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讲圆周运动学案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
第3讲 圆周运动
一、匀速圆周运动及描述
1.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
(3)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2.运动参量
定义、意义
公式、单位
线速度
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圆弧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
(1)v==
(2)单位:m/s
角速度
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ω)
(1)ω==
(2)单位:rad/s
周期
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圈的时间(T)
(1)T==,单位:s
(2)f=,单位:Hz
(3)n=,单位:r/s
向心加速度
(1)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n)
(2)方向指向圆心
(1)an==rω2
(2)单位:m/s2
自测 (多选)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4m/s,转动周期为2s,则( )
A.角速度为0.5rad/s
B.转速为0.5r/s
C.轨迹半径为m
D.加速度大小为4πm/s2
答案 BCD
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作用效果
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大小
Fn=m=mrω2=mr=mωv=4π2mf2r.
3.方向
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4.来源
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
判断正误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因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故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 )
(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因向心力指向圆心,且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它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 )
(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 √ )
三、离心运动和近心运动
1.离心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受力特点(如图1)
图1
(1)当F=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2)当0rB>rC,则( )
图5
A.齿轮A、B的角速度相等
B.齿轮A的角速度比齿轮C的角速度小
C.齿轮B、C的角速度相等
D.齿轮A边缘的线速度比齿轮C边缘的线速度小
答案 BC
解析 齿轮A与齿轮B是齿轮传动,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公式v=ωr可知,半径比较大的A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而B与C是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所以齿轮A的角速度比齿轮C的角速度小,故A错误,B、C正确;B、C角速度相等,齿轮B的半径大,边缘线速度大于C的,又齿轮A与齿轮B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所以齿轮A边缘的线速度比C边缘的线速度大,故D错误.
变式1 如图6所示,轮O1、O3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轮O1、O2用皮带连接且不打滑.在O1、O2、O3三个轮的边缘各取一点A、B、C,已知三个轮的半径之比r1∶r2∶r3=2∶1∶1,求:
图6
(1)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
(2)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3)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
答案 (1)2∶2∶1 (2)1∶2∶1 (3)2∶4∶1
解析 (1)令vA=v,由于皮带传动时不打滑,所以vB=v.因ωA=ωC,由公式v=ωr知,当角速度一定时,线速度跟半径成正比,故vC=v,所以vA∶vB∶vC=2∶2∶1.
(2)令ωA=ω,由于轮O1、O3同轴转动,所以ωC=ω.因vA=vB,由公式ω=知,当线速度相等时,角速度跟半径成反比,故ωB=2ω,所以ωA∶ωB∶ωC=1∶2∶1.
(3)令A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A=a,因vA=vB,由公式a=知,当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大小跟半径成反比,所以aB=2a.又因为ωA=ωC,由公式a=ω2r知,当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大小跟半径成正比,故aC=a,所以aA∶aB∶aC=2∶4∶1.
1.向心力来源
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
2.运动模型
运动模型
向心力的来源图示
飞机水平转弯
火车转弯
圆锥摆
飞车走壁
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
水平转台(光滑)
3.分析思路
例2 (多选)(2019·安徽合肥市第二次质检)如图7所示为运动员在水平道路上转弯的情景,转弯轨迹可看成一段半径为R的圆弧,运动员始终与自行车在同一平面内.转弯时,只有当地面对车的作用力通过车(包括人)的重心时,车才不会倾倒.设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方向与车所在平面平行
B.转弯时车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度为
C.转弯时车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一定为μMg
D.转弯速度越大,车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越小
答案 BD
解析 车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方向不与车所在的平面平行,故A错误;设自行车受到地面的弹力为FN,则有:Ffm=μFN,由平衡条件有:FN=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M,代入数据解得:vm=,故B正确;对车(包括人)受力分析如图,
地面对自行车的弹力FN与摩擦力Ff的合力过人与车的重心,则:=,解得Ff=,转弯时车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不一定为μMg,转弯速度越大,车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越小,C错误,D正确.
变式2 (2019·山东泰安市3月第一轮模拟)如图8,在水平光滑细杆上有一小环,轻绳的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着夹子,夹子夹紧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两个侧面,小物块到小环悬点的距离为L,夹子每一侧面与小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则小环和物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最大为(不计小环和夹子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 )
图8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当小环碰到钉子瞬间,物块将做圆周运动,则对物块:2F-Mg=M,解得v=,故选D.
例3 (多选)(2019·天津市南开区下学期二模)飞机飞行时除受到发动机的推力和空气阻力外,还受到重力和机翼的升力,机翼的升力垂直于机翼所在平面向上,当飞机在空中盘旋时机翼倾斜(如图9所示),以保证重力和机翼升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飞机以速率v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机翼与水平面成θ角,飞行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若飞行速率v不变,θ增大,则半径R增大
B.若飞行速率v不变,θ增大,则周期T增大
C.若θ不变,飞行速率v增大,则半径R增大
D.若飞行速率v增大,θ增大,则周期T可能不变
答案 CD
解析 对飞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重力和机翼升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得mgtanθ=m=mR,解得:v=,T=2π.若飞行速率v不变,θ增大,由v=知,R减小,则再由T=2π知T减小,故A、B错误;若θ不变,飞行速率v增大,由v=知,R增大,故C正确;若飞行速率v增大,θ增大,R的变化不能确定,则周期T可能不变,故D正确.
拓展点 实验:验证向心力的影响因素
例4 (2019·福建泉州市5月第二次质检)某同学做验证向心力与线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一轻质细线上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下端悬挂一小钢球.钢球静止时刚好位于光电门中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图10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钢球直径d;
②将钢球悬挂静止不动,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1,用米尺量出线长L;
③将钢球拉到适当的高度处静止释放,光电门计时器测出钢球的遮光时间为t,力传感器示数的最大值为F2;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请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1)钢球经过光电门时的线速度表达式v=________,向心力表达式F向=m=________;
(2)钢球经过光电门时所受合力的表达式F合=________;
(3)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向=F合,则验证了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该实验可能的误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 (2)F2-F1 (3)摆线的长度测量有误差
解析 (1)钢球的直径为d,遮光时间为t,所以钢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根据题意知,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L+,钢球质量:m=,则向心力表达式:F向=m=.
(2)钢球经过光电门时只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由分析可知,钢球通过光电门时,细线的拉力最大,大小为F2,故所受合力为F合=F2-F1.
(3)根据向心力表达式知,可能在测量摆线长度时存在误差.
1.运动特点
(1)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是变速圆周运动.
(2)只有重力做功的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
(3)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既有临界问题,又有能量守恒的问题,要注意物体运动到圆周的最高点的速度.
(4)一般情况下,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只涉及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两种情形.
2.常见模型
物理情景
最高点无支撑
最高点有支撑
实例
球与绳连接、水流星、沿内轨道运动的“过山车”等
球与杆连接、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等
图示
受力特征
除重力外,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向下或等于零
除重力外,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向下、等于零或向上
受力示意图
力学方程
mg+F弹=m
mg±F弹=m
临界特征
F弹=0
mg=m
即vmin=
v=0
即F向=0
F弹=mg
过最高点的条件
在最高点的速度v≥
v≥0
模型归纳
轻绳模型
轻杆模型
模型1 球—绳模型
例5 (2019·福建龙岩市期末质量检查)如图11甲所示,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可看成质点),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改变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v,测得相应的轻绳弹力大小F,得到F-v2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线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b),斜率为k.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该小球的质量为bg
B.小球运动的轨迹半径为
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D.当v2=a时,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g
答案 B
解析 小球在最高点时受到的拉力为F,则有:
F+mg=,
解得:F=m-mg
结合题图乙可知:mg=b,即m=,斜率为k==
解得:R==,故A错误,B正确;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小球所受的拉力为零,即合外力等于重力时的情况,故C错误;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可知a′====2g,故D错误.
模型2 球—杆模型
例6 (2020·四川绵阳市诊断)如图12所示,轻杆长3L,在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B,光滑水平转轴穿过杆上距球A为L处的O点,外界给系统一定能量后,杆和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球B恰好无作用力.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球B在最高点时( )
图12
A.球B的速度为零
B.球A的速度大小为
C.水平转轴对杆的作用力为1.5mg
D.水平转轴对杆的作用力为2.5mg
答案 C
解析 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球B恰好无作用力,即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则有mg=m,解得vB=,故A错误;由于A、B两球的角速度相等,则球A的速度大小vA=,故B错误;B球在最高点时,对杆无弹力,此时A球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F-mg=m,解得:F=1.5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正确,D错误.
变式3 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13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
B.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
答案 A
解析 当小球在最高点所受的弹力为零时,有mg=m,解得v=,即当速度v=时,轻杆所受的弹力为零,所以A正确.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所以B错误.小球在最高点,若v,则有:mg+F=m,轻杆的作用力随着速度增大而增大,所以C、D错误.
1.与摩擦力有关的临界极值问题
物体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物体间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1)如果只是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则最大静摩擦力Fm=,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2)如果除摩擦力以外还有其他力,如绳两端连接物体随水平面转动,其中一个物体存在一个恰不向内滑动的临界条件和一个恰不向外滑动的临界条件,分别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且静摩擦力的方向沿半径背离圆心和沿半径指向圆心.
2.与弹力有关的临界极值问题
(1)压力、支持力的临界条件是物体间的弹力恰好为零.
(2)绳上拉力的临界条件是绳恰好拉直且其上无弹力或绳上拉力恰好为最大承受力.
例7 (多选)如图14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的木块A和B放在转盘上,两者用长为L的细绳连接,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倍,A放在距离转轴L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1O2转动,开始时,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角速度缓慢增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4
A.当ω>时,A、B相对于转盘会滑动
B.当ω>,绳子一定有弹力
C.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