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5分,第Ⅱ卷55分,共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图D7-1
2.下列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图D7-2
3.2017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4.如图D7-3所示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它是()
图D7-3
5.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的使用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的排放
6.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
C.车用乙醇汽油作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
D.氢气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目前氢能源没有被广泛使用
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8.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
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9.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10.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D7-4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11.下列有关燃料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B.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等产品
C.石油的分馏与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D.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需要加工就可以直接燃烧
12.如图D7-5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实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图D7-5
A.大理石粉 B.面粉C.煤粉D.镁粉
13.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D7-6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D7-6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14.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将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A.CO、H2和CH4B.H2和CO
C.CH4D.H2
1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D7-7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的燃烧时间
B.如图D7-7甲所示,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乙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子扇时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共32分)
16.(8分)深圳光明批发市场发生重大火灾,原因是电焊工违规操作,电火花引燃了市场内的纺织品、塑料制品酿成火灾。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市场内的纺织品、塑料制品属于 。
(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灭火的原理是 。
(3)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火情,应一边自救,一边拨打火警电话,正确的自救方法是 ,火警电话是 。(均填字母)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120
C.站在原地等待消防队员营救 D.119
17.(8分)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 和天然气。
(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 。
②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腐蚀大理石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使土地酸化
③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D7-8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图D7-8
18.(8分)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两个数量级,但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数十倍。目前,我国已探明在南海存储的可燃冰相当于650亿吨石油,按我国当前能源消耗水平,可供我国使用130年。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可燃冰的一条物理性质: ;
(2)可燃冰作为未来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其突出的优点为 (任写一条);
(3)可燃冰若开采不慎,会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露,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4)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
A.汽油B.太阳能
C.煤D.天然气
19.(8分)A、B、C、D、E、F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且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D7-9所示的转化关系。
图D7-9
(1)B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可能是 。
(2)写出可以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D+A→B+C: 。
A+E→B: 。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0.图D7-10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图D7-10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D7-1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图D7-11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四、计算题(共11分)
21.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乙醇燃烧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2CO2+3H2O
②aC2H6O+5O22CO2+2CO+6H2O
试填空:(1)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 。
(2)反应 (填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
(3)9.2 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第七单元过关测试
1.A 2.B 3. D 4.B 5.C 6.B 7.A 8.D 9.C 10.D
11. A12.A13. A14.D 15.C
16.(1)可燃物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A D
17.(1)石油 (2)①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②AC ③1∶1
18.(1)白色或灰色晶体 (2)低污染,热值大 (3)温室效应 (4)B
19.[全品导学号:95592185] (1)H2O CH4
(2)CH4+2O2CO2+2H2O
O2+2H22H2O
20.(1)酒精灯 (2)燃烧需要可燃物
(3)乒乓球碎片 低
(4)D
21. (1)2 (2)①
(3)解:设生成CO的质量为x。
2C2H6O+5O22CO2+2CO+6H2O
9256
9.2 gx
= x=5.6 g
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5.6 g。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总分
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测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规定或做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