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展开
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Ba:137 S:32 Cl:35.5 第I卷 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ClC.NH4Cl的电子式: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2. 近段时间,朝鲜的“核危机”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其焦点问题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Pu),下列有关Pu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u含94个质子 B. Pu中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51C.Pu中含有94个中子 D. Pu具有放射性3.下列关于化学键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 B.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NaCl溶于水破坏了离子键,乙醇溶于水破坏了共价键D.CaCl2 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D.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5.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C.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CaCl2 和 Na2S B.Na2O 和Na2O2 C.CO2 和 CaO D.HCl 和NaOH7. 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8.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XZ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C.常温下,Z单质可与Y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D.一定条件下,X2与Al反应得到AlX9.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 HmX分子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m)mol B.(A-N)mol C.(A-N)mol D.(A-N+m)mol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碱金属元素单质都能保存于煤油中C.卤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而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D.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所得水溶液均呈酸性11. 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该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关于这种微粒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B. 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位素C. 该微粒比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D. 该微粒的组成可用H3表示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13. 比较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A.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氨水溶液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D.将打磨过的铁片和铝片分别和浓硫酸作用,观察气体放出快慢14.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O3n-+6I-+6H+=R-+3I2+3H2O,则下列有关R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O3n-中R为+5价,R位于VIIA族 B. RO3n-中R为+5价,R位于VA族C.R-一定是N元素,因为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 D. R不可能为碘元素15. 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硫酸的酸性弱于高氯酸③H2S 比HCl易被氧化④HCl比 H2S更容易由单质合成⑤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上述事实能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16.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简单离子A+、B2+、C-、D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A>B>C>D B.离子半径:A+>B2+>C->D2-
C.氢化物稳定性:H2D>HC D.金属性:A>B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17.(14分)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作答:族周期ⅠA 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② ③④⑤ 3⑥ ⑦ ⑧⑨⑩ (1)⑤、⑥、⑦ 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⑧、⑨、⑩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为_____。(用化学式表示)(3)写出⑥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与⑧同族的砷(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4)⑦和⑩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其的熔点为190℃(2.02×105Pa),但在180℃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该化合物是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 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5)表中所列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⑧与⑩元素形成的常见分子中所有原子_____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18.(12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19.(18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Ⅰ.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元素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已知A是强酸,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2)写出选用的物质:A ,B ,C (填化学式)(3)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够严谨,应在B和C之间增加一个洗气装置,该装置中应盛放 溶液(填试剂名称),目的是 Ⅱ.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5)A处的实验现象为 ;写出B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6)丙同学利用此实验证明卤素单质氧化性:Cl2>Br2>I2,你认为合理吗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20.(8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请回答:(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2)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A____E(填“强于”或“弱于”)。(3)M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__。(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如果这两种气体恰好能完全反应,则B单质和C单质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5)工业上将干燥的F 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CABDACBACCCCACD二.填空题(4题,共 52 分)17. (第(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2)(3) (4)共价化合物 熔融时不导电(5)NaF 不是18.(每空2分)(1)(2)(3)(4)(5)(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19. (第(2)题,第(4)题第一空,第(5)题第三空,第(6)题第一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强酸制弱酸(2)HNO3 CaCO3 Na2SiO3(3)(4)碳酸氢钠 吸收挥发出来的硝酸,避免干扰(5)棉花由白色变为橙黄色 NaC1和KC1(6)不能验证Br2和I2的氧化剂强弱20. (第(1) (2) (3)题每空1分,第(4)题2分,第(5)题3分)(1)(2)弱于(3)水玻璃(4)3 :1(5)2S2C12+2H2O====3S+SO2↑+4H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