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种群的特征》(含答案解析)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种群的特征》(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种群的特征》(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种群的特征》(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导学案,共7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种群的特征》1.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2.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那么甲、乙的特征分别属于(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3.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C.种群的空间特征             D.形态特征  4.我国全面放开二胎,从种群特征看,这种特征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  5.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 A.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B.现有人口的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现有人口男女的健康状况  6.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分别是(  )A.标志重捕法、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C.样方法、样方法D.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选择适宜的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8.对于种群性别比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数量比例均为11B.种群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C.性别比例对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决定性作用D.根据性别比例可以将种群划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9.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N=39×34÷15  10.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多次取样,取其平均值B.随机选一个样方,其密度就是整个种群的密度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D.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不一致则舍弃  11.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C.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12.如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  ) 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存活率B.每只蝌蚪变态所需时间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D.高种群密度下,蝌蚪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 13.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志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志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标志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下降C.该研究不能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之间的关系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14.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三种类型,据图回答: (1)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结构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3)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  15.兴华中学的生物学习小组要对某草场中白羊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草场上确定调查范围时,下列方法中恰当的是(  )A.200 cm×50 cm的长方形B.边长50 cm的五边形C.半径50 cm的圆形D.边长50 cm的五角形(2)如图表示在某一样方内外白羊草的分布,则该样方中白羊草的数量为(  )A.4株         B.5株         C.6株         D.8株(3)下表是在200 m2草场面积内的10个样方中白羊草出现的数量统计。则该草场中白羊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该白羊草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   16.分析下面两个问题:(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志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2)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种群密度为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为:C;解析:[种群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年龄结构,包括幼年个体、成年个体和老年个体;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群落。]  2.答案为:B;解析:[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是生命个体所具有的,是生物个体的生命现象;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是种群的特征,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体表现。]  3.答案为:D;解析:[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及空间特征等特征。]  4.答案为:D;解析:[全面放开二胎的措施,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  5.答案为:A;解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都能影响种群密度,但只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信息。]  6.答案为:A;解析:[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活动能力较弱,可用样方法调查。]  7.答案为:B;解析:[对于一个种群,我们一般很难确切知道其种群数量,只能通过调查其种群密度近似估计其种群数量。对于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可用样方法,对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则采用标志重捕法。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8.答案为:B;解析:[有些种群中雄性个体多于雌性,有些种群中雌性个体多于雄性,有些种群中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数量相当。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对种群的数量变化有直接决定作用,根据年龄结构可将种群划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9.答案为:C;解析:[根据标志重捕法中种群密度计算公式:N×M(标志个体数),可得出N=39×34÷1588(只)。]   10.答案为:A;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多次取样,取其平均值,A项正确;B项错误;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C项错误;不同的人所选取的样方不同,数据可能有所不同,但不用舍弃,D项错误。]  11.答案为:C;解析:[题中甲、乙两曲线都是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表示增长型;丙曲线各年龄段相当,表示稳定型;丁曲线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表示衰退型。]  12.答案为:D;解析:[蝌蚪变态所需的最小质量并不改变,但从坐标中可以看出,种群密度越大,则蝌蚪达到变态所需最小质量的时间就越长,即每只蝌蚪变态所需时间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间接说明了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综合分析,种群密度越大,则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可能性就越小。]  13.答案为:A;解析:[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A项错误;据图分析,由于释放总数不变,故诱捕距离加大,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下降,B项正确;本实验没有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的关系,C项正确;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D项正确。]  14.答案为:(1);(2);(3)解析:(1)由于我国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使70年代初期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上幼年个体数量多,种群趋于扩大,造成人口数量众多,为图所示增长型。(2)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所示的增长型。(3)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结构将为图所示的衰退型。  15.答案为:(1)A (2)C (3)7.4株/m2 1 480株解析:样方大小至少为1 m2,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其他正多边形等不便于计算。在计数样方内个体时,线内的个体都要计算在内,线上的只计相邻两边及顶点上的植物个体数。在计算种群密度时要计算样方内调查个体数量的平均值。  16.答案为:(1)144 高(2)计数样方内部和任意相邻两边及顶点的所有个体(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如图所示:3株/m2解析:(1)设该草地中布氏田鼠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数为32,第二次捕获数为36,其中标志数为4,则根据公式:N(种群总数)=×M(标志数,即第一次捕获数),即可得出N=288只。该样方面积为2 hm2,所以平均种群密度==144(只/hm2)。(2)从题干中获取的信息有:种群密度调查的对象为双子叶植物,采用的方法为样方法;给出了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由于1组数值和6组数值与其他组数值相差太大,应舍去,然后用剩下的八组取平均值作为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   

    相关学案

    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人与环境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五章 人与环境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学案,共6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共7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生物:稳态与环境》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