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专题过关检测(十二) 人 口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展开专题过关检测(十二) 人 口一、选择题(2020届高三·湖南重点中学联考)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下图为1984~2020年高等教肓适龄人口数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时段出生婴幼儿数量下降最快的是( )A.1966~1973年 B.1973~1980年C.1980~1990年 D.1990~2020年2.由图文材料推断,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 )A.1998年 B.2008年C.2018年 D.2028年解析:1.B 2.C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199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最低,一般上大学的年龄是18~20岁,可推测18~20年前出生婴幼儿数量下降最快,结合选项可知选B。第2题,一般入读大学的年龄为18岁前后,根据材料,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从1991年一直持续到2000年,18年后即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会缓解,选C。 (2019·湖北宜昌调研)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2017年4月发布的数据(下表)显示,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生产年龄人口大幅减少的趋势没有改变,目前日本的建筑、运输和护理等行业的有效求人倍率(即有效职位数量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已经超过3倍。据此回答3~4题。 2015年2025年2065年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65岁及以上0.338 7亿26.6%0.367 7亿30%0.338 1亿38.4%15~64岁(劳动人口)0.772 8亿60.8%0.717 0亿58.5%0.452 9亿51.4%0~14岁0.159 5亿12.6%0.140 7亿11.5%0.089 8亿10.2%总人口1.270 9亿1.225 4亿0.880 8亿出生率1.45—1.443.目前,与日本人口现状最接近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俄罗斯C.中国 D.古巴4.有效求人倍率不断上升,带来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A.制造行业加速向境外迁移B.产业用工成本不断下降C.刺激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回升D.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解析:3.B 4.A 第3题,目前,日本人口超过1亿,与日本人口现状最接近的国家可能是俄罗斯,人口约1.46亿,人口出生率低,劳动力不足,B对。美国人口约3.27亿,A错。中国人口13.9亿,C错。古巴人口约1 100多万人,D错。第4题,有效求人倍率即有效职位数量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有效求人倍率不断上升,带来的影响最可能的是因劳动力不足,制造行业加速向境外迁移,A对。产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B错。人们生育观念改变,不能使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回升,C错。失业率低,D错。(2019·河南适应性考试)下表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5~7题。排名省市常住人口/万人增量/万人1广东省11 16917026北京市2 170.7-2.230吉林省2 717.43-15.65.广东省人口增量远超其他省市,主要原因是( )A.死亡率低 B.出生率高C.人口迁入多 D.环境容量大6.北京市常住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限制 B.矿产短缺C.交通发达 D.经济放缓7.吉林省常住人口的变化会导致( )A.劳动力极度缺乏 B.老龄化程度增加C.人口死亡率下降 D.环境人口容量扩大解析:5.C 6.A 7.B 第5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经济整体较为发达,就业机会众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广东省人口增量远超其他省市,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多,因此本题答案为C。第6题,近年来国家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对在京的大量产业和人员进行转移,因此可知A正确。第7题,由表格内容可知吉林的常住人口流失了15.6万人,还不至于造成吉林省劳动力极度匮乏的状态,因此A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吉林省的人口外流部分几乎都是年轻人口,那么在年轻人口大量外流的状态下,吉林省的老龄化会有一定程度的加深,因此B正确;吉林省常住人口的减少不会影响其人口死亡率,因此C错误;吉林省的环境人口容量相对固定,不会轻易改变,因此D错误。“生活方式型移民”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喧嚣。据此完成8~9题。8.“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9.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 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 D.带动服务业发展解析:8.C 9.D 第8题,由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更注重迁移目的地的环境质量,故C正确。第9题,大量外来移民进入,会导致人地矛盾加剧、环境质量变差、住房价格升高;由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更注重生活质量和环境,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故D正确,A、B、C错误。(2019·河南郑州模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能迅速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并导致老龄化。根据地区老年人口和非老年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将老龄化划分为:残留老化、集聚老化、自然老化及集聚稀释四种类型。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市老龄化类型空间分布图,下表为2000~2010年该市城市中心区37个街区老龄化空间类型统计表。阅读材料完成10~11题。老化类型街区数老年人口变化非老年人口变化2010老龄化率/%残留老化2115 621-121 78410.26集聚老化1140 987126 2039.32自然老化32 11817 7599.22集聚稀释22 62647 9155.50注:如果一个地区的老龄化率超过7%,则该地区属于老化型区域。10.2000~2010年,该市( )A.①区域大量劳动力流入B.②区域老年人口数量少C.③区域大量老年人口流出D.④区域人口流动较少11.该市最可能是( )A 广州 B.上海C.杭州 D.长春解析:10.D 11.D 第10题,根据图及表格信息,①区域为残留老化区,非老年人口大量输出,即大量劳动力流出,A错误;②区域为集聚老化区,大量老年人口流入,老年人口数量大,B错误;③区域为集聚稀释区,老年人口增多,C错误;④区域为自然老化区,老年人口和非老年人口数量变化较小,人口流动较少,D正确。第11题,从该城市非老年人口变化数量看,该城市有大量劳动力流出,故该城市最可能是长春。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 535.951 705.68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 460.991 543.031 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 788.5~1 8701 841.5~1 9351 894.5~2 000(1)读图1,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联合国把世界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类。以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作为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4%以下的为年轻型人口;占4%~7%的为成年型人口;占7%以上的为老年型人口。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0~14岁男性和女性人口比重相加可知,为8%左右;同理计算,人口15~64岁比重为82%左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0%左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即为人口老龄化,故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第(2)题,读图2可知,1990~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2005~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第(3)题,上海属于水质型缺水地区,限制了人口容量,所以应从改善水质等方面采取措施,开发新的水源地,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越大,上海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答案:(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2%(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2)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17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 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增速为0.59%。图1为我国2007年、2010年和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图2为2008~2017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及增速统计图。(1)描述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2)说出2007~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3)说明2016年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多的原因。(4)推测2016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解析:第(1)题,读图1,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先降后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升高;15~64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高,且呈先升后降趋势。第(2)题, 2007~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是老龄人口比重增大,导致我国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第(3)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政策的调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导致了2016年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多。第(4)题, 2016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增长,有利影响是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我国补给劳动力资源,平衡性别比。不利影响是人口增加,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负担加重。答案:(1)少年儿童比重先降后升;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升高;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高,且呈先升后降趋势。(2)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3)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政策的调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4)有利影响: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我国补给劳动力资源;平衡性别比。不利影响: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负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