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数学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第2讲 大题考法——立体几何的综合问题
展开第2讲 大题考法——立体几何的综合问题
考向一 平行、垂直的证明与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问题
【典例】 (2017·全国卷Ⅱ)如图,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1)证明:直线BC∥平面PAD;
(2)若△PCD的面积为2,.
[审题指导]
[规范解答] (1)证明:在平面ABCD内,
因为∠BAD=∠ABC=90°,所以BC∥AD. 2分
又BC⊄平面PAD❶,AD⊂平面PAD, 3分
故BC∥平面PAD.4分
(2)解:如图,取AD的中点M,连接PM,CM.由AB=BC=AD及BC∥AD,∠ABC=90°,得四边形ABCM为正方形,则CM⊥AD. 6分
因为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❷,平面PAD∩平面ABCD=AD,
所以PM⊥AD,PM⊥底面ABCD. 8分
因为CM⊂底面ABCD,所以PM⊥CM. 9分
设BC=x,则CM=x,CD=x,
PM=x,PC=PD=2x.
取CD的中点N,连接PN,则PN⊥CD❸,
所以PN=x. 10分
因为△PCD的面积为2,所以×x×x=2,
解得x=-2(舍去)或x=2.
于是AB=BC=2,AD=4,PM=2. 11分
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
V=××2=4. 12分
❶处在证明线面平行问题时,易忽视线不在面内这一条件从而失分,注意线面平行条件使用的规范化.
❷处易忽视通过侧面PAD⊥底面ABCD可转化为线面垂直及线线垂直,从而不能创设垂直关系和利用数量等量关系来确定底面边长及高.
❸处易忽视如何表示△PCD的面积,即以CD为底,高如何确定,导致思路不通.
[技法总结] 位置关系的证明与求几何体的体积综合问题的模型
[变式提升]
1.(2018·天水二模)在多面体ABCDPQ中,平面PAD⊥平面ABCD.AB∥CD∥PQ,AB⊥AD,△PAD为正三角形,O为AD中点,且AD=AB=2,CD=PQ=1.
(1)求证:平面POB⊥平面PAC;
证明 由条件可知,
Rt△ADC≌Rt△BAO,故∠DAC=∠ABO.
∴∠DAC+∠AOB=∠ABO+∠AOB=90°.
∴AC⊥BO.
∵PA=PD,且O为AD中点,∴PO⊥AD.
平面PAD⊥平面ABCD.
∵
∴PO⊥平面ABCD.
又∵AC⊂平面ABCD,∴AC⊥PO.
又∵BO∩PO=O,∴AC⊥平面POB.
∵AC⊂平面PAC,
∴平面POB⊥平面PAC.
(2)求多面体ABCDPQ的体积.
解 取AB中点为E,连接CE,QE.
由(1)可知,PO⊥平面ABCD.
又∵AB⊂平面ABCD,∴PO⊥AB.
又∵AB⊥AD,PO∩AD=O,∴AB⊥平面PAD.
∴VABCDPQ=VPADQEC+VQCEB=S△PAD·|AE|+S△CEB·|PO|=×22×1+×=.
考向二 平面图形的翻折与探索性问题
【典例】 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D=CD=2,AC=2,△ABC是等边三角形,F为线段AC的中点.将△ADC沿AC折起,使平面ADC⊥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ABC,如图②所示.
(1)求证:AC⊥BD;
(2)试问: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AD=CD=2,AC=2,
从而AD2+CD2=AC2,
故AD⊥CD,△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F为线段AC的中点,所以DF⊥AC.
连接BF(图略),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F⊥AC,
又DF∩BF=F,故AC⊥平面BDF.
又BD⊂平面BDF,所以AC⊥BD.
(2)解 线段BC上存在点E,使得=,且E为线段BC的中点.因为平面ADC⊥平面ABC,平面ADC∩平面ABC=AC,且DF⊥AC,所以DF⊥平面ABC,故DF为三棱锥DFCE和DABC的高,
所以====·=.
又F为线段AC的中点,
所以=,故=,
从而E为线段BC的中点,
即当E为线段BC的中点时,=.
[技法总结]
1.求解平面图形折叠问题的关键和方法
(1)关键:分清翻折前后哪些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改变,哪些不变,抓住翻折前后不变的量,充分利用原平面图形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方法:把平面图形翻折后,经过恰当连线就能得到三棱锥、四棱锥等几何体,从而把问题转化到我们熟悉的几何体中解决.
2.求解探索性问题的类型及策略
问题类型 | 求解策略 |
对命题条 件的探索 | (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 (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 (3)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 |
对命题结 论的探索 | (1)探索结论是什么,常从条件出发,探索出要求的结论是什么; (2)探索结论是否存在,常先假设结论存在,再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寻找与条件相符或矛盾的结论,相符则存在,矛盾则不存在 |
[变式提升]
2.如图①,平面五边形ABCDE中,AB∥CE,且AE=2,∠AEC=60°,CD=ED=,cos∠EDC=.将△CDE沿CE折起,使点D到P的位置,且AP=,得到四棱锥PABCE,如图②.
(1)求证:AP⊥平面ABCE;
(2)记平面PAB与平面PCE相交于直线l,求证:AB∥l.
证明 (1)在△CDE中,
∵CD=ED=,cos∠EDC=,
由余弦定理得CE=2.连接AC,
∵AE=2,∠AEC=60°,
∴AC=2.又AP=,
∴在△PAE中,PA2+AE2=PE2,即AP⊥AE.
同理,AP⊥AC.
而AC∩AE=A,AC⊂平面ABCE,
AE⊂平面ABCE,故AP⊥平面ABCE.
(2)∵AB∥CE,且CE⊂平面PCE,AB⊄平面PCE,
∴AB∥平面PCE.又平面PAB∩平面PCE=l,
∴A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