的1/5
(2)搅拌使热量扩散
(3)铁丝表面变红U型管中a液面上升
(4)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其污染空气。
【解析】
试题分析:(1)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的量要过量,以充分消耗瓶内的O2 ,歌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烧杯中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气体体积的1/5;
(2)稀释浓硫酸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失,故B中要用玻璃棒;
(3)铁丝在密闭的试管中生锈,过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表面变红U型管中a液面上升;
(4)D中玻璃管内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其污染空气。
考点: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稀释浓硫酸;铁丝生锈;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点评: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除了红磷的量要过量外,装置还不能漏气,还应等到装置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22. CuO+H2SO4===CuSO4+H2O H2 FeSO4
【解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A中有硫酸铜和硫酸两种溶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固体B中有铁和铜;铁和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C是氢气,D中一定有硫酸亚铁,E是铜。(1)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的反应物是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铜和水,所以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固体B中有铁和铜;铁和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C是氢气,化学式为H2;(3)由于铁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亚铁,化学式为FeSO4。
点睛: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如气体、沉淀等实验现象,还要记忆物质的溶解性口诀,然后分析判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3.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略 分解反应 略 分解反应 略 化合反应 催化
【解析】(1)根据过氧化氢遇到C时分解放出D,且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推断出C为二氧化锰,D为氧气,又因为A为暗紫色故A为高锰酸钾,那么B是锰酸钾,细铁丝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E是四氧化三铁;
(2)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其反应的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②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其反应的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③细铁丝放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其反应的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氧气,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故C是二氧化锰,该反应的催化剂。
24.(1)0.04 ;(2)三 ;(3)65%
【解析】从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第一、二次每当加入5 mL稀盐酸时酸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 g,即m=0.04,当第三次加入5 mL稀盐酸后,5 g黄铜中的锌已经完全反应,就只能生成0.02 g氢气了,则5 g黄铜中锌完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H2)=0.04 g+0.04 g+0.02 g=0.10 g,根据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可以求出锌的质量,从而求出锌的质量分数。答案:(1)0.04
(2)设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10 g
65/x=2/0.10g x=3.25 g
则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g÷5g×100%=65%。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用一干冷的玻璃片置于试管口上方。
玻片上有水雾
固体中含有水。
②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黄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固体中含有Fe2O3。
③
收集步骤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点燃。
有爆鸣声。
固体中含有
铁。
④
将上面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有黑色固体。碳与酸不反应。
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6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巩固练习</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1 金属材料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1 金属材料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重点知识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重点知识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