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含答案解析) 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040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含答案解析) 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040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含答案解析) 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040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四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
展开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
1.下列叙述中与所涉及的植物激素对应关系一致的是( )
A.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提高棉花产量——生长素
B.酿制啤酒时,人工处理大麦种子促进淀粉水解——脱落酸
C.移栽番茄的根系比非移栽番茄的根系发达——细胞分裂素
D.秋天成熟的柑橘掉落下来——乙烯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B.低浓度的2,4D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D.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简化啤酒的传统生产工艺
B.乙烯可促进凤梨的发育,从而做到有计划上市
C.播种期使用脱落酸可以解除小麦种子的休眠状态
D.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可以抑制细胞分裂
4.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
B.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
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
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5.水稻感染赤霉菌后植株疯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赤霉素,能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
B.水稻疯长所需赤霉素来自赤霉菌,两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C.赤霉素能诱导种子的萌发,种子细胞存在赤霉素的受体
D.确定植物自身能产生赤霉素,才能认定赤霉素为植物激素
6.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B.秋末①→③→⑤→⑥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脱落酸含量,促进叶片脱落
C.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D.①~⑥的生理过程在根本上都是基因调控的结果
7.如图为去掉某棉花植株顶芽前后,其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甲为细胞分裂素,激素乙为生长素
B.两种激素在高浓度时对侧芽的萌动均起促进作用
C.图示过程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图示过程说明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
8.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B.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来影响叶片脱落率的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D.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降低脱落率
9.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10.植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大多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如图为豌豆幼苗生长的调节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C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
B.A激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引起植株增高
C.用B激素处理大麦可以简化啤酒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D.图中两种浓度的B激素调节结果的差异不能体现两重性
11.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 μmol/L
B.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
C.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
D.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不具有两重性
12.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切取某植物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进行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之后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处理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
B.A组加GA3后的作用效果可能是茎芽中内源IAA的含量较高之故
C.B组中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差异与激素处理时间有关
D.本实验结果说明适宜浓度的GA3和IAA对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13.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激素的因素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称________。图中“?”处理方式是________。
(2)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填“基部培养液中”或“胚芽鞘尖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________(填“会”“不会”或“不一定”)减少。
(3)据图推断IAA和GA3混合使用后具有________作用。后续实验发现,适宜浓度的GA3处理芽尖细胞,分裂间期明显变短,间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本题中涉及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前体物质X是________,a、b、c表示的调节效应分别是________(分别用“+”或“-”表示)。
(2)结合图1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图2中所示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中结果可知NAA和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
(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请结合图l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增加和(或)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研究小组在上述C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探究,发现当加入某种抑制性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图2中C组和D组之间。由此说明GA影响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15.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采集月份
(1)如图为海带中的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12月份海带的生长速度最快,与IAA的含量高而ABA的含量低是否有关?________,那么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则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16.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图1 图2 图3
(1)为得到某浓度激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________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________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2)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有________作用,而对矮生南瓜________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属于________型突变体。
(4)图3表示两种南瓜茎中内源性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图中显示结果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推测。
答案解析
1.答案为:A;
解析:[摘除棉花的顶芽,去除顶端优势,提高棉花产量,是生长素的影响,A正确。人工处理大麦种子促进淀粉水解,是淀粉酶的作用,B错误。非移栽番茄的主根没有被破坏,产生较多生长素,生长素运输到侧根,导致侧根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根的生长;移栽的番茄,主根被破坏,即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生长,故侧根多且密,C错误。秋天成熟的柑橘掉落下来受脱落酸的影响,D错误。]
2.答案为:D;
解析:[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不会导致性早熟,A错误;高浓度的2,4D用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B错误;生长调节剂是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可能会损害人体的健康,C错误;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则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D正确。]
3.答案为:A;
解析:[啤酒生产中,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不影响啤酒品质,A正确;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用适宜浓度乙烯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成熟,B错误;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可以解除小麦种子的休眠状态,C错误;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可以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4.答案为:A;
解析:[由题可知,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这两种激素具有拮抗关系,A正确;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不完全相同,不能互相代替,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从而促进胚乳中淀粉的水解,C错误;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赤霉素的含量,D错误。]
5.答案为:B;
解析:[赤霉菌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赤霉素,A正确;水稻的生长不依赖赤霉菌,故不能说明赤霉菌与植物体之间有互利共生的关系,B错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种子细胞膜上存在赤霉素的受体,C正确;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D正确。]
6.答案为:C;
解析:[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进而经⑥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光合速率下降,B正确;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赤霉素的含量会减少,C错误;①~⑥的生理过程为植物激素调节的过程,在根本上都是基因调控的结果,D正确。]
7.答案为:C;
解析:[去掉棉花植株顶芽后,其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应降低,所以激素甲为生长素,激素乙为细胞分裂素,A错误;生长素在高浓度时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B错误;由于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时,生长受到抑制;而在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萌动,所以图示过程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图示过程说明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低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促进作用,D错误。]
8.答案为:C;
解析:[本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是自变量,乙烯生成量和脱落率是因变量,A正确;实验中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来影响叶片脱落率的,B正确;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起协同作用,C错误;由图可知,高浓度生长素处理时,脱落率降低,D正确。]
9.答案为:C;
解析:[本题考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由1、2、3组处理的结果比较可知,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故A项错误。由1、4、5组处理结果可知,叶产生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故B项错误。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叶片产生的赤霉素含量降低,雄株的数量减少而雌株的数量增多,故C项正确。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单独使用时,促进性别分化的效应是相互对抗的,而在混合使用时,性别分化的效应是同等的,故D项错误。]
10.答案为:A;
解析:[据图分析,激素A和激素B由幼根、幼茎等部位合成,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应为赤霉素和生长素;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A为赤霉素、B为生长素;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能促进细胞伸长,因此b为低浓度;生长素浓度较高时能促进乙烯的合成,因此a为高浓度、C为乙烯。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A正确;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B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简化啤酒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C错误;图中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的调节结果的差异体现了其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11.答案为:B;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在10 μmol/L和100 μmol/L之间,若要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可以在10 μmol/L和100 μmol/L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但不能判断50 μmol/L是最适宜浓度,A错误;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B正确;该实验没有涉及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合成和发挥作用的时间,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与ACC浓度为0时比较,低浓度的ACC对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ACC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所以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D错误。]
12.答案为:B;
解析:[由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若将IAA加在培养液中,植物不能吸收生长素,A错误;由图可知,与B、C组相比,A组加GA3后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最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的内源IAA含量较高,B正确;B组中各种激素处理的时间相同,GA3和IAA对离体芽的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差异与处理时间无关,C错误;由图可知适宜浓度的IAA单独处理,效果与对照组差不多,不能体现IAA对植物营养器官有促进作用,D错误。]
13.答案为:
(1)无关变量 不加激素(加等量蒸馏水)
(2)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或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不一定
(3)协同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1)该实验中,激素属于自变量,除激素的因素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称无关变量。图中“?”组为对照组,处理方式是不加激素(加等量蒸馏水)。
(2)由于生长素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故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由于不能确定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故低于m浓度时生长素的作用可能高于或低于m浓度的促进作用,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不一定减少。
(3)据图中数据可知,IAA和GA3混合使用的一组胚芽鞘长度明显高于单独使用IAA或GA3的一组,故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细胞分裂间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4.答案为:
(1)色氨酸 +、+、-
(2)加NAA 不加激素
(3)协同
(4)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
(5)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或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长度增加)
解析:
(1)前体物质色氨酸能转化成生长素,即X为色氨酸。据题意可知,赤霉索(GA)可以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故GA对IAA的调节效应分别是促进其合成,抑制其分解,图中α是促进(+),b为促进(+),c为抑制(-)。
(2)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图2中所示B组应加NAA,D组应不加激素,作为空白对照组。
(3)由图2中加NAA的B组和加GA的C组与加NAA和GA的D组相比较可知,IAA和GA表现为协同作用。
(4)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因此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
(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细胞分裂不能进行,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图2中C组和D组之间,说明茎段在不进行细胞分裂的情况仍然伸长生长,由此可以推出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而影响茎段伸长生长。
15.答案为:
(1)是 随着IAA含量减少,ABA含量升高,海带的生长速度减慢
(2)不是
解析:
(1)由题图曲线可知,随着生长素(IAA)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含量升高,海带的生长速度减慢,因此12月份海带生长最快,与IAA含量高而ABA的含量低有关。
(2)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在形态学下端积累,如果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则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
16.答案为:
(1)处理前后 平均值
(2)促进伸长 几乎无 两重性
(3)不能 激素不敏感
(4)支持
解析:
(1)为得到某浓度激素处理后对植物的影响,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处理前后的长度作相互对照,计算结果时需要计算平均值,以防个别现象影响实验结果。
(2)图1中正常南瓜用赤霉素处理后茎伸长,说明赤霉素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而矮生南瓜用赤霉素处理后,茎的长度基本不变,说明赤霉素对矮生南瓜几乎不起作用。图2中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正常南瓜的茎伸长量先增加后减小,直至比不施加生长素时还小,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3)由图1、2可知,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说明激素对矮生南瓜的茎不起作用,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而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4)从图3显示的结果看,两种南瓜茎中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相差不大,该结果支持上述推测。
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人与环境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人与环境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学案,共6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共7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