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01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02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03
    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展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考点
    频次
    卷别
    经纬网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特征描述
    时间计算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卷Ⅰ
    2015·T6
    2018·T37(1)
    ——
    2018·T10 2014·T13
    卷Ⅱ
    2014·T3、5
    ——
    2018·T6 2015·T8
    2017·T5 2014·T4
    卷Ⅲ
    ——
    ——
    ——
    2017·T10~11
    海南卷
    2017·T12
    2017·T18、19、22(1)
    2018·T12 2015·T19
    2018·T13 2017·T13
    2014·T12~13

    [说明] 由于海南卷也是委托国家高考命题研究中心命制的,一并研究海南卷的考情,更能从整体上把脉全国卷的命题规律和趋势。
    第一讲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

    3.地球仪的概述
    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图示




    形状
    半圆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间隔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
    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注1】 (1)任何两条正相对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大圆(经线圈),并且平分地球。
    (2)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注2】 (1)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2)纬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辨】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是最北点,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南;南极点是最南点,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北。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划分半球
    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经纬(线)度
    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23°26′(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66°34′(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


    3.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计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注3】 (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假如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之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为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2)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点1】 北半球各地的纬度可以根据北极星的仰角来确定,即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点2】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
    (2)描述东西半球的范围时要注明方向,不能说东半球位于20°W和160°E之间,应说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或从160°E向西到20°W。



    考点一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

    (一)经纬线的判断方法
    1.标注法:经纬网图中直接标明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数,则直接进行判读、分析即可。
    2.关系法: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相互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如图1中L线是经线,S线是纬线)。
    3.数值法:斜方格经纬网中,经线值不能大于180°,纬线值不能大于90°(如图2中L线是纬线,S线是经线)。

    (二)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方法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


    方法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方法3:根据所描述的区域特征判断纬度高低和经度差异
    经纬度位置是决定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因素之一,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区域自然特征或差异比较,来推断区域纬度高低或经度差异。
    若甲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则甲地区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乙地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若某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则该地区肯定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
    再比如,若A、B两地区区时相同,但A地区比B地区在日期上早一天,则A地区位于172.5°E向东到180°之间,B地区位于172.5°W向西到180°之间。

    [集训过关]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50°N,20°E)
    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
    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
    D.④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解析:1.B 2.D 第1题,中纬度是位于南北纬30°~60°之间的区域,据此结合图示即可判断位于中纬度的地点。第2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50°N,20°W)。②地纬度为30°N,②地以南至30°S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③地经度为160°E,结合东、西半球划分可知其以东为西半球。④地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其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2019·济南模拟)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3~4题。

    3.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解析:3.D 4.C 第3题,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经纬度为(30°N,135°W)。图示四地坐标分别是: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第4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①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时针自转,可知③点位于以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赤道上,经度为45°W,位于大西洋;根据逆时针自转,可知④点位于以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30°纬线上,位于北温带。

    考点二 经纬网的应用
    应用(一) 定“对称点位置”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图中的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如图中的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但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图中的A(40°N,20°W)与D(40°S,160°E)。

    应用(二) 定“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1)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下表所示:



    根据两地“经度和”判断

    经度和<180°,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
    经度和>180°,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2)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如图:甲地(55°N,25°W),乙地(25°S,65°E),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关键是确定地球自转方向,顺自转方向为东,逆自转方向为西,如图所示。


    应用(三) 算“距离” 
    此角度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测量和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具体方法为:
    1.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为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 km。如图中线段AB的距离为111 km。
    2.同一条纬线上经度差为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φ° 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的线段AC。
    3.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计算图中BC之间的距离,有两种方法:
    (1)求出AC、AB长,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
    (2)粗略算法:
    若BC的纬度差较小,可假设其在同一纬线上,求纬线长度;若BC两点的经度差较小,可假设其在同一经线上,求经线长度;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应用(四) 定“最短航线”和“航向” 
    1.基本原理
    最短航线即球面上的最短距离;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指经过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劣弧段。
    2.判断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段就在经线上。如从A到B为向正北方向走。
    (2)若两地的经度差为180°:过两点的大圆即经线圈,最短航线为过两极点的劣弧。从B到P的最短航线为弧BNP,航向为先向正北,后向正南。从A到C的最短航线为弧ASC,航向是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3)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如从M到K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航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注意:常见的大圆:晨昏圈、经线圈、赤道。

    应用(五) 定“范围大小”和“比例尺大小” 
    此角度主要是利用经纬网判读不同区域面积的大小,并根据实际面积和图上面积,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以下几点: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例如:在下面经纬网图中,a、b、c、d四部分的面积大小:b=c>a>d;比例尺大小:d>a>b=c。

    [典题精研]
    [典例] (2015·全国卷Ⅰ·节选)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题。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 km/h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53°N B.60°N
    C.66.5°N D.40°N
    [解析] 图中显示,甘德机场位于50°N纬线以南不远处,如果该飞机沿经线向北或者向南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 km,根据纬度相隔1°的经线长度约111 km,可推算飞机大致飞行了6个纬度,因此1小时后飞机所在纬度位置最北约56°N,最南约44°N。故选A。
    [答案] A

      
    1.(变设问)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66 km/h的速度沿最短航线飞行至某机场(50°N,125°E),大约飞行(  )
    A.10小时 B.17小时
    C.20小时 D.14小时
    解析:选D 从图中可知甘德机场的位置大约位于(49°N,55°W),它与(50°N,125°E)的某机场位于同一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北极点,最短距离约为81°×111 km,结合飞行速度可求出飞行时间大约为14小时。
    2.(变题型) 若一架飞机从甘德机场飞越大西洋到达欧洲某机场(49°N,0°),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最短航线为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其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如图所示)

    答案: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集训冲关]
    (2019·襄阳四校联考)下图中AQBM为晨昏圈上四点,MCQD为北半球一纬线圈。读图回答1~2题。



    1.一飞机沿最短航线从M点飞到Q点的飞行线路是(  )
    A.弧MCQ B.弧MAQ
    C.弧MBQ D.弧MDQ
    2.按最短线路飞行,该飞机从M点到Q点的飞行方向是(  )
    A.一直向西飞行 B.一直向东飞行
    C.先西北,再西南 D.先东南,再东北
    解析:1.B 2.C 第1题,图中MQ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点大圆的劣弧,根据AQBM为晨昏圈上四点,晨昏圈把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所以为大圆,故从M点飞到Q点的最短飞行线路是弧MAQ。第2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按最短飞行线路飞行,该飞机从M点到Q点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方向飞行,再向西南方向飞行。
    (2019·枣庄模拟)下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读图完成3~4题。

    3.读图可知(  )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B.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P国面积较L国面积大
    D.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
    4.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关系是(  )
    A.ab=bc=cd=ad B.ab=cd C.ad=bc 解析:3.A 4.B 第3题,根据两地的经纬度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20°W~0°~160°E为东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故L国主要位于东半球、低纬度;L国跨越的经纬度范围较P国大,故L国面积较P国大;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但南北纬相反。第4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b和a′b′、b′c′图上距离相等,但跨越的实地距离ab>b′c′>a′b′,故比例尺abbc;bc和b′c′相比,bc图上距离小,实地距离大,故比例尺bc
    [课时跟踪检测]  
    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正东方 B.正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20 000 km B.15 000 km
    C.10 000 km D.5 000 km
    解析:1.A 2.D 第1题,北极星的仰角即当地的地理纬度。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说明两地均位于60°N。同一纬线上,指示的是正东、正西方向,再根据甲、乙两地的经度度数之和大于180°,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选A。第2题,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两地之间劣弧长相差90°。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等于90×111 km×cos 60°=4 995 km。选D。
    如图为全球经纬线图,甲至辛是经纬线坐标上的八个地点。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各点之间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下列两点间在地球表面上实际距离最远的是(  )
    A.己辛 B.丙庚
    C.乙己 D.甲戊

    4.亚特兰蒂斯是个传说中的古文明大陆,后人曾透过柏拉图提出的地球六分说,也就是把地球360度切成六等份,来推论亚特兰蒂斯的地点。其推论依据是沿着同一条纬线出发时,亚特兰蒂斯往东60度为古埃及文明之处,往西60度则为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依此推论,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  )
    A.庚 B.己
    C.丙 D.乙
    解析:3.A 4.C 第3题,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111 km;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111 km。读图,己辛之间跨纬度6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60°,距离远。丙庚在30°纬线上,跨经度60°,距离较短。乙己在60°纬线上,跨经度9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45°,距离较短。甲戊在极点,距离是0,最小。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在地球表面上的实际距离最远的是己辛,A正确。第4题,古埃及文明之处约是30°E,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约是90°W。所以,亚特兰蒂斯的位置约是30°W。最可能位于图中丙地,C正确。
    (2019·武汉华师附中测试)读经纬网图,回答5~6题。

    5.设A、B两点和B、C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2约为L1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
    6.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解析:5.A 6.D 第5题,A点位于赤道上,B、C、D三点位于60°S纬线上。A、B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60°,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L1位于过这两点的经线圈上,距离为111×60 km。B、C两点同在60°S纬线上,经度相隔180°,两点间的最短距离L2位于过这两点的经线圈上,从B点向南经南极点到C点,距离为(90°-60°)×2×111 km。所以L1=L2。第6题,图中B点和D点均位于60°S纬线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的劣弧段,据图可知B、D两点的经度和大于180°,所以D点(135°E)位于B点(135°W)的正西方向,飞机从B点飞往D点最短航线必经过南极点附近,此时正确的航向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如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甲、乙两地均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8.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
    A.一路正西  3 330 km
    B.先东南,后东北 6 660 km
    C.先东北,后东南 大于6 660 km
    D.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3 330 km
    解析:7.B 8.D 第7题,从甲、乙两地经度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外圆纬线为60°S。两地纬度均为60°S,位于南半球;经度分别为150°E和90°E,位于东半球。第8题,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甲、乙两地均位于60°S,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甲、乙两地纬线上的距离为60×111 km×cos 60°=3 330 km。由于飞行航线为大圆劣弧段,其距离比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短,即小于3 330 km。
    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前往南极罗斯海,在罗斯海西岸的难言岛(74°54′S,163°46′E)进行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建设的前期工作。据此完成9~10题。

    9.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建成后,到泰山站(73°51′S,76°58′E)最短距离的行走方向为(  )
    A.一直向西 B.先西南后西北
    C.先正南后正北 D.先西北后西南
    10.我国第5个科考站与冰岛(约64°09′N,21°56′W)的距离最接近(  )
    A.15 000 km B.17 000 km
    C.19 000 km D.21 000 km
    解析:9.B 10.C 第9题,地表上两点的最短距离为经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我国将建设的第5个南极科考站纬度略高于泰山站,且第5个南极科考站位于泰山站以东,所以应该先向西南走,然后再向西北走。第10题。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位于(74°54′S,163°46′E),与冰岛的经度相差大约180°,即两地大约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从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向正南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方向走距离冰岛最近,所跨纬度约为169°,结合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实地距离约差111 km可知,两地距离最接近19 000 km。
    近年来科学家们将光敏定位仪用于小型鸟迁徙研究,即通过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大致确定鸟儿所在的位置,如图是据此方法绘制的2014~2015年某种小型鸟类迁徙路线图,图中数据表示往返日期,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大致的飞行方向是(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12.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  )
    A.甲地和乙地 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丁地和乙地
    解析:11.A 12.B 第11题,结合图中的纬线,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的最短距离,是两地间大圆的劣弧长度,飞行方向大致是沿劣弧飞行。从经度看是向西飞,在北半球方向先向北偏,再向南偏,大致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A对。B、C、D错。第12题,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乙地和丙地纬度相似,关于赤道南北对称,乙地9月份的光照数据和丙地3月份的光照数据相似,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乙地和丙地,B对。其他各地纬度不同,且不是关于赤道对称,A、C、D错。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
    B.④地的地方时比③地晚80分钟
    C.③地位于⑤地的正西方向
    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14.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
    A.一直向正东飞行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行
    C.先向正南再向正北飞行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飞行
    解析:13.C 14.B 第13题,①②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等,A错;④地较③地向东差20°,④地的地方时比③地早80分钟,B错;③地位于⑤地的正西方向,C对;①②两点间距离大于②③两点间距离,D错。第14题,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两点所在的大圆的劣弧,即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行,选择B。
    (2019·皖江名校联考)读图,完成15~16题。

    15.②地位于⑦地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16.有一架飞机从⑧地飞往⑤地,最短飞行路线是(  )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C.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D.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解析:15.C 16.D 第15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②地位于北半球,⑦地位于南半球;以0°经线为参照,可以推算出②地经度约为170°E,⑦地经度约为10°E,同为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所以②地位于⑦地的东北方。第16题,读图可知,⑧地和⑤地同位于南半球,且经度相差约180°,大致在同一经线圈上,所以最短飞行路线为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即由⑧地向正南过南极点再向正北到⑤地,航行方向为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2019·泰安模拟)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7~18题。

    17.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18.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7.A 18.A 第17题,图幅面积相同的地图,所跨经度数越大、所处纬度越低,实际面积越大。分别判读四个区域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即可判定①区域实际面积最大。第18题,赤道长度大约与经线圈长度一致,①区域中两条粗短线跨的度数相同,分别在赤道、经线上,则长度相同;②区域中横线在60°N上跨20°经线,相当于赤道上跨10°经度,竖线为经线,跨10°纬度,与赤道上跨10°经度长度一致;故①区域和②区域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③④两幅图中两短线跨过的经度数和纬度数相同,但其纬度的纬线长度不同,所以两条粗短线不等长。
    (2019·郑州模拟)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无法比较
    20.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稍长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②区域到③区域最短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解析:19.B 20.D 第19题,因为经线是一系列等长的半圆,而纬线是一系列不等长的圆,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据图可知①②③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第20题,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纬度更高的③区域平均海平面地心距离稍短;相对方向要用劣弧定向法,经度相隔不能超过180°,所以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所以③区域位于西半球;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短航线应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第二讲地_图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形式:
    典例
    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5 km
    1∶500 000

    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4)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特点比较:
    比例尺大小
    表示的实地范围
    内容
    精确度


    详细



    简略

    2.地图上的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例如:方框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为注记。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 500 m,乙点海拔为500 m。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_000 m。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基本地形部位:

    三、地形剖面图
    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

    【注1】 比例尺是一个比值,且分子是1,因此比较比例尺大小时就需要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点】 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减五个“0”。
    【联1】 实地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注2】 指向标地图的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但也有例外,因此要特别注意。
    【注3】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语言,读图时一定要关注图例和注记。
    【注4】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垂直距离。
    【记1】 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等高距)。
    (3)密陡疏缓。 (4)凸高为谷。
    (5)凸低为脊。 (6)重叠为崖。
    【注5】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联2】 坡面径流的方向
    垂直于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流,以此理解分水线(山脊)和集水线(山谷),如图:


    【记2】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主要有两个:一是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二是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注6】 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考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技巧1:常用定向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
    度法

    经度法
    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180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否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纬度法
    ①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②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例如,右图中要求判断图中媚河干流的流向。首先根据指向标判读出图上的各个方向,然后根据河流的实际流动确定河流的流向为西南向东北。若读图时忽视了指向标,很容易将河流流向错误地确定为自西向东。
    技巧2:地理现象定向法
    此类题要求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读方向,如北半球中纬度正午太阳位于头顶正南(日影朝北);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冬半年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春秋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极圈内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南极圈内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北半球中纬度房屋朝向多为正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植物向阳一侧生长旺盛,年轮稀疏等。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读出某一方向,然后逐次判读其他方向。
    例如,如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公路一侧为利用太阳能的路灯,对于我国北方而言,路灯太阳能帆板朝向正南时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强,由此可以判读出南北方向,然后根据南北方向推测东西方向即可。此图中公路呈南北方向延伸,图中汽车向北方行驶。
    (二)比例尺的比较与缩放)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分数)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倍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倍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2倍

    [典题精研]

    [典例] (2018·北京高考)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 km,南北长1 km,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回答下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甲图中主干道呈南北方向,河流大致呈东西方向,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西南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东北部,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相符,A对。乙图中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东北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西南部,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B错。丙图中主干道呈东西方向,河流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C错。丁图中主干道呈东西方向,河流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村史馆位于行政村的东南部,培训中心位于行政村的西北部,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D错。
    [答案] A

      
    1.(变设问) 若将此图比例尺扩大1倍后,图中主干道长为(  )
    A.1 km B.2 km
    C.4 km D.8 km
    解析:选A 不管比例尺如何变化,该村主干道长度不变仍为1 km。
    2.(变题型) 图中1个方格的长度为________m,从培训中心到村史馆的距离大约为________m。
    解析:由题干信息和比例尺可知,图中1个方格的长度为500 m,培训中心与村史馆之间的距离为1 000 m。
    答案:500 1 000

    [集训冲关]
    读江苏省某地的人口密度图(图Ⅰ人口密度为500人/km2,图上1 cm代表10 km,图Ⅰ每点代表1 000人。),完成1~2题。
    1.江苏省的实际面积约为10万km2,在比例尺1∶10 000 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约为(  )
    A.1 cm2 B.10 cm2
    C.100 cm2 D.1 000 cm2
    2.若将图Ⅰ放大成图Ⅱ,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Ⅱ(  )
    A.比例尺变为1∶20 000 000
    B.图上1 cm代表实际距离10 km
    C.每点代表2 000人
    D.人口密度为500人/km2
    解析:1.B 2.D 第1题,江苏省的实际面积约为10万km2,根据图上面积/实际面积=比例尺的平方,可算出图上面积约为10 cm2,B项正确。第2题,图Ⅱ面积是图Ⅰ的4倍,说明比例尺放大到了原图的2倍,即图上1 cm代表实际距离5 km,比例尺变为1∶500 000;图Ⅰ放大成图Ⅱ,点的数量没变,因此每点代表的人数不变;人口密度不会随比例尺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口密度仍为500人/km2,D项正确。
    (2019·武邑中学调研)如图为古代《西域水道记卷二》中的罗布泊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的天山山脉中。若在图中的甲框中添加一个指向标,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选D 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的天山山脉中,即罗布泊西北方向有博斯腾湖。若在图中的甲框中添加一个指向标,应该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D正确,A、B、C错误。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计算

    (一)计算两点相对高度和温差的方法
    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高度(海拔),根据公式:H相=H高-H低,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根据对流层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0.6 ℃/100 m)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二)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1.估算方法: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 m,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200 m (三)计算陡崖高度的方法
    陡崖高度
    公式
    陡崖相对
    高度
    (n-1)×Δd≤ΔH<(n+1)×Δd
    n: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
    陡崖绝对
    高度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 h大: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Δd h小: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小的。

    (四)坡度的计算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小(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
    2.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1)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单位: m)的坡度:C>A>D>B。

    (2)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A>C>D>B。

    (3)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B>D>A>C。

    (4)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 α=H/L的值进行比较。H表示坡高(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五)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中心区域的海拔的确定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时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如果局部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高线中数值较大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高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高线数值大,我们简称为“大于大值”;如果局部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高线中数值较小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高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高线数值小,我们简称为“小于小值”。例如,图中有两处等高线闭合区域,其中A处海拔小于100 m,大于0 m,为低地;B处海拔大于200 m,小于300 m,为高地。

    (六)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打井深度)的计算
    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计算至少打多深的井才能出水。计算公式为:h=a-b,其中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位线值。
    [典题精研]

    [典例] (2012·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山峰的海拔(580 m)及图中等高距(100 m),可推知海拔580 m山峰外侧的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为500;结合河流流经地区是该区域海拔最低的地区,且两侧等高线是相等的可推知Q地西侧的等高线的数值为400,则Q地的海拔在400 m到500 m之间,故选D。第(2)题,根据瀑布的落差为72 m可判断,瀑布底部的海拔在200 m到228 m之间,由于图中桥梁还位于瀑布的下游,因此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还要低于瀑布底部的海拔;而瀑布底部与山峰的高差在352 m到380 m之间,因此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肯定大于352 m,但要小于380 m,故选项C正确。
    [答案] (1)D (2)C

    [考题变式]
    1.(变设问) 图示区域内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200 m  B.280 m   
    C.370 m  D.380 m
    解析:选C 图中最高点海拔为580 m,最低点海拔在200~300 m之间,图示地区高差在280~380 m之间,故图示地区最大高差可能是370 m。
    2.(变题型) 山峰与Q地的最大高差为________(保留整数),Q地与湖泊高差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0 m,山峰海拔为580 m,Q地的海拔范围为400~500 m,湖泊的海拔范围为272~300 m,故山峰与Q地的最大高差为179 m,Q地与湖泊高差的取值范围为大于100 m,小于228 m。
    答案:179 m 大于100 m,小于228 m

    [集训冲关]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C 2.C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 m,东南角地势低,最低处海拔为20~25 m;东北角地势高,最高处海拔为80~85 m,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5~65 m。选C。第2题,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地形坡度大小,进而影响河流流速的快慢。读图可知,图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线最密集,表明该处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选C。
    如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4题。

    3.在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  )
    A.M和N B.P和Q
    C.M和Q D.M和P
    4.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99 m B.359 m
    C.199 m D.509 m
    解析:3.D 4.B 第3题,依据等高线数值及递变趋势可知,Q点范围为(300~400 m),P点范围为(200~300 m),N点范围为(100~200 m),M点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则,可知范围为(0~100 m)或(200~300 m),即可确定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P和M。第4题,确定陡崖位置,找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为4条,明确图中等高距为100 m,则利用计算公式(n-1)d≤ΔH<(n+1)d,即可得出其范围为300 m≤ΔH<500 m。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判断
    水系
    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判断
    水文
    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2.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
    判断流向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判断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判断水库储水面积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

    (二)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判断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三)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1.选点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①选在两侧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②应避开喀斯特地貌、地质断裂带,并考虑移民、生态等问题



    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口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②要建在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的地区(图为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分布图,港口应建在丙地,因为丙在海湾内,可避风浪,且等深线较密集,水深;陆上地势平坦利于建港)

    宿营地
    ①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②避开陡坡、陡崖,以防崩塌、落石造成的伤害;③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图中宿营地选在C地)

    航空港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④气象条件好,多晴朗天气;⑤离城市较远(图中D地适合建飞机场)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流、湖泊、海洋)、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图中③地适合建疗养院)

    气象站
    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2.选线
    线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公路、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图中①线更合理)

    输油、输气
    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农业生
    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
    居民区
    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典题精研]

    [典例] (2016·江苏高考)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如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①地过于靠近河流,易受水患的影响,不适合宿营;②地地形平坦开阔,与河流的距离适中,取水方便,适合宿营;③地位于陡崖下,易受到落石等的威胁,不适合宿营;④地接近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地形不平坦,且离水源地较远,不适合宿营。故选B项。第(2)题,观日出需要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受阻挡的地方。该地位于我国东南部,5月初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③地海拔较低,且日出时东北方向视线受阻;④⑤两地海拔较高,但东北方向视线受阻;⑥地海拔高,视野开阔且东北方向视线不受阻挡,适合观日出。故选D项。
    [答案] (1)B (2)D

      
    1.(变题型) 图示区域气温差最大不超过________,河流流向大致是________流。
    解析: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区域最大高差不超过600 m,结合气温垂直递减率即可计算出气温差。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确定河流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流。
    答案:3.6 ℃ 自西向东
    2.(变设问) 图中最适合建设攀岩项目的地点是(  )
    A.① B.③
    C.⑤ D.⑥
    解析:选B 攀岩应设置在陡崖处,故选B。

    [集训冲关]

    (2016·上海高考)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解析:1.B 2.C 第1题,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形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第2题,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水渠是流向河流的;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港口,最合适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5.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 ②邻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3.B 4.C 5.A 第3题,从图中的图例不难看出,①④为沙质海岸,海水太浅不适合建大型港口。②③均适合建港口,但是该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进出口大量商品,因此港口的位置应该尽量离城市较近。③比②远得多,因此,选②,正确答案选B。第4题,c线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修建难度最小,最为合理。第5题,图中铁路线明显穿过城市中心,这样会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同时该铁路穿过一山地,坡度较大,不利于施工。
    下图示意某地聚落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0 m。读图完成6~7题。

    6.“水是生命之源”,聚落分布与水源条件密切相关,图中聚落密集区最可能位于(  )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山顶
    7.图示聚落密集区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80 m B.99 m
    C.125 m D.145 m
    解析:6.A 7.B 第6题,聚落分布与水源条件密切相关,而水源多富集于山谷或低洼地带,因此图中聚落密集区最有可能位于山谷。故本题选A项。第7题,由图可知,图中有两片聚落密集区,可据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ΔH<(n+1)×d”计算其相对高度。据材料和图可知n=5,d=20 m,因此80 m≤ΔH<120 m,则图示聚落密集区的最大高差可能为99 m。故本题选B项。


    考点四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第1步: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图中的A-B)。

    第2步:建坐标。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第3步:确立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第4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5步: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AB间的剖面图如下:

    (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三)通视问题的判读技巧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作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如图所示: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判断。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以通视(如图1);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通视(如图2)。
    2.根据是否穿越沟谷判断。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3)。

    [典题精研]
    [典例] (2019·湖南湘中名校联考)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b为闭合等高线中某点的海拔,xy为过等高线的一直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距为200 m。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c为300 m,d=c,图中a和b可能分别是(  )
    A.100 m 350 m     B.100 m 500 m
    C.500 m 300 m D.500 m 250 m
    (2)若图中c为300 m,d=a,则沿图中xy直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解析] 第(1)题,河流发源于山谷且山谷处等高线凸向高值。据材料,图中虚线为河流,所以a、c两条等高线数值a>c,由等高距为200 m且c为300 m可知,a为500 m,排除A、B。又因为d=c,所以d为300 m;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的值要比300 m更小,其数值范围为100 m [答案] (1)D (2)C


    1.(变设问) 若图中虚线表示山脊,c为300 m,d=c,图中a和b可能分别是(  )
    A.100 m 350 m B.100 m 500 m
    C.500 m 300 m D.500 m 250 m
    解析:选A 若虚线表示山脊,根据山脊线凸向低处即可判断c>a,结合材料和题干信息(c为300 m,等高距为200 m)可知a为100 m。因为d=c,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判断b的取值范围为300 2.(变题型) 若图中虚线表示山脊,a=d,从y处是否可以看到x处?若c=d,从y处是否可以看到x处?
    解析:虚线表示山脊,若a=d,因为c>a,故b处为洼地,从y处可以看到x处。若c=d,因为c>a,故b处为山丘,从y处不能看到x处。
    答案:a=d时,从y处可以看到x处;c=d时,从y处不能看到x处。
    3.(变题型) 若虚线表示河流,c为300 m,d=c,则请画出沿图中xy直线的地形剖面图。
    解析:作图时要明确两点:①x、y的位置,x>500 m,y<300 m;②作图时要注意经过d等高线范围内的剖面线要低于300 m。
    答案:如图:


    [集训冲关]
    (2019·漯河模拟)下图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小路,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是(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2.图中四条小路,坡度较小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解析:1.B 2.C 第1题,读图分析,由②可知,地势从X到Y逐渐降低;由③可知,两侧较中间高,由此判断,该地为山谷。故选B。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四条小路中乙、丙线路基本与等高线平行,故地势相对平坦,坡度较小。故选C。
    如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估算该岛屿的面积最接近(  )
    A.4.9 km2 B.49 km2
    C.549 km2 D.5 490 km2
    4.沿图中甲乙一线绘制该岛屿地形剖面图,最符合的是(  )


    解析:3.C 4.A 第3题,估算不规则区域的土地面积,可将该区域拼接成矩形,据图判断该矩形南北纬度大约跨20′,即0.3°,则南北长约33 km,东西宽约占144°36′~
    144°54′的一半,大约跨9′,宽约16.65 km,所以估算面积约为549 km2,选C。第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靠近甲端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且最高海拔大于300 m,靠近乙端地势较平缓。综合判断,A项正确。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包括高度计算、地形类型辨识、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常见图示]
    图1 典型等高线地形图 
     图2 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图3 等高线变式图

    (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 m)


    [判读技巧]
    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断方法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一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特征判断海拔高低、计算相对高度大小等;二是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数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如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三是结合地形类型综合分析其应用。对于图1来说,等高线比较简单直观,比较容易判断;对于图2来说,一般以区域图为主,其中绘制简单的两三条等高线,表示该区域的海拔高度和大致的地势起伏状况,判读时注意其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和等高线大小的排列即可;对于图3来说,要先根据注记“山脊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提示信息,在图上简要勾勒出等高线,再根据等高线的特征与图示信息来解答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一般包括五个方面:
    读图五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范围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读延伸方向
    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
    读疏密程度
    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①农业:陡坡发展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
    ②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
    读弯曲状况
    ①山脊:凸向低处;②山谷:凸向高处。
    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①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②判读等温线的变化:地势高低决定气温高低。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
    读局部闭合
    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判读局部海拔高度大小、高度范围或高差等

    [应用体验]
    [典例] (2017·江苏高考·节选)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 m的水库。如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答案] A
      
    1.(2015·江苏高考·节选)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如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C 路线①部分路段等高线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不合理;路线②经过山脊,不合理;路线④经过了山顶或山间小盆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路线③沿着山谷,有牲畜饮用水源,等高线分布比较均匀,坡度较和缓,故选C。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区域内,上游河段水位与下游河段水位的差值可能是(  )
    A.1 500 B.2 000
    C.3 500 D.4 500
    3.M河段与N河段降水量的差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
    A.M河段大于N河段,M受西风影响,降水多
    B.M河段大于N河段,M河谷多对流雨
    C.M河段小于N河段,M离海洋远,降水少
    D.M河段小于N河段,N处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解析:2.C 3.D  第2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相邻等高距为1 000 m;上游河段水位范围为4 000至5 000 m之间,下游河段水位范围为1 000~2 000 m,所以上游河段与下游河段水位的差值为2 000至4 000之间,故选项 C 正确。第3题,图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大峡谷南部N 河段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M 河段受地形的阻挡,降水量少,故选项D正确。
    (2019·河南名校质量考评)读等高线(单位:m)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318 m,回答4~5题。

    4.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可能是(  )
    A.300 m  B.418 m   
    C.500 m  D.382 m
    5.图示各点中,最适合建野外宿营地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解析:4.B 5.C 第4题,读图可知,河流源头的海拔为700~800 m,甲地海拔在
    312~318 m,所以,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在382~488 m。第5题,读图可知,①处位于陡崖下,易有落石,不安全;②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宿营;③处位于河谷,易发生洪水灾害;④处等高线密集,坡太陡。


    地形特征类题目增分指导
    [试典题——查薄弱点]
    [典例] (2017·海南高考·节选)读图,完成问题。

    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
    [解析] 读图可知,巴拉圭的地形等高线基本在500 m以下,等高线较为稀疏,以平原为主,巴拉圭河的海拔较低,向两侧海拔逐渐升高。
    [答案] 地势较低,海拔在500 m以下;以平原为主;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逐渐升高。


    [析考法——答准答全]

    考法(一) 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
    思维
    流程

    失误
    防范
    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未能准确把握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从而导致判断错误;
    ②语言组织能力差,出现地形特征描述要点不全面,或者语言欠规范

    考法(二) 地形地势形成的主要因素
    思维流程

    失误防范
    ①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对内、外力形成因素及其对地形的影响理解不透彻;
    ②审题不到位,出现偏差,对“影响地形的主要因素”和“地形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区分不清

    考法(三) 比较不同两地的地形差异
    思维流程

    失误防范
    ①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对地形的判读和特征归纳出现失误;
    ②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对地形差异的比较要素归纳不全面

    考法(四) 地形地势的判断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思维流程

    失误防范
    知识整合和迁移运用能力差,一方面对地形特征的把握不全面,另一方面对气候、河流等影响的分析思路缺少条理性和系统性


    [用术语——严谨规范]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地形
    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①地形以××××为主;
    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势
    高、低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
    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海岸线
    平直、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
    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

    [练类题——全训冲关]
    1.(2019·烟台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解析:地形、地势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变化以及特殊地貌等方面描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的数值特征和变化特征来分析。
    答案: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2.(2015·四川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1)及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图1           图2
    据图2,描述图1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解析: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要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和地势高低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和数值变化特征分析。
    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3.(2015·福建高考·节选)如图示意关中地区。读图,完成问题。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解析: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及河流的流向可知,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起伏较大,且南高北低;北侧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地势较低,且北高南低。
    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所在学校(  )
    A.从广场向正西方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碑
    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 cm×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
    A.1∶100 B.1∶1 000
    C.1∶10 000 D.1∶100 000
    解析:1.C 2.B 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第2题,该学校长500 m、宽240 m,要绘制在B3纸上,通过计算可知,用图上距离50 cm代表实地距离500 m最合适,比例尺为50∶50 000=1∶1 000。
    (2019·成都摸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河流流向为(  )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正东流向正西
    C.自东南流向西北 D.自西南流向东北
    4.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A.465 m B.455 m
    C.445 m D.435 m
    5.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解析:3.D 4.B 5.C 第3题,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河流上游(找到河流与等高线相交的部位),结合图中右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图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选D。第4题,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 m。由河谷向两岸方向的海拔是同步升高的,因此山峰外侧等高线数值应为450,可判断山峰的海拔范围为450~460 m,故选B。第5题,读图可知,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该图等高距为10 m。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20 m≤ΔH<40 m,结合选项可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39 m,故选C。
    (2019·福州一模)读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m),完成6~7题。

    6.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
    7.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6.B 7.D 第6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 m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 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 m,则B正确。第7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读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9题。

    8.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 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
    A.200 m B.235 m
    C.270 m D.300 m
    9.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
    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解析:8.C 9.D 第8题,由图中相邻等高线的差值可知等高距为50 m;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甲地的相对高度在550 m到600 m之间,乙地300 m到350 m之间,所以甲乙两地的高差H:200 m (2019·湖南湘东五校联考)图a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30 m,一画家欲前往该
    岛。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b是画家在海上①②③④中某处画的该岛的素描图。该画家最有可能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1.画家打算登上该岛主峰俯瞰全岛,请为他计算主峰的海拔并判断从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哪个位置出发最合理(  )
    A.310 m 甲处 B.320 m 乙处
    C.340 m 丙处 D.350 m 丁处
    解析:10.A 11.C 第10题,首先,从画家的视角判断该岛屿的地势起伏情况。然后,结合图a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符合要求的地点。从①处看,正前方偏左的位置,地势较低,左侧山脉延伸较短且山势较陡,右侧的山脉延伸较长且山势较缓,与素描图所示情况相同,A对;从②处看,前方是一条绵延的山脉,且地势较陡,与素描图不符,B错;从③处看,前方地势较低的地方位于正前方偏右的位置,与素描图不符,C错;从④处看,左前方山势较为平缓,与素描图不符,D错。第11题,由材料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30 m,岛屿最低处为海平面,即最低的等高线海拔为0 m。海平面与图中西南部的山顶相差11条等高线,与东北部的山顶相差9条等高线,因此西南部山顶为主峰。据此可知主峰的海拔为330 m~360 m,排除A、B。登山要选择坡度较缓的坡。由图可知,由丙处到主峰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缓,适合登山,C对。由丁处到主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攀登,D错。
    二、非选择题
    12.(2019·三明测试)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在等高线400~600 m的流向是________。
    (2)若从图中甲村修建一条普通公路到乙村,①②③④中哪条更好?为什么?
    (3)若在图中修建水渠引水至金矿,M、N两条哪条更好?为什么?
    (4)图中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哪个更省力?为什么?
    解析:第(1)题,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图中等高距为100 m,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在400~600 m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第(2)题,从甲村到乙村的普通公路要考虑安全,同时要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四条线路中,②跨越等高线少,坡度缓,比较安全,且穿越河流少,需建设桥梁少,建设成本低。第(3)题,修建水渠往金矿引水,如果能够自流则引水效果更好一些,M、N中,N线路能使河水自流到金矿。第(4)题,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甲村线路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陡路难行;乙村线路穿越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爬行较为省力。
    答案:(1)自西南流向东北
    (2)②。原因:坡度缓;过河少,修桥少。
    (3)N。原因:河水可以自流到金矿。
    (4)乙村。原因: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
    13.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某市旅游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2)M、N两个观景台,其中N观景台主要是为了观赏____景观;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区,请在图中用“◇”标出。

    (3)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
    (4)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解析:第(1)题,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此地的主要地形类型以低山和平原为主,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地势的高低,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观赏瀑布景观的最佳位置应该是仰视瀑布。开发攀岩的地区应该选择在陡崖处。第(3)题,在山区修建道路,选择在起伏和缓的地形,尽量顺等高线修建,路线平坦,造价低,易于施工且安全。第(4)题,山区受到某种地形的阻挡,会影响通视效果。据图可知,陡崖顶部阻挡视线,故在观景台M处不能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
    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山地,东南为平原 自西北流向东南
    (2)瀑布 攀岩位置如图所示。

    (3)尽量顺等高线修建,路线平坦。
    (4)不能。陡崖顶部阻挡视线。


    第三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简称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功能:GIS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存储、管理数据功能外,还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3.系统组成:硬件设备、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和应用模型。
    4.工作过程

    5.应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
    二、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概念(简称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工作原理: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3.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等。
    4.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5.遥感类型: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6.应用
    (1)资源普查: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
    (2)环境灾害监测:实时、准确地为救灾和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三、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与数字地球
    1.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简称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应用:
    ①最初用于军事目的。
    ②目前已拓展到交通、邮电、地矿、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
    ③其他用途:还可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IS、RS结合,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等。
    2.数字地球
    (1)概念: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2)核心: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3)关键技术:①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②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③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④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⑤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⑥高性能计算能力。
    (4)特点: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

    【联1】 GIS具有地图所不具备的特点
    (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2)功能强大、完备。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
    (3)能够进行预测评估。
    【联2】 GIS解决的问题
    (1)与分析、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2)趋势问题。 (3)模式问题。
    (4)模拟问题。
    【注】 远距离——不接触地物;感知——借助安装在飞行器上的设备。
    【点1】 不同地物、同种地物不同性状,其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不同,这是遥感影像能被判读的基础。
    【点2】 遥感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
    【联3】 利用遥感图像可以直观看出某一事物的分布,还可以通过不同时间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规律,并预测变化趋势。
    【联4】 “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RS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GIS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侧重于“分析”“计算”等。


    考点一 “3S”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
    主要功能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
    向城市居民提供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显示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城市抗灾减灾
    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并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
    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和模拟

    (二)遥感(RS)的特点及应用
    1.图示遥感的特点

    2.遥感(RS)的应用
    (1)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和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2)农业方面: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应用
    交通
    空中导航——飞行路线管理,空域划分与管理等;航海——自主导航,港口调度
    探险旅游
    定位、线路选择、报警等
    军用
    定位和导航
    其他
    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紧急救援、农业监控、生态研究

    [典题精研]
    [典例] (2016·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析] 第(1)题,遥感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居民点、水系和地形等主要分布在地表,因而其信息容易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一般位于地下,其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较弱。第(2)题,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区位因素多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相联系,与居民点和岩层联系不大。
    [答案] (1)A (2)C

    1.(变设问) 为了解决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计划打一眼深水井,需要的图层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⑥
    解析:选B 从题意中可知该井要靠近居民点,开采地下水还要考虑地形、岩层和地下水分布状况,故选B。
    2.(变题型) 若要在该区域建一大型超市,超市选址除考虑居民点外,还应重点考虑的图层是________。为统计人流情况,需借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超市选址一般要考虑到人流状况,故需要借助居民点分布图和交通图。而人口流量统计,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交通图 地理信息系统

    [集训冲关]
    如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 目前,
    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完成1~2题。
    1.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A.飞机跟踪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2.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应用(  )
    A.GIS B.GPS
    C.RS D.电子地图
    解析:1.C 2.A 第1题,冰山与周围海水相比,温度和性质差异大,利用遥感技术所获得的影像可以迅速获知冰山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所以适合采用遥感技术进行跟踪研究。第2题,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图,回答3~4题。

    3.利用图甲所示地理信息技术可以(  )
    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
    C.确定时间和空间位置,进行路线筛选导航
    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
    4.有关图乙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载导航仪借助GIS实现精确定位
    B.车载导航仪通过RS获得交通信息
    C.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D.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
    解析:3.A 4.C 第3题,图甲是遥感地形图,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要用GIS;确定时间和空间位置,进行路线筛选导航需要用GPS;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用GIS。第4题,车载导航仪借助GPS实现精确定位;车载导航仪通过GIS获得交通信息;电子地图可以显示部分自然地理信息。





    考点二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1.比较“3S”的功能特点和差异

    特点和功能
    简单理解
    遥感(RS)
    地表观察、地理数据收集
    是什么?有什么?
    全球定位系统(GPS)
    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
    在哪里?
    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
    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怎么办?

    2.实际应用中“3S”技术的选取方法
    方法
    具体判断技巧
    “点”与“面”判断GPS、RS、GI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若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位置则应选用GIS
    “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
    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3.关联图示法理解“3S”技术的相互关系
    “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当然,“3S”技术的应用领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一项工作需要同时利用两种或三种技术。如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是遥感技术跟踪监测大气的变化,将所获得的数据传给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经过分析得出的结果。


    [典题精研]

    [典例] (2019·襄阳测试)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据此完成(1)~(2)题。

    (1)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和RS      B.GPS和GIS
    C.RS和数字地球 D.RS和GIS
    (2)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 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
    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 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解析] 第(1)题,人口热力图的绘制需要利用RS测量,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第(2)题,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等用地类型,但是不能统计人口数量、人口迁移方向,也不能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答案] (1)D (2)C


    1.(变题型) 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位置和统计用户数量及实时的人流流量情况,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利用手机定位位置需用全球定位系统,统计数量及实时人流流量需用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2.(变设问) 根据人口热力图判断,20时人口密度最高区域应为(  )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城市绿地
    解析:选C 根据城市各功能区的特点,结合图示时间即可判断该区域应为住宅区。

    [集训冲关]
    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监测并估算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RS和GPS B.RS和GIS
    C.GIS和RS D.GPS和GIS
    2.据图可知,该城市近十年(  )
    A.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 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解析:1.B 2.D 第1题,根据“3S”技术的特点并结合选项可知,土地利用方式可通过电磁波反射率来判断,即通过遥感监测得出;而近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得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2题,郊区近十年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水域面积、建设用地比重增加,耕地面积比重下降,其中林地面积、草地面积比重增加较大。说明郊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促使植被覆盖率上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故B项错误、D项正确。城区中建设用地比重增加较大,而林地、草地面积比重下降,说明植被覆盖率下降,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故A项、C项均错误。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材料,完成3~4题。

    3.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4.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解析:3.D 4.D 第3题,获得农田长势影像资料用RS,系统分析用GIS,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用GPS,故选D。第4题,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3S”图像的判读
    “3S”图像往往作为考查的载体,主要考查“3S”技术的应用。在遥感图像中,主要是遥感影像图及根据遥感影像绘制的图形;GIS图像主要是根据GIS的图层叠加原理,展示不同的图层;GPS多以材料为背景,图像呈现不多,一般仅通过手持机界面图或工作流程图来考查,但与RS及GIS的综合应用所得的图像也是较为常见的呈现方式。
    [常见图示]
    图1 格陵兰岛冰原面积变化遥感图
    图2 GIS图层叠加示意图

    图3 车载导航仪示意图

    图4 综合图(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判读技巧]
    这类图像在判读时,一定要利用题干和图中信息,结合“3S”技术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准确判断出所属的图像类型,再进一步分析其基础应用或原理。
    1.遥感影像图的判读(如图1)
    类型
    特征
    平原
    色调均一,其中常有水系形成的花纹,耕地形成的色斑以及不同色调的城镇
    山地
    以山脊为界形成阴阳坡,在影像上阳坡为浅色调,阴坡为深色调;山愈高,色调差异愈大
    沙丘
    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江河、湖海岸边也有零星分布,在各波段均呈浅色调,在沙漠地区水系稀少,河流只显示出较大的主干河道,而缺少细小的支流
    黄土
    在各波段均呈均匀的浅色调,其影像表现为密集型树枝状水系所组成的花纹图案

    2.GIS叠加示意图的判读(如图2)
    首先要明确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图层组成的,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最后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3.全球定位系统图像及综合图的判读
    (1)车载导航仪示意图(如图3):主要是判读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前进方向。
    (2)综合图(如图4):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应借助于GPS和GIS制作。

    [应用体验]
    [典例] (2015·江苏高考)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 m2。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
    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
    (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
    A.减少了1 800 m2 B.增加了1 800 m2
    C.增加了2 700 m2 D.减少了2 700 m2
    [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答案] (1)A (2)D

    (2019·焦作示范高中联考)如图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B.乙河流自南向北流,流速较快
    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D.丁路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
    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  )
    ①降水分布图 ②土地利用图 ③空气质量图
    ④矿产分布图 ⑤人口分布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解析:1.D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丘陵地区,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乙河流自北向南流,流速较快;丙地供水管网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丁路位于城市边缘,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第2题,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空气质量图、人口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和矿产分布图对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影响不大,所以选择C。
    如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绘制的某城市多日平均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M地最有可能是(  )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4.从地形条件考虑,该城市可能位于(  )
    A.河谷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解析:3.B 4.D 第3题,M地位于图示区域的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应是该区域的商业区。选B。第4题,图示区域位于两河交汇处,呈团块状分布,应是平原地形,选D。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8·江苏高考)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如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1~2题。

    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
    解析:1.D 2.D 第1题,遥感是人类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远距离获取地物信息的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广、速度快等优点,因而可以获取较大范围内的人类活动遗迹等信息,进而帮助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帮助人类进行考古活动,但受技术水平等的限制,无法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也不能探知其曾经的功能与作用,因而也就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第2题,突尼斯位于北非地区,其中南部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图可知,考古遗址点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地处荒漠边缘,植被覆盖率低,人类活动较少,外界干扰少,适合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远距离探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2018年3月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在年内启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系统将实现六方面应用,包括智能终端通信、互联网接入、物联网接入、热点信息推送、导航增强与航空航海监视等。据此回答3~4题。
    3.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中导航增强应用,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GPRS
    4.需要广泛运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的行业有(  )
    ①航空运输业 ②移动通信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大牧场放牧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3.C 4.A 第3题,导航增强应用主要是提高空间定位能力,所以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第4题,根据材料“系统将实现六方面应用……”的提示可知,航空运输业和移动通信业将广泛运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运用的较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根据材料回答5~6题。
    步骤(时间)
    系统名称
    服务范围
    1994年
    “北斗一号”系统
    5°N~55°N,70°E~140°E
    2012年
    “北斗二号”系统
    55°S~55°N,55°E~180°
    2020年
    北斗全球系统
    全球
    5.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  )
    ①人口普查 ②应急搜救 ③水文监测 ④海产品加工 ⑤地理信息测绘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6.由上表可知(  )
    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 000万平方千米
    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
    C.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
    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
    解析:5.C 6.A 第5题,应急搜救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和导航功能,水文监测中可用其定位功能来确定水位的高程,地理信息测绘运用了定位功能。人口普查、海产品加工则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关。故选C。第6题,从服务范围可以判断出“北斗二号”系统信号不能覆盖欧洲和大西洋,能覆盖180°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160°E~180°的西半球部分区域。故选A。
    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骑行。摩拜单车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7.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 GPS B.GPS GIS
    C.RS GIS D.GIS GPRS
    解析:选B “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必然要对单车进行定位、查询,故需要应用GPS和GIS。
    今年,“高铁、民航+共享汽车”的自驾新模式开始出现。若到厦门旅游,完全可以先乘坐飞机或高铁到厦门,然后在当地租一辆Gofun(共享汽车)。用户可自行充电,在平台APP上点击“充电”按钮,进入充电地图页面,寻找带有“绿色电源”标记的地点扫码为车辆免费充电。据此完成8~9题。
    8.前往“绿色电源”的地点扫码为车辆免费充电,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和GIS B.RS和GPS
    C.RS和GIS D.数字地球
    9.共享汽车的推广使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①导致汽油需求增速放缓 ②缓解交通拥堵 ③增加能源消耗 ④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8.A 9.D 第8题,前往“绿色电源”的地点扫码为车辆免费充电,需要“寻找”和定位,故需使用GPS和GIS。第9题,根据材料,共享汽车的好处是不使用汽油作燃料,而用电能,会导致汽油需求增速放缓,①对。共享车辆,可以减少路上车的数量,缓解交通拥堵,②对。会减少能源消耗,③错。车辆少了,尾气排放少,减少空气污染,④对。
    VANCL(凡客诚品)是我国最大的自有品牌服装电子商务企业之一,它采用网络直销模式,即无生产厂房、无生产设备、无销售店面。如图为VANCL运营模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VANCL采用网络直销模式,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企业成本 B.提升产品质量
    C.完善售后服务 D.加强产业协作
    11.在物流配送过程中,消费者想了解运输车辆所处位置,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GPR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10.A 11.B 第10题,VANCL采用网络直销模式,可以减少实体店的成本,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成本,故选A项。第11题,运输车辆位置的定位及显示,需要用到GPS和GIS,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了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存在的交通拥堵现象。若应用GIS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其发挥出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哪些?
    (2)未来五年上海将计划形成“海、陆、空、铁、水五路并举的格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五年以后,如果你要了解上海市近五年以来土地使用性质、地块轮廓的变化,在GIS系统中,你可直接进行对比分析的图层是什么?
    (3)如果你想利用假期去上海复旦大学参观学习,但你对上海市又不熟悉,你将如何利用GIS进行路径查询?
    解析:第(1)题,结合GIS特点并运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第(2)题,根据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在GIS的具体操作中往往涉及部分图层或个别图层,而不是所有的图层。因此,要了解上海市近五年以来土地使用性质、地块轮廓的变化,应对近五年以来上海市每年的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对比分析。第(3)题,从GIS的路况信息查询功能中得到答案。
    答案:(1)快速查询道路通行状况,迅速定位交通拥堵地点,提供交通疏散方案;为道路规划提供最佳路径分析;查询路况信息,为道路养护和应急抢修服务等。
    (2)近五年以来上海市每年的土地利用图层。
    (3)利用网络GIS调出复旦大学所在地区的地图,查出车站到复旦大学最合理的公交路线。
    13.读数字杭州的组成和实例表,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化
    组成
    实例
    数字化
    基础设施
    建筑设施、管线设施、环境设施、交通设施
    政府管理
    各级政府、海关税务、地籍管理、公安消防、城市和乡村规划
    文教卫生
    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新闻出版、运动场馆、名胜古迹
    产业平台
    制造业、服务业、信息产业、金融业、旅游业
    网络化
    三网连接
    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与因特网互联、互通
    数据处理平台
    多种数据的融合与立体表达、仿真与虚拟技术
    数据库与数字共享
    多种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
    智能化
    电子政务
    网上办公、网络会议、信息发布
    电子商务
    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
    网上社会
    网上影院、网上银行、网上医院
    网上教育
    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

    (1)数字杭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数字杭州建设在文化教育领域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3)简述杭州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
    解析:第(1)题,可从表格最左侧“信息化”列中直接读出三大内容。第(2)题,从“文教卫生”“网上教育”“网上社会”中查找涉及文化教育领域的内容。第(3)题,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利用的最大化。
    答案:(1)城市设施的数字化、城市的网络化、城市的智能化。
    (2)教育科研、新闻出版、运动场馆、名胜古迹等文化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网上影院等方面的智能化。
    (3)能够充分、高效、快速地利用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生产和贸易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四讲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
    (1)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
    (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



    (3)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2.特殊性——存在生命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
    ①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热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
    ②动力来源: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①太阳活动: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
    ②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
    ③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_11_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四、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A表示横波
    较慢
    固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B表示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和气体
    (2)不连续面:
    名称
    波速变化
    界面①表示莫霍面
    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明显增加
    界面②表示古登堡面
    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3)划分:
    ①三个圈层:图中C为地壳,D为地幔,E为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②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C层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C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记】 天体的判断方法

    【注1】 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天体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国际空间站等。
    【注2】 只有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天体之间才能构成天体系统。星座不属于天体系统。
    【注3】 总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不是整个宇宙,宇宙是由银河系和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组成的。
    【联1】 (1)金星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在金星上看太阳西升东落。
    (2)哈雷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彗尾背向太阳,且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
    【注4】 同向性是指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一致,并不是指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
    【点1】 煤、石油、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风能、水能、波浪(风浪)、洋流(风海流)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其能量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点2】 太阳黑子与耀斑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发生的大气层不同: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②表现不同:黑子是光球层上温度较低,光线较暗的区域;耀斑是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区域,它释放巨大的能量。
    (2)联系:①周期都约为11年;②黑子增强的年份也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③黑子发生的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
    【注5】 (1)耀斑和太阳风均与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和极光产生有关,但短波通信的中断和磁暴主要是受耀斑的影响,极光主要是受太阳风的影响。
    (2)极光观看条件:①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②高纬度地区;③极夜时期。
    【点3】 (1)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纵波),再感到左右摇晃(横波,破坏力最大)。
    (2)船只上人们只感到上下颠簸(纵波)。
    (3)地震波穿过不同物质的界面处,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4)人们可以利用地震波勘探地下矿藏。
    【注6】 文字中描述波速的变化是指从地表向地心传播时经过不连续界面时的波速变化,如果从地心向地表传播时,波速变化正好相反。
    【联2】 陆地上地壳厚度大,海洋上地壳厚度小;陆地上高原高山地区的地壳厚度大,平原低地的地壳厚度小。

    考点一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一)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和谐的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
    (2)“稳定”——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太阳光照。
    2.适宜的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二)“四看法”判定生命的存在


    [集训过关]
    2017年9月15日,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走向它生命的尽头,卡西尼号将冲入土星大气层,然后开始燃烧并且毁灭,这样它就不会意外撞向土星的任何一颗卫星,也是为了避免它从地球携带的细菌污染这些卫星的环境。读图完成1~2题。
    1.“卡西尼号”探测器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卡西尼号飞船最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土卫二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中发现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供生命存在的环境。那么其存在生命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是(  )
    A.土卫二自转方向适宜
    B.土卫二公转方向适宜
    C.土卫二地表下可能存在液态水
    D.土卫二距离太阳遥远
    解析:1.D 2.C 第1题,“卡西尼号”探测器飞行在太阳系中,因此其所在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第2题,自转和公转方向与生命存在无关;距离太阳远,温度过低不利于生命存在;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
    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2月22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其Spitzer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一个包含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的天体系统,其母恒星距地球约40光年。完成3~4题。

    3.Spitzer太空望远镜发现的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Spitzer太空望远镜发现的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中,有3个或许人类可居住,原因可能是(  )
    ①拥有适宜的大气层 ②存在液态水 ③有多颗卫星环绕 ④和恒星距离适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3.C 4.A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天体系统中行星绕行的恒星(母恒星)距地球约40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12万光年,太阳系的直径小于1光年,因此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位于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之内。故选项C正确。第4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包括存在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材料中提及的3个行星或许人类可居住,可能是因为这3个行星存在适宜的大气层和液态水、与恒星距离适中及光照和温度适宜。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和卫星没有直接关系。故选A。

    考点二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
    (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集训过关]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2.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
    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C.纬度较高,燃料和成本相对较高
    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
    解析:1.A 2.C 第1题,海南文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阴雨天气,而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第2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比较则纬度较高,不具备这一优势。
    3.结合材料,分析西昌成为我国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
    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 500~2 500 m),101°46′E~102°25′E、27°32′N~28°10′N,全年无雨日多达250天,全年日照时数多达2 400小时,是我国著名的“航天城”。
    解析:阅读材料,从发射条件来看西昌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利于航天器发射;再结合对当地的影响,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
    答案: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利于航天器发射;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

    考点三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及成因图示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类型

    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
    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
    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

    [典题精研]

    [典例] (2014·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解析] 第(1)题,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选项所列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最符合这些条件。第(2)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塔顶的锅炉加热,所以高温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
    [答案] (1)A (2)C


    1.(变题型) 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不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东南丘陵地区位于我国季风区内,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不丰富。
    答案:位于季风区内,多阴雨天气
    2.(变设问) 下列有关青藏高原地区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都较差
    B.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都较好
    C.光照条件较好,热量条件较差
    D.光照条件较差,热量条件较好
    解析:选C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故太阳辐射强,光照条件较好,但气温较低,热量条件较差。

    [集训冲关]
    (2019·运城模拟)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的太阳能屋顶图,该地区的太阳能屋顶发电效率高。读图,完成1~2题。

    1.太阳辐射(  )
    A.在地球上高纬地区总量较大
    B.在地球上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能量来源于太阳核裂变
    D.一般在地方时12时强度最大
    2.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河南南部 B.甘肃西北部
    C.重庆东部 D.广东北部
    解析:1.D 2.B 第1题,太阳辐射总量一般情况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能量来源于太阳核聚变;一般在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强度最大;一般情况下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太阳辐射由沿海向内陆递增,但是有些地区沿海降水少。第2题,四个地区相比,甘肃西北部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丰富。
    读世界某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亿焦/平方米·年),完成3~4题。

    3.影响①地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4.②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①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大
    B.距海较远,多晴朗天气
    C.地势较高,空气较稀薄
    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解析:3.A 4.D 第3题,图中①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低,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 。第4题,图中②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多,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D正确 。
    (2019·孝感质检)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熄灭,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5~6题。
    5.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6.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解析:5.A 6.D 第5题,根据材料中发生的现象判断该“喷嚏”应当是一次强烈太阳活动,耀斑和黑子是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第6题,太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磁场,产生磁暴,使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太阳活动无关。

    考点四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图解地球的内部圈层——两“面”三“层”

    2.图解地球的外部圈层——“3+1”圈
    (1)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法来帮助识记,如图:

    (2)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如化石形成于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火山灰形成于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

    [集训过关]
    (2019·贵州重点中学调研)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题。

    1.古登堡界面位于(  )
    A.①圈层的下方    B.②圈层的下方
    C.③圈层的下方 D.④圈层的上方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环节只存在于①圈层
    B.⑤圈层的密度与压力比②圈层小
    C.③圈层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
    D.④圈层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
    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解析:1.D 2.D 3.C 第1题,古登堡面位于地幔与地核之间,读图可知④⑤为地核,因此古登堡面位于④圈层上方。故选D。第2题,水循环不只存在于①圈层,A错;由图可知⑤圈层密度和压力比②圈层大,B错;③圈层为软流层,属于上地幔,C错;④圈层为地球的外核,呈液态。故选D。第3题,软流层是岩浆的来源地,位于上地幔上部,对应图中的③圈层。故选C。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4~6题。

    4.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图中的各圈层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
    解析:4.C 5.C 6.B 第4题,图中有水、植物、岩石和大气,所以体现出的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第5题,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树木花草属于生物圈。第6题,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图中可以显示出水、生物、大气、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可以判断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来源除了太阳辐射能,还有化学能、重力能等。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的判读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最常用的是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除此之外,还有能够体现太阳辐射分布的其他相关要素分布图,如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
    [常见图示]
    图1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
     
    图2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

    图3 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图4 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


    [判读技巧]
    该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1.读数值
    (1)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1中①点数值最大,介于6 000~6 500之间)、最小值(如图1中②点数值最小,介于3 000~3 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
    (2)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小)。
    2.看分布
    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3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曲方向(如图2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闭合(如图1中①②两地,图2中甲地,图4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及疏密(如图1中②地附近密集,图2中丙地比丁地稀疏)。
    3.析成因
    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等有关。
    (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1中②地,图2中乙地附近)。
    (3)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图2中甲处为高原地形,图4中甲地为盆地地形)、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
    (4)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5)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见考点三]。
    [应用体验]
    [典例] (2015·安徽高考)如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1)~(2)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1.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1)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
    (2)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阴影部分对应的日期有极夜现象。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B (2)A
     
    (2019·济南模拟)读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1)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图2),完成1~3题。

    1.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
    2.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
    3.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
    解析:1.A 2.B 3.D 第1题,读图1可知,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自南向北递减,是由于南部纬度低,年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北部纬度高,年均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南部太阳辐射总量较北方大,故选A。第2题,读两图可知,台湾省东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西部地区少,是由于东部地区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阴雨天多;西部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大,故选B。第3题,读图1可知,图中甲地等值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低,结合图2可知,甲地海拔低,为平原地形,且靠近海洋,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地带,多地形雨,降水量大,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故选D。
    如图为1961~2015年安徽省春季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安徽省春季平均日照时数最大差值最接近(  )
    A.210 h B.240 h
    C.270 h D.300 h
    5.影响安徽省春季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植被
    C.海拔 D.人口分布
    解析:4.C 5.A 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安徽省春季日照时数最大值接近630 h,最小值接近360 h,所以最大差值最接近270 h。第5题,影响图中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植被对日照时数无直接影响,海拔和人口分布对日照时数没有影响。
    [课时跟踪检测]
    “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2019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 kg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
    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都有(  )
    A.昼夜交替的现象 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液态水的存在
    解析:1.B 2.D 3.A 第1题,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在地球表面,不是天体,A错。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B对。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落在月球上,不是天体,C错。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在地球上,不是天体,D错。第2题,“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仍在太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D对。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A、B、C错。第3题,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都有昼夜交替的现象,A对。月球表面环境没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B、C、D错。
    (2019·天水月考)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在2021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完成4~5题。

    4.按天体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5.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空呈现蔚蓝色
    B.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
    C.常发生极光现象
    D.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太阳常数
    解析:4.B 5.D 第4题,由“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且距地球150万千米,可知其运行是围绕太阳运动,类似于行星。故选B。第5题,望远镜距离地球150万千米,且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该处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因此看到周围的天空为黑色,A错误;磁暴是由于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引起的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极光是由于太阳风轰击极地地区的高层大气,而望远镜所在位置既没有大气,也没有电离层,不会发生磁暴现象,也不会发生极光现象,所以B、C错误;由于望远镜比地球距离太阳远,且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因此该位置的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太阳常数,D正确。
    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回答6~7题。
    6.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  )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D.距日距离较远
    7.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微生物的存在 ②水资源充足 ③光照、温度适宜
    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6.B 7.B 第6题,根据材料“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说明这种微生物可以耐受低压环境。“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说明火星很难有生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液态水,而不是温差大和距日较远。第7题,可根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进行判断: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有足够的大气层及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019·湖北黄石中学检测)下图所示地区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等因素有关。据此完成8~9题。

    8.在①②③④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②地发电效率最高的原因是(  )
    A.降水最少 B.海拔最高
    C.纬度最低 D.地处阳坡
    9.与青藏高原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
    A.太阳辐射强 B.离电力消费市场近
    C.用地成本低 D.年日照时数长
    解析:8.D 9.B 第8题,读图可知,①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地带,且为谷地的阴坡上,而②地位于山脊阳坡,光照充足,②地发电效率高,故选D。第9题,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强,A错;青藏高原土地辽阔,人口密度小,土地价格低,C错;青藏高原地区晴天多,日照时数长,D错;该地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距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平原近,离电力消费市场近,故选B。
    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用户发电以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屋顶光伏发电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惠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如图示意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据此完成10~11题。

    10.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但下列能源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水能 B.风能
    C.石油 D.核能
    11.惠州市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  )
    A.惠州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新能源的开发
    C.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且开发的成本低廉
    D.太阳能资源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解析:10.D 11.B 第10题,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水能、风能、石油都是转化的太阳辐射能。核能是地球内部能量,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第11题,惠州市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新能源的开发,B对。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A错。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但开发的成本高,C错。太阳能资源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大,D错。
    新华网2017年10月26日电,近日,太阳表面突现一个面积很大的黑子群,达地球表面积的50余倍。在华北地区严重雾霾天气下,肉眼清晰可见。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对于该现象的认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正处于宁静时期
    B.太阳黑子位于色球层上
    C.往往伴发耀斑现象
    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
    1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解析:12.C 13.C 第12题,据图可知,太阳活动处于爆发期,故A项错误;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上,故B项错误;黑子和耀斑往往相伴发生,故C项正确;耀斑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D项错误。第13题,黑子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故A项错误;耀斑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干扰,对长波通信无影响,故B项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故C项正确;极光只会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故D项错误。
    许多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北极游,到北极看极光的人越来越多。据此完成14~15题。
    14.北极极光的成因是(  )
    A.极昼时期的太阳光照
    B.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磁场
    C.高能带电粒子撞击北极上空大气
    D.北极地区大气对流,摩擦产生
    15.最适宜观看北极极光的时间和地点是(  )
    A.夏季的英国 B.冬季的冰岛
    C.冬季的新加坡 D.夏季的澳大利亚
    解析:14.C 15.B 第14题,极光是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与两极上空大气碰撞形成的,与极昼时期的太阳光照及北极空气摩擦无关;太阳活动干扰磁场产生的是“磁暴”现象。第15题,极光最适宜在高纬度地区的晚上观看。英国处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很少能看到极光现象;新加坡纬度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冬季,冰岛昼短夜长,适宜观看极光。
    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于2018年1月15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 500 m高处。读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火山喷发物来自(  )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 D.内核
    17.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6.C 17.D 第16题,火山喷发物是岩浆,岩浆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第17题,火山喷发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都有影响。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
    ①陆地大于海洋
    ②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
    ③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
    ④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b圈层的特点是(  )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而不规则
    C.规则而不连续 D.不规则而连续
    20.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氧气 B.氮气、二氧化碳
    C.氧气、氮气 D.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18.C 19.B 20.C 第18题,读图可知,图中a圈层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其特点是陆地大于海洋,高山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第19题,读图可知,b圈层为水圈,水圈为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第20题,读图可知,c圈层为大气圈,大气圈的主要成分为氧和氮。







    第五讲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
    1.方向
    (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

    2.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昼夜交替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为晨昏线。
    (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3)周期:24小时。

    2.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3.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注1】 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和西经度减小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地球自转方向)。
    【点1】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注2】 (1)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其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2)晨昏线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15°/h。
    (3)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的成因不同。
    【注3】 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但日出地方时不同。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但日落地方时不同。
    【记】 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判断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运动物体运动方向,拇指指向为偏转方向。

    【注4】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方时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位置越靠东。
    【点2】 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是“区时”的表述,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
    【点3】 180°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的区别
    (1)越过180°经线有三种可能:加一天;减一天;不变。
    (2)越过国际日界线有四种可能:加一天;减一天;加一天、减一小时;减一天、加一小时。



    考点一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一)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

    5.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二)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
    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
    根据上述方法可知图1中为晨线,为昏线,图2中为晨线。
    (三)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节气
    (1)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2)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日期
    节气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确定经度: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集训过关]
    (2019·沈阳模拟)下图示意晨昏线与纬线的几种位置关系。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Q点刚好位于极夜圈上,则能表示Q点的地方时为12:00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选项中可能表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①
    解析:1.D 2.A 第1题,假设①图为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夜圈相切,可推知Q点的地方时为12:00;假设④图为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夜圈相切,可得出此时该纬线圈以南为极夜,则Q点的地方时为12:00。第2题,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是重合的,与纬线是垂直的。
    (2019·天津联考)在广东省肇庆市(22.5°N,111.5°E)美丽的仙女湖上,有座山酷似一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10月3日是当地“卧佛含丹”节。回答下题。
    3.若对“卧佛含丹”现象进行现场直播,则直播时间与下列图中大体相符的是(  )

    解析:选B 读材料分析可知,该日为10月3日,太阳直射赤道以南,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A错;由材料知,卧佛含丹发生于日落时刻,因此太阳日落时的时间应在当地18时前。经过计算,图B中45°W为6时,当地(111.5°E)地方时为16时26分,图C中180°为12时,当地地方时为7时26分,图D中30°E为0时,当地地方时为5时26分,故B项符合题意。
    考点二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基点理清]
    1.地方时
    (1)含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线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钟,东加西减。
    (3)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2.时区与区时
    (1)时区的划分
    ①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④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方法学通]
    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定“基准时间”
    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在光照图上,特殊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已知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

    经线位置
    确定地方时
    图示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12时
    ND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24时(或0时)
    NB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6时
    NC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18时
    NA

    (2)定“东西方向”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定“相对时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时间数值”
    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2.区时的计算方法
    时区
    计算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区时
    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方法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解题技巧]
    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典题精研]
    [典例] (2018·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解析] 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165°E附近,即其地方时大致为东十一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3个小时,所以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2月7日9时。故选A。
    [答案] A

    1.(变设问)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子夜时分,北京的地方时是(  )
    A.2月7日20时44分 B.2月6日20时44分
    C.2月8日20时44分 D.2月7日8时44分
    解析:选B 恩克斯堡岛大约位于165°E,子夜为当地0时,北京的地方时即116°E的地方时,两地相差49°,相差3小时16分,116°E位于165°E以西,应减去3小时16分,由此可知北京的地方时为2月6日20时44分。
    2.(变题型) 部分科考人员于北京时间2018年2月5日上午8时从北京出发,乘专机前往恩克斯堡岛进行奠基仪式的前期准备工作。专机抵达恩克斯堡岛时当地时间为2月5日23时30分,则专机的飞行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恩克斯堡岛大致位于165°E,故经度相差45°,时间相差3小时。专机抵达恩克斯堡岛时北京时间为2月5日20时30分,再减去起飞时的北京时间(2月5日8时)即可求得飞行时间。
    答案:12小时30分钟
    [集训冲关]
    如图为某区域晨昏线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3题。

    1.该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A.5:00  B.5:30   
    C.6:00  D.6:30
    2.当甲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
    A.11:00 B.11:30
    C.15:30 D.16:00
    3.此时乙地的地方时最接近(  )
    A.17:30 B.18:00
    C.18:30 D.19:00
    解析:1.B 2.C 3.A 第1题,赤道上各地6:00日出,18:00日落,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日落比赤道上晚半个小时,进一步可推断其日出时间比赤道地区要早半个小时,即5:30日出。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西二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当甲地日出时(5:30),北京时间为15:30。第3题,此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乙位于18:00所在经线以西7.5°,地方时大约为17:30。
    王教授某日坐飞机从悉尼到西安,飞机着陆时西安正值日落。下表示意该航班的信息,据此回答4~5题。
    航班号
    出发城市
    起飞时间
    降落时间
    到达城市
    HU7994
    悉尼(34°S,151°E)
    9:20
    (当地区时)
    17:45
    (北京时间)
    西安(34°N,109°E)
    4.当天悉尼的日出时间约为当地时间(  )
    A.5:01 B.5:59
    C.6:01 D.6:59
    5.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
    A.6小时25分钟 B.8小时25分钟
    C.10小时25分钟 D.12小时25分钟
    解析:4.A 5.C 第4题,根据题干“飞机着陆时西安正值日落”和表中降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可知,西安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再根据西安的经度可计算出此时其地方时为17:01,进而推知34°N的昼长为10小时2分钟;根据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可知34°S的昼长=24小时-10小时2分钟,即13小时58分钟,所以悉尼(34°S)的日出时间为12-13小时58分钟/2=5:01。选A。第5题,飞机降落的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7:45,换算成悉尼的区时(东十区区时)为19:45,再减掉起飞时间9:20,得到飞行时间为10小时25分钟。选C。
    考点三 地球上的日期变更
    [基点理清]
    1.日界线
    (1)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其位置不固定,会随地球自转自东向西移动。
    (2)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大致以180°经线为“今日”和“昨日”的分界线,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固定不变。
    2.日期变更:顺地球自转方向,经过自然界线加一天,经过人文界线减一天。
    3.日期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方法学通]

    1.图示法理解日界线及日期变更
    (1)经线展示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2.确定日期范围类问题的解法
    (1)数轴法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如下示例:
    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2)180°时间法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例如:
    ①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②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③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典题精研]
    [典例] (2014·天津高考·节选)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40°N,116°E)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67°N,165°W)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42°N,87.5°W)。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3
    C.1/2 D.3/4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计算出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为6月23日2时,则此时地方时为零时的经线为90°E,则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为90°E向西到180°,约占全球的3/4。
    [答案] D

    1.(变题型) 客机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67°N,165°W)上空时,0时所在经线为________,此时地球上新旧两天范围之比是________。
    解析:当客机途经a地上空时,北京时间应为6月22日19时,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165°W,新的一天从165°W向东到180°,跨345°;旧的一天从165°W向西到180°,跨15°。故新旧两天范围之比为345°/15°=23∶1。
    答案:165°W 23∶1
    2.(变设问)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起飞,飞行多长时间后全球所有地区都属于6月22日(  )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解析:选B 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起飞时地方时为0时所在经线为60°W。当全球所有地区为一天时,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经度差为120°,时间差为8小时,即飞行8小时后全球所有地区都属于6月22日。
    [集训冲关]
    (2019·天津联考)家住摩尔曼斯克市(69°N,33°E)的X先生在当地6月22日零点驾车外出。据此回答下题。
    1.此时,全球新一天所占比例约为(  )
    A.1/2 B.5/12
    C.7/12 D.1/12
    解析:选B 依题意,此时为33°E的0时,则新的一天的范围是33°E向东至180°,即全球新一天占比约为150°/360°,也就是5/12,故B正确。
    小峰从中国上海乘坐飞机到美国纽约(西五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8月7日19时30分,15个小时后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航线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3题。

    2.起飞时图中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范围的是(  )
    A.从172.5°W向东至180° B.从172.5°W向西至180°
    C.从180°向东至172.5°W D.从180°向西至172.5°E
    3.假如此时上海的昼长为T小时(T不等于12),则上海(假设为P点)的对跖点Q(与P点分别处于地球直径的两端)地的日出时刻为(  )
    A.T时 B.T/2时
    C.(12-T/2)时 D.(12+T/2)时
    解析:2.A 3.B 第2题,飞机起飞时是北京时间8月7日19时30分,此时自然日期分界线的地方时为0时,位于172.5°W,故从172.5°W向东至180°的范围是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A项正确,B、C、D项错误。第3题,如果上海的昼长为T小时,则上海的对跖点Q的昼长应该是(24-T)小时,日出时刻为12-(24-T)/2=T/2时。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
    (2019·荆州质量检查)如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解析:1.A 2.A 第1题,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 km/h,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线速度略大于837 km/h,故该区域纬度略小于60°; 线速度向北逐渐减小,则位于北半球。第2题,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2018年12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如图为戴维斯教授通过微信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完成3~4题。
    3.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微信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
    A.13日08:00
    B.13日22:00
    C.14日10:00
    D.14日12:00
    4.伦敦和长沙两地相比(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小于伦敦
    解析:3.D 4.C 第3题,从图中看戴维斯教授乘坐的飞机起飞时间为伦敦时间13日13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3日21时,再加上飞行15小时,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时间为14日12时,D正确。第4题,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都相同,故伦敦和长沙两地角速度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长沙纬度较伦敦低,自转线速度较大,C正确。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古诗,结合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6.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5.B 6.B 第5题,河流曲流的东岸是凸岸,是沉积岸,A错。“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凸岸是沉积岸,陆地面积增大,成为新住处,B对。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C错。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D错。第6题,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沉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②。
    2017年12月8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兴泰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兴化南互通站的工作人员于当日上午9时到岗,做好正式通车的准备工作。据此完成7~8题。
    7.远在美国纽约(西五区)进修的王老师收看正式通车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7日7时 B.7日21时
    C.8日7时 D.8日23时
    8.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工作人员到岗时的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

    解析:7.B 8.D 第7题,正式直播时,北京时间是8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故纽约当地时间是7日21时,B对。第8题,该日工作人员到岗时,北京时间是12月8日9时。12月份北半球是冬季,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图A北极是极昼现象,A错。图C中西经度数顺时针方向减小,是南极图,南极有极夜现象,北极是极昼现象,C错。此时165°E是12时,15°W是0时,图B中30°W是0时,B错。图D中约15°W是0时,D对。
    (2019·江西百所名校联考)2018年6月22日当地正午,一架飞机于夜幕初垂的甲地沿纬线匀速飞往乙地。飞机到达甲、乙两地中点以前飞行时长的变化与经度数的变化成反比,过中点以后飞行时长的变化与经度数的变化成正比。7个小时以后飞机到达乙地,乙地区时为6月22日15时。据此完成9~10题。
    9.甲地的位置为(  )
    A.(66°34′S,60°W) B.(66°34′N,30°E)
    C.(66°34′S,30°E) D.(30°N,30°W)
    10.飞机在中点上空时,当地的区时为(  )
    A.11时30分 B.12时
    C.13时 D.13时30分
    解析:9.C 10.D 第9题,6月22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甲地正午时分夜幕初垂,说明甲地刚好出现了极夜,为66°34′S。据“飞机到达甲、乙两地中点以前飞行时长的变化与经度数的变化成反比,过中点以后飞行时长的变化与经度数的变化成正比”可知,飞机飞行通过的中点是0°经线,飞行方向为自东向西。飞行7小时,即到达时甲地为19时,乙地为15时,两地相差4小时,两地分列于0°经线两侧,距0°经线均差2小时,据此,甲地的经度为30°E,故选C。第10题,结合上题,甲地为30°E,两地的中点为0°经线,飞机在中点上空时,所用时间为3.5小时,故此时中点当地的区时为13时30分,选D。
    某日,到开罗(东二区)旅游的小明在当地时间22:50收到同学在山东青岛拍摄后立即传来的照片(如图:青岛著名的“石老人”日出景观)。
    略去网络传输时间,结合图文资料,完成11~12题。
    11.拍照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6月8日4:50 B.12月8日4:50
    C.6月9日16:50 D.12月9日16:50
    12.小明在开罗游玩了一个星期,回到青岛后,也想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拍摄同样景象的照片(不考虑天气状况),那么,拍摄日期可以选择在(  )
    A.6月15日 B.7月6日
    C.12月15日 D.1月5日
    解析:11.A 12.B 第11题,拍照时开罗(东二区)的当地时间22:50,则北京时间此时应为4:50。此时为青岛开始日出,也就是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结合选项,只有夏半年符合,所以A选项正确。第12题,结合上题可知拍照时间是6月8日,想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拍摄同样景象的照片就必须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的情况才能实现。结合答案选项,只有7月6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和6月8日距夏至日的时间大致相等,说明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同一纬度,太阳升落及昼夜长短相同,此时才能拍摄出同样景象的照片。
    我国中山站位于(69.5°S,76.5°E),如图为经历漫长极夜后南极中山站迎来的第一轮红日照片。据此完成13~14题。

    13.当日,科考队员在中山站看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3:06 B.6:06
    C.12:54 D.14:54
    14.图中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
    A.正东方向 B.正西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解析:13.D 14.D 第13题,经历漫长极夜后南极中山站首次看见日出,如图所示,应该是当地地方时12:00,北京时间比当地地方时早2小时54分钟,因此北京时间约是14:54。第14题,此刻中山站地方时为12:00,故据图判断太阳位于中山站正北方向。
    下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弧线AB表示晨昏线。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A、B、M、N四地(  )
    A.A地日出的地方时为9时
    B.B地日落时刻为18时
    C.M与N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差23°26′
    D.N地的经度为15°E
    16.若P地的纬度为80°,则P地极夜结束的日期大约为(  )
    A.2月14日 B.3月14日
    C.7月14日 D.8月14日
    解析:15.D 16.A 第15题,根据图中经度变化可判断图示区域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所在半球为北半球。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夜现象,此日应为冬至日,图中A地与B地日出时刻相同,在9时之前,A项错误;B地不在赤道上,日落早于18时,B项错误;M与N两地纬度相差36°34′,故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36°34′,C项错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经度差判断,N地的经度为15°E,D项正确。第16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故P地位于80°N,从图示日期到P地刚好结束极夜,太阳直射点会从23°26′S向北移动到10°S,根据太阳直射点大约每4天移动1°,可知大约需要54天,即从12月22日向后推54天,在2月14日前后。
    (2019·河南六市联考)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图a),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7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李教授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升起的太阳(图b),据此完成17~18题。

    17.李教授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b中的(  )
    A.S1 B.S2
    C.S3 D.S4
    18.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漠河进行冰雪旅行 B.南非室内采光面积较小
    C.黄河中游段含沙量大 D.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发
    解析:17.C 18.C 第17题,罗布泊位于90°E,北京时间7时,当地为5时。依题意时针12时与当地时刻之间交角的平分线为正南,图中显示为S3,即C正确。第18题,当地时间5时日出,说明昼长大于12小时,为北半球夏半年。黄河中游段位于黄土高原,此时正是多雨季节,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严重而河流含沙量大。
    右图中D地此时地方时是2018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此回答19~20题。
    19.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是(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全球同在一天
    20.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9年1月6日16时 B.2019年1月5日8时
    C.2019年1月5日16时 D.2019年1月6日8时
    解析:19.A 20.C 第19题,由题意可知,D位于180°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那么此时0°经线为0时,与A地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从0°向东至日期变更线,约占全球的,故A项正确。第20题,A、B、D在同一经线,由题意可知轮船从A地出发时当地时间为2018年12月21日12时,航行6天后到达B地,并且由A到B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减一天,那么到达B地时当地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12时,再航行10天到达C地,则此时B地时间为2019年1月5日12时,C地为120°W,此时为2019年1月5日16时,故C项正确。

    第六讲地球的公转(一)__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昼夜长短变化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含义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约为23.5°。如图所示: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三、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特点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图1为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图3为冬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分日
    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时间)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注1】 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
    (1)时间不同: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
    (2)公转轨道上位置不同:近日点位于冬至日以东,远日点位于夏至日以东。
    【联】 黄赤交角相关数据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90°-极圈度数。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移动规律:

    (2)移动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注2】 春、秋分日的判断
    (1)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进入北半球时经过赤道的点。
    (2)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时经过赤道的点。
    (3)顺公转方向按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顺序确定。
    【点】 1.昼夜长短的空间对称特点
    (1)相对于地轴对称的点(A与B、C与D)(即纬度相同):昼长、夜长相等。
    (2)相对于赤道或地心对称的点(A与C、B与D、A与D、B与C):南北半球昼夜相反(即北半球点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点的夜长)。
    2.昼夜长短的时间对称特点

    (1)关于夏至日、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A与B、C与D):两地昼长、夜长相等。
    (2)关于春分日、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日期(B与C、D与A):一个日期的昼长与另一个日期的夜长相等。


    考点一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1)形成: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如图所示:

    (2)关系

    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集训过关]
    如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2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5°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
    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
    解析:1.D 2.B 第1题,地球公转演示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使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同;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故选D。第2题,若黄赤交角为20°,回归线度数为20°,极圈度数为70°,极圈度数增大;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大连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幅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故选B。
    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于2018年2月9日至2月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据此回答3~4题。
    3.开幕式时,地球位于“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所说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其四时之景不同,是因为(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
    C.昼夜交替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解析:3.C 4.B 第3题,开幕式时,日期为2月9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指向可判断: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故选C。第4题,其四时之景不同,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B对。地球的自转是昼夜交替的原因,A、C错。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速度的变化不是季节变化的原因,D错。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的3大规律
    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图所示: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3.极昼极夜范围——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二)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
    西北(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
    西南(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典题精研]
    [典例] (2017·全国卷Ⅱ·节选)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如图所示)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解析] 轮胎测试时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此时期极圈内有极夜现象,故该地不可能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极夜期间只能在夜间进行轮胎测试;受极地东北风影响,冷空气来源方向主要为东北方;4月,芬兰伊瓦洛地区出现或接近极昼,12月出现极夜现象,白昼时长的最大差值大于12小时。
    [答案] B

    1.(变设问) 关于最佳测试期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白昼一直变短
    B.北极点周围的极夜范围先变大,后变小,然后出现极昼并且范围变大
    C.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
    D.伊瓦洛不可能看到极光现象
    解析:选B 11月至次年4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至23.5°S,后再向北移动至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然后再向北移动。故北极点周围的极夜范围先变大,12月22日后极夜范围减小,3月21日消失,3月21日后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并且范围扩大,故B正确。北半球白昼先变短后变长,A错;南半球各地昼先变长,后变短,C错;极夜期间伊瓦洛可能看到极光,D错。
    2.(变题型) 冬至日前后一周内,伊瓦洛的夜长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_。次年春分日至4月,伊瓦洛日出________方向,其昼夜长短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伊瓦洛位于69°N左右,每年冬至日前后一周内,伊瓦洛处在极夜,故其夜长不发生变化。次年春分日至4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伊瓦洛日出东北方向,其昼夜长短变化为昼长大于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答案:不发生变化 东北 昼长大于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集训冲关]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1~2题。

    1.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2.若上图中四地代表的是北半球夏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则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A 2.D 第1题,在夏至日或冬至日,①地昼夜平分应为赤道;②地极夜现象应为极圈以内;③地昼长比④地更接近12小时,说明③地纬度比④地更低,故选A。第2题,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即夜长大于12小时,故选D。
    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的纬度是(  )
    A.90°N B.66.5°N
    C.90°S D.66.5°S
    4.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
    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
    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
    解析:3.D 4.C 第3题,从图中可知该地12月22日这一天出现极昼现象,6月22日出现极夜现象,故该地为66.5°S。第4题,地球上昼半球始终等于夜半球,A错;冬至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B错;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C对;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不一定越长,D错。
    下图为甲、乙两地同一时段昼长和夜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B.太阳高度甲地均大于乙地
    C.甲、乙两地为对跖点 D.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
    6.如果甲地位于南半球,则b的日期最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解析:5.D 6.C 第5题,图中实线为甲地昼长变化,从a到c时间段内,甲地昼长从6小时增长为18小时;虚线为乙地夜长变化,从a到c时间段内,乙地夜长从15小时缩减到9小时,则此时间内乙昼长从9小时增长到15小时,两地昼长变化情况相同,说明位于同一半球,A错。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两地太阳高度大小,B错。呈对跖点的两点,从纬度来说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纬度数值相同,C错。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从两地昼长变化幅度可知,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D对。第6题,此时段内甲地昼长从6小时增长为18小时,甲地位于南半球,则说明此时段南半球昼逐渐变长。b日期时甲地昼长为12小时,则此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排除B、D;b日期过后,甲地昼长继续增长,说明b日期为秋分日,秋分日为每年9月23日前后,选C。

    考点三 昼夜长短的计算
    1.利用昼夜弧的弧度数计算

    昼(夜)长=昼(夜)弧/15°
    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1)依据:
    ①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时对称。
    ②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时对称。
    ③上午时长=下午时长。
    ④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
    如下图所示:

    (2)计算方法:
    ①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
    ②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的一半
    3.利用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计算
    (1)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状况、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
    (2)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时长互等,即:
    南半球某地的昼(夜)长=北半球同纬度数某地的夜(昼)长
    4.利用日期的对称性计算

    (1)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A点和B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个位置。
    (2)关于二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B点和C点,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
    [集训过关]
    1.(2019·天津河东区模拟)下表为天津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此时(  )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5:40
    18:48
    5:39
    18:49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解析:选C 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间,天津当日昼长13小时8分钟,次日昼长13小时10分钟,昼长夜短,可判断为北半球夏半年。昼渐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A错;地球公转速度变慢,B错;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C正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主要出现在8、9月份,D错。
    下表表示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据此回答2~3题。
    地点




    昼长最大差值
    2小时26分
    24小时
    0小时
    5小时42分
    2.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3.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
    A.8小时3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
    解析:2.C 3.B 第2题,纬度越低昼长最大差值越小,由此可知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是②④①③。第3题,根据同一地区,夏至日和冬至日昼夜时长相反,即同一地区夏至日白昼时长等于冬至日黑夜时长,并且若该地夏至日白昼最长,则冬至日白昼最短,若该地夏至日白昼最短,则冬至日白昼最长。④地昼长最大差值等于该地昼长最大值(设为x)减去该地昼长最小值(24-x),由此可得出:x-(24-x)=5:42,由此可得x=14:51,④地最短昼长等于24-14:51=9:09,故选B。
    上海市的李明和张子涵同学参加了环球金融中心登高观日出(落)活动,如图为当时摄影留下的照片。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人影朝向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5.不考虑天气因素,两学生在2017年想要再次观看类似此次日出时所拍摄的景象,应选择的日期是(  )
    A.6月10日 B.1月18日
    C.12月10日 D.10月18日
    解析:4.D 5.C 第4题,图示时间为06:55,说明此次活动是观日出,图示日期为1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南,人影朝向与之相反。第5题,不考虑天气因素,和图示2017年1月1日日出时间、日出方位最接近的日期是与1月1日以夏至日为对称点对称的日期,结合选项可知,最接近的日期是12月10日。
    [课时跟踪检测]
    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  B.它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
    C.它是太阳真实的运动轨道 D.它是太阳每日的运行轨迹
    2.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春分到清明 B.夏至到小暑
    C.秋分到寒露 D.冬至到小寒
    解析:1.B 2.B 第1题,“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B对,A错。它是模拟的太阳运动轨道,C错。它是太阳一年的运行轨迹,D错。第2题,地球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节气是夏至到小暑,B对。其他节气公转速度较快,A、C、D错。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回答3~4题。
    3.“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4.“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解析:3.C 4.D 第3题,从冬至日12月22日开始,经历81天,不到三个月,因此不到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且向北移,选C项。第4题,“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且昼长变长,A、B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对。
    (2018·海南高考)读海南岛的位置示意图,完成5~6题。
    5.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6.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解析:5.D 6.A 第5题,据图可知,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当地为1月1日正午(12:00)时,此时0时所在经线为70°W,故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范围为70°W向东至180°)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约为25/36,多于2/3,D选项正确。第6题,和同在北半球的海口相比,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A选项正确,排除B、C选项。同时,三亚经度位置比海口靠西,正午时刻更晚,排除D选项。
    (2017·全国卷Ⅲ)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7~8题。
    7.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8.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解析:7.B 8.D 第7题,由材料中好友丁在其城市上空向北能望到极光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好友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正值秋季,故好友乙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入秋而不冷,所以好友丙所在地位于北半球,纬度较好友乙所在地纬度低;好友甲所在地区即将进入夏季,所以其位于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B。第8题,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D正确。
    (2019·南昌调研)如图是位于30°N附近的N城全年中Z值变化曲线图(设昼长为X小时,夜长为Y小时,X-Y=Z)。读图回答9~10题。
    9.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0.②至③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昼渐短 B.昼长夜短,昼渐长
    C.昼短夜长,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
    解析:9.B 10.A 第9题,由材料可知,Z为昼长与夜长之差,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Z值为0。读图可知,①③⑤日期Z值为0,故B项正确。第10题,②至③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至赤道,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读图回答11~12题。
    当前气象信息
          
        
    11.图示气象信息可能是哪一天(  )
    A.11月18日 B.9月23日
    C.8月28日 D.3月28日
    12.图示气象信息当天,以下四地昼最长的是(  )
    A.重庆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解析:11.A 12.B 第11题,根据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出昼长为10时20分,说明昼比较短,昼长远小于夜长,且以西北风为主,可以判断为冬半年,且接近冬至日。选择A。第12题,冬半年越向北白昼越短,越向南白昼越长。四地中广州在最南边,所以白昼时间最长。选择B。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于10月24日胜利闭幕。据此回答13~14题。
    13.会议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
    A.昼长夜短,昼逐渐变长 B.昼短夜长,昼逐渐变短
    C.昼夜等长,昼逐渐变短 D.昼长夜短,昼逐渐变短
    14.会议结束两个月后,地球更接近图中的(  )
    A.a附近 B.b附近
    C.c附近 D.d附近
    解析:13.B 14.A 第13题,10月18日~10月2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第14题,由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a为冬至日,b为春分日,c为夏至日,d为秋分日。会议结束两个月后为12月24日,故更接近a附近。
    (2019·湖南湘东五校联考)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晷针垂直晷盘,上端指向北极星。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并读图完成15~16题。
    15.湖北襄阳的日晷,晷针的影子在冬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16.清华大学校园内的“行胜于言”日晷与湖北襄阳日晷相比,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
    A.减小 B.增大
    C.一样 D.按日期作调整
    解析:15.B 16.A 第15题,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在天空中顺时针转动,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方向相反。第16题,依据材料,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北京的纬度高于湖北襄阳,因此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大,晷针与晷盘垂直,所以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变小。
    (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北京时间2018年9月20日12:40左右,一辆轿车行驶在我国某城市的环线上(如图),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左侧照射进车内,后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照射进车内。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时段,车辆行驶在图中环线上的(  )
    A.甲路段 B.乙路段
    C.丙路段 D.丁路段
    18.该城市可能是(  )
    A.西安 B.北京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解析:17.B 18.A 第17题,北京时间2018年9月20日12:40左右,太阳位于南方(正南或偏南),如果车辆行驶在图中环线上的甲路段和丁路段,那么太阳光不可能从正前方射进车内,A、D错;在丙路段行驶,阳光不能从左侧射进车内,C错;在乙路段时,轿车先向西行驶,然后向南行驶,所以阳光先从左侧射进车内,后从前方射进车内,B正确。第1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在乙路段,阳光从正前方照射进车内,则图示时刻为当地地方时12时左右,北京时间为12:40左右,所以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即当地经度为110°E左右,应为西安。
    2018年1月1日7: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首次举行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的升旗仪式。读图回答19~20题。

    19.观看升旗的人们最可能看到2018年元旦的太阳从(  )
    A.天安门城楼后跃出 B.毛主席纪念堂后跃出
    C.人民大会堂后跃出 D.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跃出
    20.下列时间段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逐渐提前的是(  )
    A.国庆节至冬至日 B.儿童节至建军节
    C.元旦至春节 D.重阳节至元宵节
    解析:19.D 20.C 第19题,1月1日北半球位于冬半年,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结合图中指向标和各事物的相对位置即可判定。第20题,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逐渐提前,说明白昼变长,太阳直射点北移,结合选项分析只有C项符合题意。

    第七讲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一、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春、秋分
    赤道
    南北两极点

    二、四季和五带
    1.四季更替
    (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
    (1)五带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2)五带划分:


    【注1】 (1)太阳高度角是线面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是特定时刻(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2)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区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但不一定是90°。
    【联1】 正午时日影朝向
    (1)北极点:朝正南。
    (2)北回归线~北极点(不包括极点):朝正北。
    (3)南极点:朝正北。
    (4)南回归线~南极点(不包括极点):朝正南。
    (5)南、北回归线之间:因太阳直射点不同而出现朝北、或无影子、或朝南。影子朝向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位置。
    【点】 (1)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4)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
    【注2】 特别注意冬、夏至日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分布地区。(可结合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加以理解记忆。)
    【联2】 温度带的季节变化
    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温带。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长夏无冬;寒带地区有极夜现象,长冬无夏,四季更替不明显。


    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看直射点的位置,比较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记忆口诀“远小近大”:即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
    2.看直射点的移动,确定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记忆口诀“来增去减”: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图所示:

    3.看区域位置,归纳不同区域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
    回归线
    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4.看纬度位置,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5°增大到47°),赤道上为23.5°,回归线上为47°。
    (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7°)。
    (3)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7°减小到23.5°),极圈上为47°,极点上为23.5°。
    [典题精研]
    [典例] (2016·上海高考)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1)~(2)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 第(1)题,由资料可知,在连续三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第(2)题,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二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
    [答案] (1)D (2)C


    1.(变设问) 在三次连续测量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C.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D.北极点周围的极昼范围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选B 根据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可知太阳直射点从10°N向南至10°S,故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小;赤道上先变大后变小;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一直变大;北极点周围的极昼范围变小,且出现极夜现象。故选B。
    2.(变题型) 第一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由第一次到第二次测量期间,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至北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赤道至南极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
    解析:第一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测量地位于40°N,故太阳直射10°N。从第一次测量到第二次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由10°N移至赤道,故在此期间10°N~23.5°N之间太阳高度逐渐变小;赤道至南极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答案:10°N 逐渐变小 逐渐变大
    [集训冲关]
    (2014·全国卷Ⅱ·节选)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读图,完成下题。

    1.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解析:选A 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徐州(约34°N)比甲国首都(约10°N)更靠近北回归线,因此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甲国首都高,故A对;由于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因此徐州的白昼较长,故B错;甲国首都与徐州此日分别位于太阳直射纬线的南北两侧,因此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反,故C错;两地虽然都日出东北,但纬度较高的徐州日出方位角较大,故D错。
    2.(2019·大连联考)如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解析:选D 图中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丙地在23.5°N上;乙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夏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推断出乙地在0°~23.5°S之间且接近23.5°S;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很小(低于10°),得出甲地在23.5°N以北,66.5°N以南;同理推出丁地在23.5°S以南,66.5°S以北。所以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
    如图示意拍摄爱好者于秋分日某时刻拍摄的我国东北某市(约45°N)街道景观(图示骑行者连带电动车的高度与日影等长)。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图中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4.一个月后的此时刻,南极极点所在的标志——南极柱的影子指向(  )
    A.正南 B.东北
    C.东南 D.正北
    解析:3.B 4.D 第3题,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以推算出该市(约45°N)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45°;又根据材料信息“图示骑行者连带电动车的高度与日影等长”可知此时当地太阳高度是45°,即此时是当地正午时刻(地方时12点),东北地区正午时日影朝向正北,所以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正西。选B。第4题,一个月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出现极昼,南极柱全天影子皆朝正北。选D。
    (2019·山西晋中示范校模拟)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6月7日前后 B.8月9日前后
    C.9月10日前后 D.2月3日前后
    6.该地纬度最可能为(  )
    A.23.5°S B.11.5°S
    C.11.5°N D.23.5°N
    解析:5.B 6.C 第5题,图中N点正午物影长度为0,说明N点时刻太阳直射该地。据图可知,该时间段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太阳直射的日期与夏至日的间隔天数相同,由M点日期为5月5日可知,N点日期可能为8月9日前后,B对。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排除A、D,日期分别为5月5日和8月9日前后,据此可判定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但不在赤道上,C对。

    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
    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
    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
    H=90°-BC纬度差=90°-(10°+23.5°)=56.5°。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1)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2)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保证一楼全年有阳光照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L=h·cot 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和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如图,α+H=90°时效果最佳。
    [典题精研]
    [典例] (2014·全国卷Ⅰ·节选)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解析] 由题干可知,塔身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塔身影长为0,所以P=0,而春、秋分日P值不可能为0;冬至日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为43°08′,所以P大于1;当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时,P小于1。
    [答案] D

    1.(变设问) 若该太阳能光热电站的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P=1时,则太阳直射(  )
    A.21°34′N B.23°26′S
    C.21°34′S D.20°34′S
    解析:选C 若P=1,则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H=90°-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差,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1°34′S。
    2.(变题型) 高塔正午影长最长时的日期是________日,从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高塔正午影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高塔正午影长最长时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小,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冬至日。从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夏至日时达到最大为90°,故该期间影长逐渐变短,夏至日时为0。
    答案:冬至 逐渐变短,夏至日时变为0
    [集训冲关]
    (2016·江苏高考)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如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C 2.D 第1题,读图可知,太阳能热水器朝向的一侧,应为向阳的一侧,即南面。我国华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盛行偏北风,为更好地采光,其南面应种植落叶阔叶树,为更好地挡风,北面应种植常绿针叶树。①②④南面均有常绿针叶树,影响采光,排除;③南面种植的是落叶阔叶树,北面种植的是常绿针叶树,符合要求。故选C项。第2题,太阳能利用效果最佳时,热水器集热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角度判读可知,①③图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华北地区的夏半年。②图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华北地区的春季或秋季;④图使用效果最佳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华北地区的冬季。故选D项。
    (2019·天津十二校联考)天津王先生的家在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地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还需调整。据此回答3~4题。

    3.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没有阳光射入的时间大约为(  )
    A.18天 B.36天
    C.25天 D.50天
    4.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
    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
    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
    解析:3.D 4.D 第3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之后逐渐变大,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5日,在12月22日之前的25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射进王先生家的阳台,即一共50天左右。第4题,上海的纬度较天津的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天津的大,物体影子较短,室内光照面积较小,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下晾衣竿的高度可以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
    如图为某小区甲、乙两楼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若该图为南京某小区的楼房分布,为了使住宅楼一楼正午也始终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6.甲楼房位于北纬21.5°,欲在乙处建一新楼,如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
    A.10 m B.15 m
    C.20 m D.25 m
    解析:5.D 6.C 第5题,一年中正午都有太阳光照射,只需保证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有太阳照射就好,南京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第6题,保证乙楼全年采光充分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冬至日)可以采光,冬至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90°-|21.5°+23.5°|=45°,由图可知甲楼高20 m,故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20 m。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地球光照图常借用某时的昼夜分布状况,依靠一些特殊的点、线、面等要素的有机组合,综合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并以此进行季节判断、计算时间、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等内容。
    [常见图示]

    全图
    1/2图
    1/4图
    局部图
    极点俯视图




    侧视图




    矩形投影图




    公转轨道图





    [判读技巧]
    1.分清昼夜半球,确定晨线和昏线
    (1)晨线:顺地球自转进入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以东为昼半球。
    (2)昏线:顺地球自转进入夜半球,以西为昼半球,以东为夜半球。
    2.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根据晨昏线判断:
    说明:①若图中为昏线,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②若为晨线,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确定经度:
    ①根据光照图中已知经线的地方时找到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②从光照图中直观看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2)确定纬度:
    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直射点纬度与该纬线的纬度互余。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α。
    4.确定日期和季节
    (1)利用北半球昼夜长短:昼长夜短或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若昼夜等长,则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2)特殊日期的判定:
    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晨昏线经过极点),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内为夜,则为12月22日前后;若为昼,则为6月22日前后。

    ③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关系。

    5.确定日出日落
    (1)确定时间:
    ①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②某地经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为该地日出地方时;某地经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为该地日落地方时。
    (2)确定方向:
    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③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④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6.确定地方时
    (1)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3)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0时,要么是12时。切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7.确定昼夜长短
    (1)确定昼长和夜长:
    光照图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纬线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2)确定昼夜长短: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若昼弧大于夜弧,则昼长夜短,若昼弧小于夜弧,则昼短夜长。
    (3)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时间正好相反。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这条纬线向南北递减。



    [应用体验]
    [典例] (2014·上海高考)如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由“弧线ACB为晨昏线”,可知两侧分别为昼、夜半球。由“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可知“BC段为晨线”,且极圈内发生极昼或极夜。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D (2)C

    2018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四幅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中,与这一天最接近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一半多一点 D.绝大部分
    3.图中A点与B点(  )
    A.日期相同 B.时刻相同
    C.昼长相等 D.太阳高度相等
    解析:1.D 2.C 3.D 第1题,①③两图都是反映北半球夏半年的光照状况,②图是北半球冬半年的光照图,④图是春、秋分日的光照图。人大会议召开之日为3月5日,最接近春分日,故与④图最接近。第2题,日期分界线是180°经线和0时经线,根据北京时间3月5日上午9时计算出0时经线是15°W,因此全球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一半多一点。第3题,图中A点位于晨线上,是180°经线和赤道的交点,B点为晨昏线与经线的一个交点,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A、B两点经度不同,则时刻不同;纬度不同,则昼长不同;且A点位于日界线上,则日期不同。
    (2019·河南许昌五校联考)读下面光照图,回答4~5题。

    4.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A地经度为(  )
    A.30°E B.30°W
    C.60°E D.60°W
    5.此时,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经度差(  )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等于180°
    解析:4.A 5.B 第4题,根据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区域为南半球,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A地时刻为3时。北京时间为9时,A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所以A地经度为30°E。第5题,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因赤道上处于夜晚的经度是地方时18时到次日的6时,根据图示,经度应该是105°W向东到75°E,而东半球指从20°W向东到160°E,取二者交集,可得经度差95°。
    6.下面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________。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
    (4)该日,P、Q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
    (5)Q地位于M地的________方向。
    解析:第(1)题,晨昏线与75°N相切(或者说75°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可知太阳直射在15°N上,120°W上地方时为24点,可推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在60°E上。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15°N)向南北两侧递减。第(3)题,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高;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为一年中相对较短的时期,影子最短时为夏至日;从图上不能确定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还是向北移。第(4)题,Q地出现极昼现象,夜长小于P地。M地在昏线上,60°E上地方时为12:00,135°E上地方时是17:00,即M地17:00日落,所以M地昼长为10小时。第(5)题,Q地与M地的方向关系,要考虑两地之间的优弧、劣弧问题,根据劣弧确定方向,Q地位于M地的东北方向。
    答案:(1)(15°N,60°E)
    (2)由15°N向南北两侧递减
    (3)C (4)P地夜长较Q地夜长长 10小时
    (5)东北

    [课时跟踪检测]
    北京(约40°N)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正午日影长短与二十四节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此制作了简易的二十四节气测量仪,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制作该测量仪利用的地理基本规律是(  )
    A.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B.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C.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
    D.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
    2.如果将测量仪放在哈尔滨测日影,需要改进的是(  )
    A.增加竹竿的长度
    B.改变竹竿与皮尺的角度
    C.增加皮尺的长度
    D.改变竹竿与皮尺的方位
    3.如果图中乙为二分日时太阳光线,则北京二分日正午竿长与其影长的关系为(  )
    A.竿长与影长相等     B.竿长小于影长
    C.竿长大于影长 D.无法判断
    解析:1.B 2.C 3.C 第1题,由图可知,二十四节气测量仪是根据竹竿影子长短变化来测量的,利用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第2题,由于哈尔滨纬度比北京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小,影子更长,为了能够准确测量,应该增加皮尺的长度。两地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不需要增加竹竿长度,也不需要改变竹竿与皮尺的角度和方位。第3题,北京的纬度大约为4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北京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大于45°,故竿长大于影长。
    (2019·沧州质检)沧州市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分别于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测量了学校旗杆影子的长短(如图所示)。据此完成4~5题。

    4.旗杆影长的变化可以反映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下列排序符合该运动规律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丙→乙→丁→甲 D.丁→甲→丙→乙
    5.一年中正午时刻,学校旗杆影子位于旗杆(  )
    A.正北 B.正南
    C.西南 D.西北
    解析:4.B 5.A 第4题,正午太阳高度与旗杆影长呈负相关,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长最短。根据图中的影长判断,甲影子最长,为冬至日;丁影子最短,为夏至日;乙、丙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规律按春夏秋冬的排序,不会出现乙、丙相邻的情况,A、C、D错,B对。第5题,此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旗杆影子应该位于正北方。
    如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校在操场积雪融化期间,测得的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读图,完成6~7题。
    6.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
    A.12月22日 B.6月22日
    C.3月21日 D.9月23日
    7.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解析:6.C 7.B 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日日影时间为6时到18时,说明其6时日出,18时日落,为春、秋分日。由题干知处于东北地区积雪融化期间,则推断为春分日。第7题,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即从春分日向后推一个月,东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所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逐渐变短。
    (2019·昆明一模)如图为云南省昆明市(25°N,103°E)某楼盘平面户型图。读图,完成8~9题。

    8.三个卧室相比(  )
    A.主卧室冬暖夏热,采光较差
    B.主卧室冬暖夏凉,采光较好
    C.次卧室冬暖夏凉,采光较好
    D.次卧室冬暖夏热,采光较好
    9.正午时分阳光照射进入客厅的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昆明早于北京日出,晚于北京日落
    B.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C.悉尼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D.地中海沿岸正值雨季
    解析:8.B 9.B 第8题,从图中位置看,主卧室朝南,冬暖夏凉,采光较好,A错误、B正确;次卧室朝北,位于阴面,采光较差,C、D错误。选择B。第9题,正午时分阳光照射进入客厅的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处于夏至日。北京昼长比昆明长,且昆明较北京偏西,昆明晚于北京日出,A错误;巴西高原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草木枯黄,B正确;悉尼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错误;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
    如图为山东省某中学教学楼(部分)的顶层示意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
    A.教室1 B.教室2
    C.教室3 D.教室4
    11.当教室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  )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不断缩短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10.B 11.D 第10题,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教室1南边有楼梯等阻挡,采光不好;而教室3、4南边没有走廊通道遮挡,正午有强光射入。第11题,教室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该地昼不断缩短。
    (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如图所示是北欧的维京人航海时用来指引方向的工具。其原理为将木盘置于盛满水的木桶中,利用木棍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方向(木棍的高度等于其与凹槽之间的距离)。据此回答12~13题。
    12.某月,维京人在北欧海域向西南航行的过程中,木棍的正午影长基本没有变化。该月份最可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2月
    13.若该月份木棍的正午影子顶端恰好与凹槽重合,则航线的纬度范围约为(  )
    A.45°N~58°N B.54°N~60°N
    C.58°N~66°N D.63°N~72°N
    解析:12.C 13.C 第12题,木棍的正午影长基本没有变化说明船所在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纬度差不变,根据维京人在北欧海域向西南航行可推知,太阳直射点一直南移。结合选项分析,2月、5月太阳直射点一直北移,12月先向南移,后向北移,只有7月符合题意。第13题,根据材料信息“木棍的高度等于其与凹槽之间的距离”可判断,正午太阳高度为45°,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得船所在位置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φ为所求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代入公式后45°=90°-|φ-δ|,φ=45°+δ。据上题分析可知,船航行的时间为7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大致为13°N~21°N(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约8°),故航线的纬度范围约为58°N~66°N。
    (2019·合肥联考)家住合肥市(32°N,117°E)的王先生准备在小区停车场租一个车位,停车场位置及车位分布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4~16题。

    14.为了避免汽车被阳光长时间晒,最好租车位(  )
    A.甲 B.乙
    C.丙 D.戊
    15.王先生傍晚6:30下班回家,发现车位上仍然有阳光,车影会落在车位(  )
    A.甲 B.丙
    C.丁 D.己
    16.王先生的车位一年中被阳光晒的时间最长(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月份可能是(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解析:14.B 15.A 16.B 第14题,根据纬度,在合肥,太阳位于南部天空。根据指向标,2号楼北侧是阴面,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可知,甲、乙、丙夏季光照少,丁、戊、己光照多。根据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可知,甲、丙光照多,乙光照少,所以为了避免汽车被阳光长时间晒,最好租车位乙。第15题,结合上题分析,王先生选择的车位是乙。傍晚6:30,即18:30,车位上仍然有阳光,说明日落在18:00以后,是夏季,日落西北方向。此时车影朝向东南方向,结合指向标,车影落在车位甲。第16题,不考虑天气状况,王先生的车位一年中被阳光晒的时间最长的月份,应是当地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时间,即6月。
    (2019·江西六校联考)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图回答17~18题。

    17.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
    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
    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变化幅度越大
    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变化幅度越小
    18.在北京测试时,聚热板追日旋转时,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A.水平旋转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
    B.水平旋转速度,夏至日小于冬至日
    C.竖直旋转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
    D.竖直旋转速度,夏至日小于冬至日
    解析:17.C 18.C 第17题,由材料可知,聚热板的水平方向转动主要与太阳东西运动有关,即水平转动角度大小与昼长呈正相关。因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则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变化幅度越大,故C正确。第18题,聚热板的水平旋转速度等于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因地球自转速度不变,则水平旋转速度全年相同,故A、B错误。聚热板的竖直旋转速度,取决于太阳高度的变化速度,北京夏至日昼长约为1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3.5°,冬至日昼长约为10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约为26.5°,则太阳由0°升起至最高的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故聚热板竖直旋转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即C正确。
    (2019·成都九校联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0.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解析:19.A 20.C 第19题,根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是春分(3月21日)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反映的是夏季多雨。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第20题,寒露在秋分之后,济南昼短夜长,清明在春分之后,济南昼长夜短。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晚。立春与立冬刚好对称分布在冬至日的两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所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不同,夏半年和冬半年时间长度不一样。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