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1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2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教案,共8页。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全球水平气压带、风带的分布。2.理解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三圈环流的形成。(重点、难点) 3.应用气压带、风带解释有关天气和气候现象。(重点、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3)形成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北半球)气压带分布形成A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之间空气受热膨胀上升C副热带高气压30°附近高空空气堆积下沉E副极地低气压60°附近近地面气流上升G极地高气压带极地地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除赤道低气压带外其余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1关于赤道对称分布全球共7个气压带风带(北半球)风带分布风向B信风赤道~30°之间东北D西风30°60°之间西南F极地东风60°90°之间东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各风带风向与北半球不同全球共6个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冬季偏(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 (  )(2)气压带不是大气环流。  (  )(3)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  )(4)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5)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被迫抬升     B.受热膨胀上升C气流收缩下沉     D.气流堆积下沉提示(1)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形成三圈环流。(2)× 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的大气运动的具体体现。(3)× 南、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不同北半球西风带盛行的是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的是西北风。(4)×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B [赤道地区终年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018111816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离开澳大利亚霍巴特开始穿越海况恶劣的魔鬼西风带这是雪龙号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风带问题1 (地理实践力)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雪龙号科考船穿越的魔鬼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什么?提示盛行西北风。问题2 (综合思维)魔鬼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此纬度地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归纳总结]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2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的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1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  )A        BC      D(2)表示的近地面气压带名称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3)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1)B (2)C (3)C [结合图示三圈环流的高度差异(1)处为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属于中高纬环流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3)属于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近地面气流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形成了近地面的盛行西风带。]2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甲    乙    丙    丁(1)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可能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    (  )A甲图与丙图     B.乙图与丙图C丙图与丁图     D.甲图与丁图(2)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1)D (2)B [(1)我国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北移且达最北的时候是夏至日;乙、丙两图为气压带、风带南移且达最南的时候是冬至日;丁图是春秋分日。第(2)气压带、风带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反映了气压带、风带从最北移至最南大约需用半年时间。] (教师独具)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空气堆积下沉C空气受热上升     D.空气受冷下沉2关于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  )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大多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D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都是偏北风1B 2.C [1图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赤道向极地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北上堆积下沉而形成的。第2地球上共有7气压带和6个风带其中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气压带中有的是由空气的运动形成的有的是由热力因素形成的但在其中的低气压带地区多为阴雨天气而高气压带地区多为晴朗天气;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北半球为偏北风南半球为偏南风。]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4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3C 4.C [3M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北面的风带风向为东南风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第4由气压带、风带的组合情况可知30°S60°S30°N60°N]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56题。5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5D 6.B [5从甲图可知为北半球30°N40°N受西风带影响风向为西南风。第6从甲图可知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1月份;乙图30°N40°N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夏季7月份。]7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以下问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交角的存在导致________的回归运动。(3)此时ABCD________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________点;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点。[解析] 第(1)根据图中风带、气压带位置均偏南可以判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我国北方地区常受寒潮天气影响。第(2)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从而导致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第(3)在图中A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气压低气候湿热;B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之下气压高气候干热;C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D地位于极地高气压带。[答案] (1)BD (2)黄赤 太阳直射点(3)B A A C B D(教师独具)教材P33活动(1)画图略。(北半球高空气流从赤道流向极地近地面气流从极地流向赤道赤道为上升气流极地为下沉气流;南半球高空气流从赤道流向极地近地面气流从极地流向赤道赤道为上升气流极地为下沉气流)(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不能够维持。因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从赤道出发的气流开始运动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无法直接到达极地。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教案设计,共14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行星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行星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8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1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