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学案()
2020版高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一章第1节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展开
第1节 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考试说明]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命题规律] 本节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呈现率较高,每个选项从不同角度拼盘式考查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各选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题目比较简单,多以选择题型考查。
考点1 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知识梳理
1.可加热的仪器
2.计量仪器
3.分离提纯仪器
4.夹持仪器
5.其他常用仪器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使用时,要“左物右码”。
(2)1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无“0”刻度,小刻度在下方。
(3)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取液体时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处,但要在“0”刻度以下。
(4)温度计的“0”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5)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只能读取一个值,该数值为容量瓶的容量值,其常见的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只能配制与容积等体积的溶液。
(6)玻璃棒的作用有搅拌使固体溶解(或使热量散失)、引流防止液体外洒以及转移固体药品等。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
(1)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使用前都要先检漏、洗涤,酸(碱)式滴定管还需用待盛液体润洗。(√)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错因:蒸发NaCl溶液时,应用蒸发皿进行。
(3)用分液漏斗分离苯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将四氯化碳从下口放出,苯从上口倒出。(×)
错因:苯与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4)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4.50 mL高锰酸钾溶液。(×)
错因: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使橡胶管老化,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5)用50 mL量筒量取1.5 mL盐酸。(×)
错因: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择和溶液体积相近规格的量筒,否则误差会很大。
(6)用托盘天平称量2.12 g NaOH固体,用100 mL容量瓶配制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
错因: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_g,故用托盘天平仅能称取2.1_g_NaOH固体。
题组训练
题组一 常用仪器的识别及使用
1.茶叶中铁元素的检测可经过以下A、B、C、D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仪器不会全部都用上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⑦和⑨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答案 C
解析 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正确;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需要玻璃棒和烧杯,B正确;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不需要泥三角,C错误;检验Fe3+一般用KSCN溶液,因此需要试管、胶头滴管和KSCN溶液,D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B.将1 mol/L的NaCl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D.用pH试纸检验某溶液的酸碱性时,一定要先用蒸馏水湿润
答案 A
解析 为了防止FeSO4被氧化,则应将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A正确;容量瓶不能长时间保存试剂,B错误;有些玻璃仪器加热时不需要垫石棉网,例如试管等,C错误;用pH试纸检验某溶液的酸碱性时,不能用蒸馏水湿润,D错误。
题组二 仪器的组合应用
3.(2018·青岛市高三一模)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闭K2,打开K1,滴加硫酸,则装置B中每消耗1 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NA
B.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
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
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
答案 B
解析 70%的硫酸和Na2SO3反应生成SO2气体,关闭K2,打开K1,装置B中发生反应Na2O2+SO2===Na2SO4,每消耗1 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2NA,A项错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均能氧化SO2为SO,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B项正确;饱和石灰水的浓度太小,不能用来除去SO2,应该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C项错误;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强酸性、难挥发性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项错误。
4.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制备乙酸乙酯需要加热,缺少酒精灯,不能完成实验,A错误;MnO2作催化剂,加速H2O2的分解,所给器材能够完成实验,B正确;缺少胶头滴管,C错误;缺少泥三角,D错误。
托盘天平称量时“物码放反”后称量的物质的实际质量。
托盘天平:m(右盘)+m(砝码)+m(游码)=m(左盘)+m(物体)。如:药品:9.6克=9克(砝码)+0.6克(游码)。
物码放反后可依据上述关系求出m(砝码)=m(物体)+m(游码)。即:9克(砝码)=8.4克(药品)+0.6克(游码)。
考点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知识梳理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原则
粉状不沾壁,块状防掉底,液体防污染,标签防腐蚀。
(2)药品取用三忌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
(3)根据药品的性状和用量选择取用方法
(4)图示向仪器中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
①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② 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2.仪器的洗涤
(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2)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凝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3.试纸的使用
(1)类型及作用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②检验气体:一般先将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出气口,观察颜色的变化。
4.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研细、搅拌、振荡或加热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
(2)液体的溶解(稀释)
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待溶解的液体和溶剂,然后先后加入烧杯中搅拌稀释。但对于稀释放热较多的液体,往往先加入密度较小的液体,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密度较大的液体,边加入边搅拌。如浓H2SO4稀释时是把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气体的溶解或吸收
①对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如用水吸收,则选用如图a所示装置;如用NaOH溶液吸收,则应选用b所示装置。
②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以防止产生倒吸的现象。
5.物质的加热
(1)固体的加热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②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2)液体的加热
①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擦干,以免炸裂试管;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中上部,管口向上倾斜,不得对人,以防液体沸腾时溅出烫伤人。
②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加热的方式
6.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7.洗涤沉淀的方法
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使水自然滤出,重复2~3次。
8.仪器的安装、连接
(1)安装顺序:一般从热源开始,按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2)连接顺序:洗气时,“长进短出”,如图a;量气装置“短进长出”,如图b;干燥管除杂时“大进小出”,如图c。
(1)化学实验中应该记住的几个数据
①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在2~3滴。不宜多加,否则会造成较大误差。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涤2~3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1~2 cm处,再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③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 ℃;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水浴的水中。
④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变色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可判定为滴定终点。
(2)化学实验中的几个标志
①沉淀完全的标志:继续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沉淀剂,无沉淀生成。
②沉淀洗净的标志:取最后一次洗涤滤出液,检测被洗去离子时无现象。
(3)一些特殊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①抽气法或吹气法
图A:关闭分液漏斗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气压法的拓展)
图B: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保持稳定,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差法的拓展)
②分段法
较复杂的实验装置检验气密性时,可分段检查,方法多是常用方法的组合。如下图装置,可分别关闭K1、K2,分段检查。
③如图,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表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
(1)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错因:检验NH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3)做钠盐溶液的焰色反应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错因:玻璃中含有钠盐,自身焰色反应呈黄色,应该用洁净的铂丝。
(4)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错因:胶头滴管不能碰到试管内壁。
(5)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错因:取出的Na2CO3溶液,不能放回原瓶,会污染原试剂。
(6)用50 mL量筒量取5.4 mL 98%的浓硫酸(密度1.84 g·mL-1),然后加水到50 mL,配得2 mol·L-1的硫酸50 mL。(×)
错因:量取5.4_mL浓硫酸应该用10_mL的量筒,并且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在容量瓶中进行。
题组训练
题组一 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
1.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C
解析 淀粉遇I2变蓝是I2的特性,而不体现氧化性,A错误;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错误;NO2使淀粉KI试纸变蓝是因为NO2氧化KI生成了单质碘,体现了NO2的氧化性,D错误。
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完全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 D
解析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盛装,B错误;检验氨气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C错误;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过一段时间,长颈漏斗中水的液面不动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正确。
题组二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3.下列各装置,夹紧②、③、④中的弹簧夹,并作相关操作,会漏气的装置是( )
A.对装置①,手移开后导管中水面与烧杯中水面相平
B.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C.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D.对装置④,上移a管后,a、b两端液面形成一段稳定的高度差
答案 A
解析 对装置①,手移开后导管中水面与烧杯水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否则导管中应形成一段水柱;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否则长颈漏斗内液面会下降;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否则长导管内的液面会与集气瓶内的液面相平;对装置④,上移a管后,a、b两端液面形成一段稳定的高度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4.对于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
答案 A
解析 B项,可利用液差法: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水柱,通过水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C项,可利用微热法:用手(或热毛巾)捂热试管,通过观察烧杯中有无气泡产生及导管中水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D项,可利用抽气法: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即可检查。
气密性检查
(1)解答此类题目必须明确的关键词:
①微热法检查: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②液差(封)法检查:封闭、液差。
(2)答案必须按“操作+现象+结论”要点回答:
①操作:如何形成“密闭体系”,如何“加热”。
②现象: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指出相关实验现象。
③结论:通过什么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考点3 化学试剂的存放及实验安全问题
知识梳理
1.化学试剂的保存
(1)试剂瓶选用的四个要素
①瓶口:固体药品存放于广口瓶,液体药品存放于细口瓶。
②瓶质:与玻璃强烈反应的试剂(如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盛装。
③瓶塞:强碱性溶液不可用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来盛装,可用橡胶塞。强氧化性试剂不可用橡胶塞的试剂瓶。
④瓶色: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2)特殊试剂存放的“十防范”
2.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注:标志中的数字为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的分类。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4.实验安全装置
(1)防倒吸装置
(2)防堵塞安全装置
(3)防污染安全装置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
②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
③制取H2时,尾气处理可采取a、c装置。
(1)实验室操作五防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
③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④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等)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⑤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灭酒精灯前先将导管从液体中拿出。
(2)广口瓶的多种用途
如图由广口瓶和橡胶塞及导管组成的装置有以下用途:
(3)球形干燥管的创新用途
(4)用下列一些实验装置制气体时能做到“随关随停”“随开随用”
(5)测量气体体积装置
(6)冷凝装置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
(1)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错因: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的金属汞,应加硫磺粉处理。
(2)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错因: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属矿物胶使瓶塞与瓶口粘连。
(4)实验室装有白磷的试剂瓶应贴上标签:,做完实验后,剩余的白磷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弃。(×)
错因:白磷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故应贴上易燃物的危险化学品标志,而题中标志是指放射性。
(5)实验室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错因:气体收集装置试管口不能用胶塞密封,应与大气相通,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6)实验室用图2所示的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训练
题组一 试剂的保存
1.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氯水可氧化橡胶,应使用玻璃塞的细口瓶盛装,A错;易燃物品不能与氧化剂混放,B正确;NaHCO3受热易分解为Na2CO3、CO2和H2O,C正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D正确。
2.下列有关药品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保存液溴、白磷要用水液封
B.新制氯水、硝酸银溶液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Li、Na、K要保存在煤油中
D.苏打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答案 C
解析 白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液溴易挥发,所以均要用液封法保存,A正确;HClO、AgNO3见光易分解,所以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正确;Li的密度比煤油小,应保存在石蜡中,C错误;苏打溶液显碱性,应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正确。
题组二 化学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3.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以下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①在点燃H2、CO、CH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③浓碱液对皮肤有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⑤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 ⑥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A.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⑥ D.全部
答案 C
解析 ①不纯的气体燃烧容易发生爆炸,所以易燃气体点燃前应检验纯度,故正确;②浓硫酸密度大于水,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正确;③浓碱液具有碱性,能腐蚀皮肤,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正确;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⑤装满酒精的酒精灯容易洒出引起燃烧,为了使酒精灯正常燃烧,酒精的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故错误;⑥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正确。
4.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干布拭去浓硫酸,然后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废液缸中
D.用如图装置制氨水
答案 B
解析 A项,易发生爆炸;C项,余下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投入废液缸易发生危险;D项,易发生倒吸。
题组三 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装置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可用装置乙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可用装置丙从海水中蒸馏得到淡水
D.可用装置丁把胶体粒子从分散系中分离出来
答案 D
解析 A项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不同,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B项中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中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D项中把胶体粒子从分散系中分离出来,应用渗析的方法,错误。
6.室温下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验证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图乙制取干燥的NH3
C.图丙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SO2
D.图丁验证乙炔的还原性
答案 B
解析 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故A错误;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可加快浓氨水中氨气的逸出,故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氨气,而干燥管中碱石灰可以干燥氨气,B正确;装置丙中收集不到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因为二氧化硫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C错误;电石中混有硫化物,硫化物水解生成的硫化氢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五查法”速解装置图评价题
(1)查实验装置中仪器的使用和连接是否正确。
(2)查所用反应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
(3)查气体收集方法是否正确。
(4)查尾气吸收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确。
(5)查实验目的与相应操作是否相符,现象、结论是否统一。
高考真题实战
1.(2018·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 B
解析 锌粒与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时,碳酸氢钠应该完全反应转化为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此时溶液应该显酸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应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B错误。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C正确。常压蒸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正确。
2.(2017·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 B
解析 A错:刻度以下部分还有盐酸,实际放入锥形瓶内的盐酸体积大于20.00 mL。B对: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清洗碘,又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再用水清洗可洗净。C错:将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溶液pH偏低,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D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3.(2017·海南高考)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
答案 A
解析 A项标签的含义为腐蚀品,B项标签的含义为易燃固体,C项标签的含义为放射性物品, D项标签的含义为氧化剂,故答案选A项。
4.(2016·全国卷Ⅰ)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答案 C
解析 乙酸与乙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乙酸乙酯与乙醇、乙酸互溶,用长颈漏斗无法分离,A错误;NO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虽可除去HCl,但带出了水蒸气,得不到纯净的Cl2,D错误。
5.(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以防液体溅出,A错误;制O2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引起试管炸裂,B错误;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过浓硫酸除水蒸气,否则制得的Cl2中会含有水蒸气,C错误。
6.(2016·海南高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 B
解析 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否则再取试剂时会污染试剂,另外也会使试剂粘到试管内壁上,故B项错误。
7.(2015·四川高考)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C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容操作,眼睛应该平视凹液面,A错误;氯气与NaHCO3也能反应,B错误;食盐水为中性溶液,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插入右边试管中的导管内红色墨水上升,C正确;电石与水反应制备的乙炔气体中含有H2S还原性气体,必须除杂后才能检验乙炔的还原性,D错误。
8.(2015·山东高考)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答案 D
解析 金属钠着火时生成的Na2O2能与H2O和CO2反应生成O2,且反应放热,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会“越灭越旺”,A错误;用试管加热NaHCO3固体时,要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生成的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B错误;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C错误;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暴沸,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