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4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4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4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 比4He多一个中子
C. 是4He的同位素 D. 比4He少一个质子
【答案】C
【解析】A、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单质,3He与4He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二者质子数相同2,4He中子数为4-2=2,而3He中子数为3-2=1,3He比4He少一个中子,故B错误;
C、二者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二者质子数相同,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位置,故D错误;
故选C。
2.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
A. 合金 B. 半导体 C. 催化剂 D. 农药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可以用来做导体,可以用来做合金等,像镁和铝等,故A错误;
B.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接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可以用于做催化剂的元素种类较多,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故C错误;
D.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与 B. T2O与H2O
C. 与 D. 金刚石与石墨
【答案】C
【解析】
【分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据此判断。
【详解】A、K和Ca不属于同一元素,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
B、同位素属于原子,T2O和H2O属于化合物,B错误;
C、二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C正确;
D、金刚石与石墨属于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答案选C。
4.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答案】C
【解析】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故选C。
5.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10。该元素为( )
A. 锂 B. 铍 C. 氧 D. 钙
【答案】C
【解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会超过8,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所以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次外层为K层,有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该元素是O;答案选C。
6.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4>HBrO4>HIO4 B. 碱性:NaOH>Mg(OH)2>Al(OH)3
C. 稳定性:PH3>H2S>HCl D. 非金属性:F>O>S
【答案】C
【解析】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酸性:HClO4>HBrO4>HIO4,A正确;
B、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碱性:NaOH>Mg(OH)2>Al(OH)3,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也越强,则稳定性:PH3<H2S<HCl,C错误;
D、非金属性:F>O>S,D正确;
答案选C。
7.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A. 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 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C. 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 R一定是ⅣA族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所以可以知道到R是第ⅥA的元素,而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所以R为S、Se、Te,据此分析。
【详解】A.R为S、Se、Te,不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故A错误;
B.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所以可以知道到R是第ⅥA的元素,而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所以R为S、Se、Te,负价为-2价,则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R的气态氢化物不如同周期ⅤⅡA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故C错误;
D.由分析可以知道,R是第ⅥA的元素,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8.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
A. Na2O2的电子式为
B. 氮气的电子式:∶N∶∶∶N∶
C. 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D. Cl-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C
【解析】A项、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电子式为,故A错误;
B项、氮气为双原子分子,含有氮氮三键,电子式为,故B错误;
C项、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种类,同种元素的原子可能含有不同的中子,则在氮原子的同位素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故C正确;
D项、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
故选C。
9.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 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 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 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C
【解析】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只有氢原子,氢原子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故A正确;
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为锂、硼、氮,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故B正确;
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主要有铍、碳、氧、氖以及第三周期的所有原子,比如钠原子所在族的序数为第ⅠA族,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8,不相等,故C错误;
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主要有钠、铝、磷、氯,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10.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因而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4822Ti和5022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4822Ti和5022Ti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 4822Ti和5022Ti的化学性质不同
C. 4822Ti和5022Ti互称为同位素 D. 4822Ti和5022Ti为同一核素
【答案】C
【解析】A. 4822Ti和5022Ti中分别含有48-22=26个、50-22=28个中子,A错误;
B. 4822Ti和5022Ti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相同,B错误;
C. 4822Ti和5022Ti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称为同位素,C正确;
D. 4822Ti和5022Ti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不是同一核素,D错误。
答案选C。
11.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金属性:Y>Z
B. 氢化物的沸点:X>W
C. 离子的还原性:X>W
D. 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答案】B
【解析】W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7,说明W为Cl元素, W和X同主族,则X为F;Y的原子序数为W和X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则X为13号元素,为Al;含有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则Z为Na。W、X、Y、Z分别是Cl、F、Al、Na。
A.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则Na的金属性强于Al,即Z>Y,A 项错误;
B.HF分子中含有氢键,其沸点高于氯化氢沸点,B项正确;
C.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即F的非金属性强于Cl,则F-的还原性弱于Cl-,C项错误;
D.由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氟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半径,钠离子半径大于铝离子半径,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12.有M、R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2-与R+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M与R的质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
B. M、R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
C. M、R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
D. M和R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
【答案】D
【解析】A.M2-离子与R+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质子数之和为20+1-2=19,故A正确;
B.若M为Na,R为O,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故B正确;
C.若M为Li,R为S,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故C正确;
D.若M为Na,R为O,质子数之差为11-8=3,若M为Li,R为S,质子数之差为16-3=13,不可能为7,故D错误。
故选D。
13.—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 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 原子核内有7个中子
C. 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 D.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解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136C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13、质子数和电子数为6,、中子数为7,故选C。
14.Rm+与X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两种微粒半径大小关系为(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前者等于后者 D.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与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Rm+与Xn-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同,R的核电荷数比 X的核电荷数大,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 Rm+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