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快速对答案,82×103,零刻度处,×103,的质量偏小,05×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右 (2)C 16.4 (3)0.82×103(4)偏大 材料的体积测量值偏小,密度偏大 (5)小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2)81 (3)27 3
(1)47.4(2)测出空瓶的质量m1=14 g 测出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44 g 测出空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3=47.4 g(3)1.11
(1)60 20 3×103 (2)偏小 烧杯中的水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测得合金块的质量偏小
(1)12 (2)偏大 (3)0.8×103
(1)161 (2)20 (3)8.05×103 (4)小 (5)小
(1)零刻度处 左 (3)161.8 (4)52 (5)2.65 (6)大
1.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类型一 沉坠法测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密度
1.(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向右调平衡螺母B.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1.(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1.(4)若在某次读取量筒示数时,小明采用如图丁所示的方法,则他测出的材料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的体积测量值偏小,密度偏大
1.(5)小光告诉小明,不用悬挂铁块,用一根细铁丝将物块压入水中也可以测得物块的体积,但是如果采用这种方法,物块密度的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英德是英石之乡,小云同学利用如下器材测量一小块英石块的密度: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石块、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1)小云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把石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接着他又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0 g。
类型二 溢水法测体积较大固体的密度
2.(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石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石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27 g,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通过计算可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________g。
类型三 等效替代法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3.(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出空瓶的质量m1=14 g
测出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44 g
测出空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3=47.4 g
3.(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g/cm3。(结果保留2位小数)
4.(广东中考)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________,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 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 g。
4.(3)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4.(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 g,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6)若小明在第(4)步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__。
5.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5.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a所示);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b所示)。(1)合金块的质量=________g;合金块的体积=__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________kg/m3。(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的水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测得合金块
6.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________g。
类型四 排沙法测量易溶于水的固体
6.(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方法测量体积,则颗粒的体积是________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6.(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5)若在测固体颗粒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7.在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粉笔的密度。(1)他找来几根粉笔头,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是________g。
类型五 测量吸水性物体的密度
7.(2)他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并具有吸水性。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粉笔头体积,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授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2悬垂法,木块的密度,溢水法,测定盐水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习题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零刻度线,m1-m2,×103,44×103,82×103,减轻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学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03,零刻度,125×103,装满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