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五讲第17课时影响气候的因素
展开第17课时 影响气候的因素 (1)造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不同纬度气温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2)C、D两地纬度位置相同,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C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D地受季风环流控制。(3)E地气温较低,主要与地形有关。(4)F地降水稀少,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5)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G地冬季气温很低,主要影响因素是盛行风、洋流。 考点 影响气候的因素 (2016·上海高考)北美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A气候分布于北纬40°~60°大陆西岸;B气候分布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C气候分布范围最广,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2)北美西部地区有高大山脉;大致北纬45°以北受暖流影响,北纬45°以南受寒流影响。(1)北美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等。 答案 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这里位于亚热带,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为狭长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地中海气候。C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原因是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东西较宽,平原南北延伸,南北气流交换频繁;受西海岸阿拉斯加暖流影响,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西北延伸的趋势,因此,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2)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2.海陆因素(1)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季节分配(年际变化)不均匀均匀降水量少多 (2)海陆位置与降水盛行风由沿海吹向内陆时,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温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冷海热,夏季陆热海冷。3.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直接影响降水,大气环流是多种气候形成的直接因素。4.地形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大地形区常形成低温区,如青藏高原高大的山地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如安第斯山脉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效应,降水少山脉的位置影响气候的分布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地区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高大地形对冷空气具有阻挡作用,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三角洲冬季气温高于珠江三角洲背风坡的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盆地、谷地气温较高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有关,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等。6.其他因素(1)冰层的反射率:如南极地区。(2)人类活动:如城市化(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植树造林、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与人类活动有关。(2019·四川成都摸底)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差异C.地形起伏 D.洋流性质答案 B解析 根据等温线弯曲特点及气温分布规律可知,甲地气温高于乙地。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甲、乙两地均位于平原地区,沿岸洋流性质相同,排除A、C、D三项;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位于沿海,乙地深受海洋影响,故B项正确。2.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气压带C.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答案 B解析 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此时同纬度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说明是南半球的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类综合题典型的气候类综合题主要有气候特征、气候成因、气候的影响等。(1)气候特征气候特征从气温、降水两个方面描述,说明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及气温、降水的组合特征。 (2)气候成因气候成因主要包括光照成因、气温成因、降水成因、气候成因。 (3)气候的影响描述角度常用术语对河流的影响降水多(少),河流水量大(小);冬季温和(寒冷),无(有)结冰期;降水季节变化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对地形的影响降水多(少),河流水量大(小),流水侵蚀作用强(弱);风力大(小),风力侵蚀作用强(弱)对农业的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水热充足,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2019·青岛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4年夏季(6月6日),英、美等国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如图示意欧洲西部局部区域。(1)指出英吉利海峡两岸地区的气候类型,分析其在欧洲西部分布典型的原因。(2)从有利于渡海的角度,分析诺曼底登陆选择在夏季的主要原因。(3)指出“某种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位于中纬度(40°N~60°N)大陆西岸,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西南风或偏西风);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并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部扩展;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分布在北部和南部,中部为平原,有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内陆;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部扩展。(2)夏季,欧洲西部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导致英吉利海峡风浪小,较有利于渡海作战。(或答: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导致英吉利海峡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3)乳畜业。有利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饲料充足;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先进。解析 第(1)题,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可知,英吉利海峡两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广的原因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陆轮廓等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可知,在英吉利海峡渡海主要考虑风浪大小。夏季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风浪小,有利于渡海。第(3)题,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适宜发展乳畜业,有利条件从气候、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 一、选择题(2019·湖南邵阳联考)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1~2题。1.图中P地降水量较南北两侧多的原因有( )①受海洋气流影响较大 ②受西北季风影响大 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④距海洋较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主要位于南亚西北部;P地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得到抬升,降水较南北两侧多,P地较两侧距海洋远近差别不大,故①③正确,选C项。2.造成M、N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地形、纬度、大气环流 B.地形、洋流、纬度C.洋流、纬度、大气环流 D.洋流、地形、大气环流答案 A解析 读图可和,M地位于南亚地区,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N地位于青藏地区,纬度较高,地势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地形、纬度、大气环流,故A项正确。(2020·重庆八中月考)纳马夸兰地区位于非洲西南部的沙漠区,是最著名的赏花圣地。在这片干旱的大地上生长着近300种植物,多肉植物就是代表性植物之一。这里的植物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旱季进入休眠状态,雨季生长开花。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纳马夸兰赏花最佳的旅游时间为(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答案 C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旱季进入休眠状态,雨季生长开花,因此赏花最佳的旅游时间应为当地雨季,结合图示经纬度分析,该地区位于30°S附近,只有当西风带控制(冬季)的时候才会带来适量的降水,C项正确。4.根据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推测纳马夸兰地区的气候( )A.受洋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干旱C.冬季受西风影响,有少量降水D.夏季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提示“这里的植物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旱季进入休眠状态,雨季生长开花”。可推测多肉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气温高、降水量少、干湿季明显,再结合纳马夸兰地区分析,该地纬度较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高,年降水量少,B、D两项错误;冬季受西风影响,有少量的降水,降水的季节差异很大,C项正确;受寒流影响,由于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沿岸地区降水少,A项错误。(2019·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开学考试)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使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下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完成5~6题。5.2016年以前,有利于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是其( )A.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B.地处迎风坡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艾因塞弗拉镇位于阿特拉斯山脉的北坡,海拔近1 000米,北临地中海,属于地中海气候。结合题设问“2016年以前……冬季形成降雨”可知,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该地地势高,正好位于西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较多,B项正确。6.2016年以前冬季,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C.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D.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到达答案 C解析 本题要抓住“2016年以前冬季”来分析。冬季,该小镇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A项错误;冬季,该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B项错误;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到达该地之前,先经过地中海,冬季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所以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C项正确;由图可知,该地的西南部、南部有高山存在,北侧是地中海,不是四面环山,D项错误。二、综合题7.(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盟联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M地和N地7月份气温的差异,并说明原因。(2)分析从甲地到乙地降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3)从甲、乙两地降水与蒸发关系,指出甲、乙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原因。答案 (1)差异:M地7月气温低于N地。原因:M地位于河流源头,海拔高,导致气温低。(或N地位于河流中游,海拔低,气温高。)(2)变化规律:从甲地到乙地降水逐渐减少。原因:西部高大山系阻挡了太平洋水汽深入,东部是低缓山地,对大西洋水汽阻挡作用较小,故从甲地至乙地的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从甲地到乙地由于距大西洋的距离逐渐变远,海洋水汽减少,导致降水逐渐减少。(3)类型:甲地为商品谷物农业,乙地为大牧场放牧业。原因:甲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利于种植业发展;乙地降水量小,蒸发量大,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气候干旱,草场广阔,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M地位于河流源头,海拔高,导致气温低。第(2)题,从甲地到乙地降水逐渐减少,西部高大山系阻挡了太平洋水汽深入,东部是低缓山地,对大西洋水汽阻挡作用较小,故从甲地至乙地的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从甲地到乙地由于距大西洋的距离逐渐变远,海洋水汽减少,导致降水逐渐减少。第(3)题,读图可知,甲位于美国的中部平原,乙位于美国西部的山区。通过地理位置可判断出甲是商品谷物农业,乙是美国的大牧场放牧业。原因:甲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利于种植业发展;乙地降水量小,蒸发量大,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气候干旱,草场广阔,利于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