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甘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www.ks5u.com
甘谷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王子维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叠氮化钠用作汽车司机安全防护袋的气源,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装运叠氮化钠的包装箱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易燃液体 B.爆炸品
C.易燃气体 D.腐蚀品
2.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B.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
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LH2的质量是1g
C.1molN2分子的质量是g
D.完全中和100mL0.1mol/L的盐酸,至少需要0.2mol/L的NaOH溶液200mL
4.下列关于100mL0.1mol/LNa2SO4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nm
B.所含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
C.与50mL0.2mol/LNaCl溶液中所含c(Na+)相同
D.取出50mL溶液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
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的分子为0.1NA
B.0.1mol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C.2.8gCO和C2H4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D.1molMg2+含有核外电子数为2NA
6.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C2H4气体,另一个盛有N2和CO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①分子数 ②密度 ③质量 ④质子数 ⑤原子数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7.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8.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2mol·L-1,c(Mg2+)=0.5mol·L-1, c(Cl-)=0.4mol·L-1,则c(SO42-)为( )
A.0.3mol·L-1 B.0.4mol·L-1 C.0.20mol·L-1 D.0.5mol·L-1
9.配制100mL 1.0mol/L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10.粗盐常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现用下列操作除去,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NaOH②加Na2CO3③加BaCl2④加稀盐酸⑤过滤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⑤④ D.③①②⑤④
11.测得某pH=2的溶液中有关数据如下:
离子
Na+
Fe3+
?
NO3-
SO42-
浓度(mol/L)
2.0×10-2
1.4×10-2
?
2.0×10-2
2.4×10-2
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种离子是
A.Fe2+ B.Al3+ C.Cl- D.CO32-
1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NaOH溶液:Na+、K+、、
B.0.1 mol·L−1FeCl2溶液:K+、Mg2+、、
C.0.1 mol·L−1K2CO3溶液:Na+、Ba2+、Cl−、OH−
D.0.1 mol·L−1H2SO4溶液:K+、、、
13.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
A.石灰石与足量盐酸反应 B.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
C.碳酸钠与足量醋酸反应 D.碳酸钡与足量硝酸反应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与稀硝酸反应:6H+ +Al(OH)3 = 3H2O+2Al3+
B.MgCl2溶液与氨水反应: Mg2+ + 2NH3·H2O = Mg(OH)2↓+2NH4+
C.CuCl2溶液与铁粉反应: 3Cu2+ + 2Fe =3Cu + 2Fe3+
D.锌与CH3COOH溶液反应:Zn + 2H+ = Zn2++ H2↑
15.24mL浓度为0.05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已知Na2SO3被氧化为Na2SO4)
A.+6 B.+3 C.+2 D.0
1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逐滴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浓碳酸钠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C.
氯化亚铁溶液
过氧化钠固体
产生气体和红褐色沉淀
D.
氢氧化钠溶液
氧化铝粉末
产生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17.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③在烧瓶中入二氧锰粉末;④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再缓缓滴入烧瓶中;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尾气导入吸收剂中。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③②⑤
18.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
B.Ⅱ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 mL(条件相同)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
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
19.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干燥SO2
20.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氢硫酸; ③氯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氯化钡溶液; ⑥品红溶液;
A.①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21.取一定质量的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将其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为25.6g,另一份加入到500mL稀硝酸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4.48L。已知Cu2O+2H+═Cu+Cu2++H2O。则稀硝酸的浓度为
A.2 mol/L-1 B.1.6 mol/L-1 C.0.8 mol/L-1 D.0.4 mol/L-1
22.已知某四种主族元素的常见离子 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B.
C. D.
23.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A.原子半径大小比较:r(X)>r(Y)
B.X和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
C.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
D.Z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24.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HCl溶液中,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OA段和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A:___________ ; BC:_____________;
(2)原Mg-Al合金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3)原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4)所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25.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T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F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W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1)物质A的化学式为 ________,F化学式为 ________;
(2)B和R在溶液中反应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A和水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反应可知A有作为_________的用途;
(5)W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6.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阴离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由合金生成A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
(3)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生成固体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采用固体F加入足量稀硫酸里加热并鼓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每空2分,共14分)
27.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同主族.
(1)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E元素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元素C、D、E形成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C、D可形成化合物D2C2,D2C2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
(5)A、C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电子式______,
(6)B的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1.B【详解】
叠氮化钠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所以装运叠氮化钠的包装箱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爆炸品,故选B。
2.D【详解】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A错误;
B、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B错误;
C、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mL的盐酸会产生较大误差,应该使用10mL量筒量取,C错误;
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量取的盐酸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正确;
3.A【详解】
A.1mo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N=nNA=1mol×6.02×1023 mol-1=6.02×1023,A正确;
B.标准状况下,22.4L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质量是2g,B错误;
C.1molN2分子的质量为:m=nM=1mol×28g/mol=28g,C错误;
D.100mL0.1mol/L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完全中和盐酸至少需要0.2mol/L的NaOH溶液50mL,D错误。
4.C【详解】
A.Na2SO4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A错误;
B.溶液所含Na2SO4的物质的量是0.1L×0.1mol/L=0.01mol,B错误;
C.100mL0.1mol/LNa2SO4溶液中所含c(Na+)=0.2mol/L,50mL0.2mol/LNaCl溶液中所含c(Na+)=0.2mol/L,二者相同,C正确;
D.取出50mL溶液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1mol/L,D错误。
5.C【详解】
A. 苯在标况下为液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因此不能计算分子数,A项错误;
B.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1mol铁与氯气反应,电子转移3mol,因此0.1mol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B项错误;
C. 2.8gCO和C2H4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因此混合物的分子数为0.1NA,C项正确;
D. 镁核外共12个电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后生成Mg2+,Mg2+共10个电子,因此1molMg2+含有核外电子数为10NA,D项错误;
6.D【详解】
①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2H4与N2和CO的总分子数目相同,①正确;
②N2和C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8,所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C2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相等,②正确;
③CO、N2和C2H4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C2H4物质的量与N2和CO的总物质的量相等时,质量一定相等,③正确;
④CO分子中质子数为14,N2分子中质子数为14,C2H4分子中质子数为16,故C2H4分子数目与N2和CO的总分子数相等时,质子数数一定不相等,故④错误;
⑤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相等,CO、N2是双原子分子、C2H4是6原子分子,C2H4分子数目与N2和CO的总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不相等,⑤错误;综上所述可知一定相同的是①②③,故合理选项是D。
7.B【详解】
A、盐酸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醋酸是醋酸的固态形式,是纯净物,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为混合物,硫酸钠是电解质,乙醇为非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是纯净物,石灰石是混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气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8.B【详解】
令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则:0.2mol/L×1+0.5mol/L×2=0.4mol/L×1+2c,解得:c=0.4mol/L。
9.B【解析】
A、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固体,选项A不正确;B、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使各处溶液均匀;故B正确;C、必须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易洒到容量瓶外面,选项C不正确;D、准确配制100ml1mol·L-1的碳酸钠溶液,应该用100ml容量瓶,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B。
10.D【详解】
粗盐常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钙离子用碳酸钠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除去,为了把引入的杂质除去,所以先加入氯化钡,再加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顺序为③①②⑤④。
11.C【解析】
假设溶液是1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是0.01mol+0.02mol+0.014mol×3=0.072mol,阴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是0.02mol+0.024mol×2=0.068mol<0.072mol,所以另一种离子是阴离子。由于碳酸根与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种离子是Cl-,答案选C。
12.A【详解】
A.是一个碱性环境,离子相互间不反应,且与OH-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B.MnO4-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Ba2+可以与CO3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
D.酸性条件下H+与HSO3-不能大量共存,同时酸性条件下NO3-表现强氧化性会将HSO3-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
13.B【解析】
A. 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B. 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C. 离子方程式:2CH3COOH+→2CH3COO-+H2O+CO2↑,D. 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H2O+CO2↑。故选B。
14.B【详解】
A. 氢氧化铝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3H+ +Al(OH)3 = 3H2O+Al3+故A错误;
B. MgCl2溶液与氨水反应,离子方程式:Mg2+ + 2NH3·H2O = Mg(OH)2↓+2NH4+,故B正确;
C. CuCl2溶液与铁粉反应,离子方程式:Cu2++Fe=Cu+Fe2+,故C错误;
D. 锌与CH3CO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Zn+2CH3COOH=Zn2++H2↑+2CH3COO−,故D错误;
15.B【详解】
设Cr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6-4)×24×10-3L×0.05mol/L=2×(6-x)×20×10-3 L×0.02mol/L,解得x=+3;
16.C【详解】
A.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生成的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会立即产生气体,故A错误;
B. 浓硝酸和A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所以不会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故B错误;
C.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氧化氢氧化亚铁,所以产生气体和红褐色沉淀,故C正确;
D. 氢氧化钠和氧化铝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溶液为澄清,故D错误;
17.C【详解】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制取氯气的正确操作步骤为:先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先向烧瓶中装入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装入浓盐酸),下一步进行加热制取、收集氯气,由于氯气有毒,最后需要进行尾气吸收,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⑤,C项正确;
18.B【详解】
A.Ⅰ图中:反应过程中浓盐酸不断变稀,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A错误;
B.Ⅱ图中:Cl2+H2OHCl+HClO,2HClO2HCl+O2↑,充分光照后,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根据2Cl2~O2,最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mL,B正确;
C.铜与氯气点燃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蓝绿色,C错误;
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HClO有漂白性,不能说Cl2有漂白性,D错误。
19.C【详解】
A.浓硫酸和Cu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需要加热,选项A错误;
B.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集气瓶中要长进短出,用向上排气法收集,选项B错误;
C.向烧杯中加水,将烧瓶中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C正确;
D.碱石灰能与二氧化硫反应,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硫,选项D错误;
20.C【详解】
①澄清的石灰水与SO2和CO2都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①不合题意;
②氢硫酸与CO2不反应,与SO2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能鉴别,②符合题意;
③氯水与CO2不反应,SO2能被氯水氧化而使氯水褪色,能鉴别,③符合题意;
④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CO2不能,能鉴别,④符合题意;
⑤氯化钡溶液与SO2和CO2都不反应,不能鉴别,⑤不合题意;
⑥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能鉴别,⑥符合题意;综合以上分析,②③④⑥正确,故选C。
21.A【解析】试题分析:取一定质量的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将其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为25.6g,这些铜的物质的量为0.4mol,另一份加入到500mL稀硝酸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一定还生成了0.4molCu(NO3)2,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4.48L,NO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N原子守恒可以求出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稀硝酸的浓度为2mol/L,A正确。
22.D【详解】
根据上面的分析,A、B是阳离子,在下一周期的前面,C、D是阴离子,在上一周期的后面,且原子半径D大于C,再结合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B的原子半径大于C、D,可判断出原子半径大到小的顺序是,D选项符合题意。
23.C【详解】
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r(N)>r(O),A项正确;
B.N和Cl可形成共价化合物NCl3,B项正确;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因此非金属性: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