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统考人教生物一轮(经典版)学案:必修3第9单元第34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第34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明细]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
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必修3 P109—正文)(√)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必修3 P109—正文)(√)
3.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必修3 P110—正文)(×)
4.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必修3 P111—正文)(×)
5.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必修3 P111—正文)(√)
6.人口增长过快,还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必修3 P121—正文)(√)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必修3 P123—正文)(√)
8.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必修3 P124—正文)(√)
9.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必修3 P127—正文)(√)
1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必修3 P128—正文)(√)
(2015·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的输入和散失,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作用,C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知识自主梳理
一 生态系统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实例
(2)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
3.类型
类型 | 抵抗力稳定性 | 恢复力稳定性 | |
区别 | 含义 |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
实质 | 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 恢复到原来的结构与功能 | |
核心 |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 |
影响 因素 |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 ||
二者 联系 |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 特例:冻原、沙漠等生态系统两种稳定性都比较低 |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二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实验流程
2.实验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 相关分析 |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便于观察 |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
3.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三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①现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②前景: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
③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②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③环境污染加剧等。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②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⑤推进生态农业。
2.全球性环境问题
(1)列举环境问题
(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线)
答案 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四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①范围:生物圈中。
②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价值: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等。
②间接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
③潜在价值: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2)易地保护: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殖中心等。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五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内涵
追求的是自然、社会、经济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
(1)保护生物多样性。
(2)保护环境和资源。
(3)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1.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2.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一定存在反馈调节。(√)
3.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4.落叶阔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1.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Ⅰ.喷洒高效农药;Ⅱ.放养赤眼蜂(其为棉铃虫天敌)。请评价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理由。
提示 放养赤眼蜂。因为喷洒高效农药,在消灭棉铃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棉铃虫的天敌,棉铃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容易再度大爆发。在棉田中放养赤眼蜂,棉铃虫和赤眼蜂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能够将棉铃虫的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
2.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可否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并获得更多产品?为什么?
提示 可以。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食物链单一,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通过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加或延长食物链,使之成为立体农田和立体果园,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例如,水田养鱼、果园养鸡等。
1.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
2.若将生态缸长期置于黑暗中,动物和植物都将会死亡。(√)
1.自16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呈“J”型增长,并将一直呈“J”型增长。(×)
2.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已开始缓慢下降。(×)
1.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基因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题型一 反馈调节
1.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 B
解析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包括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池塘演变早期,藻类的增多,导致水蚤增多,结果使藻类减少,故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池塘水体污染,导致大量水蚤死亡,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故属于正反馈调节。
2.(2019·长春调研)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大量积累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
C.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
答案 D
解析 血糖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在酶的作用机制中,负反馈调节是指一种代谢反应被其反应产物所抑制的现象,它是调节细胞代谢最主要的机制;C项是负反馈调节的实例,D项是正反馈调节的实例。
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 正反馈调节 | 负反馈调节 |
调节 方式 |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
结果 |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
实例 分析 |
题型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 D
解析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A错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物种组成、营养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不同,C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4.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与乙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乙低,A正确;若乙的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B正确;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C正确;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D错误。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1)
(2)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某一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
考点2 生态环境的保护
题型一 环境污染实例分析
1.(2017·北京高考)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 A
解析 经过模拟酸雨处理,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说明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对樟树影响较小,据此无法判断酸雨对种群密度的影响,也不能确定酸雨对其他物种是否有影响,A正确,B、C、D错误。
2.(2019·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获得较好治理效果。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污水中的有机物可被蓝藻吸收利用
B.河流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循环
C.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不会引起水体污染
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
答案 D
解析 蓝藻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通过水体中的分解者的分解形成无机物才能被蓝藻吸收,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用化学试剂杀藻会对水体造成污染,C错误;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水体中的空间和资源可减少蓝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华发生,D正确。
3.“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
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氧量降低
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
答案 D
解析 “赤潮”被称为“有害藻华”,说明发生赤潮会导致大量呈红色的有害藻类爆发式繁殖,进而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A正确;藻类爆发式繁殖是由于大量含氮、磷的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水体中,所以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B正确;赤潮发生时藻类大量繁殖,覆盖在水平面上,使水中其他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减少,所以水中的溶氧量降低,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也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C正确;化肥和生活污水含大量氮和磷,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引起赤潮,D错误。
1.外来物种入侵
(1)概念
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2)危害
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入侵物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间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从而破坏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
2.水体污染后的物质及生物的变化规律
(1)有机物污染→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氧气浓度迅速下降→水中动植物大量死亡→好氧细菌死亡,厌氧细菌大量繁殖。
(2)无机物污染(N、P)→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下层植物死亡→缺氧使水中动物死亡→厌氧细菌快速繁殖。
题型二 人口增长特点对环境影响
4.由于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变本加厉,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尘暴”天气逐年加剧说明我国北方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B.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的发展
C.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增强
D.增加植被覆盖率不能治理沙尘暴
答案 A
解析 “沙尘暴”天气逐年加剧说明我国北方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A正确;人口增长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B错误;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C错误;治理沙尘暴的措施有造防护林,保护草原、退耕还林、还草等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措施,D错误。
5.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 )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森林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
题型三 生物多样性内容及价值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基因突变是基因多样性的根本来源
C.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 D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间接价值
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D.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污染,都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答案 A
解析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生态功能)明显大于其直接价值,A错误;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即就地保护,B正确;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C正确;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污染,都会对一些物种尤其是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D正确。
题型四 结合实例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答案 D
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该地区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属于就地保护,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允许人们随便进入干扰生物的正常生活,B错误;易地保护是把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迁移到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合理地开发和利用,D正确。
9.(2019·江淮十校联考)“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比如六安市的南湖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湿地公园必须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
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 B
解析 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没有提高,A错误;由于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B正确;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C错误;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实验15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答案 A
解析 甲瓶中小鱼死亡比较快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植食性小鱼)过多,生产者无法满足小鱼的食物需求,所以应保持各组分的比例合适,方能使生态瓶维持较长时间。
2.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观赏性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图是一个简易生态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尽可能长时间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应将该生态瓶置于________处,并避免阳光直射。若要在该生态瓶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 该生态瓶内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通过光合、呼吸(分解)等生理过程实现各元素的循环利用
(2)自我调节 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很弱
(3)通风、光线良好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方向真题体验
1.(2017·海南高考)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加
答案 D
解析 该现象说明保护区内食物资源不足,该动物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需要更多食物,D正确。
2.(2017·江苏高考)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D
解析 建设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间接价值),而不是直接价值。
3.(2016·江苏高考)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 B
解析 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该菌剂可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使营养结构更复杂,从而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
4.(2018·北京高考)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下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食物 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
(5)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解析 (1)引起水华的藻类植物为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调查投放区上一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还应捕杀鲢、鳙的天敌。
(3)银鱼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和鳙鱼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由图中数据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后,银鱼生物积累量减少,这可能与鲢、鳙鱼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