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学年化学鲁科版必修一精品教案
化学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共4页。
系列微专题1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常用的方法1.关系式法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步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涉及反应:3CO+Fe2O32Fe+3CO2,CO2+Ca(OH)2===CaCO3↓+H2O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2.差量法解题的一般步骤可分为:(1)准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找出产生差量的“对象”及“理论差量”。该“理论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压强、密度、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且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实际差量”寻找比例关系,列比例式求解。如CuO+H2Cu+H2O反应中存在的固体质量差:CuO+H2Cu+H2O Δm80 g 64 g 80 g-64 g=16 g3.过量计算(1)判断依据当题目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物的量,应先确定哪种反应物过量,然后以不足的反应物的量计算所求的生成物的量。(2)反应物是否过量的判断法假设其中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求出另一反应物的量,然后把另一反应物的所求量与已知量相比较,若小于已知量,说明另一反应物过量;若大于已知量,说明另一反应物不足。【典例1】 将2.3 g金属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质量变为 g。[解析] 设最终质量为x,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变成Na2CO3粉末,转化关系为2Na~Na2O~2NaOH~Na2CO3,得关系式2Na~Na2CO32×23 1062.3 g x2×23∶2.3 g=106∶x,x=5.3 g。[答案] 5.3【典例2】 有CO2和O2的混合气体100 mL,通入足量的Na2O2后,体积变为6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为 。[解析] 利用差量法:2CO2+2Na2O2===2Na2CO3+O2 ΔV 2 1V(CO2) 100 mL-60 mL=40 mL=,则V(CO2)=8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的V(O2)=100 mL-80 mL=20 mL。[答案] 20 mL【典例3】 将5.6 g铁放入1 L 0.2 mol·L-1的CuSO4溶液中,生成Cu的质量是 。[解析] n(Fe)==0.1 mol,由于0.2 mol>0.1 mol,故CuSO4过量,生成的Cu根据Fe的物质的量计算,由化学方程式知:0.1 mol Fe与过量的CuSO4反应生成0.1 mol Cu。所以m(Cu)=64 g·mol-1×0.1 mol=6.4 g。[答案] 6.4 g1.已知A和B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 mol C,则该反应可表示为( )A.A+B===2C B.2A+B===2CC.A+B===3C D.2A+B===3C[答案] C2.有100 g CuO黑色粉末,与一定量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92 g,则生成单质铜的质量为 。参加反应的H2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解析] CuO+H2 Cu+H2O Δm 22.4 L 64 g 80 g-64 g=16 g V(H2) m(Cu) 100 g-92 g=8 g= 则V(H2)=11.2 L,= 则m(Cu)=32 g。[答案] 32 g 11.2 L3.在标准状况下,将体积均为1.12 L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引燃,充分反应后,求生成水的质量 。[解析] 设1.12 L O2完全反应需H2的体积为x。由2H2+O22H2O 2 1 x 1.12 L得:2∶1=x∶1.12 L,x=2.24 L>1.12 L,O2过量。设生成水的质量为y。由2H2+O22H2O 44.8 L 36 g 1.12 L y得:44.8 L∶1.12 L=36 g∶y,y=0.9 g。[答案] 0.9 g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统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高考专题讲座 1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1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