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第1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第2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展开

    1讲 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B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C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D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E德雷克海峡2.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特点海底地形特 点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多火山、地震大洋底部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板块的消亡边界3.世界的地形(1)世界主要地形区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主要高原亚洲: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南美洲: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主要平原亚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图兰平原等;欧洲: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等;北美洲:中央大平原;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等。主要盆地:刚果盆地、巴黎盆地、大自流盆地等。(2)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大洲地形图特征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山地、高原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非洲地形以为主;东部有世界著名的“东非裂谷带”北美洲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区南美洲西部高大山脉南北纵列;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冰川广布图例4.海陆变迁(1)六大板块: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4)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海洋里的板块生长边界为海岭消亡边界为海沟;陆地上的板块生长边界为裂谷消亡边界为山脉;生长边界表示面积在扩大消亡边界表示面积在缩小(2019·西安模拟)如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121.图中(  )A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B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C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大洋海域呈“S”风大浪急2图中(  )A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C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1A 2.B [1南纬20°纬线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美洲大陆。图中180°经线位于太平洋结合各大洲的经度范围判断:是太平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是大西洋大洋海域呈S风大浪急;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是印度洋大洋北部封闭南部开放。第2图中大陆是南美洲大陆地跨南、北半球位于西半球;是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的东南部海域;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地区位于板块内部火山活动较少。](2019·济南一模)下图中甲港口所在国家是海运大国海运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据此完成34题。3甲港口号称该国所在大洲的“南大门”得益于(  )A经济腹地广阔     B港阔水深避风C地理位置优越     D地形平坦开阔4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麦哲伦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3C 4.C [3甲港口临地中海成为欧洲南大门南大门强调的是位置优势C正确。从经纬度可知该图是巴尔干半岛的希腊AD明显不符合事实B项表述正确但与本题无关。第4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是希腊临地中海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路线经过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中海。] 1气温(1)气温的时间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日变化14日出前后日较差内陆地区日较差沿海地区日较差小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海洋上8北半球大陆上1海洋上2年较差内陆地区年较差沿海地区年较差南半球大陆上1海洋上2南半球大陆上7海洋上8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季陆高海低季陆低海高地形同纬度地区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洋流同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低[特别提醒]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2降水(1)形成条件(2)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影响因素表 现纬度因素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海陆位置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大气环流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洋流因素暖流影响地区降水寒流影响地区降水地形因素海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3)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位置年降水量成因特征赤道附近降水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全年多雨两极附近降水少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全年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多雨大陆西岸降水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全年少雨中纬度内陆降水少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全年少雨大陆东岸降水多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多雨大陆西岸降水多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常年湿润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降水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多雨[特别提醒]                                           (1)有些沿海地区降水少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常年受到副高控制气流下沉空气干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难以形成降水;沿岸海洋中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干燥程度。(2)北回归线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2/3的地区形成荒漠。但是在亚欧大陆东部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形成森林。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图a        图b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C 2.B [1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经过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变宽。第2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特征可知b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结合图中各地的相对位置可知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2019·聊城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海多内陆少B自东南向西北递减C东部多西部少D东部沿海南北差异较大4影响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C地形 D大气环流3C 4.B [3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可判断出该地区东部降水量多西部降水量少。第4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沿海岸线延伸是因为沿海地区有寒流流经使大陆沿岸的降水减少。] 1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2)人种分布主要人种主要分布地区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等地黑色人种非洲南部、大洋洲等地(3)世界三大宗教宗教源地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亚洲西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世界贸易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输出资金、技术、经验、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进口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输出廉价劳动力、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2019·太原模拟)如图分别示意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和印度四国人口和耕地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3题。117002000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呈“先增后减”变化态势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C巴西 D印度2印度和巴西两国发展农业技术的目标分别是提高(  )A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B劳动生产率、土地承载力C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D土地生产率、环境承载力319502000美国土地开发力度趋于平缓稳中有降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发展 B人口增速减缓C后备资源不足 D生态保护1B 2.C 3.D [1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结合图中数据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图中信息显示印度耕地面积大、人口多属于人均耕地较少类型应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即提高土地生产率角度入手;巴西耕地面积也较多但人口相对较少属于地广人稀型应从提高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角度入手。第3注意稳中有降说明是有意识地减少则可判断是出于生态保护的目的。后备资源不足会影响开发力度但不至于降低。]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