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958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958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958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 l35.5
第I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一、本部分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 颜色 B. 状态 C. 化学键 D. 原子核
【答案】C
【解析】
化学反应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
B. 在远离城市的地区燃放烟花爆竹
C.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用已脱硫煤作燃料,可以减少含硫废气的排放,以保护环境,A符合;
B. 在远离城市的地区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大气污染,B不符合;
C.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含硫废气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等,C符合;
D.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D符合;
故答案选B。
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
B. 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包装袋中常放入生石灰
C. 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加碘
D.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为化学变化,A错误;
B. 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应加入抗氧化剂(还原剂),如还原铁粉等,生石灰是干燥剂,B错误;
C. 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而不是碘单质,淀粉遇碘变蓝指的是其遇到碘单质会变蓝,C错误;
D.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D正确;
故答案选D。
4.下列有关生活中几种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纤维素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
C. 蛋白质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葡萄糖
D. 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乙醇表现还原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淀粉、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确定,故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A正确;
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B正确;
C. 蛋白质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氨基酸,C错误;
D. 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乙醇被氧化,表现还原性,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形如高分子化合物这类分子式中带有n的物质,即使化学式看似相同,但因为n值的不确定性,故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5.2017年5月9 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已知117号元素有多种原子,如、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B. Ts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ⅦA族
C. 元素T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5
D. 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和的为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A错误;
B. Ts为117号元素,是第七周期0族元素(118号元素)的前一个,故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ⅦA族,B错误;
C. 已知117号元素有多种原子,如、等,但不知道各种核素的丰度,故无法计算元素Ts的相对原子质量,C错误;
D. 和属于同种元素,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判断一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每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即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从而推断相关元素的位置。
6.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 0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 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D.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 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都是金属元素,A正确;
B. 除He元素最外成为2电子外,0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错误;
C. 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的元素会同时具有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因此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C正确;
D. 过渡金属元素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D正确;
故答案选B。
7.下列各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半径:F﹣>Na+>Mg2+>A13+ B. 热稳定性:PH3>H2S>HCl
C. 酸性:HClO4>H2SO4>H3PO4 D. 氧化性:F2>C12>Br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离子半径越小,半径:F﹣>Na+>Mg2+>A13+,故A正确;
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热稳定性:PH3<H2S<HCl,故B错误;
C.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ClO4>H2SO4>H3PO4,故C正确;
D. 卤族元素单质的氧化性F2>C12>Br2,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注意,对于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但对于不同主族的元素,该规律不一定成立。
8.下列变化中,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 )
A. 酒精溶解于水 B. 氯化钠受热熔融
C. 碘单质受热产生紫色气体 D. 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酒精溶解于水,是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A错误;
B. 氯化钠受热熔融,会破坏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离子键,没有新化学键形成,B错误;
C. 碘单质受热产生紫色气体,是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错误;
D. 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是化学变化,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D正确;
故答案选D。
9.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Q1 + Q2 >Q3 B. Q1+ Q2 > 2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2Q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据此解答。
【详解】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Cl-Cl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Cl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