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6865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练习十一教材第72~73页的内容。1.使学生熟练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算法。2.加深对小括号的理解。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重点:熟练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算法。难点:掌握运算顺序,灵活运算。课件。学习了不含括号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明白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巩固前边学习的内容。1.回顾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左→右。两级运算:先乘、除,再加、减。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运算:先同时做两边的高级运算,再做中间的低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做括号外的运算。……2.基础练习。第1题,指名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第2题,先口述运算顺序,再仔细观察式子,通过计算比较含有小括号和不含小括号的计算结果,体会算式中小括号的作用。25×30+25×20
=750+500
=1250 25×(30+20)
=25×50
=1250前面的算式是求两积的和,后面的算式是求两数的和与另一数的乘积。含有相同的三个数字,计算结果也一样,运算顺序不同。可见,小括号不仅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而且还能带来简便计算的效果。指名学生板演剩下两题。840÷40-400÷40
=21-10
=11 (840-400)÷40
=440÷40
=11第3题,求两商的差,列式为72÷3-85÷5。第4题,这是一道两步应用题,要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列式为18×2+6。第5、6题,先口述运算顺序,再计算最后结果。第14题,组织学生审题,让学生明确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集体订正。求两数的积与另两数的连减,列式为32×3-18-32。3.课后练习。将练习十一的其他各题作为练习,留给学生在课后完成。1.计算下面各题。103+20×4-88 17×3+46÷2 321-120÷24-78(25-7)×(25+7) 121÷11+35×2 536-50×5÷25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5÷3=120390÷( )+22×11=25579-90÷( )×3=733.张阳5分钟打字625个,李欣4分钟打字492个。张阳比李欣每分钟多打多少个字?课堂作业新设计1. 95 74 238 576 81 526 2. 100 30 453. 625÷5-492÷4=2(个)教材习题练习十一1. 59 21 272. 1250 1250 11 113. 72÷3-85÷5=7(平方米)4. 18+18×2+6=60(人)5. 80 20 30 976 586 16006. 1000 4 185 607. 140+140×2+50=470(千克)8. 64 9 64 14 1800 30 6 6 1009. 908 11 24 1710. 11. 90×6÷9-6=54(件)12. 480÷3×(3+2)=800(箱)13.大概要用1000元 97×4+202×3=994(元)14.32×3-18-32=46(棵) (答案不唯一)四年级和六年级共栽树多少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七 加与减(二)搭积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一等奖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