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化学】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化学】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Mg 24 C 12 H 1 O 16 Mn 55 N 14 S 32 Cl 35.5 Ba 137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汽油的包装箱应贴上的图标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汽油属于易燃液体,装运汽油的包装箱应贴易燃液体物质标志,则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A不符合;
    B、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B不符合;
    C、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气体标志,C不符合;
    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D符合。
    答案选D。
    2.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钢铁的腐蚀 B. 食物腐败
    C. 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 D. 白磷的自燃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钢铁的腐蚀反应中生成氧化铁,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食物腐败为缓慢氧化反应,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白磷的自燃属于燃烧反应,P元素化合价升高,O元素化合价降低,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答案选C。
    3.以下三组溶液:①植物油和水 ②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 ③40%的乙醇溶液,分离以上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植物油和水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②单质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③乙醇和水互溶,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选A。
    4.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蒸馏时,温度计必须插入液面以下
    C. 用量筒量取20.12 mL硫酸
    D. 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液体蒸干,而不是直接将溶液蒸干,故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B错误;
    C.量筒只能读数到0.1mL,不能用量筒量取20.12mL硫酸,故C错误;
    D.分液操作时为防止试剂相互污染,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 CO2属于酸性氧化物
    C. 摩尔是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也能够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故A错误;
    B、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C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故C错误;
    D、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例如氯化铵等铵盐,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6.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氨水
    食盐水
    硫酸
    醋酸
    干冰
    B
    氧化铁
    盐酸
    硫酸钡
    磷酸
    二氧化硫
    C
    胆矾
    碘酒
    苛性钠
    碳酸
    碳酸钙
    D
    盐酸
    氯化钾溶液
    氯化钠
    亚硫酸
    氢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水、食盐水、硫酸、醋酸、干冰,分别属于混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故A错误;
    B.氧化铁、盐酸、硫酸钡、磷酸、二氧化硫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正确;
    C.胆矾、碘酒、苛性钠、碳酸、碳酸钙分别是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故C错误;
    D.盐酸、氯化钾溶液、氯化钠、亚硫酸、氢气,分别是混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7.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H3COOH=CH3COO-+H+ B. Ba(OH)2=Ba2++(OH-)2
    C. H2CO32H++CO32- D. Ca(NO3)2=Ca2++2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A错误;
    B、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错误;
    C、碳酸是二元弱酸,部分电路,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故C错误;
    D、硝酸钙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NO3)2=Ca2++2NO3-,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8.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
    B.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 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子转移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化合价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A正确;
    B.复分解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则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存在化合价变化,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氧化钙溶于水,碳酸钙分解等,故B错误;
    C.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例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故C错误;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不一定越强,越易失去电子的金属,其还原性越强,还原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9.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氯化钠晶体 B. 氢氧化钙溶液
    C. 液态醋酸 D. 熔融的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晶体为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不导电,故A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不属于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液态的醋酸是电解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不导电,故C错误;
    D、熔融的氢氧化钠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 “血液透析”涉及到胶体性质的应用
    C. 用过滤法可以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 在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蛋白质溶液为胶体分散系,则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故A正确;
    B.血液属于胶体,“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可以,涉及到胶体性质的应用,故B正确;
    C.胶体与溶液均可透过滤纸,则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应该用渗析的方法,故C错误;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发生胶体聚沉,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 + CO32-=CaCO3↓+2OH-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Cu2++ Ag
    D. 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Al2O3+6H+=2Al3++ 3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不发生反应,则不能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a2+ +CO32-=CaCO3↓,故B错误;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Cu+2Ag+=Cu2++2Ag,故C错误;
    D.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Al2O3+6H+=2Al3++3H2O,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无色溶液中:NH4+、Cu2+、NO3-、CO32-
    B. 在强碱性的溶液中:Na+、K+、Cl-、SO42-
    C. 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K+、Na+、Cl-、CO32-
    D. 在强酸性的溶液中:Na+、Fe3+、SO42-、CH3CO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且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
    B、在强碱性的溶液中Na+、K+、Cl-、SO42-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
    C、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CO32-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
    D、溶液显强酸性,则CH3COO-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
    答案选B。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6gC2H2中所含原子总数为NA
    B. 2.4克金属镁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3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26gC2H2的物质的量是26g÷26g/mol=1mol,其中所含原子总数为4NA,A错误;
    B. 2.4克金属镁的物质的量是2.4g÷24g/mol=0.1mo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正确;
    C.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C错误;
    D.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AlCl3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无法计算含有Cl-个数,D错误。
    答案选B。
    14.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H2S、NH3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 B. 所含分子数之比为2:1
    C. 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2 D. 所含的电子数之比为2:1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H2S、NH3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4:1/17=1:2,同温同压下,两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为1:2,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H2S、NH3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4:1/17=1:2,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比,为1:2,故B错误;
    C.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摩尔质量之比,则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2:1,故C错误;
    D.H2S、NH3两种气体的电子数分别是18和10,则所含的电子数之比为1×18:2×10=9:10,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5.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H2O表示的是( )
    A. HCl溶液与KOH溶液反应 B.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C. 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 D.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离子反应用H++OH—=H2O表示,故A选;
    B.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应该是2H++SO42-+2OH-+Ba2+=BaSO4↓+2H2O,故B不选;
    C.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故C不选;
    D.醋酸为弱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应该是,CH3COOH+OH—=CH3COO-+H2O,故D不选;
    故答案选A。
    1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氧化剂的是( )
    A. CaO + H2O=Ca(OH)2 B. Cl2 + H2O=HCl + HClO
    C. 2F2 + 2H2O=4HF+ O2 D. 2Na + 2H2O=2NaOH + 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和-1价,水中H、O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不选;
    C.该反应中F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水是还原剂,F2是氧化剂,故C不选;
    D.该反应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水中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钠是还原剂,水作氧化剂,故D选;
    故答案选D。
    17.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提示:下面方程式中的氧元素都为负二价)2KClO3+Na2SO3+H2SO42ClO2↑+K2SO4+Na2SO4+H2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 制得1mol的ClO2反应中需转移2mol电子
    C. Na2SO3的还原性小于ClO2的还原性
    D. 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氯酸钾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KClO3在反应中是氧化剂,故A错误;
    B.氯酸钾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得到1个电子,则制得1mol的ClO2反应中需转移1mol电子,故B错误;
    C.亚硫酸钠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Na2SO3的还原性强于ClO2的还原性,故C错误;
    D.亚硫酸钠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升高到+6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S,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将16g CuSO4溶于100 mL蒸馏水中配制100mL 1mol/L CuSO4溶液
    B. 除去CO2中混有的CO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氧气中点燃
    C. KNO3溶液中混有KOH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后再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A. 16g CuSO4的物质的量是16g÷160g/mol=0.1l,溶于100 mL蒸馏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0.1L,则不能配制100mL 1mol/L CuSO4溶液,A错误;
    B. 在有大量CO2存在的条件下CO很难燃烧,除去CO2中混有的CO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B错误;
    C. KNO3溶液中混有KOH加入FeCl3溶液引入了氯离子,达不到除杂的目的,C错误;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可加过量的铁粉,铁置换出铜,然后再过滤即可,D正确。
    答案选D。
    19.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时,则灯光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 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 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C. 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D. 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中一直有电解质电离产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灯泡不会熄灭,A错误;
    B.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是一水合氨和氯化钠,溶液中一直有可溶性的电解质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一直存在,因此灯泡不会熄灭,B错误;
    C.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开始阶段生成硫酸钡沉淀,使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灯光逐渐变暗,当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0,灯泡熄灭。再滴入H2SO4溶液时,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灯泡逐渐变亮,C正确;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生成醋酸铵,弱电解质变为强电解质,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灯泡不可能熄灭,D错误。
    答案选C。
    20.A2O82-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若反应后A2O82-离子变为A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Mn2+离子被氧化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解析】
    【详解】A2O82-中A元素的化合价是+7价,AO42-中A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则A元素化合价降低1价,Mn2+是还原剂,设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x价,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1×2=1×(x-2),得x=6,故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21.Ⅰ.(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Ⅱ.(1)实验室常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红褐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请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将Fe(OH)3 胶体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加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 _________ (填“正”或“负”)电荷。
    (3)取少量Fe(OH)3 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硫酸至过量,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3.4gOH-中有_________mol OH-,其含有的电子数是_______个(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在同温同压下CH4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0,则混合气体中CH4与N2的体积比为_____。
    【答案】(1). CaCO3+2H+=Ca2++CO2↑+H2O (2). H++Zn=H2↑+Zn2+ (3).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4). 正 (5).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接着沉淀又消失生成棕黄色溶液 (6). 0.1 (7). NA (8). 2:1
    【解析】
    【详解】Ⅰ.(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2)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H2↑+Zn2+。
    Ⅱ.(1)实验室常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红褐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将Fe(OH)3胶体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加深,这说明氢氧化铁的胶粒向阴极移动,则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3)取少量Fe(OH)3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硫酸至过量,开始胶体发生聚沉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然后氢氧化铁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可看到的现象是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接着沉淀又消失生成棕黄色溶液。
    (4)3.4gOH-中含有OH-的物质的量是3.4g÷34g/mol=0.1mol,1个氢氧根离子含有10个电子,则其中含有的电子数是NA个。在同温同压下CH4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0,则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0×2=20,所以依据十字交叉法可知混合气体中CH4与N2的体积比为(28-20)/(20-16)=2:1。
    22.Ⅰ.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化学方程式如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请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2)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若实验中有87g的MnO2完全反应,则制得的Cl2在标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L。
    Ⅱ.盐酸广泛应用在稀有金属的湿法冶金、漂染工业、金属加工、无机药品及有机药物的生产等领域中。HCl极易溶于水,工业上用HCl气体溶于水的方法制取盐酸。
    (1)用密度为1.2 g/mL,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50mL 3mol/L的稀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2)溶液配制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最终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
    A.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实验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残留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 (1). (2). Cl2
    (3). 1:2 (4). 22.4 (5). 62.5 (6). 250mL容量瓶 (7). 胶头滴管 (8). C
    【解析】
    【详解】Ⅰ.(1)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为+2价,得到2个电子,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为0价,失去1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因此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其中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Cl2。
    (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若实验中有87g的MnO2完全反应,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是1mol,则制得的Cl2是1mol,在标况下的体积是22.4L。
    Ⅱ.(1)密度为1.2 g/mL,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浓度是c=1000ρω/M=1000×1.2×36.5%/36.5 mol·L-1=12mol/L,设需要浓盐酸体积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得:12.0mol/L×V=250mL×3mol/L,解得V=62.5mL;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因此还缺少的仪器: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A.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浓盐酸的体积减少,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
    B.实验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残留蒸馏水,对实验无影响,浓度不变;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D.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
    答案选C。
    23.Ⅰ.我国的青海省有许多盐湖盛产食盐,人类与食盐关系密切,食盐在老百姓生活和现代社会的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作用。粗盐中含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提纯: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1)以下操作顺序不合理的是 _______。
    A.②⑤④③① B.④⑤②①③
    C.⑤②④①③ D.⑤④②①③
    (2)步骤①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步骤①中过滤后的滤液,检验SO42-是否除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Ⅱ.碘是人体所需的必需元素,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1)上述过程灼烧海藻是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2)上述步骤②中是加入了氯水,利用氯水中的Cl2把I-氧化为I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上述步骤③中加入了CCl4后进行振荡,振荡后静置分层,上层______色,下层_______色。
    【答案】(1). AB (2). 漏斗 (3). 玻璃棒 (4).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现象则证明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 (5). 坩埚 (6). 2I-+Cl2=I2+2Cl- (7). 无 (8). 紫红
    【解析】
    【详解】Ⅰ.(1)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最后过滤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因此操作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答案选AB;
    (2)步骤①是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证明步骤①中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现象则证明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
    Ⅱ.(1)海藻是固体,因此灼烧海藻是在坩埚中进行的。
    (2)Cl2把I-氧化为I2,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3)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比水重,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四氯化碳层为紫红色,上层为无色。
    24.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大量存在NH4+、Na+、Ag+、Ba2+、MnO4-、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离子。从其中取两份各100mL,进行如下实验: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取其中的一份进行实验,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0.06mol。另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4.30 g,过滤,向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消失,余下沉淀2.33 g。综上所述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各离子浓度分别是(下面填写要求:例如c(Na+)=0.1 mo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空可以不填完)。
    (3)题干中的MnO4-是化学中的典型强氧化剂,另外生活中常用到的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且具有还原性,二者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其中MnO4-被还原成Mn2+,H2C2O4被氧化成CO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 MnO4- (2). Fe3+ (3). c(NH4+)=0.6mol/L (4). c(CO32-)=0.1mol/L (5). c(SO42-)=0.1mol/L (6). c(NO3-)≥0.2mol/L (7). 5H2C2O4+2MnO4-+6H+=10CO2↑+8H2O+2Mn2+
    【解析】
    【详解】(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色离子,因此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是MnO4-、Fe3+;
    (2)取其中的一份进行实验,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0.06mol即为氨气,一定含有0.06mol NH4+,浓度是0.06mol÷0.1L=0.6mol/L;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4.30g,过滤,向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消失,余下沉淀2.33g,则一定含有CO32-、SO42-,所以一定不存在Ag+、Ba2+。其中硫酸钡是2.33g,物质的量是0.01mol,碳酸钡的质量是4.30g-2.33g=1.97g,物质的量是0.01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含有硫酸根离子是0.01mol,浓度是0.01mol÷0.1L=0.1mol/L;碳酸根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浓度是0.01mol÷0.1L=0.1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必定还存在NO3-,由于不能确定是否存在钠离子,则硝酸根的物质的量n≥(0.06-0.01×2-0.01×2)mol=0.02mol,浓度c≥0.2mol/L;
    (3)反应中MnO4-被还原成Mn2+,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H2C2O4被氧化成CO2,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8H2O+2Mn2+。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