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金属与水反应
授课班级 |
| 授课时间 |
| 课型 | 新授课 | ||||||||||||
课题 |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 ||||||||||||||||
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了解钠与水,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预测生成物。能描述钠与氧气、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够用双线桥法标出其电子转移,认识到钠的强还原性,能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钠与水的反应过程。 |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探究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学生能观察到浮、熔、游、响、红等实验现象,能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用相对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对铁和水蒸气反应实验的设计、探究,学生能独立思考并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在合作中彼此分享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
教学重点 | 钠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 | ||||||||||||||||
教学难点 | 钠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开放性实验探究
|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板书、实验仪器:烧杯、镊子、小刀、滤纸,实验药品:蒸馏水、酚酞、钠等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发现法、归纳法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的探究
(三)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
(四)金属与水反应规律的归纳
(五)课堂小结
(六)练习
(七)布置作业
| 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捉鬼的故事。说有个农夫,他的妻子肚子痛得非常厉害,他就去请了一个老巫婆来给妻子看病。老巫婆来到一看就说:你妻子是鬼附身了!农夫吓得赶紧请巫婆施法。只见巫婆拿来一碗水,倒入了几滴无色溶液。然后放入“一颗仙丹”,只见仙丹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最后消失了,而水也变了成了红色。巫婆说,这是仙丹发挥了作用,那声音是鬼的惨叫声,他最终变成了一滩血水。那么现在大家相信巫婆说的“仙丹”吗?实际上巫婆的仙丹就是金属钠,而仙水就是酚酞溶液。巫婆利用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来装神弄鬼。今天就让同学们自己重现“捉鬼”的精彩一幕。请大家根据学案上的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一、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置于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绿豆大的一粒,其余放回原瓶。 2、在小烧杯中加一小半水,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并将切下的钠粒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投影]实验现象
[板书]1、钠与水的反应 [板书]1、现象:浮、熔、游、响、红 [提问]从现象看本质,这些现象背后给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 [问]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 [板书]2、方程式
2 Na +2H2O ==2NaOH +H2↑
[问]从分类的角度说说该反应分别属于什么反应? [投影]氧化还原反应。Na 是还原剂,H2O 是还原剂。 [投影]请将钠与水反应方程式写成离子方程式 [板书]3、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过渡]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钠和CuSO4溶液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请大家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 1、2Na+2H2O=2NaOH+H2↑ 2、2NaOH+CuSO4=Na2SO4+Cu(OH)2↓ 总: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小结]Na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①Na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 ②生成的NaOH再与盐反应 [过渡]了解了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熟悉的金属铁,根据金属活动性表,我们知道铁没有钠活泼,所以根据日常经验我们也知道铁与冷水、热水均不反应,那如果我们再把条件创造得更好一些,该反应是否能进行呢?例如,让高温的铁与炽热的水蒸汽接触呢?如果可以,请大家预测这一反应可能的产物。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板书]二、金属铁与水的反应 [问]我们必须尊重实验事实,那么如何设计这一反应的装置? [引导]设计反应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性质) [问]该反应的特点是固体与气体,需要加热且生成气体的反应,装置类似于初中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 (类似于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
[讲述]教科书中介绍的是用一支试管完成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试管底部塞有一团潮湿的棉花,在湿棉花左边放有铁粉,蒸发皿中放肥皂水(或在水中加几滴洗涤剂)。整套装置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铁粉与湿棉花的距离可近一些,加热时用一盏酒精灯先后加热两处。反应产生的气体导入到肥皂水中吹成氢气泡,再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可发出爆鸣声。这一实验所用的时间短且很安全。我们今天就用第二个装置来验证铁和水蒸气反应会生成什么? [播放实验视频] 实验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气体可听到爆鸣声 [板书]3Fe +4H2O (g)Fe3O4 +4H2
引导学生对比铁与水,钠与水反应的条件,及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思考:金属与水反应所需的条件与金属活动性之间有何联系? [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归纳]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取决于金属的活泼性。金属越活泼,反应就越容易。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投影]小结 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2、金属铁与水的反应 3、活泼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4、金属与水反应规律
[投影]1、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 原因是: ②钠熔化 原因是: ③小球 游动逐渐 ,最后消失,原因是: ④发出 声音,原因是: ⑤滴入酚酞后溶液 ,原因是:
2、少量钠应保存在( )。 A.密闭容器中 B.水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
3、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 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其中可说明钠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 )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 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4、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加入一小块钠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MnO4-、SO42-、H+ B、Ba2+、Na+、HCO3-、NO3- C、Na+、NO3-、K+、Cl- D、Ca2+、NO3-、Cl-、CO32-
5、将一小块钠投入到NH4Cl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 ) A.O2和H2 B.只有H2 C.只有NH3 D.H2和NH3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钠与水:Na+H2O=Na++OH-+H2↑ B.铁与水蒸气:3Fe+4H2O=3Fe3++4O2-+4H2↑ C.钠与氯化镁溶液:2Na+2H2O+Mg2+=Mg(OH)2↓+2Na++H2↑ 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H++OH-=H2O
7、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 A. (NH4)2SO4 B. NaHCO3 C. BaCl2 D. CuSO4
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 | [听故事,抓关键情节]
[回答]不相信
[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小组总结回答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并回答]
[回答]氧化还原反应,Na 是还原剂,H2O 是氧化剂,NaOH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书写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程式]
[预测反应生成物,书写方程式]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与H2O反应的难易归纳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根据提纲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做练习检验学习成果,并积极回答
完成作业 | 增强学生好奇心,为进入新课做好准备
观察现象并猜测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发现问题兴趣。
揭示反应的本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根据钠与水反应的产物预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可能是氢氧化铁与氢气。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精神。
学会总结,将知识和方法及时总结成规律,便于识记和今后的学习。
通过检测,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掌握情况。 | ||||||||||||||
板书设计 金属与水反应
一、钠与水的反应: 1、现象:浮、熔、游、响、红 2、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3、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二、铁与水蒸汽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
|
副板书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 ||||||||||||||||
教学反思
|
| ||||||||||||||||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交流与讨论,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演示实验1,演示实验2,问题讨论,科学探究,实验3—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演示实验,科学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