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训练(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训练(含解析)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训练(含解析)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训练(含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训练(含解析)

    展开

    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温带雨林是地球上由针叶树或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生物种类少。下图示意世界上温带雨林的分布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温带雨林一般分布在(  )A.受西风影响的中纬度大陆西岸B.多地形雨的高山地带C.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D.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2.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不足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3.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流向    B.地形格局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海南岛西部沿海盛行东北风,风季漫长。经过漫长的时期,海南岛西部形成了狭长的沙漠化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以人工栽种木麻黄为防治沙漠化的主要手段,但近年来防护林因经济开发频遭人为破坏,沙漠化加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与图中沙漠化地区沙物质来源丰富无关的是(  )A.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大面积裸露B.沿海土壤受海水侵蚀,逐渐沙化C.河流枯水期,河床泥沙大量出露D.近海上升流挟带泥沙向海岸输送5.图中沙漠化地区植被破坏后难以自然恢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低平,不易形成地形雨B.地处盛行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C.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D.位于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田。下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A.劳动力丰富    B.科技发达C.能源充足    D.交通便利7.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B.带动煤矿发展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D.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 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  )A.发源区    B.流通区C.形成区    D.外围区9.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  )A.森林、草场萎缩B.地下径流增加C.沙漠面积扩大D.湖水盐度下降 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下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A.①②⑤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①③④11.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D.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塑料温室大棚连成一片、一望无际,曾经荒凉的村落发展成为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综合性城镇。(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2)说出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的优点。(3)埃尔埃希多地区温室农业迅猛发展导致了本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请综合分析其原因。1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澜沧江-湄公河干流全长4 909千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境内注入南海。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河流整体开发程度不高。(1)简述该河流域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析甲国被称为“中南半岛蓄电池”的原因。(3)简析甲国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可能对鱼类资源的影响。(4)简述该河通航能力较差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解析】【分析】温带雨林一般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受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沿海地区地形狭窄,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1.温带雨林一般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C对。受西风影响的中纬度大陆西岸有地中海气候分布,A错。多地形雨的高山地带可能在热带等地区,B错。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可能是热带气候类型,D错。2.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B对。自然环境多彩,自然条件优良,水热条件适宜生活居住,A错。与热带雨林相比,降水天气较少,C错。有机质来源丰富,土壤肥沃,发育程度高,D错。3.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格局,受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沿海地区地形狭窄,B对。洋流性质、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相同,不是主要因素,A、C、D错。 4.    B    5.    B    【解析】4.沿海土壤受海水侵蚀,会导致土壤盐碱化,与图中沙漠化地区沙物质来源丰富无关,B无关。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大面积裸露,成为沙源,A有关。河流枯水期,河床泥沙大量出露,C有关。近海上升流挟带泥沙向海岸输送,成为沙源,D有关。5.图中沙漠化地区植被破坏后难以自然恢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盛行东北季风,地处盛行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少,B对。背风坡,不能形成地形雨,A错。沿海平原,坡度小,水土流失少,C错。西部不是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的原因是降水少,晴天多,D错。 6.    C    7.    D    【解析】6.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产业,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靠近煤田产地,能源充足,C对。 劳动力、科技、交通等不是主导因素,A、B、D错。7.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属于清洁生产,D对。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煤矿发展、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的作用,不是主要意义,A、B、C错。【点睛】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产业,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靠近煤田产地,能源充足。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属于清洁生产,主要意义是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 8.    B    9.    C    【解析】8.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形成区对应的是绿洲,所以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流通区,B对。发源区对应的可能是冲积扇,A错。外围区对应的可能是沙漠,D错。9.结合图示煤炭分布区位置,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改变地下径流,导致地下径流减少,沙漠面积扩大,C对,B错。地表是冲积扇和戈壁,不会导致森林、草场萎缩,A错。地下径流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湖水盐度增加,D错。 10.    C    11.    A    【解析】【分析】影响水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流量、落差,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水量丰富。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10.影响水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流量、落差,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水量丰富,②对。地域广,土地辽阔,不是水能丰富的条件,①错。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不表示水能丰富,③错。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④对。位于阶梯交界处,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⑤对。C对,A、B、D错。11.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清洁能源不能满足需求,A对。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不能体现供应困难,B错。东部开发条件好,清洁能源利用率高,C错。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是清洁能源不足的结果,D错。12.(1)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冬季受山地阻挡,西风难以影响;全年气候干旱,土壤为荒漠土(沙化),土地贫瘠。(2)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3)气候终年干旱;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缺乏;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温室大棚(截留雨水)不仅在沿海滩涂、丘陵,甚至发展到山地,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引起土地沙化、盐碱化进一步加剧。【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等高线,埃尔埃希多地区的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冬季受山地阻挡,西风难以影响到。全年气候干旱,降水少,土壤为荒漠土,生物量少,土地贫瘠。(2) 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上层沙土优点是透水通气性好,中间层有机肥优点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优点是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3) 埃尔埃希多地区气候终年干旱,降水少,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缺乏。温室农业迅猛发展,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塑料温室大棚连成一片、一望无际,不仅在沿海滩涂、丘陵,甚至发展到山地,温室大棚截留雨水,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引起土地沙化、盐碱化进一步加剧。13.(1)纬度较低,气候适宜,鱼类资源丰富多样;鱼类饵料较多;河湖较多,水域面积较广;水系发达,鱼类洄游方便;河流流程长,适宜多种鱼类生存等。(2)该国位于河流中上游,流域内降水较多,上游来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3)影响鱼类洄游;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影响沿岸水生生物生长,破坏食物链等。(4)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低;中上游多险滩,河道狭窄,不利于航运;为国际河流,流经国家较多等。【解析】【详解】(1)该河流域纬度较低,气候适宜,鱼类饵料较多,鱼类资源丰富多样。流域内河湖较多,水域面积较广。流域水系发达,鱼类洄游方便。澜沧江-湄公河干流全长4 909千米,河流流程长,适宜多种鱼类生存等。(2)结合国界线分布,甲国是老挝,位于河流中上游,流域内降水较多,上游来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中南半岛蓄电池”。(3) 甲国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可能影响鱼类洄游、繁殖。水库蓄水,可能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下游水位下降,可能影响沿岸水生生物生长,破坏食物链等。(4)该河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低,不利于航运。中上游流经峡谷地区,多险滩,河道狭窄,不利于航运。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为国际河流,流经国家较多等。【点睛】该流域鱼类资源丰富多样,主要从纬度、水域面积、水系特征、流程等方面分析。甲国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可能影响鱼类洄游。水库蓄水,可能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