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基础演练——专题八十二:金属与金属材料
展开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基础演练——专题八十二:金属与金属材料考点一:金属材料1.某物质属于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3.金属不具有的物理通性是( )A.银白色光泽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导电性4.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能和稀硫酸反应C.有导电性 D.通常情况下能与氧气反应5.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含碳量:生铁>钢B.含铁量:Fe2O3>FeOC.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Fe>AlD.韧性:生铁>钢6.我国最早人工冶炼的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秦国铜柄钢剑,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经分析检验该钢剑属于铁的合金,铁的合金有 和 ,钢是含碳量在 之间的铁合金,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主要是因为钢的含碳量比生铁 (填“高”或“低”)。7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填“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3)以上硬币中涉及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H2↑+NiSO4 Fe+NiCl2===Ni+Fe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Z>X B.Y>X>Z C.X>Y>Z D.Z>Y>X2.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A.Ag、FeSO4、CuSO4 B.Fe、Cu、H2SO4C.Fe、Cu、ZnSO4 D.Fe、Cu、KOH3.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 B.锌、镁 C.锌、铁 D.铁、锌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6.下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填“大于”或“小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7.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到了黄金。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过,有一种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黄金。于是他与小新开始探究。【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猜想】①小新认为是黄金;②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查阅资料】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设计实验】①小新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②小宝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与结论】①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则他的猜想 ,黑色物质是 。写出生成该黑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反思与应用】①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的观点相同,你还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 溶液中。②你设计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式 。8.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组成,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从第 份样品开始,金属锌已反应完全了;(2)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三: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2.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3.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4.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 性。(2)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 。(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 、 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盐酸体积相同)。【实验记录与分析】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基础演练——专题八十二:金属与金属材料参考答案考点一:金属材料1.某物质属于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答案】D 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答案】B 3.金属不具有的物理通性是( )A.银白色光泽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导电性【答案】A 4.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能和稀硫酸反应C.有导电性 D.通常情况下能与氧气反应【答案】A 5.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含碳量:生铁>钢B.含铁量:Fe2O3>FeOC.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Fe>AlD.韧性:生铁>钢【答案】C 6.我国最早人工冶炼的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秦国铜柄钢剑,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经分析检验该钢剑属于铁的合金,铁的合金有 和 ,钢是含碳量在 之间的铁合金,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主要是因为钢的含碳量比生铁 (填“高”或“低”)。【答案】生铁 钢 0.03%~2% 低 7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填“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3)以上硬币中涉及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H2↑+NiSO4 Fe+NiCl2===Ni+Fe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答案】(1)金属材料 (2)A (3)置换反应 Al>Fe>Ni>Cu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Z>X B.Y>X>Z C.X>Y>Z D.Z>Y>X【答案】C 2.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A.Ag、FeSO4、CuSO4 B.Fe、Cu、H2SO4C.Fe、Cu、ZnSO4 D.Fe、Cu、KOH【答案】B 3.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 B.锌、镁 C.锌、铁 D.铁、锌【答案】D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B 5.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答案】D 6.下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填“大于”或“小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答案】(1)导电(或“稳定”) (2)2H2O2===2H2O+O2↑(3)大于 锌片的表面生成了红色的物质,溶液逐渐变为无色。7.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到了黄金。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过,有一种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黄金。于是他与小新开始探究。【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猜想】①小新认为是黄金;②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查阅资料】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设计实验】①小新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②小宝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与结论】①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则他的猜想 ,黑色物质是 。写出生成该黑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反思与应用】①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的观点相同,你还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 溶液中。②你设计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式 。【答案】【现象与结论】 不正确 CuO(或氧化铜) 2Cu+O2===2CuO 黄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 Zn+2AgNO3===Zn(NO3)2+2Ag(或Cu+2AgNO3===Cu(NO3)2+2Ag)【反思与应用】稀盐酸(或稀硫酸) 黄色金属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8.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组成,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从第 份样品开始,金属锌已反应完全了;(2)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4 (2)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是x。Zn+H2SO4===ZnSO4+H2↑65 2 x 1.0g= x=32.5g锌的质量分数为×100%≈81.3%答:略。考点三: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答案】D2.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3.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答案】B4.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 性。(2)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 。(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 、 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盐酸体积相同)。【实验记录与分析】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导热 (2).保持铁锅干燥 (3).耐腐蚀 (4).质量轻 (5).锰 (6).铁 (7).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