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第三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第三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页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第三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2页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第三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第三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展开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一) 钠及其氧化物 【点多面广精细研】

    1.钠的性质与应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密度
    硬度
    熔点
    银白色固体
    比水小,比煤油大
    较小
    较低,低于100 ℃
    (2)化学性质
    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表现还原性。
    ①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
    O2
    常温:4Na+O2===2Na2O(白色固体)
    加热: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Cl2
    2Na+Cl22NaCl
    ②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③与酸的反应
    2Na+2H+===2Na++H2↑。
    [注意] Na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先酸后水。
    ④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与CuSO4溶液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总反应为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⑤与羟基化合物的反应
    2Na+2C2H5OH―→2C2H5ONa+H2↑。
    (3)工业制备
    2NaCl(熔融)2Na+Cl2↑。
    (4)保存
    钠易与空气中的O2、H2O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不与煤油反应,故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5)钠的用途
    ①制钠钾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②作还原剂来制取活泼金属。
    如4Na+TiCl44NaCl+Ti。
    ③制作高压钠灯。
    2.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1)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
    物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氧元素化合价
    -2
    -1
    化学键类型
    只有离子键
    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电子式
    Na+[]2-Na+
    Na+[]2-Na+
    组成结构
    由Na+与O2-构成,=
    由Na+与O构成,=
    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与盐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主要用途
    可制烧碱
    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
    保存
    密封
    密封、远离易燃物
    (2)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
    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

    ①Na2O2的强氧化性
    试剂
    现象
    反应原理并解释
    SO2气体

    Na2O2+SO2===Na2SO4
    FeCl2溶液
    有红褐色
    沉淀生成
    4Na2O2+4FeCl2+6H2O===4Fe(OH)3↓+O2↑+8NaCl
    Na2SO3
    溶液

    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
    氢硫酸
    溶液变浑浊
    Na2O2+H2S===S↓+2NaOH
    酚酞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与水反应生成NaOH,Na2O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
    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Na2O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
    ②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
    ③遇CO2、H2O、H+时则会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小题练微点]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Na2O2(  )
    (2)金属钠在石棉网上加热时,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
    (3)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
    (4)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
    (5)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
    (6)实验完毕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  )
    (7)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8)H2O2和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含有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
    (9)Na2O2在与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10)将足量过氧化钠投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同时有气泡产生(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学霸微提醒]
    (1)金属Na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会生成Na2CO3粉末,发生的反应为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
    (2)Na2O2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其他同颜色的物质有单质硫(黄色)、AgBr(浅黄色)、AgI(黄色)。


    钠的性质
    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A.BaCl2溶液         B.K2SO4溶液
    C.Ca(HCO3)2溶液 D.NH4NO3溶液
    解析:选C 因为是溶液中的反应,所以都有H2产生,NH4NO3溶液还产生NH3,Ca(HCO3)2溶液还产生CaCO3沉淀。
    2.(2019·崇明模拟)少量金属钠投入下列试剂中,反应最缓慢的是__________,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的是__________。
    A.NaHCO3溶液反应 B.饱和氯化铵溶液
    C.0.1 mol·L-1 NaOH溶液 D.无水乙醇
    解析:A项,少量金属钠投入NaHCO3溶液中,反应为2Na+2H2O===2NaOH+H2↑,NaOH+NaHCO3===Na2CO3+H2O;B项,金属钠投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反应为2Na+2H2O===2NaOH+H2↑,反应消耗水,饱和氯化铵溶液析出氯化铵固体,可能释放出氨气;C项,少量金属钠投入0.1 mol·L-1 NaOH溶液中,反应为2Na+2H2O===2NaOH+H2↑;D项,少量金属钠投入无水乙醇中,反应为2Na+2C2H5OH===2C2H5ONa+H2↑;钠为活泼金属,钠与水溶液的反应,实质都是与H+的反应,乙醇为非电解质,不电离,与钠反应最缓慢。
    答案:D B
    [方法规律] 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原理分析

    (1)与NaCl、Na2SO4、NaNO3溶液反应:实质是与水反应。
    (2)与CuSO4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2OH-+Cu2+===Cu(OH)2↓。
    (3)与铝盐溶液反应:要考虑钠与铝盐的量的问题,因为过量的NaOH溶液能溶解Al(OH)3,OH-+Al(OH)3===AlO+2H2O。
    (4)与NaHCO3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NaHCO3反应,OH-+HCO===H2O+CO。
    (5)与NH4Cl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NH4Cl反应,OH-+NH===NH3·H2O。

    过氧化钠的性质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17·江苏高考)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2015·全国卷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2014·全国卷Ⅱ)CO2通过Na2O2粉末后固体质量增重
    D.(2015·四川高考)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解析:选D A项,Na2O2与CO2反应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正确;B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根据电子转移情况得关系式O2~2e-,可知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正确;C项,2Na2O2+2CO2
    ===2Na2CO3+O2,2 mol CO2 生成1 mol O2,所以粉末固体质量增重,正确;D项,CO2与Na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每有2 mol CO2参加反应转移2 mol电子,标准状况下,5.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A,错误。
    4.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选项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A
    1 mol

    2NA
    B
    22.4 L
    1 mol

    C

    106 g
    1 mol
    D

    106 g
    2NA

    解析:选C
    +2CO2===2Na2CO3+O2 Δm   转移电子
    2 mol 2 mol 56 g 2 mol
    1 mol 1 mol 28 g 1 mol
    由上述关系可得出C项正确;B项未指明标准状况,错误。
    [方法规律]
    1.掌握Na2O2的强氧化性的两个角度
    (1)从结构角度
    Na2O2的结构中含有过氧链(—O—O—),含有过氧链结构的物质有较强的氧化性,以此类推,如H2O2、H2SO5(过一硫酸,相当于H2O2中的一个H被—SO3H取代)、Na2S2O8(过二硫酸钠)中都有过氧链结构,都是很强的氧化剂。
    (2)从化合价的角度
    Na2O2中的氧元素为-1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氧化一些常见的还原剂,如SO2、Fe2+、SO、HSO、H2S、S2-、I-。同时-1价的O也有还原性,如遇到强氧化剂KMnO4也可以被氧化成O2。
    2.Na2O2与H2O、CO2反应计算的三个关系
    电子转
    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O2~2e-,n(e-)=n(Na2O2)=2n(O2)
    气体体
    积变化
    关系 
    若CO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等于生成氧气的量,ΔV=V(O2)=V(原气体)
    固体质
    量变化
    关系 
    CO2、水蒸气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水蒸气中的“H2”,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Δm=28 g·mol-1×n(CO2)、Δm=2 g·mol-1×n(H2O)

    1.(2019·商丘模拟)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C.上述反应中无水CuSO4表现了还原性
    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解析:选C 实验现象说明熔融的钠将CuSO4中的铜置换出来并且放出热量,属于置换反应,钠作还原剂,CuSO4作氧化剂。
    2.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
    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
    D.Na2O2粉末加入Ca(HCO3)2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和浑浊

    点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说明物质发生了歧化反应,类似的反应有S+NaOH(浓)、Cl2+NaOH、Na2O2+H2O等。   
    解析:选B A项,燃烧说明脱脂棉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且有助燃物质氧气生成,正确;B项,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错误;C项,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Na2O2先和水反应生成O2和NaOH,NaOH再与Ca(HCO3)2 反应产生CaCO3沉淀,正确。
    3.200 ℃时,11.6 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则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A.0.125 mol        B.0.25 mol
    C.0.5 mol D.1 mol

    点拨:CO2、水蒸气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水蒸气中的“H2”。    
    解析: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O2的质量为11.6 g-3.6 g=8 g,n(O2)==0.25 mol,根据Na2O2与H2O(g)、CO2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2和H2O(g)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5 mol×2=0.5 mol。
    4.某同学探究钠的性质时,将等量的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序号
    溶液
    现象
    解释及离子方程式

    饱和NaCl溶液



    饱和石灰水



    CuSO4溶液



    FeCl3溶液



    归纳:钠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浮、熔、游、响。消耗的水会使饱和盐溶液中的盐晶体析出;生成的NaOH再与溶液中的溶质反应产生现象。    
    答案:①溶液中出现浑浊 Na与H2O反应使水量减少,2Na+2H2O===2Na++2OH-+H2↑
    ②溶液中出现浑浊 Na与H2O反应放热,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Na与H2O反应使水量减少,2Na+2H2O===2Na++2OH-+H2↑,产生的OH-促进Ca(OH)2(s)Ca2+(aq)+2OH-(aq)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③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 2Na+2H2O+Cu2+===Cu(OH)2↓+2Na++H2↑
    ④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 6Na+6H2O+2Fe3+===2Fe(OH)3↓+6Na++3H2↑
    考点(二) 氢氧化钠、钠的碳酸盐 【点多面广精细研】

    1.氢氧化钠
    (1)物理性质
    NaOH的俗名为烧碱、火碱或苛性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有很强的腐蚀性。
    (2)化学性质
    ①具有碱的通性。
    ②其他反应
    与金属铝反应:
    2Al+2OH-+2H2O===2AlO+3H2↑。
    与非金属单质(Cl2)反应:
    Cl2+2OH-===Cl-+ClO-+H2O。
    酯类(CH3COOC2H5)水解:
    CH3COOC2H5+NaOHCH3COONa+CH3CH2OH。
    (3)NaOH的制取
    ①土法制碱: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现代工业制碱:
    2NaCl+2H2O2NaOH+H2↑+Cl2↑。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溶解度比Na2CO3小)
    水解(离子方程式,下同)
    CO+H2OHCO+OH-
    HCO+H2OH2CO3+OH-
    与盐酸反应
    CO+2H+===CO2↑+H2O
    HCO+H+===H2O+CO2↑
    与NaOH反应
    不反应
    HCO+OH-===CO+H2O
    与足量Ca(OH)2反应
    Ca2++CO===CaCO3↓
    Ca2++OH-+HCO===CaCO3↓+H2O
    与BaCl2反应
    CO+Ba2+===BaCO3↓
    不反应
    与CO2反应
    CO+CO2+H2O===2HCO
    不反应
    热稳定性
    较稳定
    2NaHCO3Na2CO3+CO2↑+H2O
    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
    (2)Na2CO3、NaHCO3的用途
    ①Na2CO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②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小题练微点]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会分解(  )
    (2)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  )
    (3)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4)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Na2CO3溶液(  )
    (5)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小苏打NaHCO3(  )
    (6)Na2CO3溶液(杂质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
    (7)NaHCO3溶液(杂质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
    答案:(1)× (2)√ (3)× (4)√ (5)√ (6)√ (7)√
    [学霸微提醒]
    碳酸盐、碳酸氢盐的区别
    (1)溶解性:一般地,碳酸盐小于碳酸氢盐,如CaCO3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