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第1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第2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章第2讲 山地的形成

    展开

    2讲 山地的形成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褶皱的含义及基本形态依据岩层弯曲判断背斜、向斜剖析地质剖面图判断地质构造特点褶皱地貌与地形倒置理解地形倒置的成因 断层的形成与影响会分析山区断崖地貌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分析水库坝址选址水出露原因分析生产、生活实例判断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山区合理选线原则解读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交通线路选线分析地质构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隧道建设的选址要求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基本单位:褶曲(2)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洋、裂谷和褶皱山系的形成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背离运动张裂区——裂谷或海洋相对运动碰撞区——高大的褶皱山系2.断块山(1)断层(2)断层的地貌类型位移类型地貌类型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相对下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发育成山岭或高地3.火山(1)成因: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表。(2)两大组成:火山口火山锥[特别提醒]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公路为主铁路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地势相对缓和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地势起伏大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是向斜构造。 (×)2喜马拉雅山是巨大的褶皱山系。 (√)3渭河平原是断层下沉形成。 (√)4山区公路选线时多沿山脊延伸。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A背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两翼岩层B向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两翼岩层C断层;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位移2图中岩层16按由老到新的排序为1234563A的地貌类型是背斜谷其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B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B;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A;有泉水出露的是C;适合开挖隧道的是A。(填字母)三、人地协调观——趣味思考1在山区进行采石生产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看应将采石场选择在什么地方?[提示] 应选择在背斜或断层部位处。2五岳名山之一的华山以“险”著名其形成与何有关?[提示] 与地壳运动导致的断层活动有关。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是一向斜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1)~(2)题。(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2)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界面M之上的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是一向斜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教材寻因受地壳运动水平挤压的影响岩层向上弯曲的部位为背斜向下弯曲的部位为向斜;沉积岩都是水平分布的具有层理构造综合判断(1)由信息可知N向斜构造中岩层的层面反映了地壳受水平挤压产生了明显的褶皱运动;界面M水平岩层的下界反映了地壳的下沉运动NM分别反映了水平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对岩层的作用(2)由信息可知M界面以下与向斜构造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反映了甲岩层形成之前乙岩层已经形成;并且乙岩层褶皱抬升后经历长期侵蚀;甲岩层在抬升之后持续接受沉积;甲岩层及其以上为水平岩层没有发生褶皱即没有形成背斜或向斜[尝试解答] (1)D (2)C1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岩层形态上判断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张力和压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判断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煤矿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油、气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建隧道避开断层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命题视角一 剖析地质剖面图分析地质构造的特点(2018·海南高考)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12题。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1D 2.C [1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之分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排除AC选项。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排除B选项。第2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地壳运动应相似或相同。](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4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C3 D43B 4.B [3读图可知该区域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层后来发生断裂移动形成断层乙;接着经过一段时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后岩浆侵入形成岩层丙;最终经过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岩层甲。第4由乙处的断层可判断形成了一次褶皱;甲层的上覆岩层分布与下侧岩层分布顺序一致说明又形成了一次褶皱故共形成了2次褶皱。]命题视角二 借助相关图示考查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下表示意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据此完成57题。观测点海拔/m531512563615575出露岩层代号QPQSQ5.图中与该小组考察的路线基本一致的是(  )AL1线 BL2线CL3线 DL4线6读图可知(  )AM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BM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CN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DN处断层发育多地质灾害7如果要选择一处为宿营地相对合理的是 (  )A BC D5D 6.B 7.A [5N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可确定N处为山谷;由M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可确定M处为山脊。从表中数据可知处位于山谷处位于山脊沿线最低海拔为512 m、最高海拔为615 mL1L3沿线的最高海拔没有达到600 mL2沿线没有经过山谷都可以排除;L4沿线先经过山谷后经过山脊最低、最高海拔也与表格数据相符。第6由表格及岩层代号PQS由老到新可知处岩层老两侧岩层新此处为背斜构造处位于山谷N处也处于山谷N处是背斜成谷其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同理M处为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根据以上材料不能判断N处是否有断层发育。第7结合图中四点的海拔可知位于N(山谷)西侧的山坡上位于N(山谷)附近位于N地东南侧山脊附近位于M地东南侧的山坡上。地位于山谷附近的山坡坡度较缓且不易受山洪影响最适合作为宿营地A对;地易受山洪影响B错;距水源地较远CD错。]  (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图中的等高线分布显示出南部为山地交通线北部自东向西有河流流经交通线路基本上与河流平行延伸教材寻因山区交通线主要沿谷地延伸多选址于地势较为平坦之地综合判断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尝试解答]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山区交通线的选取原则与原因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  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的地段;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成昆铁路沿地形大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命题视角 借助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对交通的影响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2题。1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BC D2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 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C 2.B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甲地海拔在100 m以下乙地海拔在200 m300 m丙地海拔在500 m600 m丁地海拔在400 m500 m故丙地海拔最高。第2图中无居民点和河流的分布故未能体现出山区公路尽可能连接居民点和避免跨越河流的原则。图中公路呈字状弯曲主要目的是避开陡坡。]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如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1)指出图示铁路通车对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可能带来的有利变化。(2)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 km/h40 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解析] (1)铁路通车使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的距离更长、范围更大导致洛比托港口货物种类和数量增大。第(2)甲路段比乙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快原因是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而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答案] (1)货物集散范围扩大;货物种类增加;货物吞吐量(运输量)增大。(2)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快。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慢。 地理图表专()|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经典高考题)如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变老。图中阶地(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完成下题。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解图流程]1从文字中获取关键信息(1)“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根据地层分布判断地质构造。(2)“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阶地高低与地壳抬升幅度有关。2从图表中获取解题信息[尝试解答] C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是我们学习地质构造时常见的图示掌握基本的判读技巧很有必要应主要抓住以下关键(以下图为例)。1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图中da(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2判断岩层的形态岩层的形态主要表现为岩层的弯曲变形、断裂错位以及连续延伸状况。图中①处地下的岩层向下弯曲;②处的c岩层表现出不连续分布说明在地表处出现了缺失;③处的岩层明显出现了断裂错位。3判断岩层的分布状况图中①处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岩层自底部到地表由老变新;在②处水平方向上向左右两侧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排列。4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质过程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②处的岩层表现出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构造;③、④两处均为断层构造。②处上覆岩层被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图中②处缺失cba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发生沉积作用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了。(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1D 2.A [1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地质剖面图可知该地区有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分布在页岩、砂岩分布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下切)作用形成河谷地貌;而在石灰岩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溶蚀作用即水的溶解和冲刷形成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岩石种类不同流水作用差异明显。第2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示区域河流形成了两级阶地阶地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地壳抬升时河流下切作用明显形成深切河谷;当地壳相对稳定时流水下切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形成河流阶地。由此可该地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A项正确。]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