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的】
1.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2.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迷藏( )宝藏( )
(2)散步( )散在草丛里( )
(3)薄烟( )薄弱( )薄荷( )
(4)应和( )和解( )和面( )和稀泥( )
2.从下面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
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写嗅觉的:
(2)写听觉的:
(3)写触觉的:
二、课堂导入:
1.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闹”字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2.本文写春天,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感情线索,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和表达的感情.
三.自主学习
1.引导赏析, 探究问题
(1)风不可捉摸,人是有感觉的,作者怎样传达出他对春风的感受的?
(2)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在江南的春天里,这句话却不适用,请问,江南的春雨妙在何处?三个比喻句怎样从不同侧面写出春雨的特点?
2.阅读探究(第三段—第六段)
(1)第①段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段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2)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
(3)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四、精讲点拨
(1)文章开头第一段,怎样体现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之情?找出体现这种心情的词语。
(2)试着分析结尾的三个比喻句与前文绘春的关系
(3)写出四个含有“春”的成语及四个含有“春”的古诗。
五、拓展提高
1.根据文中的五幅图画,分别扮演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人等,阐述自己对春天的贡献,通过这个活动来感悟课文。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
(1)红杏枝头春意闹 (2)踏花归去马蹄香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选的名句是: 这一名句:
六、教师小结: 学习本文着重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赋予春天的感情和生命,可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手笔,将其运用到我们日后的写景文章中。
七、布置作业
新课堂(阅读练习)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助学资讯,字词积累,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外作业,学习心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我的收获或疑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