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P 31 S-32 Cl-35.5 Fe 56 Br 80 Ag 108 Na-23 Mg-24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做完后,直接用嘴吹灭酒精灯
B.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立即用干抹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OH溶液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易造成火焰内燃,引起灯内酒精燃烧,从而导致火灾或爆炸,应该用灯帽盖灭,故A错误;
B.为保证分离更彻底,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立即用干抹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NaOH具有强腐蚀性,故C错误;
D.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基本操作,解题关键: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的注意事项,易错点C,NaOH具有强腐蚀性。
2.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其他三种物质不属于一类的是( )
A. NaHSO4 B. Na2O C. Na2CO3 D. Na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观察选项可知,四种物质均为含钠化合物,Na2CO3、NaHCO3、NaHSO4均属于钠盐,而Na2O属于钠的氧化物,与其它三个物质不属于一类,故答案为B。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 g NaCl固体配制100 mL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B. 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C. 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D.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四氯化碳中
【答案】D
【解析】
A. 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不能准确称取5.85 gNaCl固体,A错误;B. 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错误;C. 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蓝色,C错误;D. 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四氯化碳中,D正确,答案选D。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少量NaCl固体残留在称量纸上 B. 溶解NaCl的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
C. 转移溶液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 定容时液面最高处与刻度线相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少量NaCl固体残留在称量纸上,会使配制的溶液中溶质偏少,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错误;
B. 因NaCl溶解时需要加水,所以溶解NaCl的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B错误;
C. 转移溶液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使配制的溶液中溶质偏少,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错误;
D. 定容时液面最高处与刻度线相平,导致加入的水偏少,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答案选
D。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 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④ B.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选⑤ D.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CO3溶液和CCl4互不相溶,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用萃取法分离,故B正确;
C.用洗气装置干燥气体,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选⑤,故C正确;
D.提纯粗盐,常用到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选①和②,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可行性的评价,难点B,注意萃取的应用条件。
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实验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称量NaCl固体时砝码上有杂质
B. 没有洗涤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和玻璃棒
C. 定容时加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溶液至刻度线
D.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c=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
【详解】A.称量NaCl固体时砝码上有杂质,导致称量氯化钠偏多,浓度偏大,A正确;
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的质量减少,则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低,B错误;
C.定容时加水加多了,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浓度偏低,虽用滴管吸出溶液至刻度线,浓度也和原来一样偏低,C错误;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注意根据c=,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进行判断。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硝酸汞溶液和铝反应:Hg2++Al===Al3++Hg
B. 氧化铜和硫酸溶液反应:Cu2++2H+===Cu2++H2O
C. 锌和稀硫酸反应:Zn+2H+===Zn2++H2↑
D. 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没有配平;
B、氧化铜不能拆开;
C、方程式正确;
D、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开。
【详解】A. 硝酸汞溶液和铝发生置换反应:3Hg2++2Al=2Al3++3Hg,A错误;
B. 氧化铜和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2H+=Cu2++H2O,B错误;
C. 锌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Zn+2H+=Zn2++H2↑,C正确;
D. 醋酸是弱酸,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错误。
答案选C。
8.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B.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有丁达尔效应
C. 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
D. 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为氢氧化铝胶体;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直径不同;利用渗析原理提纯胶体;静电除尘利用的是胶体电泳。
【详解】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为氢氧化铝胶体,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故A正确;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不同,故B错误;血液属于胶体,利用渗析原理提纯胶体,故C正确;胶体粒子带电,净电除尘器吸附带电的飘尘,而使之电泳除去,故D正确。
9.在100mL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0.05mol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 )
A. 0.5mol/L的HCl B. 0.5mol/L的CH3COOH
C. 蒸馏水 D. 0.5mol/L的氨水
【答案】A
【解析】
A.盐酸是强酸,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所以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A选;B.醋酸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中的溶质由弱电解质变成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故B不选;C.水是弱电解质且水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水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很小,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C不选;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向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导电能力增大,故D不选;故选A。
点睛: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如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则离子浓度变化不大。
10.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之间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 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所得的分散系中水是分散质
D. 将所得分散系过滤,在滤纸上能得到分散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磁流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之间,因此磁流体属于胶体。
A、 磁流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之间,因此磁流体属于胶体,A项错误;
B、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
C、 所得的分散系中,水是分散剂,C项错误;
D、 胶体能透过滤纸;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11.下列除杂试剂及操作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操作
A
CO2
CO
O2
加热
B
KCl
K2CO3
稀H2SO4
—
C
Cu(OH)2
CuSO4
Ba(OH)2溶液
过滤
D
Fe(NO3)2溶液
AgNO3溶液
足量铁粉
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A错误;
B、K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
C、CuSO4与Ba(OH)2溶液生成Cu(OH)2和BaSO4两种沉淀,Cu(OH)2中引入杂质,故C错误;
D、2AgNO3+Fe=Fe(NO3)2+2Ag,可将杂质除去,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全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NaHCO3属于弱酸酸式盐,既能与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故正确;
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正确;
③Al(OH)3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正确;
④铝与硫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正确;
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金属铝、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物质。
1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着火时可用干冰灭火 B. Na2O是一种常见的淡黄色固体
C. 金属钠与水反应必须加热 D. 向酚酞试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应用干燥沙土盖灭,故A错误;
B. Na2O是一种灰白色固体,故B错误;
C. 金属钠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与水可以剧烈反应,故C错误;
D.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同时Na2O2又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所以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它们都是黑色的固体
B. 铁的氢氧化物Fe(OH)2、Fe(OH)3的混合物可能是灰绿色
C. 鉴别Fe2+中混有Fe3+,可先加入Cl2水,再加入KSCN溶液
D. 铁的合金生铁比纯铁硬度大,熔点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O为黑色,Fe2O3为红棕色,Fe3O4为黑色晶体,故A错误;
B、氢氧化亚铁为白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两者混合有可能是灰绿色,故B说法正确;
C、先加入Cl2,将Fe2+氧化成Fe3+,Fe2+对实验产生干扰,应先加KSCN溶液,如果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Fe3+,故C错误;
D、生铁是合金,其硬度比纯铁大,但熔点比纯铁低,故D错误;
答案选B。
15.对实验Ⅰ~Ⅳ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实验Ⅰ: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实验Ⅱ:溶液颜色变红
C. 实验Ⅲ :放出大量气体 D. 实验Ⅳ: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A错误;
B项、三价铁离子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氰合铁,溶液变红色,与二价铁离子不反应,溶液不变色,故B错误;
C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有大量气体生成,故C正确;
D项、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则氨水过量时,氢氧化铝也不会溶解,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则氨水过量时,氢氧化铝也不会溶解是解答易错点。
16.11.0 g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 L,则混合物中Fe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 )
A. 1:2 B. 2:1 C. 1:1 D. 2:3
【答案】A
【解析】
氢气的物质的量是8.96L÷22.4L/mol=0.4mol,设铁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和y mol,则有①56g/mol×x mol+27g/mol×y mol=11.0g。根据方程式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可知②x+1.5y=0.4,所以由①②可得y=0.2mol,x=0.1mol,则混合物中Fe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1:2,答案选A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在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
(2)将3.22 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3)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的_______。
(4)100 mL 0.3 mol/L Na2SO4(密度为d1 g/cm3)和50 mL 0.2 mol/L Al2(SO4)3(密度为d2 g/cm3)混合,所得密度为d3 g/cm3的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___________。(用含d1,d2, d3的式子表示)
(5)已知两种碱AOH和BOH摩尔质量之比为5:7,现将7 mol AOH与5 mol BOH混合后,从中取出5.6 g,恰好可以中和100ml浓度为1.2 mol/L的盐酸,则AOH的摩尔质量为_____。
【答案】 (1). 6:3:2 (2). 34.2 (3). (或83.3%) (4). (5). 40g/mol
【解析】
分析】
(1)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可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相等;
(2)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说明水和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
(3)将盛有氨气的烧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溶液上升体积等于氨气的体积;
(4)溶质物质的量和质量、溶液的质量具有加合性,溶液的体积不具有加合性;
(5)由混合碱5.6 g恰好可以中和100mL浓度为1.2 mol/L的盐酸可知,混合碱的物质的量与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详解】(1)设NaC1、MgCl2、A1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由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可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有x=2y=3z,解得x:y:z=6:3:2,因溶液的体积相同,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可得浓度之比为6:3:2,故答案为:6:3:2;
(2)3.22g芒硝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中n(Na+)=2n(Na2SO4•10H2O)=0.01mol×2=0.02mol,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所以n(H2O)=100n(Na+)=2mol,0.01molNa2SO4•10H2O中含有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l×10=0.1mol,需要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0.1mol=1.9mol,则需要水的质量为1.9mol×18g/mol=34.2g,故答案为:34.2;
(3)由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g/mol×9.5=19g/mol,设氨气的体积分数为x,则空气的体积分数为(1-x),故17x+29(1-x)=19,解得x=,溶液上升体积等于氨气的体积,故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的,故答案为:;
(4)100mL0.3mol/LNa2SO4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为0.1L×0.3mol/L=0.03moL, 50mL0.2mol/LAl2(SO4)3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为0.05L×0.2moL/L×3=0.03mol,混合后的总SO42-的物质的量为0.03moL+0.03moL=0.06mol,混合溶液的体积为×10—3L,则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mol/L,故答案为:;
(5)由混合碱5.6 g恰好可以中和100mL浓度为1.2 mol/L的盐酸可知,混合碱的物质的量与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盐酸的物质的量为1.2 mol/L×0.1L=0.12mol,设5.6 g 混合碱中AOH的物质的量为7a,则BOH的物质的量为5a,由混合碱的物质的量与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可得7a+5a=0.12mol,解得a=0.01mol,设AOH的摩尔质量为5b,则BOH的摩尔质量为7b,由混合碱的质量为5.6g可得:0.07mol×5b+0.05mol×7b=5.6,解得b=8,则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故答案为:40g/mol。
【点睛】溶质物质的量和质量、溶液的质量具有加合性,溶液的体积不具有加合性是解答混合溶液的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由混合碱5.6 g恰好可以中和100ml浓度为1.2 mol/L的盐酸确定混合碱的物质的量与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是计算难点。
18.如图所示,“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目的是____________
(2)试管Ⅰ内的试剂X是________时,打开活塞K1、K2,加热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Ⅰ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液时,其它操作同(2),通过____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
(4)写出 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1). 防止III中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 (2). 浓H2SO4 (3). 过氧化钠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 (4). 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II的液面上复燃,III中由淡黄色变白 (5). 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详解】(1) Na2O2容易和水以及CO2反应,所以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故答案为:防止III中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
(2) 要证明“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所以通入试管Ⅲ的CO2应该是干燥的,所以试管Ⅰ中应装有干燥剂浓硫酸。若过氧化钠和干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则会生成氧气,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同时生成白色固体碳酸钠,所以Ⅲ内淡黄色粉末会变白,实验中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说明过氧化钠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故答案为:浓H2SO4;过氧化钠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
(3) 若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O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试管Ⅲ中固体由淡黄色变白。故答案为: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II的液面上复燃,III中由淡黄色变白。
(4) 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19.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2NaCl(熔融)2Na+Cl2↑。回答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
A.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细沙中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
(2)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Ⅰ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如图Ⅱ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Na、Na2O、Na2O2、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氧气来源。
(4)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2Na+O2Na2O2 (3). 淡黄色 (4). 2Na2O2+2H2O=4NaOH+O2↑ (5). 用带火星木条靠近试管口,看是否复燃 (6). Na2CO3 (7). 2Na2O2+2CO2=2Na2CO3+O2 (8). 2Na+CuCl2+2H2O=Cu(OH)2↓+H2↑+2NaCl
【解析】
【详解】(1)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元素,其单质极易与水或氧气反应,又因为钠的密度小于水而大于煤油,因此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答案选D。
(2)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氧气是助燃性气体,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木条靠近试管口,看是否复燃。
(3)Na、Na2O、Na2O2、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氧气来源。
(4)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Cl2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uCl2+2H2O=Cu(OH)2↓+H2↑+2NaCl。
【点睛】钠与盐溶液的反应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注意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所以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
20.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甲__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的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则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 (1). Al (2). O2 (3). Al2O3 (4). NaAlO2 (5). 2Al+2NaOH+2H2O===2 NaAlO2+3H2 ↑ (6). Al2O3+2OH− ===2AlO2-+H2O (7). 0.1 mol (8). 0.3 mol
【解析】
【分析】
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有Al,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则A是Al、乙是NaAlO2、C是H2;铝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由图示可知铝与B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丙,且氢气能与B反应生成丙,则甲是Al2O3、丙是H2O、B是O2。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Al,B为O2,甲是Al2O3,乙是NaAlO2,故答案为:Al;O2;Al2O3;NaAlO2;
(2)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3)标准状况下3.36 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消耗的Al的物质的量为0.15mol×==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1mol×3=0.3mol,故答案为:0.1mol,0.3 mol。
【点睛】由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有铝,确定A为铝是推断的突破口,由铝和氢气均能与B反应,结合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推断B为氧气是解答关键,也是难点。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铁及其化合物”有关性质的实验探究,并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44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高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结论
①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振荡、静置,
现象:下层呈橙红色,上层呈无色
假设1正确
②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假设2正确
若假设1正确,从实验①中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
(4)已知:Br2+2Fe2+=2Fe3++2Br-。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112ml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Fe+4H2O(g)Fe3O4+4H2 (2). 防暴沸 (3). 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4). 100mL容量瓶 (5). c (6). CCl4 (7). KSCN溶液 (8). 萃取、分液 (9). 2Fe2++2Br-+2Cl2=2Fe3++Br2+4Cl-
【解析】
【详解】探究一(1)硬质玻璃管B中铁与水蒸气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2)由于需要加热,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暴沸。
(3)反应生成的氢气能把氧化铜还原为铜,则装置E中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探究二(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90mL 0.10mol·L-1FeBr2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100mL容量瓶;
(2)a.由于需要配制100mL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0.1mol/L×0.1L×216g/mol=2.16g,但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a错误;b.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用来溶解固体,应该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b错误;c.为将所有溶质全部转移的容量瓶,应进行洗涤操作,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c正确;d.容量瓶不能够用来长期盛放溶液,应转移到试剂瓶中盛放,d错误;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依据c=n/V可知溶液浓度偏低,e错误;答案选c;
(3)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通过溶液中加入适量四氯化碳,萃取出溴单质从而使CCl4层呈橙红色来证明有溴单质生成;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向该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有三价铁生成;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大与水,与水互不相溶,溶液分层,可以选择萃取分液法分离;
(4)50mL上述FeBr2溶液含有溴化亚铁物质的量n=0.1mol/L×0.05L=0.005mol;标准状况下112mL Cl2物质的量n=0.112L÷22.4L/mol=0.005mol;还原性Fe2+>Br-,二者以1:1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则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Fe2++2Br-+2Cl2=2Fe3++Br2+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