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7352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7352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7352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山东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山东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
展开
山东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2020•淄博)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
2.(2020•威海)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其中血管b的功能是( )
A.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B.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
C.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D.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3.(2020•莱芜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4.(2020•威海)韦恩图表示的是事物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图所示。表中甲乙、丙三者的关系,符合韦恩图的是( )
序号
甲
乙
丙
①
神经系统
脑
脑神经
②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③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④
染色体
DNA
基因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0•莱芜区)如图表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是人体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c点时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若图二的曲线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c段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C.若图二的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bc段可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D.图三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饭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6.(2020•威海)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
B.②是肺静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
C.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厚
D.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⑤中
7.(2020•济南)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C.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
8.(2020•莱芜区)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称的是( )
选项
疾病
病因
A
骨质疏松症
缺乏维生素D或钙
B
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A
C
牙龈出血
缺乏维生素C
D
贫血症
缺乏铁或蛋白质
A.A B.B C.C D.D
9.(2020•淄博)如图是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示意图,此消化过程可能发生的部位是( )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口腔、胃、小肠
10.(2020•日照)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躯体的长高长壮是由于(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只进行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11.(2020•日照)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伤头部,经检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够行走,但常常会跌倒。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部位是(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12.(2020•济宁)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3.(2020•济宁)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B.若②处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
C.③能分泌胃液,并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D.④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14.(2020•济宁)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趋利避害,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在没有感觉到疼痛时,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D.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15.(2020•济宁)人体的健康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供应,如果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往往会表现出专一的病症。下列营养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营养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C
含钙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甲亢
A.A B.B C.C D.D
16.(2020•济宁)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口”,人不仅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下列对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巩膜的颜色不同
B.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
C.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缩小
17.(2020•潍坊)为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应用手捏紧B处,呼气时用手捏紧C处
B.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
D.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8.(2020•东营)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19.(2020•东营)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20.(2020•潍坊)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以下是每百克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表(单位: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维生素C
酸
3.75
1.75
1.25
0.0186
0.095
A.银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银瓜中的蔗糖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C.认证为绿色食品标志的银瓜,栽培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D.表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液泡中
21.(2020•东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
习惯。下列所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 )
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
B.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
C.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放心饮用
D.日常作息应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运动
22.(2020•东营)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
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23.(2020•烟台)比目鱼因双眼位于同侧而得名。刚孵化出来的幼鱼眼睛生在两侧,研究发现,在水中加入微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眼睛向同侧生长(如图)。由此证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A.促进代谢 B.调节血糖浓度
C.促进生长发育 D.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24.(2020•青岛)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②佝偻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
③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④干眼症﹣﹣缺少维生素B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2020•烟台)人体有百亿甚至千亿的神经元(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纤毛,使其运动
B.[2]内有线粒体,能产生能量
C.[3]内有DNA,是控制中心
D.能够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26.(2020•青岛)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消化和吸收
B.心脏的右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D.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能传导神经冲动
27.(2020•青岛)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B.一旦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C.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应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止血
D.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28.(2020•青岛)如图曲线表示血液流经身体某部位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处氧气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红细胞含量(个/100毫升)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处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处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29.(2020•烟台)烟台大樱桃酸甜可口。你对樱桃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看到樱桃分泌唾液 B.吃到樱桃分泌唾液
C.听到樱桃分泌唾液 D.读到樱桃分泌唾液
30.(2020•青岛)下列有关观察血液和血管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判断2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图一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不同,血流速度为1>2>3
C.图二中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D.图二中①白细胞数量较少不易观察,可移动涂片进一步寻找
31.(2020•青岛)下列与糖尿病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液中有葡萄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作用大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糖尿病患者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并口服胰岛素治疗
32.(2020•临沂)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
B.维生素B1缺乏会患脚气
C.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33.(2020•菏泽)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血管一定是动脉
B.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C.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都是小动脉
D.B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34.(2019•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刚从黑暗的山洞中出来,人的瞳孔会缩小
B.与远眺相比,近距离看书时晶状体曲度更大
C.鼓膜能够接受外界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人的视觉和听觉分别形成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35.(2019•淄博)人体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不包括(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
D.肺泡内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
36.(2019•淄博)下列人体病症与物质缺乏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B.佝偻病﹣儿童期缺钙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D.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37.(2019•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B.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胎盘能实现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D.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38.(2019•淄博)志愿者在公园固定地点投放“猫粮”救助流浪猫时,都会播放“喵、喵”的声音,一段时间后每当播放这种声音都会有许多流浪猫前来。“喵、喵”的声音对流浪猫来说属于( )
A.非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关刺激 D.食物刺激
39.(2019•济南)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
B.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
C.图乙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D.心脏正常工作时,心房心室可以同时收缩
40.(2019•济南)下列面对突发情况而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救助溺水病人时,首先要使其呼吸道通畅
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用止血带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要把人带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再进行抢救
41.(2019•济南)维生素和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十分重要,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生长激素
维生素C
维生素D
缺乏症
夜盲症
侏儒症
贫血症
佝偻病
A.A B.B C.C D.D
42.(2018•济南)下列关于疾病及其病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先天性愚型是因为愚者的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B.幼年时期饮食中长期缺碘容易导致侏儒症
C.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容易患坏血病
D.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43.(2018•济南)如图是某人被玫瑰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
B.[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C.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D.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44.(2018•济南)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2]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B.[a]血管内流动脉血,血液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C.当[2]和[4]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和[3]也处于收缩状态
D.当心脏中血液沿1→2、3→4的方向流动时,动脉瓣张开、房室瓣关闭
45.(2018•济南)如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成分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甲
0.15
0.1
0.02
0.9
乙
7.5
0.1
0.02
0.9
丙
0.0
0
1.8
1.1
A.甲是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
B.从肾单位的肾小囊腔处可以提取到乙
C.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丙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D.丙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
46.(2018•济南)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B.看到一辆汽车从远处驶来,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
C.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中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47.(2018•莱芜)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
B.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
C.实验中K1关闭,K2打开时,实验者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48.(2018•烟台)人体的血液流经肾脏时,每天大约形成180升的原尿,但只有l.5升的尿液排出体外,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如图中的( )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49.(2018•莱芜)一个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水(a)、无机盐(b)和葡萄糖(c)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该人大量饮水后尿液中各成分相对含量最接近于( )
A. B.
C. D.
50.(2018•莱芜)如图为人的心脏工作示意图。据图可以判断出( )
A.右心房处于收缩状态 B.左心室处于舒张状态
C.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 D.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
山东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2020•淄博)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
【答案】B
【解答】解: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A正确;
B、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植入的ICL晶体不会改变晶状体的曲度,B错误;
C、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正确;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因此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D正确。
故选:B。
【点评】关键是理解近、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可从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方面来切入.注意识别近视、远视的成像图及矫正图.
2.(2020•威海)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其中血管b的功能是( )
A.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B.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
C.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D.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答案】C
【解答】解:据分析可见: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数量多,分布广适于物质交换。
故选:C。
【点评】关于血管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对比几种血管的特点掌握。
3.(2020•莱芜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答案】C
【解答】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A正确;
B、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错误;
D、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D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4.(2020•威海)韦恩图表示的是事物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图所示。表中甲乙、丙三者的关系,符合韦恩图的是( )
序号
甲
乙
丙
①
神经系统
脑
脑神经
②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③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④
染色体
DNA
基因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答】解:A、脑和脑神经是并列关系,A错误;
B、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和血细胞是并列关系,B错误;
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和效应器是并列关系,C错误;
D、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会识图、分析图形,总结其逻辑关系。
5.(2020•莱芜区)如图表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是人体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c点时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若图二的曲线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c段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C.若图二的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bc段可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D.图三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饭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答案】A
【解答】解:A、图一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c点表示吸气终了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A错误;
B、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如果图二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图中显示血液流经bc段血管时氧气减少,因此血管bc段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B正确;
C、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若图二的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图中显示血液流经bc段血管时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血管bc段可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正确;
D、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可见引起图三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饭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胰岛素的作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的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结合图形,即可解答。
6.(2020•威海)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
B.②是肺静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
C.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厚
D.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⑤中
【答案】A
【解答】解:A、①是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可以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处,A正确;
B、②是肺动脉,其中流动着静脉血,B错误;
C、③是左心室,心室壁最厚,C错误;
D、④是右心室,内流静脉血,是肺循环的起点,将血液泵至②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明确心脏的结构名称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2020•济南)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C.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
【答案】C
【解答】解:A、食物中含有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源于糖类,正确。
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正确。
C、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错误。
D、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是解题的关键。
8.(2020•莱芜区)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称的是( )
选项
疾病
病因
A
骨质疏松症
缺乏维生素D或钙
B
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A
C
牙龈出血
缺乏维生素C
D
贫血症
缺乏铁或蛋白质
A.A B.B C.C D.D
【答案】B
【解答】解:A、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正确;
B、身体内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神经炎,脚气病等,错误;
C、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导致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正确;
D、贫血症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形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体内缺乏铁或蛋白质会引起贫血,正确。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和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9.(2020•淄博)如图是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示意图,此消化过程可能发生的部位是( )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口腔、胃、小肠
【答案】B
【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示表示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的过程,所以此消化过程可能发生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应熟练掌握糖类的消化过程。
10.(2020•日照)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躯体的长高长壮是由于(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只进行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答案】A
【解答】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就生长,人就表现出体型增大,体重增加,身材增高等生理变化。因此身体长高长壮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故选:A。
【点评】这部分内容在考查中经常考到,注意理解和掌握。
11.(2020•日照)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伤头部,经检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够行走,但常常会跌倒。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部位是(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答案】D
【解答】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策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中枢等;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并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脊髓有反射(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如排便、排尿、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等)和传导的功能。结合题意可知,行走时会跌倒,说明身体不平衡,损伤了小脑。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结合题干中的实例,灵活答题。
12.(2020•济宁)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C
【解答】解:A、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血型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故选:C。
【点评】献血以及输血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13.(2020•济宁)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B.若②处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
C.③能分泌胃液,并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D.④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答案】A
【解答】解: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若②胆管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影响脂肪的消化,B正确;
C、③胃不停地收缩和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C正确;
D、④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D正确。
故选:A。
【点评】读图题是生物试题的一种常见形式,在读懂图的基础上,再根据题意完成题目。这样对同学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到图文结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又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14.(2020•济宁)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趋利避害,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在没有感觉到疼痛时,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D.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答案】B
【解答】解:A、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C、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B正确;C错误;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d处受损切断,用针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15.(2020•济宁)人体的健康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供应,如果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往往会表现出专一的病症。下列营养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营养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C
含钙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甲亢
A.A B.B C.C D.D
【答案】D
【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A正确;
B、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故B正确;
C、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骨成人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
D、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
16.(2020•济宁)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口”,人不仅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下列对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巩膜的颜色不同
B.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
C.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缩小
【答案】B
【解答】解: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巩膜是白色。A错误;
B、视近物,晶状体曲度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小。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B正确;
C、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C错误;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放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7.(2020•潍坊)为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应用手捏紧B处,呼气时用手捏紧C处
B.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
D.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答案】D
【解答】解:ACD、吸气时,打开开关B,关闭开关C;呼气时,打开开关C,关闭开关B.结果发现乙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哟此刻将:人呼出的气体成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AC错误;D正确;
B、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B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知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2020•东营)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答案】B
【解答】解: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输送血液路线长,压力大。A错误;
B、心脏右侧接收体循环之后的静脉血,左侧接收肺循环之后的动脉血,所以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④肺动脉内都流静脉血,③主动脉、⑤肺静脉都流动脉血。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错误;
D、D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③主动脉。D错误。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及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是解题的关键。
19.(2020•东营)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答案】B
【解答】解:A、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微吸管提取的液体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血液经过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①出球小动脉、②入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流动的液体含有相同的二氧化碳,B错误。
C、③是肾小囊腔,④是肾小管,③内含有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C正确。
D、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20.(2020•潍坊)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以下是每百克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表(单位: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维生素C
酸
3.75
1.75
1.25
0.0186
0.095
A.银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银瓜中的蔗糖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C.认证为绿色食品标志的银瓜,栽培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D.表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液泡中
【答案】C
【解答】解:A、银瓜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A正确;
B、蔗糖是大分子的,必须经过消化变成葡萄糖才能被消化利用。B正确;
C、认证为绿色食品标志的银瓜,栽培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不超标。C错误;
D、植物的液泡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及食物的消化等。
21.(2020•东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
习惯。下列所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 )
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
B.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
C.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放心饮用
D.日常作息应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运动
【答案】C
【解答】解:A、合理营养要求全面而平衡营养,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防止营养过剩或不足,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利于身体生长发育,B正确;
C、饮料添加有一些色素和化学物质,大量饮用不利于人体的健康,C错误;
D、日常作息有规律,早睡早起,常锻炼身体,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D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掌握合理营养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2.(2020•东营)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
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答案】D
【解答】解:A、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
B、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②胆管堵塞,胆汁不能流入十二指肠,影响脂肪的消化。B错误;
C、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C错误;
D、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④小肠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胆汁的作用及小肠作为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23.(2020•烟台)比目鱼因双眼位于同侧而得名。刚孵化出来的幼鱼眼睛生在两侧,研究发现,在水中加入微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眼睛向同侧生长(如图)。由此证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A.促进代谢 B.调节血糖浓度
C.促进生长发育 D.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答案】C
【解答】解:由图中实验可知,在水中加入微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眼睛向同侧生长(如图),可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24.(2020•青岛)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②佝偻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
③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④干眼症﹣﹣缺少维生素B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答】解:①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①正确;
②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②错误;
③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③正确;
④干眼症是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④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
25.(2020•烟台)人体有百亿甚至千亿的神经元(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纤毛,使其运动
B.[2]内有线粒体,能产生能量
C.[3]内有DNA,是控制中心
D.能够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答案】A
【解答】解:A、图中1是突起,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错误。
B、2细胞体内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正确。
C、3细胞核内有DNA,是遗传控制中心,正确。
D、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26.(2020•青岛)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消化和吸收
B.心脏的右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D.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能传导神经冲动
【答案】B
【解答】解:A、小肠长约5~6米,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消化和吸收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A正确;
B、心脏的左心室壁最厚,收缩力强,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B错误;
C、肺泡壁和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能传导神经冲动。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脏以及肺的结构和功能。
27.(2020•青岛)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B.一旦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C.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应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止血
D.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答案】B
【解答】解:A、是药三分毒,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A错误;
B、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B正确;
C、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C错误;
D、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时,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而煤气中毒不需要,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安全用药常识的认识,基础知识,多联系实际出材料题,注意灵活解答。
28.(2020•青岛)如图曲线表示血液流经身体某部位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处氧气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红细胞含量(个/100毫升)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处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处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答案】C
【解答】解: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向肺毛细血管中扩散,因而流出的血液氧气含量增多,A正确;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于通过肾小球过滤出去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形成了原尿,导致血液中的血浆减少,因此每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加,B正确;
C、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球重吸收作用,一部分尿素随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D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血液流经人体内某一结构后其成分的变化。
29.(2020•烟台)烟台大樱桃酸甜可口。你对樱桃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看到樱桃分泌唾液 B.吃到樱桃分泌唾液
C.听到樱桃分泌唾液 D.读到樱桃分泌唾液
【答案】B
【解答】解:ACD、看到樱桃分泌唾液、听到樱桃分泌唾液、读到樱桃分泌唾液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B、吃着樱桃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30.(2020•青岛)下列有关观察血液和血管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判断2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图一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不同,血流速度为1>2>3
C.图二中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D.图二中①白细胞数量较少不易观察,可移动涂片进一步寻找
【答案】A
【解答】解:A、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1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3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一中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A正确;
B、图一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不同,血流速度为1>3>2,B错误;
C、图二中白细胞数量比较少,不易观察到,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不易观察到,C错误;
D、图二中②白细胞数量较少不易观察,可移动涂片进一步寻找,D错误。
故选:A。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31.(2020•青岛)下列与糖尿病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液中有葡萄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作用大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糖尿病患者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并口服胰岛素治疗
【答案】D
【解答】解: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可见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胰岛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2.(2020•临沂)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
B.维生素B1缺乏会患脚气
C.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答案】B
【解答】解:A、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A正确
B、谷物是人体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人体在维生素B1缺乏时易患脚气病而不是脚气,B错误。
C、维生素C缺乏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因此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缺乏时会患坏血病,C正确
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的缺乏症,难度较小。
33.(2020•菏泽)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血管一定是动脉
B.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C.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都是小动脉
D.B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答】解:A、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如图A血管一定是动脉,A正确
B、由分析可知A血管为动脉血管,动脉血管内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
C、若B是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则A、C就为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C正确
D、B毛细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B。
【点评】对于一些血管的判断,可根据血管的特点以及内血液的流动方向等进行掌握。
34.(2019•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刚从黑暗的山洞中出来,人的瞳孔会缩小
B.与远眺相比,近距离看书时晶状体曲度更大
C.鼓膜能够接受外界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人的视觉和听觉分别形成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答案】C
【解答】解:A、瞳孔是光进入眼睛的通道,当你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的时候,瞳孔会变大,因为在明亮的地方,瞳孔小,进入的光线少,可以保护眼睛不会被晒伤,在黑暗的地方,瞳孔变大可以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眼睛。刚从黑暗的山洞中出来,人的瞳孔会缩小,A正确;
B、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因此由远眺为看书时,晶状体睫状体由舒张变收缩,晶状体由小变大。与远眺相比,近距离看书时晶状体曲度更大,B正确;
C、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接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是耳蜗,C错误;
D、大脑皮层上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人的视觉和听觉分别形成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5.(2019•淄博)人体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不包括(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
D.肺泡内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
【答案】C
【解答】解: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
B、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肺泡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D正确。
故选:C。
【点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关键是理解气体考试的原理。
36.(2019•淄博)下列人体病症与物质缺乏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B.佝偻病﹣儿童期缺钙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D.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答案】D
【解答】解:A、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A正确;
B、儿童患佝偻病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中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B正确;
C、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C正确;
D、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错误;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类营养物质以及激素的作用。
37.(2019•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B.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胎盘能实现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D.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答案】B
【解答】解:A、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A正确;
B、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B错误;
C、胎盘呈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送行物质交换。C正确;
D、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38.(2019•淄博)志愿者在公园固定地点投放“猫粮”救助流浪猫时,都会播放“喵、喵”的声音,一段时间后每当播放这种声音都会有许多流浪猫前来。“喵、喵”的声音对流浪猫来说属于( )
A.非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关刺激 D.食物刺激
【答案】B
【解答】解: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复杂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猫听到声音跑过来,属于条件反射。因此“喵、喵”的声音对流浪猫来说是条件刺激。
故选:B。
【点评】知道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39.(2019•济南)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
B.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
C.图乙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D.心脏正常工作时,心房心室可以同时收缩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可知,心室正处于舒张状态,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心房的血液进入心室。A正确;
B、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防止血倒流。B正确;
C、图乙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C正确;
D、心脏的活动规律是:心房收缩,同时心室舒张;心房舒张,同时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室舒张。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心脏的相关知识。
40.(2019•济南)下列面对突发情况而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救助溺水病人时,首先要使其呼吸道通畅
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用止血带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要把人带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再进行抢救
【答案】C
【解答】解:A、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A正确。
B、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B正确;
C、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
D、煤气中毒是因为空气中缺氧,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应该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41.(2019•济南)维生素和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十分重要,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生长激素
维生素C
维生素D
缺乏症
夜盲症
侏儒症
贫血症
佝偻病
A.A B.B C.C D.D
【答案】C
【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A正确;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故B正确;
C、缺少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C错误;
D、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的作用,缺乏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激素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
42.(2018•济南)下列关于疾病及其病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先天性愚型是因为愚者的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B.幼年时期饮食中长期缺碘容易导致侏儒症
C.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容易患坏血病
D.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答案】B
【解答】解:A、先天性愚型是体内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遗传病,A正确;
B、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幼年时期缺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呆小症,B错误;
C、新鲜的蔬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容易患坏血病,C正确;
D、长期缺铁易患贫血症,D正确。
故选:B。
【点评】要认识到合理营养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
43.(2018•济南)如图是某人被玫瑰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
B.[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C.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D.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答案】C
【解答】解: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A正确;
B、图中b是灰质,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B正确;
C、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C错误;
D、当手受到玫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D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44.(2018•济南)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2]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B.[a]血管内流动脉血,血液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C.当[2]和[4]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和[3]也处于收缩状态
D.当心脏中血液沿1→2、3→4的方向流动时,动脉瓣张开、房室瓣关闭
【答案】B
【解答】解:A、心脏的四个腔中,4左心室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A错误;
B、[a]是主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血液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B正确;
C、当[2]右心室和[4]左心室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右心房和[3]左心房处于舒张状态,C错误;
D、当心脏中血液沿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的方向流动时,房室瓣张开、动脉瓣关闭,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5.(2018•济南)如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成分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甲
0.15
0.1
0.02
0.9
乙
7.5
0.1
0.02
0.9
丙
0.0
0
1.8
1.1
A.甲是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
B.从肾单位的肾小囊腔处可以提取到乙
C.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丙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D.丙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
【答案】C
【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A错误;
B、乙为血浆,从肾单位的肾小囊腔处可以提取到甲原尿,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丙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C正确;
D、丙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46.(2018•济南)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B.看到一辆汽车从远处驶来,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
C.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中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答案】D
【解答】解:A、虹膜是眼睛构造的一部分,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能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A正确。
B、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先是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这时此同学的晶状体曲度较小,当一辆汽车缓缓启动向他迎面驶来时,此同学晶状体的曲度是越来越大。B正确;
C、半规管能够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对维持人体平衡也起重要作用,C正确;
D、内耳的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错误;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耳和眼睛的结构。
47.(2018•莱芜)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
B.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
C.实验中K1关闭,K2打开时,实验者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答案】C
【解答】解:A、由表数据可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4%,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A正确;
B、甲瓶检验呼气过程,乙图检验吸气过程,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B正确;
C、k2打开,k1关闭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顶端下降,C错误;
D、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所以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D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掌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气体的部分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是解题的关键。
48.(2018•烟台)人体的血液流经肾脏时,每天大约形成180升的原尿,但只有l.5升的尿液排出体外,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如图中的( )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B
【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每天形成180升原尿,但只有1.5升的尿液排出体外,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大部分的水分。因此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③④⑤。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49.(2018•莱芜)一个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水(a)、无机盐(b)和葡萄糖(c)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该人大量饮水后尿液中各成分相对含量最接近于(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所以当健康成年人大量饮水后,其尿液中排出的葡萄糖不会变,因为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永远为0;水大量增加后,体内要维持渗透压平衡,所以尿液中水和无机盐的比值会增加。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尿的意义,认真识图有利于做好该题。
50.(2018•莱芜)如图为人的心脏工作示意图。据图可以判断出( )
A.右心房处于收缩状态 B.左心室处于舒张状态
C.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 D.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
【答案】D
【解答】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上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
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
从本题来看,简单地说,也就是心脏从图一转入图二状态,房室瓣开始关闭,心室开始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入主动脉。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心脏内瓣膜的作用,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2020•淄博)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
2.(2020•威海)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其中血管b的功能是( )
A.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B.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
C.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D.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3.(2020•莱芜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4.(2020•威海)韦恩图表示的是事物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图所示。表中甲乙、丙三者的关系,符合韦恩图的是( )
序号
甲
乙
丙
①
神经系统
脑
脑神经
②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③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④
染色体
DNA
基因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0•莱芜区)如图表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是人体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c点时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若图二的曲线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c段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C.若图二的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bc段可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D.图三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饭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6.(2020•威海)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
B.②是肺静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
C.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厚
D.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⑤中
7.(2020•济南)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C.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
8.(2020•莱芜区)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称的是( )
选项
疾病
病因
A
骨质疏松症
缺乏维生素D或钙
B
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A
C
牙龈出血
缺乏维生素C
D
贫血症
缺乏铁或蛋白质
A.A B.B C.C D.D
9.(2020•淄博)如图是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示意图,此消化过程可能发生的部位是( )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口腔、胃、小肠
10.(2020•日照)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躯体的长高长壮是由于(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只进行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11.(2020•日照)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伤头部,经检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够行走,但常常会跌倒。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部位是(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12.(2020•济宁)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3.(2020•济宁)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B.若②处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
C.③能分泌胃液,并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D.④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14.(2020•济宁)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趋利避害,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在没有感觉到疼痛时,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D.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15.(2020•济宁)人体的健康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供应,如果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往往会表现出专一的病症。下列营养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营养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C
含钙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甲亢
A.A B.B C.C D.D
16.(2020•济宁)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口”,人不仅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下列对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巩膜的颜色不同
B.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
C.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缩小
17.(2020•潍坊)为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应用手捏紧B处,呼气时用手捏紧C处
B.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
D.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8.(2020•东营)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19.(2020•东营)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20.(2020•潍坊)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以下是每百克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表(单位: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维生素C
酸
3.75
1.75
1.25
0.0186
0.095
A.银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银瓜中的蔗糖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C.认证为绿色食品标志的银瓜,栽培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D.表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液泡中
21.(2020•东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
习惯。下列所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 )
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
B.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
C.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放心饮用
D.日常作息应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运动
22.(2020•东营)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
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23.(2020•烟台)比目鱼因双眼位于同侧而得名。刚孵化出来的幼鱼眼睛生在两侧,研究发现,在水中加入微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眼睛向同侧生长(如图)。由此证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A.促进代谢 B.调节血糖浓度
C.促进生长发育 D.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24.(2020•青岛)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②佝偻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
③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④干眼症﹣﹣缺少维生素B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2020•烟台)人体有百亿甚至千亿的神经元(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纤毛,使其运动
B.[2]内有线粒体,能产生能量
C.[3]内有DNA,是控制中心
D.能够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26.(2020•青岛)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消化和吸收
B.心脏的右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D.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能传导神经冲动
27.(2020•青岛)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B.一旦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C.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应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止血
D.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28.(2020•青岛)如图曲线表示血液流经身体某部位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处氧气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红细胞含量(个/100毫升)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处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处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29.(2020•烟台)烟台大樱桃酸甜可口。你对樱桃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看到樱桃分泌唾液 B.吃到樱桃分泌唾液
C.听到樱桃分泌唾液 D.读到樱桃分泌唾液
30.(2020•青岛)下列有关观察血液和血管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判断2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图一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不同,血流速度为1>2>3
C.图二中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D.图二中①白细胞数量较少不易观察,可移动涂片进一步寻找
31.(2020•青岛)下列与糖尿病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液中有葡萄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作用大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糖尿病患者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并口服胰岛素治疗
32.(2020•临沂)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
B.维生素B1缺乏会患脚气
C.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33.(2020•菏泽)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血管一定是动脉
B.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C.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都是小动脉
D.B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34.(2019•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刚从黑暗的山洞中出来,人的瞳孔会缩小
B.与远眺相比,近距离看书时晶状体曲度更大
C.鼓膜能够接受外界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人的视觉和听觉分别形成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35.(2019•淄博)人体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不包括(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
D.肺泡内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
36.(2019•淄博)下列人体病症与物质缺乏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B.佝偻病﹣儿童期缺钙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D.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37.(2019•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B.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胎盘能实现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D.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38.(2019•淄博)志愿者在公园固定地点投放“猫粮”救助流浪猫时,都会播放“喵、喵”的声音,一段时间后每当播放这种声音都会有许多流浪猫前来。“喵、喵”的声音对流浪猫来说属于( )
A.非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关刺激 D.食物刺激
39.(2019•济南)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
B.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
C.图乙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D.心脏正常工作时,心房心室可以同时收缩
40.(2019•济南)下列面对突发情况而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救助溺水病人时,首先要使其呼吸道通畅
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用止血带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要把人带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再进行抢救
41.(2019•济南)维生素和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十分重要,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生长激素
维生素C
维生素D
缺乏症
夜盲症
侏儒症
贫血症
佝偻病
A.A B.B C.C D.D
42.(2018•济南)下列关于疾病及其病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先天性愚型是因为愚者的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B.幼年时期饮食中长期缺碘容易导致侏儒症
C.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容易患坏血病
D.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43.(2018•济南)如图是某人被玫瑰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
B.[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C.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D.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44.(2018•济南)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2]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B.[a]血管内流动脉血,血液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C.当[2]和[4]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和[3]也处于收缩状态
D.当心脏中血液沿1→2、3→4的方向流动时,动脉瓣张开、房室瓣关闭
45.(2018•济南)如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成分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甲
0.15
0.1
0.02
0.9
乙
7.5
0.1
0.02
0.9
丙
0.0
0
1.8
1.1
A.甲是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
B.从肾单位的肾小囊腔处可以提取到乙
C.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丙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D.丙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
46.(2018•济南)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B.看到一辆汽车从远处驶来,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
C.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中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47.(2018•莱芜)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
B.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
C.实验中K1关闭,K2打开时,实验者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48.(2018•烟台)人体的血液流经肾脏时,每天大约形成180升的原尿,但只有l.5升的尿液排出体外,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如图中的( )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49.(2018•莱芜)一个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水(a)、无机盐(b)和葡萄糖(c)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该人大量饮水后尿液中各成分相对含量最接近于( )
A. B.
C. D.
50.(2018•莱芜)如图为人的心脏工作示意图。据图可以判断出( )
A.右心房处于收缩状态 B.左心室处于舒张状态
C.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 D.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
山东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圈中的人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2020•淄博)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
【答案】B
【解答】解: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A正确;
B、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植入的ICL晶体不会改变晶状体的曲度,B错误;
C、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正确;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因此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D正确。
故选:B。
【点评】关键是理解近、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可从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方面来切入.注意识别近视、远视的成像图及矫正图.
2.(2020•威海)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其中血管b的功能是( )
A.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B.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
C.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D.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答案】C
【解答】解:据分析可见: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数量多,分布广适于物质交换。
故选:C。
【点评】关于血管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对比几种血管的特点掌握。
3.(2020•莱芜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答案】C
【解答】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A正确;
B、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错误;
D、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D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4.(2020•威海)韦恩图表示的是事物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图所示。表中甲乙、丙三者的关系,符合韦恩图的是( )
序号
甲
乙
丙
①
神经系统
脑
脑神经
②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③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④
染色体
DNA
基因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答】解:A、脑和脑神经是并列关系,A错误;
B、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和血细胞是并列关系,B错误;
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和效应器是并列关系,C错误;
D、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会识图、分析图形,总结其逻辑关系。
5.(2020•莱芜区)如图表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是人体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c点时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若图二的曲线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c段可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C.若图二的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bc段可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D.图三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饭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答案】A
【解答】解:A、图一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c点表示吸气终了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A错误;
B、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如果图二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图中显示血液流经bc段血管时氧气减少,因此血管bc段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B正确;
C、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若图二的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图中显示血液流经bc段血管时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血管bc段可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正确;
D、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可见引起图三bc段快速上升的原因是饭后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胰岛素的作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呼吸的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结合图形,即可解答。
6.(2020•威海)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
B.②是肺静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
C.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厚
D.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⑤中
【答案】A
【解答】解:A、①是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可以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处,A正确;
B、②是肺动脉,其中流动着静脉血,B错误;
C、③是左心室,心室壁最厚,C错误;
D、④是右心室,内流静脉血,是肺循环的起点,将血液泵至②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明确心脏的结构名称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2020•济南)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C.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
【答案】C
【解答】解:A、食物中含有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源于糖类,正确。
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正确。
C、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错误。
D、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是解题的关键。
8.(2020•莱芜区)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称的是( )
选项
疾病
病因
A
骨质疏松症
缺乏维生素D或钙
B
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A
C
牙龈出血
缺乏维生素C
D
贫血症
缺乏铁或蛋白质
A.A B.B C.C D.D
【答案】B
【解答】解:A、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正确;
B、身体内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神经炎,脚气病等,错误;
C、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导致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正确;
D、贫血症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形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体内缺乏铁或蛋白质会引起贫血,正确。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和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9.(2020•淄博)如图是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示意图,此消化过程可能发生的部位是( )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口腔、胃、小肠
【答案】B
【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示表示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的过程,所以此消化过程可能发生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应熟练掌握糖类的消化过程。
10.(2020•日照)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躯体的长高长壮是由于(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只进行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答案】A
【解答】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就生长,人就表现出体型增大,体重增加,身材增高等生理变化。因此身体长高长壮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故选:A。
【点评】这部分内容在考查中经常考到,注意理解和掌握。
11.(2020•日照)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伤头部,经检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够行走,但常常会跌倒。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部位是(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答案】D
【解答】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策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中枢等;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并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脊髓有反射(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如排便、排尿、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等)和传导的功能。结合题意可知,行走时会跌倒,说明身体不平衡,损伤了小脑。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结合题干中的实例,灵活答题。
12.(2020•济宁)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C
【解答】解:A、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血型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故选:C。
【点评】献血以及输血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13.(2020•济宁)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B.若②处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
C.③能分泌胃液,并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D.④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答案】A
【解答】解: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若②胆管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影响脂肪的消化,B正确;
C、③胃不停地收缩和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C正确;
D、④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D正确。
故选:A。
【点评】读图题是生物试题的一种常见形式,在读懂图的基础上,再根据题意完成题目。这样对同学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到图文结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又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14.(2020•济宁)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趋利避害,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在没有感觉到疼痛时,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D.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答案】B
【解答】解:A、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C、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B正确;C错误;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d处受损切断,用针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15.(2020•济宁)人体的健康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供应,如果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往往会表现出专一的病症。下列营养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营养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C
含钙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甲亢
A.A B.B C.C D.D
【答案】D
【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A正确;
B、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故B正确;
C、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骨成人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
D、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
16.(2020•济宁)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口”,人不仅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下列对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巩膜的颜色不同
B.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
C.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缩小
【答案】B
【解答】解: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巩膜是白色。A错误;
B、视近物,晶状体曲度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小。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B正确;
C、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C错误;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放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7.(2020•潍坊)为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应用手捏紧B处,呼气时用手捏紧C处
B.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
D.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答案】D
【解答】解:ACD、吸气时,打开开关B,关闭开关C;呼气时,打开开关C,关闭开关B.结果发现乙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哟此刻将:人呼出的气体成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AC错误;D正确;
B、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B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知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2020•东营)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答案】B
【解答】解: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输送血液路线长,压力大。A错误;
B、心脏右侧接收体循环之后的静脉血,左侧接收肺循环之后的动脉血,所以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④肺动脉内都流静脉血,③主动脉、⑤肺静脉都流动脉血。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错误;
D、D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③主动脉。D错误。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及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是解题的关键。
19.(2020•东营)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答案】B
【解答】解:A、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微吸管提取的液体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血液经过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①出球小动脉、②入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流动的液体含有相同的二氧化碳,B错误。
C、③是肾小囊腔,④是肾小管,③内含有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C正确。
D、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20.(2020•潍坊)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以下是每百克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表(单位: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维生素C
酸
3.75
1.75
1.25
0.0186
0.095
A.银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银瓜中的蔗糖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C.认证为绿色食品标志的银瓜,栽培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D.表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液泡中
【答案】C
【解答】解:A、银瓜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A正确;
B、蔗糖是大分子的,必须经过消化变成葡萄糖才能被消化利用。B正确;
C、认证为绿色食品标志的银瓜,栽培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不超标。C错误;
D、植物的液泡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及食物的消化等。
21.(2020•东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
习惯。下列所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 )
A.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
B.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
C.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放心饮用
D.日常作息应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运动
【答案】C
【解答】解:A、合理营养要求全面而平衡营养,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防止营养过剩或不足,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利于身体生长发育,B正确;
C、饮料添加有一些色素和化学物质,大量饮用不利于人体的健康,C错误;
D、日常作息有规律,早睡早起,常锻炼身体,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D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掌握合理营养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2.(2020•东营)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
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答案】D
【解答】解:A、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
B、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②胆管堵塞,胆汁不能流入十二指肠,影响脂肪的消化。B错误;
C、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C错误;
D、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④小肠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胆汁的作用及小肠作为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23.(2020•烟台)比目鱼因双眼位于同侧而得名。刚孵化出来的幼鱼眼睛生在两侧,研究发现,在水中加入微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眼睛向同侧生长(如图)。由此证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A.促进代谢 B.调节血糖浓度
C.促进生长发育 D.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答案】C
【解答】解:由图中实验可知,在水中加入微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眼睛向同侧生长(如图),可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24.(2020•青岛)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②佝偻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
③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④干眼症﹣﹣缺少维生素B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答】解:①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①正确;
②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②错误;
③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③正确;
④干眼症是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④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
25.(2020•烟台)人体有百亿甚至千亿的神经元(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纤毛,使其运动
B.[2]内有线粒体,能产生能量
C.[3]内有DNA,是控制中心
D.能够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答案】A
【解答】解:A、图中1是突起,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错误。
B、2细胞体内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正确。
C、3细胞核内有DNA,是遗传控制中心,正确。
D、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26.(2020•青岛)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消化和吸收
B.心脏的右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D.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能传导神经冲动
【答案】B
【解答】解:A、小肠长约5~6米,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消化和吸收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A正确;
B、心脏的左心室壁最厚,收缩力强,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B错误;
C、肺泡壁和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能传导神经冲动。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脏以及肺的结构和功能。
27.(2020•青岛)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B.一旦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C.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应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止血
D.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答案】B
【解答】解:A、是药三分毒,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A错误;
B、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B正确;
C、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C错误;
D、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时,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而煤气中毒不需要,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安全用药常识的认识,基础知识,多联系实际出材料题,注意灵活解答。
28.(2020•青岛)如图曲线表示血液流经身体某部位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处氧气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红细胞含量(个/100毫升)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处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处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答案】C
【解答】解: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向肺毛细血管中扩散,因而流出的血液氧气含量增多,A正确;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于通过肾小球过滤出去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形成了原尿,导致血液中的血浆减少,因此每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加,B正确;
C、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球重吸收作用,一部分尿素随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D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血液流经人体内某一结构后其成分的变化。
29.(2020•烟台)烟台大樱桃酸甜可口。你对樱桃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看到樱桃分泌唾液 B.吃到樱桃分泌唾液
C.听到樱桃分泌唾液 D.读到樱桃分泌唾液
【答案】B
【解答】解:ACD、看到樱桃分泌唾液、听到樱桃分泌唾液、读到樱桃分泌唾液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B、吃着樱桃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30.(2020•青岛)下列有关观察血液和血管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判断2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图一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不同,血流速度为1>2>3
C.图二中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D.图二中①白细胞数量较少不易观察,可移动涂片进一步寻找
【答案】A
【解答】解:A、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1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3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一中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A正确;
B、图一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不同,血流速度为1>3>2,B错误;
C、图二中白细胞数量比较少,不易观察到,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不易观察到,C错误;
D、图二中②白细胞数量较少不易观察,可移动涂片进一步寻找,D错误。
故选:A。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31.(2020•青岛)下列与糖尿病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液中有葡萄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作用大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糖尿病患者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并口服胰岛素治疗
【答案】D
【解答】解: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可见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胰岛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2.(2020•临沂)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
B.维生素B1缺乏会患脚气
C.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答案】B
【解答】解:A、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A正确
B、谷物是人体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人体在维生素B1缺乏时易患脚气病而不是脚气,B错误。
C、维生素C缺乏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因此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缺乏时会患坏血病,C正确
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的缺乏症,难度较小。
33.(2020•菏泽)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血管一定是动脉
B.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C.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都是小动脉
D.B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答】解:A、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如图A血管一定是动脉,A正确
B、由分析可知A血管为动脉血管,动脉血管内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
C、若B是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则A、C就为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C正确
D、B毛细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B。
【点评】对于一些血管的判断,可根据血管的特点以及内血液的流动方向等进行掌握。
34.(2019•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刚从黑暗的山洞中出来,人的瞳孔会缩小
B.与远眺相比,近距离看书时晶状体曲度更大
C.鼓膜能够接受外界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人的视觉和听觉分别形成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答案】C
【解答】解:A、瞳孔是光进入眼睛的通道,当你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的时候,瞳孔会变大,因为在明亮的地方,瞳孔小,进入的光线少,可以保护眼睛不会被晒伤,在黑暗的地方,瞳孔变大可以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眼睛。刚从黑暗的山洞中出来,人的瞳孔会缩小,A正确;
B、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因此由远眺为看书时,晶状体睫状体由舒张变收缩,晶状体由小变大。与远眺相比,近距离看书时晶状体曲度更大,B正确;
C、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接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是耳蜗,C错误;
D、大脑皮层上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人的视觉和听觉分别形成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5.(2019•淄博)人体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不包括(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
D.肺泡内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
【答案】C
【解答】解: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
B、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肺泡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D正确。
故选:C。
【点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关键是理解气体考试的原理。
36.(2019•淄博)下列人体病症与物质缺乏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B.佝偻病﹣儿童期缺钙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D.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答案】D
【解答】解:A、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A正确;
B、儿童患佝偻病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中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B正确;
C、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C正确;
D、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错误;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类营养物质以及激素的作用。
37.(2019•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B.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胎盘能实现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D.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答案】B
【解答】解:A、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A正确;
B、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B错误;
C、胎盘呈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送行物质交换。C正确;
D、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38.(2019•淄博)志愿者在公园固定地点投放“猫粮”救助流浪猫时,都会播放“喵、喵”的声音,一段时间后每当播放这种声音都会有许多流浪猫前来。“喵、喵”的声音对流浪猫来说属于( )
A.非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关刺激 D.食物刺激
【答案】B
【解答】解: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复杂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猫听到声音跑过来,属于条件反射。因此“喵、喵”的声音对流浪猫来说是条件刺激。
故选:B。
【点评】知道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39.(2019•济南)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
B.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
C.图乙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D.心脏正常工作时,心房心室可以同时收缩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可知,心室正处于舒张状态,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心房的血液进入心室。A正确;
B、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防止血倒流。B正确;
C、图乙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C正确;
D、心脏的活动规律是:心房收缩,同时心室舒张;心房舒张,同时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室舒张。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心脏的相关知识。
40.(2019•济南)下列面对突发情况而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救助溺水病人时,首先要使其呼吸道通畅
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用止血带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要把人带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再进行抢救
【答案】C
【解答】解:A、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A正确。
B、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B正确;
C、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
D、煤气中毒是因为空气中缺氧,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应该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41.(2019•济南)维生素和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十分重要,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生长激素
维生素C
维生素D
缺乏症
夜盲症
侏儒症
贫血症
佝偻病
A.A B.B C.C D.D
【答案】C
【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A正确;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故B正确;
C、缺少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C错误;
D、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的作用,缺乏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激素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
42.(2018•济南)下列关于疾病及其病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先天性愚型是因为愚者的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B.幼年时期饮食中长期缺碘容易导致侏儒症
C.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容易患坏血病
D.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答案】B
【解答】解:A、先天性愚型是体内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遗传病,A正确;
B、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幼年时期缺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呆小症,B错误;
C、新鲜的蔬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容易患坏血病,C正确;
D、长期缺铁易患贫血症,D正确。
故选:B。
【点评】要认识到合理营养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
43.(2018•济南)如图是某人被玫瑰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
B.[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C.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D.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答案】C
【解答】解: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A正确;
B、图中b是灰质,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B正确;
C、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C错误;
D、当手受到玫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D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44.(2018•济南)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2]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B.[a]血管内流动脉血,血液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C.当[2]和[4]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和[3]也处于收缩状态
D.当心脏中血液沿1→2、3→4的方向流动时,动脉瓣张开、房室瓣关闭
【答案】B
【解答】解:A、心脏的四个腔中,4左心室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A错误;
B、[a]是主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血液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B正确;
C、当[2]右心室和[4]左心室收缩时,为防止血液倒流,[1]右心房和[3]左心房处于舒张状态,C错误;
D、当心脏中血液沿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的方向流动时,房室瓣张开、动脉瓣关闭,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5.(2018•济南)如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成分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甲
0.15
0.1
0.02
0.9
乙
7.5
0.1
0.02
0.9
丙
0.0
0
1.8
1.1
A.甲是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
B.从肾单位的肾小囊腔处可以提取到乙
C.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丙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D.丙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
【答案】C
【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A错误;
B、乙为血浆,从肾单位的肾小囊腔处可以提取到甲原尿,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丙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C正确;
D、丙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46.(2018•济南)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B.看到一辆汽车从远处驶来,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
C.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中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答案】D
【解答】解:A、虹膜是眼睛构造的一部分,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能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A正确。
B、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先是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这时此同学的晶状体曲度较小,当一辆汽车缓缓启动向他迎面驶来时,此同学晶状体的曲度是越来越大。B正确;
C、半规管能够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对维持人体平衡也起重要作用,C正确;
D、内耳的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错误;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耳和眼睛的结构。
47.(2018•莱芜)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
B.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
C.实验中K1关闭,K2打开时,实验者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答案】C
【解答】解:A、由表数据可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4%,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A正确;
B、甲瓶检验呼气过程,乙图检验吸气过程,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B正确;
C、k2打开,k1关闭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顶端下降,C错误;
D、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所以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D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掌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气体的部分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是解题的关键。
48.(2018•烟台)人体的血液流经肾脏时,每天大约形成180升的原尿,但只有l.5升的尿液排出体外,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如图中的( )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B
【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每天形成180升原尿,但只有1.5升的尿液排出体外,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大部分的水分。因此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③④⑤。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49.(2018•莱芜)一个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水(a)、无机盐(b)和葡萄糖(c)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该人大量饮水后尿液中各成分相对含量最接近于(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所以当健康成年人大量饮水后,其尿液中排出的葡萄糖不会变,因为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永远为0;水大量增加后,体内要维持渗透压平衡,所以尿液中水和无机盐的比值会增加。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尿的意义,认真识图有利于做好该题。
50.(2018•莱芜)如图为人的心脏工作示意图。据图可以判断出( )
A.右心房处于收缩状态 B.左心室处于舒张状态
C.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 D.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
【答案】D
【解答】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上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
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
从本题来看,简单地说,也就是心脏从图一转入图二状态,房室瓣开始关闭,心室开始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入主动脉。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心脏内瓣膜的作用,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