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 专题过关检测(九) 外力作用与地貌 (通用)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   专题过关检测(九) 外力作用与地貌  (通用) 作业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   专题过关检测(九) 外力作用与地貌  (通用) 作业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   专题过关检测(九) 外力作用与地貌  (通用) 作业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 专题过关检测(九) 外力作用与地貌 (通用)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专题过关检测(九)  外力作用与地貌一、选择题福建平潭岛常年盛行东北风,其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1),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图2为平潭岛局部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A.河流沉积      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C.岩石风化物  D台湾岛2.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B.流水搬运、堆积作用C.君山冰川堆积作用D.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3.该沙丘几百年来从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该沙丘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B.该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C.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D.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解析:1.B 2.D 3.D 第1题,若该沙丘是由河流沉积形成的,则该沙丘应位于入海口附近,A错;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岩石风化,其风化物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C错;台湾岛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天气少,且距平潭岛遥远,该沙丘的沙源来自台湾岛的可能性较小,D错;该岛屿常年盛行东北风,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最可能是该沙丘的沙源。选B。第2题,海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沙丘应位于海岸线附近,与图2中显示的沙丘位置不符,A错;该沙丘主要是由风力堆积形成的,不是由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的,B错;该地纬度低,海拔低,气温高,不可能有冰川,C错;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东北风在搬运海滨沙滩泥沙的过程中遭到君山阻挡,风力减弱,泥沙下沉堆积形成沙丘,D对。选D。第3题,结合该地盛行东北风和图2中沙丘的位置可知,该沙丘位君山的迎风地带,A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作用较小,B错;沙丘上的植被根系发达,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该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错。选D(2019·宁夏石嘴山模拟)石河一般多发育在0 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发生整体运动,大量砾石充填凹槽或沟谷形成石河景观。读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和天山石河景观图,完成46题。4.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  )A500 m以下       B1 5002 000 mC2 5003 000 m  D3 5004 000 m5.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冻融堆积  B冻融侵蚀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6.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A.南坡沟谷  B北坡沟谷C.南坡高地  D北坡高地解析:4.D 5.A 6.B 第4题,由材料可知石河多发育在0 海拔高度附近,也就是雪线附近,吐鲁番的海拔为34 m,夏季的日最低气温为2325 。根据气温随海拔的递减规律,海拔每上升1 km,气温下降6 ,因此气温0 可以算出该处的海拔为3 8004 100 m,结合选项可知,正确答案选3 5004 000 m,只有D选项最接近。选D。第5题,由材料可知高大的山地冻土层发育,山坡上崩塌的砾石顺着下垫面往地势较低的地方移动,遇到沟谷或者是凹槽便沉积下来对其进行填充,这就是石河景观,因此它的形成是由于冻土层融化物堆积,与河流水作用无关,注意是砾石土块进行移动,因此与河流无关,选A。第6题,由材料可知,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进行移动,注意是湿润的,天山北坡受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因此相对南坡比较湿润,同时凹槽或沟谷进行沉积,因此选B(2019·陕西汉中第三次质检)和田自古出美玉,玉龙喀什河从M地到P地间的河滩是采玉的重要地段,当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从M地到P地对采玉河滩进行实地考察,图1为玉龙喀什河部分流域图,图2为该小组在P地拍摄的一组鹅卵石照片。读图,完成79题。7.同学们发现N地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推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8.关于①②③三处砾石形成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  BC  D9.有关图中MPN三地的鹅卵石分选性说法正确的是(  )A.分选性相同  BM地分选性最好CP地分选性最好  DN地分选性最好解析:7.A 8.A 9.B 第7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N地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读选项BD坐标轴中N地鹅卵石的直径不在8 cm左右,BD错误;根据左图中山脉的位置,推断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河滩中鹅卵石沉积规律应该是先沉积颗粒大的后沉积颗粒小的,因此鹅卵石直径PNM,所以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A图。故选A。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河流沉积物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①②③三处砾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故选A。第9题,河流流动到平缓、开阔的下游河床,河床纵比降减小,使河流流速降低,因而水动力减少,河流发生机械沉积,使得在这些地段可看到砾石、沙和粘土沉积物,分选性较上游好。读图1可知,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对于PM段来说P为上游,M为下游,因此M地分选性最好。故选B读我国南方某山区的聚落分布图,完成1011题。10.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11.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B.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C.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D.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解析:10.D 11.D 第10题,图示聚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三面环水,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而不是分布在临河平原地区,主要是因为季风气候,洪涝灾害频发,分布在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地势相对较高地带,使聚落地势高于洪水位,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对聚落的危害,D对;山区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聚落分布越靠近山区,则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越多,A错;靠山建住房不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例如聚落位于山地迎风坡,则地形雨丰富,暴雨侵袭更严重,B错;靠近山区,更容易受山洪威胁,且山区附近也不利于地震逃生,有利于地震逃生的地形为平坦开阔地区,C错。第11题,坡度陡的地区,地势起伏大,修建梯田种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梯田应修建在坡度较小的山区,A错;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容易造成水污染,规模过大还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B错;大力发展山区旅游,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但对改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作用,不合理的旅游活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C错;在山坡有计划地栽培果树,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D对。二、非选择题12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解析:(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1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黄河冲积扇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地带。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图1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图2为城市C第四纪理论与实际沉积剖面图。(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2)描述黄河冲积扇上城市AB一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判断城市C岩层的沉积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并从地质作用推断其成因。(4)分析山麓冲积扇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解析:(1)题,河流决口是指水流对河岸侵蚀而导致河岸出现缺口,水流外溢的现象。黄河下游易决口,一是下游多为地上河,汛期水位高,河水对河岸压力大;二是下游水流速度较慢,以侧蚀作用为主,侵蚀河岸导致河岸出现缺口。第(2)题,一般来说,比重大、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反之,后沉积,所以自西向东沉积物颗粒减小,且沉积物厚度也变小。第(3)题,城市C的岩层在时间上不连续,缺失了P1地层。不连续沉积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在某阶段,该地地壳抬升而没有沉积;前期有沉积,后期抬升把前期沉积物侵蚀掉而缺失;该沉积时期气候变干,缺少沉积物来源而缺失。第(4)题,注意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地形对城市建设的具体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原地区多洪涝,而山麓冲积扇有一定坡度,不易发生洪涝;有充足的土地且较疏松的沉积层有利于地下空间建设等。答案:(1)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流速慢,河水侧蚀作用明显,河岸易崩塌;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河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2)自西向东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物质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沉积不连续(沉积发生中断),缺失了P1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4)山麓冲积扇有一定坡度,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山麓冲积扇地形较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便于城市规划建设;山麓冲积扇地下水丰富;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