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化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
    【化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
    【化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14;C-12;Cl-35.5;S-32;Al-27;
    Na-23;K-39;Mg-24;Fe-56;Cu-64;Ca-40;Ag-108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燃烧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烛燃烧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碳酸钙的分解与CaO和水反应都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火药爆炸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
    2.大雾天气经常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与下列分散系中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食盐水溶液 B.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C. 泥水 D. 淀粉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雾属于胶体。
    【详解】A.食盐水属于溶液,故错误;B.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属于溶液,故错误;C. 泥水属于悬浊液,故错误;D.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故正确。
    选D。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C
    【解析】①汽油不溶于水,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需要分液;②乙醇与水互溶,但与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分离39%的乙醇溶液需要蒸馏;③单质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分离碘的水溶液需要萃取,答案选C。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4.48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0.2NA
    B. 1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C. 0.2mol•L-1Ca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4NA
    D. 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所以4.48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2mol,故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不是0.2NA,故错误;
    B. 1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转移的电子数目为8/3NA,故错误;
    C. 0.2mol•L-1CaCl2溶液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故错误;
    D. 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是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物质的量为32/16=2mol,则所含原子数为2NA,故正确。
    故选D。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立即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与水不互溶,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立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正确;
    B. 蒸馏操作时,应测定出来的气体的温度,所以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正确;
    C. 分液操作时,为了使上下层的液体完全分离,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正确;
    D. 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与水不互溶,萃取剂和溶质不反应,对萃取剂的密度没有要求,故错误。
    故选D。
    6.某同学欲大量配制含有下列四种不同阴、阳离子的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
    A. K+、H+、Cl-、CO32- B. Mg2+、Al3+、Cl-、SO42-
    C. Na+、H+、NO3-、Fe2+ D. Na+、Ba2+、HCO3-、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 H+和CO32-反应,不能共存,故错误;
    B. Mg2+、Al3+、Cl-、SO42-四种离子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
    C. H+、NO3-和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故错误;
    D. Ba2+和HCO3-、OH-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错误。
    故选B。
    7.将10mL单质气体X2和20mL单质气体Y2完全反应后,恰好生成20mL气体Z,若上述三种气体的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则气体Z的分子式是( )
    A. XY2 B. X2Y C. XY D. X2Y4
    【答案】A
    【解析】X2、Y2、Z的体积比为10mL:20mL:20mL=1:2: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X2(g)+2Y2(g)=2Z(g),根据原子守恒,Z的化学式为XY2,答案选A。
    8.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A. 0.2 mol/L NaCl溶液 B. 0.15 mol/L MgCl2溶液
    C. 0.2 mol/L BaCl2溶液 D. 0.25 mol/L HCl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溶液的导电能力需要考虑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浓度越大,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详解】A. 0.2 mol/L NaCl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都为0.2 mol/L;B. 0.15 mol/L MgCl2溶液中镁离子浓度为0.15 mol/L,氯离子浓度为0.3 mol/L;C. 0.2 mol/L BaCl2溶液钡离子浓度为0.2 mol/L,氯离子浓度为0.4 mol/L;D. 0.25 mol/L HCl溶液中氢离子和氯离子浓度都为0.25 mol/L HCl。所以氯化钡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
    故选C。
    9.若m克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克,则m 克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可能为①(m+0.8)g ②(m+1.0)g ③(m+1.2)g ④(m+1.6)g ⑤(m+1.4)g( )
    A. ①④ B. ①⑤ C. 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mg 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的质量为(m+3.55g),
    则m(Cl)=3.55g,故n(Cl)=3.55/35.5=0.1mol,
    根据NaCl化学式可得n(Na)=n(Cl)=0.1mol,
    钠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Na2O时,固体的质量最小,固体增重为氧原子质量,增重为0.1mol/2×16g/mol=0.8g,所以固体的质量为(m+0.8)g,全部生成Na2O2时,固体的质量最大,固体增重为氧原子质量,增重为0.1mol×16g/mol=1.6g,所以固体的质量为(m+1.6)g,
    故钠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m+0.8)g≤m(固体)≤(m+1.6)g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金属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 =Cu2++Ag
    B.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C. 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D. 石灰乳与盐酸反应:Ca(OH)2+2H+ = Ca2++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金属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2Ag+ =Cu2++2Ag,故错误;
    B.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Ba2+ + 2OH- +2 H+ + SO42- = BaSO4↓+ 2H2O,故错误;
    C. 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应为:Fe3++3H2OFe(OH)3(胶体)+3H+,故错误;
    D. 石灰乳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2H+ = Ca2++2H2O,故正确。
    故选D。
    11.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5a%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均匀后,则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
    A. 等于3a% B. 等于6a% C. 大于3a% D. 小于3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a%、5a%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d1、d2,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可知d1<d2,所以两种溶液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a%+×4a%>a%+×4a%=3a%。故选C。
    12.有相同条件下三个反应:①2A-+B2 =2B-+A2 ②2C-+A2=2A-+C2 ③2B-+D2=2D-+B2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D2>B2> A2 > C2 B. 还原性:C->A->B->D-
    C. 2A-+D2 =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 D. 2C-+B2 =2B-+C2该反应不能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进行分析。
    【详解】A.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性:D2>B2> A2 > C2 ,故正确;
    B.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进行分析,还原性:C->A->B->D-,故正确;
    C. 根据氧化性:D2>B2> A2  ,还原性:C->A->B->D-分析,反应2A-+D2 =2D-+A2可以进行,故正确;
    D. 据氧化性:D2>B2> A2  ,还原性:C->A->B->D-分析,反应2C-+B2 =2B-+C2不能进行,故错误。
    故选D。
    13.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①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②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③不同温度压强下、同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④同密度、同体积的N2和O2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因为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其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故正确;②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因为没有说明压强的关系,不能确定分子数是否相等,故错误;③不同温度压强下、同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分子数相等,故正确;④同密度、同体积的N2和O2的质量相同,但由于摩尔质量不同,所以其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选C。
    14.某溶液只含有Na+、A1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1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 1:2 B. 1:4 C. 3:4 D. 3: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因此有n(Na+)+3n(Al3+)=n(Cl-)+2n(SO42-),推出n(SO42-)=4mol,因此n(Cl-):n(SO42-)=1:4,故选项B正确。
    15.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 、FeSO4 、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3:3 B. 1:1:1 C. 3:1 :1 D. 1:2:3
    【答案】A
    【解析】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中BaCl2物质的量相等,Fe2(SO4)3、Fe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根据离子反应Ba2++SO42-=BaSO4↓,三种溶液中n(SO42-)相等,三种溶液体积相同,则三种溶液中c(SO42-)相等,三种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3:3,答案选A。
    1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 ;MnO4- →Mn2+ ;Cl2→2Cl- ;IO3-→I2 。如果分别用相同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 Fe3+ B. MnO4- C. Cl2 D. IO3-
    【答案】D
    【解析】
    【分析】相同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也就意味着转移电子数最多。
    【详解】A. 1molFe3+反应转移1mol电子; B. 1molMnO4- 转移5mol电子;C. 1molCl2氧化碘离子转移2mol电子;D. 1molIO3-氧化碘离子转移5mol电子,但由于碘酸根离子也生成碘单质,所以等物质的量四种微粒氧化碘离子时,碘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最多。
    故选D。
    17.现有含0.1 mol/L的SO32-溶液30 mL,恰好被2×10-3mol XO4-氧化为SO42-,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根据题意知,该反应中SO32-为还原剂,SO32-被氧化,为SO42-,化合价从+4升到+6价失电子数=0.1mol/L×0.03L×2=0.006mol,XO4-为氧化剂,X元素化合价降低,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n,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2×10-3mol(7—n)=0.006mol,解得n=4,选A。
    18.将m g含氧化铁、氧化铜或氧化亚铁的样品投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2 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向等质量的该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的质量是 (  )
    A. (m-16)g B. (m+16)g
    C. (m-32)g D. 16g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2L 1mol/L的盐酸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为:n(HCl)=1mol/L×2L=2mol,Fe2O3、CuO或FeO与盐酸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FeCl2,根据化合物中总化合价为0,金属氧化物Fe2O3、CuO和FeO中氧离子所带负电荷一定与FeCl3、CuCl2、FeCl2中氯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相等,即2n(O2-)=n(Cl-)=2mol,则Fe2O3、CuO和FeO中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O2-)=n(Cl-)=2mol×=1mol,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mol×1mol=16g,则Fe2O3、CuO和FeO金属元素的质量为:mg-16g=(m-16)g,根据质量守恒,该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的质量是(m-16)g,故选A。
    19.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82a/(46a+m)% B. 8200a/(46a+2m) % C. 8200a/(46a+m)% D. 8200a/(69a+m) %
    【答案】C
    【解析】
    【分析】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根据方程式计算。
    【详解】将a mol钠和水反应生成a mol氢氧化钠和a/2mol氢气,a mol铝和a mol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 mol偏铝酸钠和3a/2mol氢气,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为23a+27a+m-(a/2+3a/2×2=(m+46a)g,溶质偏铝酸钠的质量为82ag。则质量分数为82a /(m+46a) ×100%。
    故选C。
    20.将足量CO2通入Na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反应先后顺序问题。当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时,CO2与OH-反应生成CO32-,CO32-与Ca2+结合为难溶的CaCO3,当OH-完全反应后,CO2与CO32-反应生成HCO3-,此时CaCO3还不会溶解,即沉淀量不减少,当CO32-消耗完后CO2再与CaCO3反应,此时沉淀的量开始减少,直至完全溶解,故D项正确。
    21.若(NH4)2SO4的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 1:4 B. 1:2 C. 2:1 D. 4:1
    【答案】B
    【解析】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降低2,生成氮气的N的化合价升高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得:3(NH4)2SO4~3SO2~N2~4NH3,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1∶2,故选B。
    22.将一块铁片放入0.5L 1mol/L Cu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小心洗净后干燥称量,铁片增重0.8g,则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
    A. 0.9 mol/L B. 0.85 mol/L C. 0.8 mol/L D. 0.75 mol/L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方程式 Fe+Cu2+=Fe2++Cu △m
    56 64 8
    1mol 1mol 8
    当铁片增重0.8g时参加反应的Cu2+为0.1mol,溶液中剩余0.5mol-0.1mol=0.4mol。浓度为0.8mol/L.
    23.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体积比为a∶b,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b和D分别为( )
    A. 1∶3 和7.5 B. 1∶6和6.4 C. 17∶16和7.5 D. 4:1和8.4
    【答案】D
    【解析】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0.75×22.4=16.8,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D=16.8/2=8.4;根据十字交叉法可知混合气体中氨气和甲烷的体积之比是,答案选D。
    24.已知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I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每转移1.1mol电子,有0.2molIO3-被氧化
    C. 每生成1molCuI,有12molKI发生氧化反应
    D. Cu(IO3)2作氧化剂,Cu(IO3)2中的铜和碘元素被还原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应中碘化钾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到碘单质。碘酸铜中的碘化合价降低到碘单质,铜化合价降低。注意为归中反应。
    【详解】A. 碘酸铜中的铜化合价降低生成碘化亚铜,碘化亚铜中的碘来自于碘化钾,所以CuI是还原产物,故错误;
    B. 反应中转移22个电子,所以当转移1.1mol电子,有0.2molIO3-被还原,故错误;
    C. 反应中生成2molCuI,有22mol碘化钾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每生成1molCuI,有11molKI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D. Cu(IO3)2作氧化剂,Cu(IO3)2中的铜和碘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正确。
    故选D。
    25.某CaCl2样品可能混有FeCl3、MgCl2、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取11.1克样品溶解,得无色溶液,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27.7克沉淀,由此可知样品中所含杂质的正确结论是( )
    A. 一定无Na2CO3,一定有MgCl2 B. 一定无Na2CO3,一定有NaCl
    C. 一定有MgCl2,可能有NaCl D. 一定有FeCl3,可能有NaC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原样品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排除FeCl3与Na2CO3的存在.因Fe3+的溶液显黄色,Na2CO3存在时会与CaCl2反应形成CaCO3沉淀.
    假设原样品全部为CaCl2,则可形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m,则
    CaCl2----2AgCl
    111 2×143.5
    11.1 g m(AgCl)
    m(AgCl)=="28.7" g>27.7(实际得到沉淀量),
    这说明CaCl2样品中一定含有比CaCl2含氯质量分数更低的物质,即NaCl,
    故此题选B.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4题,共50分)
    26.(1)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FeCl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某固态化合物X受热分解的反应为:2X A↑+B↑+2C↑,
    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12倍,则化合物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3)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体溶于1 L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4)现有某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V mL,密度为ρ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用V、ρ、C表示)。
    (5)有A、B、C、D 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是Ba2+、Ag+、Na+、Cu2+ 中的某一种,阴离子是NO3-、SO42-、Cl-、CO32- 的某一种。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只试管中,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只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溶液有沉淀产生,D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答案】(1). 渗析 (2). 48 g/mol (3). 1000ab/(22400+36.5a)mol/L (4). 5.85VC/(Vρ-0.0585VC)克 (5). BaCl2 (6). CuSO4 (7). Na2CO3
    【解析】
    【分析】(1)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粒子能通过半透膜。
    (2)根据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和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的量的基本公式计算。
    (4)根据溶解度的定义进行计算。
    (5)根据铜离子为蓝色进行分析,能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分析。
    【详解】(1) 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粒子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出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化铁可以用渗析的方法。
    (2) 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12倍,说明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根据反应的质量守恒分析,假设2molX反应,则生成4mol气体,有关系式为2M/4=24,解= 48 g/mol。
    (3) 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22.4,溶液的质量为(36.5a/22.4+1000)g ,溶液的体积为 (36.5a/22.4+1000)/1000b,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2.4÷ (36.5a/22.4+1000)/ 1000b =1000ab/(22400+36.5a)mol/L。
    (4)该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CV/1000mol,其质量为58.5CV/1000=0.0585CVg,溶液的质量为Vρg,假设溶解度为S,则有S/100=0.0585CV /( Vρ-0.0585VC) ,则S=5.85VC/(Vρ-0.0585VC)克。
    (5)C盐的溶液显蓝色,说明为铜离子,四种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中有沉淀,说明为硝酸银。D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含有为碳酸钠。则A为氯化钡,B为硝酸银,C为硫酸铜,D为碳酸钠。
    27.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240 mL 1.0 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2)标签所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240 mL 1.0 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量取硫酸时应选用 _____________ 规格的量筒。
    A.10 mL B.50 mL C.100 mL D.200 mL
    (4)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用量筒取计算所需体积的浓硫酸
    ②向量筒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
    ③立即将稀释后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
    ④然后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至刻度线
    ⑤把容量瓶盖盖紧,上下颠倒摇匀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经过测定,某同学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
    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③洗涤烧杯内壁后将洗涤液弃去
    ④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
    【答案】 (1).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18.4 mol/L (3). 13.6 (4). B (5). ②③④ (6). ①⑤
    【解析】
    【详解】(1)配制稀硫酸需要使用①玻璃棒;③烧杯;⑤量筒,还缺少的仪器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标签所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
    (3) 配制240 mL 1.0 mol/L的稀硫酸,要使用250mL的容量瓶,所以配制250mL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 13.6mL。 所以选择50mL量筒。
    (4)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浓硫酸的稀释,故②错误。且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应冷却后再转移,故③立即将稀释后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是错误的。加水到离容量瓶的刻度线下1-2cm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错误。故选选②③④。
    (5)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浓硫酸体积变大,则浓度变大;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对浓度没有影响,故错误;③洗涤烧杯内壁后将洗涤液弃去,溶质有损失,故浓度减小;④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有损失,浓度减小;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变小,浓度变大;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属于正常现象。故能使浓度变大的为①⑤。
    28.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液态HCl ②NaHCO3固体 ③NaCl晶体 ④CO2 气体 ⑤蔗糖溶液 ⑥Ba(OH)2 粉末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氨水 ⑨熔融NaHSO4 ⑩Cu
    (1)上述10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非电解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向⑦的溶液中逐渐滴加①的水溶液,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10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 = 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⑨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a(OH)2溶液与少量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⑦⑧⑨⑩ (2). ④ (3).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并得到黄色溶液 (4). 2HCl+Ba(OH)2=BaCl2+2H2O (5). NaHSO4 = Na+ + HSO4- (6). Ba2++OH-+HCO3-=BaCO3↓+H2O (7). Ba2++SO42-+2H++2OH-= BaSO4↓+2H2O
    【解析】
    【详解】(1)通常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金属鞥导电,所以只有⑦⑧⑨⑩能导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选④。
    (2)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盐酸,发生胶体的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然后氢氧化铁沉淀溶于盐酸得到氯化铁黄色溶液。
    (3)该反应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所以可以代表盐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Cl+Ba(OH)2=BaCl2+2H2O。
    (4)硫酸氢钠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 Na+ + HSO4-。
    (5)氢氧化钡和少量的碳酸氢钠反应时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Ba2++OH-+HCO3-=BaCO3↓+H2O 。
    (6)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钡反应到中性,说明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Ba2++SO42-+2H++2OH-= BaSO4↓+2H2O。
    29.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橙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Cl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 === 2KCl + 2ClO2 ↑+ Cl2↑+ 2H2O。
    (1)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应中有490克KClO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若该反应产生2.24 L(标准状况)ClO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
    (4)某地生产的食盐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剧毒物质氰化钠(NaCN),用ClO2 可除去其中的氰化钠,从而得到纯净的食盐,同时产生两种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
    2KClO3+4HCl(浓) === 2KCl + 2ClO2 ↑+ Cl2↑+ 2H2O
    【答案】 (1). 2 : 1 (2). 146克 (3). 0.1NA 或6.02×1022 (4). 2NaCN + 2ClO2 = 2NaCl + 2CO2 + N2 (5).
    【解析】
    【分析】氯酸钾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浓盐酸中的氯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
    【详解】(1)氯酸钾做氧化剂,生成二氧化氯是还原产物,盐酸做还原剂,生成的氯气为氧化产物,物质的量比为 2 : 1。
    (2)方程式中当有2mol氯酸钾被还原,则被氧化的氯化氢为2mol,当有490克氯酸钾即490/122.5=4mol时被氧化的氯化氢为4mol,质量为146克。
    (3)当生成2mo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为2mol,则当有2.24L即0.1mol二氧化氯生成时,转移电子为0.1mol,即0.1NA 或6.02×1022。
    (4)氰化钠和二氧化氯反应生成两种无毒的气体,根据元素化合价分析,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氯离子,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二氧化碳,氮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氮气,方程式为: 2NaCN + 2ClO2 = 2NaCl + 2CO2 + N2。
    (5)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盐酸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双线桥为: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